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八十九章 太子的决然

明天子 第八十九章 太子的决然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八十九章 太子的决然

第八十九章太子的决然

太子一想到这里,就猛地咳嗽起来。

沉闷的咳嗽之声,就好像是大鼓一样,一下接着一下,敲击着太子的心肺,每一下都好像要将太子的心肺从身体之上摘下来一样。

“殿下。”外面立即有人说道。

太子深吸几口气,终于将咳嗽给压了下去,努力平静呼吸,说道:“没事。”但是刚刚说了这两个字,却又猛地咳嗽了两下。终于咳出一口黄色的浓痰,这才算是有了一个了结。

这是太子的老毛病了。

按现代的年纪算,太子还算年轻,才四十多岁。

但是按这个时代的年纪算,太子已经不算年轻了,南洋的气候,让太子这个北方人严重不适应,潮湿多雨的环境,各种热带病,折磨了很大一批北方人,包括太子在内。

而太子比起朱祁镇有所不如。

别的不说,就在自制力上就差多了。

朱祁镇几十年如一日,锻炼身体,虽然繁重的工作,让他在六十岁之后,有些不能胜任的,但是太子却没有这种坚持,特别在交趾镇守的时候,就贪恋南洋美人,声色犬马,什么都玩过。

年轻的时候,并不觉得什么,但是中年却早上门来。

在缅甸主持大战的时候,更是大伤心神,身体也越来越不好了。

虽然朱祁镇在京师有过一次病危,其实也不过是昏迷一天多而已。太子的身体情况未必比朱祁镇好上多少。

只是太子一直在隐瞒而已。

太子很担心,如果这样下去,等待他的是永远只是储君,永远不可能回京了。这是太子所不能接受的事情了。

太子深吸一口气,说道:“传汪直。”

汪直不久就到了。

太子说道:“你的封赏不久就到了,你如果对爪哇侯这个名号不满意,我或许能让礼部改一下,如果定下来了,可就不大好改了。”

汪直腼腆的一笑,说道:“有劳殿下挂念,爪哇这个名号并不错,就不用改了。”

汪直当初第一次封伯,被封为爪哇伯,让汪直觉得不大满意。毕竟虽然爵位一般都是地名,但都是中国旧地,多有雅称。爪哇这个名头一点都不好听。所以来求太子,希望能够改一个名字。

但是封爵之事,最郑重不过了。

几乎是国家最重视的几种礼仪活动,与谥号一样,一旦定下来了,很少能够改动的。

当时太子就劝慰汪直,让他等,等他什么时候封侯了,可以换一个好听一点的名字。

说起来,也是数年之前的事情了。

而今的汪直已经脱去了稚嫩了,也没有当初的意气了,根本不在乎什么好名字坏名字,再者,汪直也将爪哇这个名字,打出了名声了。人人都知道南洋之中有一员猛将,就是爪哇伯,而今放弃了,汪直反而有一点舍不得。

太子听了哈哈一笑,说道:“也好,不过一般来说,封爵之后,朝廷都赐第赐田,多在两京,你上一次封伯,并不回京,我让太孙帮忙处理了,而今你也不回京处置家事吗?”

并非大明的勋贵们都是北京或者南京的人,但是在封爵之后,几乎朝廷一般都会让这些勋贵在京师安家,这既是奖赏,也是限制。

奖赏就不用说了。

大明北京城里面,是如何寸土寸金的,这里就不在赘述了,一座符合勋贵等级的府邸,即便不提这个府邸本身,单单是地皮,就要值个几万两了。再加上北京附近的土地。

在古代,可没有耕地与建筑用地的划分。

在北京附近土地,很可能卷入城市扩张之中,到时候这些勋贵的收益只会更高。

限制也不用说了。

朝廷控制这些大将的亲眷,也要让大将在外领兵作战的事情,不能分心。

汪直上一次封爵,并没有怎么回京处置家业,太子就让太孙安排人,代替汪直处理。

汪直说道:“臣不愿意离开殿下身边,等殿下回京之后,臣再做处置不迟。又不会飞了。”

太子轻轻一笑,语气却变得沉重起来,说道:“如果孤,永远都回不去了。你怎么办?”

