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七十三章 长城内外

明天子 第七十三章 长城内外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七十三章 长城内外

明天子第七十三章长城内外第七十三章长城内外

在温泉之中休息,不过是这一次旅程之中,一个小小的休憩而已。

护送朱祁镇的军队加上侍从百官,在新近赐名的承德县,略作修整,因为之前还能乘坐火车,不管怎么说这个时代的火车,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比起这个时代其他交通工具,实在是胜过了不知道多少倍。

而从这里开始,大军就要脱离铁路线活动,虽然还有驰道,但是驰道的运载能力与火车相比,仅仅是一个补充而已。

巡视塞外,从某种程度上,与一场军事行动,并没有什么区别。无非是少了一些交战的环节,其余的各项准备,都是大差不差。

这个时候,朱祁镇挑选出来的马永,虽然年轻,却显露出不一般的能力,将这些上上下下的事情,安排的妥妥当当的,可见朱祁镇这么多皇帝做下来,还真有几分识人之明。

不过两日。马永一切都准备好了,向朱祁镇请示。

朱祁镇点头答应,大军这才再次出发。

似乎是泡过温泉,对朱祁镇的身体真是大有好处,还是久在樊笼里,今日复得返自然,朱祁镇的心中非常愉快,这种愉快的心情,也反作用于朱祁镇身体之上,觉得自己似乎又年轻了起来。

朱祁镇并没有听从大队人马的意见,在驰道的马车之上。

因为驰道上的马车,在颠簸之上,未必比火车要好。他与骑兵浩浩荡荡的走在驰道一侧,看见了与中原迥然不同的风光。

而今正是春夏之交,草色漫天接碧而来,一眼就能看到十几里之外,似乎天地都入目中,让人心情仓畅快之极,有一种要策马扬鞭,奔驰在天地之间,无拘无束的感觉。

当然了,这个时节正是风沙大做的时候,常常有风沙迎面而来,这让朱祁镇内心之中,不由的有些警醒。

刚刚还天朗气清,但是转瞬之间,就风沙大做,遮天蔽日,一粒粒沙子打在人脸之上,就好像是针刺一般。朱祁镇顿时有些承受不住,自然被将士们护送回到马车之中居住。

回去之后,朱祁镇重重的咳嗽了几声。

伸手一抚摸,只觉得身上,头上,衣服上,都有一层薄薄的黄沙。

“陛下,洗洗手脸吧,而今在路上并没有足够沐浴的水,还请陛下忍忍。”怀恩端着一盆水说道。

朱祁镇自然知道,而今是在车上,根本没有带多少水,估计这一盘水,也不是生活用水,而是从军中的食水之中节约出来的。朱祁镇说道:“朕那有这么娇气。”随即伸手洗把脸,顿时觉得清爽了许多。

他问道:“塞外一直是这样吗?”

怀恩说道:“奴婢刚刚问过下面的人,一向如此,似乎这些年风沙大了许多。”

朱祁镇心中微微有一丝沉重。

这就是他从奏疏之上,看不到的情况。

漠南的情况,在各级官员的口中,都是一片大好。整个漠南而今已经有几十万汉人百姓,聚集好几次地方耕种。甚至在东胜位地区,已经有了塞外粮仓之名。一度从东胜卫向宁夏,大同等地区调运粮食。

方才有丘浚的撤都司设省的想法。

只是从来没有人给他说过,塞外的风沙一日胜过一日了。

朱祁镇沉吟了片刻,吩咐怀恩说道:“下去查查,将这二十多年塞外风沙频率次数,汇总一下,给我送过来。”

朱祁镇习惯了不断的处理各项事务,这才是朱祁镇的生活本身,此刻也是如此,虽然出来只是想看看大明大好河山,但是发现任何一个问题,朱祁镇总是忍不住去看看,想知道能不能处置。

这似乎是一种本能。

在当晚扎营的时候。朱祁镇就拿到他想要的。

至于这半日之内,下面无数人是怎么高效率运转的,朱祁镇并不是太关心的。

他看过之后,心中暗道:“果然不出我所料。”

大量在漠南屯垦是有副作用的。

漠南之所以是漠南,就是因为在大戈壁,古人所称为瀚海之南,甚至开平城,就是元上都,就已经北临沙漠。

距离沙漠越近的草原,生态就越是薄弱。

而今改游牧变成了定居,甚至有些地方已经开始种朝圈养了,这固然大大提高了畜牧业的生产效率。但是如此一来,也大大的增加了草原的负担。更不要说,还有不知道多少汉民在草原之上,开垦的土地。

