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十章 少年始入江湖老

明天子 第十章 少年始入江湖老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十章 少年始入江湖老

第十章少年始入江湖老

人越老,心越软。

对自己的几个孩子,就越发心慈手软起来。

朱祁镇有九个儿子,其中真正得朱祁镇宠爱最多的,不是太子,而是伊王。

倒不是朱祁镇偏心。

其实朱祁镇将政治上的资源大量向太子倾斜,从来没有一点易储的可能。但是他对伊王更是作为一个父亲的感情。

朱祁镇生命之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一个是皇后,一个就是庄妃。

庄妃入宫不仅仅是朱祁镇的私事,也是一个政治事件。为了安抚刚刚臣服漠南漠北蒙古。朱祁镇必须表现出来他对庄妃的宠爱。

只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皇后是被选进宫中,一举一动都是封建朝廷女德的具象化。

不管皇太后如何为难他,不管后宫之中庄妃如何顶撞她。皇后从来是将事情处理的妥妥当当,既能将上上下下安排的妥妥当当的。又能将不失皇后的尊严。也不激化后宫矛盾。

只是如此一来,千依百顺,却让朱祁镇感觉少了一些女人的味道。

而庄妃比朱祁镇小十几岁,少女时代入宫,艳丽夺人不提,更擅长马术,身形矫健。不为礼法所束缚。

这很吸引朱祁镇的目光。

如果说刚刚开始的时候,朱祁镇是做戏,但是后来的宠爱却是真的。

当伊王出生的时候,朱祁镇虽然有了好几个儿子,但是却与这个儿子相处的时间最多。

无他,太子身为储君,从四五岁开始,就要接受的大明最好的教育,寒暑不缀。即便朱祁镇见得也不多,而且太子更是被皇后教养成一副守礼的样子。

很小就是小大人。

朱祁镇见太子,更多感受到是君臣奏对,而不是父子相谈。

所以朱祁镇作为父亲的情感,有相当一部分都落在伊王身上。

人都这样的,在谁身上付出越多,就越喜欢。

庄妃装病为由,让伊王数次在京师滞留。

朱祁镇岂能不知道其中的猫腻。只是下不去这个手。

无他,他知道他总就要将位置给太子的。太子一旦登基,庄妃与伊王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的。

他们的苦日子在后面的。

朱祁镇在一天,庄妃作为皇妃是不可能去别的地方,而当他一旦去了,在后继之君开恩的情况之下,庄妃才能跟着儿子居住。

即便朱祁镇留下遗旨,但是死人哪里能管得了活人?

这才想让他们母子多聚几年。

只是伊王而今有一些太过分了。

朱祁镇想了想说道:“去叫太孙过来。”

“是。”怀恩说道。

不过一会功夫儿,太孙就到了。

此刻的太孙已经是一个二十岁上下的小伙子了。

只是朱祁镇没有培养太子那样培养太孙。而是让他在京师多学了几日。

朱祁镇看着英气勃发的太孙,一瞬间有一种羡慕的感觉。

朱祁镇随口问起太孙的功课,太孙说道:“孙儿最近再学习南洋海战的战例,对其中汪直将军所提出的一字长蛇阵,特别感兴趣。”

朱祁镇听了,却听出了太孙的弦外之音,说道:“想你爹了。”

对于年轻人来说,似乎说想念谁,思念谁,都是令人羞涩的话语,太孙说道:“孙儿-”却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朱祁镇说道:“我知道,父子天性,我又怎么能不想你爹,还有你几个叔叔的,但是生在天家,就要承担天下的责任。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我们家的种种难事,其实对于百姓来说,却是想都不能想的好事。”

太孙说道:“孙儿明白。”

朱祁镇叹息一声,心中忽然生出一个念头,似乎应该将太子召回来了。

太子在南洋的总体上作为,已经有了掌管一个国家的能力,以太子的能力,如果没有太子的身份,在官场混一辈子,大体能混入内阁之中,混个退休。

至于内阁首辅,却是想都不要想了,甚至连内阁都进不了。

皇帝这个位置,最难为,也是最易为。太子这般锤炼下来,最少能保住皇帝的权力不被别分走。

这就足够了。

朱祁镇而今精力不足,似乎该让位了。

只是人毕竟是感情生物,很多最应该,最理性的决策,是绝对不会做的决策。不是因为不正确,而是因为太正确。

韩雍在退下来不过三年,病死在六朝金粉之地。

朱祁镇又怎么能肯定,自己能够享受得了,这种悠哉林下的退休生活?

有些生活,对于一些人来说,真是休息,但是有些生活,对于某些人来说,却是折磨。

所以,这个念头仅仅让朱祁镇内心之中一闪而过。

他心中暗道:“我还撑得住,且让太子在外面再撒野几年。”

不过,他虽然有这个想法,但是有些表态必须放出去,让一些熄了不该有的心思。

朱祁镇将那一封大办六十大寿的奏折,拿了出来,递给了太孙,说道:“你觉得该怎么办?”

太孙看了之后。立即说道:“皇爷爷之功,比之太祖太宗也不逊色,正逢此吉时,自然要大办特办,与民同庆。”

朱祁镇说道:“太孙,你还记得你在西苑务农吗?”

太孙听了,想起他在西苑之中,还有几亩地。是他自己亲手耕种的,当时弄得上手一个个老茧,太孙对农事也不算陌生。

太孙说道:“孙儿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朱祁镇说道:“那你应该知道自古兴由节俭,败由奢。我皇家用度乃是百姓百倍,以足自奉,要什么大办?民间暴发户的风气,可不能传进我家。”

自从朱祁镇改善了商业环境。

民间有很多人骤然而至大富,就好像之前的松江徐春申徐家一般,当然了徐家的下场,仅仅是给这些泼了一盘冷水而已。

并没有减少这些大商人的出现。

这些人有了钱之后,用来摆排场,奢侈富贵之极,真是花钱如流水,太祖定下的很多制度,比如商人不得着锦。

都被破坏了。

这种风气也传进了官场之中,项忠提高官员俸禄,也有这样一个背景。虽然不能将官员的俸禄提高很高,但也不能让商人能靠着钱趾高气昂。

所以,项忠改革的重点乃是当官的待遇,不单单是俸禄。

太孙听了朱祁镇的训斥。立即说道:“孙儿知错了。”

朱祁镇说道:“嗯,这一件事情就交给你了。你也长大了,也该历练一下了。”

太孙听了,一时间有些慌神说道:“皇爷爷,孙儿恐怕办不好?”

朱祁镇说道:“有礼部,光禄寺,还有那么帮手,你只要多留些心,不要让人骗了便是了。”

太孙听了,只能答应下来。

朱祁镇又嘱咐了几句,写了一道中旨,令太孙去办事了。

朱祁镇之所以这样做,最重要的就是宣布他对太子继位从无动摇。太子不在京师,太孙就是他的代表。

虽然朱祁镇觉得六十大寿不重要,但是在很多人看来,还是相当有分量的,这样的大事交给太孙去办,其中的涵义如何,再明显不过了。

当然了,朱祁镇也有锻炼太孙的意思。

毕竟太孙是未来的储君,甚至他怀疑太子将来当政的日子,会没有这个孙儿时间长了。

毕竟太子已经四十多岁了,即便他现在内禅,太子又能当政多少年?

岁月不饶人。

所以对太孙的培养也要排上日程了。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如果能将太孙培养好,他自己,太子,太孙,能让大明有三代明君,足够让大明增长数百年气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