汪直微微一愣,立即起身行礼说道:“殿下,哪里的话,你是大明太子,天生储君,谁也不能否定,你想回京,谁也不能拦着,不管是谁,臣为殿下杀出一条血路。”

汪直这是在表忠心。

其实汪直很明白,太子是以腹心之臣待他,再加上他姐姐的关系,他与太子之间,是无法分割了。

太子登基,他或许迟早在内阁坐上一把交椅,如果太子不能登基,废太子或许还有可能活下来,而废太子的党羽,却是必死无疑的。

汪直并没有别的路可以走。

所以,他能做的就是一条路走到黑。

“不管是谁,”其实已经暗指,即便是皇帝本人,他也会为太子杀出一条血路来。也是为他自己杀出一条血路来。

“好。”太子语气变得严肃起来,说道:“孤要你,先行回去,为孤打前站。同时将船上的人分批带走。”

汪直立即答应一声,说道:“是。”随即犹豫了一下,说道:“殿下,臣为殿下万死不辞。只是京师之中大军云集,臣-”、

船上的人,就是太子秘密隐藏下来的三千私兵,不在大明军队账册之上。调动也无须朝廷圣旨,兵部附署,只需太子之令就可以了。这数千人,是汪直一手选拔出来的,固然不能说是南洋第一,但也是精锐之中的精锐。

虽然只有千人,但是真打起仗了,当万人来用都是可以的。

只是北京附近,驻军最少的时候,估计也有一二十万,这是北京城的特殊环境造成的。别的不说,少于十万人马,连北京城的城墙,未必能够站满。

这区区三千人,在北京这个大兵营之中,又能做些什么事情?

汪直倒是不怕死,但是却也不想白白牺牲。

太子微微一笑,说道:“你放心,我自有安排。”

太子怎么安排,没有给汪直说,汪直也不敢问了。

汪直说道:“臣遵命。”

其实要说太子有万全的计划,倒也是没有的。

太子知道这一件事情,是万分机密,万万不能有一点点泄露,整个计划都是太子一个人细细折磨,慢慢成形的,这个计划用到谁,才通知谁,其余的一个不准备通知。之前这个计划,不过是一个计划而已。

只是今日,太子终于下令了决心。不再将希望屈居于朱祁镇的想法了。他要主动出击。

虽然太子知道这其中有不知道多少难题,需要他慢慢解决。但对于汪直这个问题,他还真有安排。

在北京发动,是决计不可能的。

太子太了解锦衣卫与东厂了,他与锦衣卫与东厂的人,既有合作,也有竞争。

这是太子与皇帝之间的关系决定的。

在太子刚刚从北京出来,各处历练的时候。朱祁镇就将当地的锦衣卫交给了太子,让太子通过锦衣卫这一双眼睛,观察一个不一样的大明。凡是不能只看表明现象。而在太子在南洋羽翼丰满之后,当地锦衣卫与东厂的任务,却变成了监视太子。

太子很多事情都要瞒过锦衣卫做。

这些年打交道下来。

太子对锦衣卫与东厂的分布有很深的了解,太明白北京城是什么地方了。

汪直仅仅担心的是北京京营的战斗力,却忽略了这里是东厂锦衣卫大本营吗,可以说在这里顺便一个摆摊的人,很可能就是锦衣卫的暗桩。眼线。

即便没有京营大军,在北京搞事的难度之大,也是完全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皇帝未必一直在北京。

而今就是一个机会。

皇帝出巡在外,身边只有两万骑兵,各地的锦衣卫千户所,可不如北京的南北镇抚司那么有能力。甚至这不是人员的能力,纯粹是人员的密度的问题,锦衣卫数万人,几乎有一半人都在北京。

各地锦衣卫哪里有这个人手了。

不过,太子还需要一个机会。

一个能回去,哪怕短暂回去的机会。对于这一点,太子有些觉得头疼,如果他猜想没有错误的话,皇帝是很难让他回去的,那么是暂时回去。

这个问题,与汪直商议却没有什么用处。

汪直打仗不错,但是对于朝廷内部那些勾心斗角,却是完全跟不上节拍的。

就在太子打发了汪直,心中慢慢揣摩该怎么办的,杨廷和就来拜访他,带来一个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的消息。

杨廷和说道:“殿下,刚刚平江侯陈锐传来消息,和硕特汗国大军东进,似乎要进军,吉大港。平江侯那边兵马不敷用,请殿下派兵支援。”

“什么?”太子皱眉,说道:“这是怎么回事?”

之前打仗的时候,太子将平江侯陈锐的兵马抽调了一部分,剩下多是水师兵。但是这个和硕特汗国,倒是是一个什么东西,而今实力如何,出兵多少?这一次想要攻打的吉大港还是其他的?

太子都不知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