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八十五章 张懋请战

明天子 第八十五章 张懋请战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八十五章 张懋请战

明天子第八十五章张懋请战第八十五章张懋请战

广东白云山一处别院处。

按理说,皇帝在外,要么住官府,要么住各地宗室的王宫。

太子与两广总督白昂之间的关系理清,太子自然不愿意去官府住,好像是要喧宾夺主一般,故而就在白云山下一处别院。

这一处别院说起来,也不是太子的,乃是重庆公主所有的。

这也算是合乎规矩。

此刻太子接到南洋情报,可谓惊怒非常。

说实话,大明对南洋,不,乃是对除却大明之外的其他地方,都是用鼻孔子看人的。大明自然是天朝上国,其余的国家都是藩属蛮夷而已。

太子对这一次南征,可能遇见一些反抗,其实心中也是有数的。

在他想来,不过一二不逊之臣而已。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南洋几个主要国家几乎都反对朝廷。

淡目,满刺加,渤泥,还有一直被旧港牵制的亚齐,四个回回国家抱团了。这种情况,让太子根本想不到。

特别是,满刺加。

大明对满刺加可谓厚矣。

不说起扶持他立国之事,即便是现在,郑和下西洋设立了四个官场,其中一个就在满刺加。所以满刺加与朝廷之间的关系,向来是不错的。

在太子的印象之中,满刺加国王也是一个很会做事的人。

怎么也想不到,满刺加的决裂会如此果决。

此刻,太子得到的消息,也仅仅是满刺加斩使,并进攻旧港。至于其他更详细的信息,还要等后面的消息。

但即便如此,太子心中就已经压不住火了。

这与他想象的完全不同。几乎完全超出的掌控之中。

太子先封锁消息,立即召见刘大夏与张懋一文一武密议。商量出一个对策出来。

面对这个难题张懋立即说道:“殿下不能等了,必须先发至人。旧港与南洋卫必须保住一个,否则朝廷大军到了南洋,连一个囤积粮草,补充淡水的地方都没有,如何与南洋各国大战。”

海战首先的问题,是找到对方。

毕竟大海茫茫,这个时代又没有雷达与无线电,船只隔开数里,就能在海面之上擦肩而过。

而大海之上数里的距离又算得了什么?

所以到了交战海域,最好有一处可以容纳船只修整的地方。

这个战争规律,即便是到了铁甲舰时代,也是适用。即便战舰可以是核动力,人总不可能无限续航。

如果之前打淡目的话,根

本不用考虑这个因素。

首先旧港的港口物资,都可以供大军所用,其次,朝廷也是将满刺加划到自己一边的。

但是而今这个局面却大大不妙了。

如果旧港被打掉,南洋卫也失陷。

朝廷在南洋的根基就没有了。

当然了。

这样的情况,并非不能打,无非是困难一些而已。

但是张懋比寻常人更明白旧港之所以能坚持到这个时候的原因,不就是北京那一位砸内库银子撑下来的?

如果太子主持南洋战事,仗还没有打。

先失去了皇帝保下几十年的旧港?让外人怎么看?

而且如此一来,战事困顿,想要速战速决,是绝对不可能了。太子却不知道在南洋拖上多久?

但是这个意见,刘大夏并不同意。

刘大夏说道:“殿下,这一次征南之议,已经御前定策了。而今音犹在耳,就变更计划,让陛下怎么想?”

“臣以为,当急报南京,战和大事情陛下决断。”

刘大夏一切政治意图,都以太子继位为第一选择。

所以,南洋的战事胜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在皇帝心里留一个好印象。

在处理所有事物的时候,他第一个要考虑的因素就是皇帝是怎么想的?

英国公张懋说道:“如果殿下迁延战事,当断不断,臣才不知道陛下是怎么想的?陛下想要殿下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君主,殿下心中也是明白的。”

太子听了张懋这一句话,心中一亮,想起他成年之后,天南地北的跑,从最底层的小吏,到而今,经过的事情,本朝那一个太子都没有经历过。

虽然太子对于皇帝将自己放在南洋,不能入京,心中颇有微词。但他也能隐隐约约的猜到皇帝的心思。

皇帝想要的并不是一个听话的太子,而是一个能独挡一面的储君。

太子立即下定决心,说道:“好,南洋之事,事不宜迟,自然是要救的,但是怎么救?”太子立即看见了英国公张懋。

如果说刘大夏乃是太子的文胆,那么英国公张懋就是太子的武胆,如果说太子上一点军事上的东西都不懂,那也是假的。但很多时候,太子都仰仗张懋的计谋。

张懋沉吟片刻,说道:“而今再过一月有余,信风就要过去了。所以出兵的决策,一定要一个月之内,如此来说,人数就不能太多,而且东北风,转西南风之后,朝廷再想支援就比较慢了。”

“所以,第一支援军必须要有所作为,

还要在南洋打上一场胜仗,巩固南洋卫。”

“此事,臣交给别人不放心,臣愿意带兵南下。”

大明海战也没有什么名将。倒不是说大明水师之中素质很差,而是大明水师没有敌人。

对,没有敌人,谁与谁打?

大明水师这么多年,花了朝廷大笔银子,最大的作用不过是当运粮队,运输从江南到北京的粮食,或者绕道朝鲜,将山东的粮食运到海西,还有就是支援日本战事,将海东的粮食运输到日本。

即便有实战的经验的水师,他们的经验更多是上岸陆战。而不是海面上水战。

此刻战事紧急片刻也耽搁不得。

也不可能让在泉州的王英出兵了。

太子麾下水战将领,有实战经验的人,不过是南洋水师统领黄萧养,与太子的亲信汪直两人而已。

黄萧养当初统率松花江水师参与了肇州之战,挫败也先,也算是有功之臣,后跟随王英参与了安南之战,但是水师的功劳并不大,而今已经年老,但是功劳还是差一点,不能封爵。

估计黄萧养如果死了,朝廷会赠一个爵位。不过那是死后的待遇了。

他倒是经验丰富,也掌控南洋水师多年了。只是黄萧养在很多战事之中,都是承担副将的,很少有方面之任,并有杰出的战果。

毕竟水师的战绩比较少,并不能说这位老将就没有这个能力了。

只是南洋情况不明,此去南洋不仅仅是要打海战,还要打人心之战,否则朝廷硬攻下来,且不说朝廷损失如何,单单战火过后,南洋成为一片白地,这是朝廷所想要的吗?

所以,张懋觉得其中合纵连横,拉拢分化之道,却不是这位老将所擅长的。更不要说,其中很多权限,比如许诺很多当地人各种官衔的权力,黄萧养就不会有。

至于汪直,大藤峡出身,太子宫中独宠那位汪贵人的弟弟。少年轻狂,参与了爪哇之战,还有些战绩,年纪稍大一点,倒是沉稳多了。

张懋觉得汪直是一员将才。也算是贵戚出身,只是毕竟年纪小,才二十多岁。南洋方面大事,张懋怎么可以放在这个人手中。

万一坏了朝廷大事,坏了太子大事该怎么办?

张懋想来想去,也只有自己走一趟了。想到这里他心中也有几分跃跃欲试。这些年来,张懋更多是承担太子的军事参谋,很少亲自上战场了。

此刻他甚至有些想念战场之上的硝烟味与血腥味了。

他毕竟是张玉的孙子,张辅的儿子。有些东西深入骨髓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