如此一来,固然加大了大明朝廷对草原的控制,增大了北京的战略安全。

但是对草原是另外一种伤害。

要知道在草原深处,很多地面植被都没有自然恢复能力。

在中原很多地方,将一片植被给去除之后,不用管,一段时间之内,自然会有植物将这一片空地给填满。

但是在草原之上,却不是这样的,或者说不全是这样的。在临近沙漠的有一些地方,将草皮挖出一个洞来,等待一段时间,将不是植被重新将这里覆盖,而今这里会成为沙漠的一部分。

当然了,这仅仅是朱祁镇自己的想法。

还没有足够的证据,回答朱祁镇的疑问。

于是,朱祁镇在今后几日,宿营的时候,很注意观察自己的宿营地,并且找到当地的人来询问。

朱祁镇是沿着驰道而行的。数万大军选择的宿营地,自然是当地的聚集点,朱祁镇细细看过,这里的村镇布局,就是一车站为中心扩散开来,一般来说这里都有一个湖,或者一条小河,在水源的滋润之下,这里的水土非常好。足够开垦出耕地。

而耕地外面,就是各家划分出来的草场。

就这也农业牧业与沿着驰道进行的商业,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了漠北小镇的基本格局。

漠北大大小小的汉人村落与小镇,在经济结构之上,或许有些区别,但是大差不差。

至于风沙之事,这里并没有多少体现,毕竟这里还是燕山北麓,很多发源于山脉之中的河流,都从南向北而流,这里纬度更低一些,对人类活动的容忍程度更高一点,还看不出这些风沙侵蚀的环境。这也给朱祁镇提了一个醒。

就草原上环境保护这一件事情,恐怕不能一刀切。

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过度开垦自然不行,甚至他怀疑汉蒙之间的矛盾,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因土地的使用。

倒不是说蒙古人不想让汉人用土地。

蒙古人作为战败者,他们没有那个胆子,也没有那个能力说:“不。”只是蒙古人或许不知道什么叫做环境保护,但是他们并非环境保护的意思,这种意思就是隐藏在蒙古人各种传说与神话之中。

或许他们并不知道,人与自然之间,该怎样的相互调合。但一些事情做了之后的后果,他们却是知道。

毕竟,蒙古人在草原之上生存繁衍多少年了。

是有自己的经验与智慧的。

汉人将关内的做法,用到关外,有些是可以的,有些却是不可以的。

这也给朱祁镇出了一个大难题。

怎么说?

对于朝廷来说,一刀切的政令是最简单,也是最方便的事情了,但是严苛规划某些地方什么能做,不能做。本来就是一繁琐之极的工作,更不要说在做这一件事情的时候,还要派人监督落实。

不是朱祁镇小看大明政府的行政能力。

实在是这样的政令落实,很难不扰民。不出问题。

随着越往北,朱祁镇心中担心就越重了。

因为如果刚刚出了燕山北麓,朱祁镇面对的是比北京城之中大了不少的风沙,动作就遮天蔽日,黄沙充塞天地,虽白昼,却好像是黄昏的景色,还看不见沙漠本身。

但是在大宁城附近,朱祁镇就看见了。

一片片裸露的土地,虽然还不称之为沙漠,但鲜少植被。可以称为荒漠了。

当然了,数量还不算多,毕竟大宁卫还不算太北边。

但是很多沙尘未必都是从大戈壁之中吹出来的,而是从这里飞扬而去,一知道北京,甚至北京以南的一些地区。

朱祁镇在大宁城外,就远远看见了这一座大宁雄城。

而今的大宁城,已经不是当初的大宁城了。

当初大宁城不过是国初建立的城池,废弃了不知道多少年,早已不成样子了,连驻军都不大能用了。而今的大宁城,就是大明漠南都司所在地,可以称为省一级的城池了。更不要说大宁的特殊地位。

大宁不仅仅是掌控漠南蒙古的要点。也是一个交通要道。

驰道从大宁向三个方面蔓延,第一个方向,从大宁向西而去,向开平城方向,连接开平,东胜,穿过阴山与黄河之间的地区,与宁夏连接在一起,与西北驰道连接在一起。

向东北方向绕过大漠戈壁,再向西北而去,与龙城相连。往正东,就是与辽东相连。

可以说坐镇一地,兵临四方。是一处兵家必争之地的。

所以之前的大宁旧城就不能用了,由兵部拨款重新营造新大宁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