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九十四章 平渤泥

明天子 第九十四章 平渤泥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九十四章 平渤泥

明天子第九十四章平渤泥第九十四章平渤泥

如果此刻不去管渤泥,直接南下,到时候大明后路很可能被切断。

这种风险,英国公张懋是不会冒得。

张懋想了想问道:“航海伯你麾下有多少船,多少人?”

两军会师,合二为一。

英国公张懋成为了全军的主帅。

如果按资历,自然是王英。

王英在海上出没的时候,张懋还在吃奶。

只是很多事情不会按照资历的。

首先是张懋的身份,人家有一个好爹,一出身就是国公。自然而然成为靖难勋贵的领袖。

当然了,而今的靖难勋贵已经被正统勋贵给压制的不成样子了。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更不要说,掌控大明军队几十年,经历三个皇帝的靖难勋贵了。

他们早已与大明军队融为一体。

即便是皇帝想将他们给清理干净,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虽然柳溥死后,靖难勋贵折服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这一段时间之内,靖难勋贵里面一个方面之将都没有。

但是而今,苦守伊犁的朱仪,与在太子身边的张懋。已经成为靖难勋贵的两面旗帜。

张懋与太子的关系,可以动用的军事与政治资源要多出王英不知道多少倍。

但是王英自己虽然有自己的小山头,但仅仅如此而已。

他往上数,其实是郑和余脉。如果大明太监还有权力,他可以算是内臣一派,但是内臣的风光早已雨打风吹去。

王英无论如何也不能与张懋相比的,更不要说看王英的战绩,也有不光彩的地方。比如白藤江之败。

所以王英很识趣的下座。

王英听张懋如此问,立即说道:“国公,我部船只并不多,不过两万人上下,其中有苏禄军千余。”

“我部从夷州出发南下,已经有四万之众,战舰百余艘,但是在沿途屯驻数处港口,并令船只回福建迁徙百姓。为大军后路。”

“所以剩下的人马就只有这么多了。”

张懋心中微微一叹,打消了直接南下旧港,与淡目与满刺加联军大战的想法。

虽然大明战舰不少,但是奈何对方的船只更多,双方船只加起来,超过千艘都有可能。当然了,这些的大多都是不是战舰。

而是武装商船。

但是能够远航的商船,材质与木料都不会太差的。即便大明战船质量胜过对方,但是狼多咬死虎。

张懋说道:“既然如此,我们就转道渤泥,先问罪渤泥吧。”

王英,陈锐,汪

直,黄通等诸将大声应和。

修整数日,就出兵直逼渤泥。

在渤泥国都之前,并没有遇见什么抵抗,一来是渤泥国都的情况,先前也说过了,临海城市水道众多,有好几条河流从城中间通过,甚至可以说,在渤泥城中,乘船比骑马方便多了。

而今威尼斯的名声,还没有传过来,否则说是东方威尼斯也不为过。

这样的城池防御体系,面对从海上而来的明军水师根本没有什么抵挡能力,整个城池大半都在火炮的射程之内。

这个时候,大明火炮发挥了威力,几十艘战船,一字排开,几百门大炮,整齐划一的轰击着城池。

南洋的贵族的房子可能好一点,比较坚固,有很多都是回回教风格的砖石建筑。即便如此,这样的建筑面对大炮轰击的时候,也是无能为力的。

更不要说,寻常百姓都是什么样房子?

怎么说,就好像是南方的吊脚楼,用竹子建筑的,房间与地面上隔着一层,房子蛇虫进来,很多都是四面通风,怎么凉快怎么来。

至于屋顶,都是有一片片树叶铺好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树叶。倒是可以遮风挡雨。

但是挡不了炮弹。

如果说,渤泥王公贵族的房子,还能挡一两下炮弹,至于这些百姓的房子,根本不可能对炮弹有一丁点的阻碍做用。

就好像是打保龄球一般。

凡是被炮弹轻轻挨上一下的房子,都变得稀里哗啦散架了。

一阵轰击之后,张懋还没有下令攻城,就有人出城投降了。

这一轮炮击,彻底击溃了渤泥人的抵抗意志。

毕竟由朱祁镇开始的火器革命,虽然已经向南洋传播了,比如南洋的商船上面火炮大多普及了。但真正精髓还是在明军军队之中。

甚至这么多重炮一起轰击,上一次还是在谅山之战中。如果是在陆军战事之中,不打一场几十万人的会战,是不会出现样的情况。

原因很简单。

在陆地上大炮运输困难。百余门火炮,需要上万匹甚至更多的马匹。运输难度太大了一点。并不像船上容易运输。

张懋立即将黄通叫过来,说道:“而今渤泥投降,你觉得是真是假?”

受降如受敌。

历史上有太多的诈降的战例的,容不得张懋不小心。

黄通几乎不敢仰视张懋,说道:“请国公放心,国公天人之威,欲使雷霆,震慑寰宇,渤泥野人怎敢违逆天朝。”

这一场炮战,不仅仅将渤泥人给吓住了,将这位已经投降的将领,给震

慑非小。

这几乎上是这个世界这个时代,火力最密集的轰击了。

是很多人想都想不到的。

张懋说道:“好,你既然这样说,可敢去城中收降。”

张懋选择黄通,也是最合适的人。

黄通已经证明了自己。是可以相信的,黄家毕竟在南洋一二百年,人脉不少,去收降也可以减少误会。

同样,如果折了黄通,张懋也是可以接受的。

黄通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随即带着自己三千士卒,进入渤泥城之中。立即控制了局面。随即明军才进入渤泥城中。

在确保安全之下,张懋召集渤泥城之中权贵,自然是安抚民心。他说道:“渤泥王反叛朝廷,罪不可赦,已经伏诛。”

“不过,皇恩浩荡,恩及四海,罪及一身而已,不会迁怒诸位,只要诸位安分守己,谨守朝廷法度,朝廷自然不会加罪,不过桀骜不驯。不从天命,能逃今日之死,难逃后日之诛,生死在尔,不在朝廷。”

“我等不敢。”一群人立即大声说道。

不过这其中也有杂音,却见一个大毛拉说道:“大人,不知道大人对我等如何处置?”

张懋立即明白这些人的担心。

这一次反对朝廷的主力是谁?

是回回教。

张懋自然明白这一点。不过朝廷大事,容不得感情用事。

如果可以他自然也愿意将不安定因素全部铲除,只是西域之事,白圭用自己的所有政治前途作为代价。

张懋也不愿意这样。

其次,这与西域不同。

在西域虽然朝廷一度失守,但是总体上来说,还是敌弱我强,还有杀戮我朝百姓在前。

而且张懋如果这样做了,那么南下的阻力还加大不知道多少。于朝廷大事不利。毕竟杀眼前的人事小,但是引发整个南洋回回教徒的激烈反抗,却是一件大事了。

张懋对身边的说道:“请苏禄世子过来。”

苏禄世子片刻就到了。立即向张懋行礼。

张懋将苏禄世子介绍给他们说道:“这位是苏禄世子,也是真主的信徒,而今在军中从征,为朝廷效力。”

“太祖皇帝有诏曰:‘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故兹告谕,想宜知悉。’”

“太祖皇帝之令,千古不易。尔等只要知礼义,愿为臣民,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绝对不会无故加罪。只是如若不然,天威临之,六师移之,勿谓言之不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