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六十九章 大明商法

明天子 第六十九章 大明商法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六十九章 大明商法

明天子第六十九章大明商法第六十九章大明商法

要限制上层权贵的无限制的贪婪,单单是这样做,自然是不够的。还需要一套完善的商法。

朱祁镇准备留在苏州,直到年底。明年开春之后,再启程北上回京。

这一段时间之内,他一方面要批阅从北京发来的奏疏。或者是南方一些奏疏,直接发到朱祁镇手中。

虽然这样做,其实很违背大明的组织原则,但是一来地理上方便,特别是南方的事情,二来,很多下面大臣,也愿意这样拍朱祁镇的马匹。

好在,丘浚带着一帮人手在朱祁镇身边,单单随行的翰林院士,还有中书舍人都就有小一百人。可以说将大明半个内阁的人员都带来了。

朱祁镇又让太子去帮忙。

这也是一个让太子熟悉大明政务的好机会。反正朱祁镇没有改易太子的意思,这些些东西,朱祁镇早晚都要将这些事情交给太子,而今让他熟悉一下也不多。

朱祁镇主要的精力就放在监督王恕办理商税之上,还有就是接见大小商人,了解他们经商之中的种种问题。

好编纂大明第一部商法。

朱祁镇变法之先,首开先河的是《大明会典》的编纂。

其实这些年来《大明会典的》的编纂,一直处于停滞的情况下。从大明开国到宣德末年的关于律法变动以及掌故云云,早已编纂好了。

唯一没有办法下笔的却是朱祁镇正在推行的变法,考成法,一条鞭法,吏员法,还有很多命令,学校令,盐税改易等等大小改革。

一直处于变化之中,朱祁镇也有意拖着不没有结案。

不过,其中主要人手都已经调出了,整个编纂组只剩下十几个人校对,查漏补缺之外,几乎没有人了。

这不,朱祁镇又为大明律增加了一个新成员。

大明律开一代之先河,它是将所有法律,都分门别类,以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这样分门别类,有利于执行。

而今朱祁镇又要新增商法,或者说是商法。

这样一来,似乎在朝廷体制之中,要选一个部门专门负责这些事情。

而今是在工部之中分出一个侍郎专门负责。

而今朱祁镇越发感受到传统的六部制度,已经不符合现实了。但是想改易的阻力也太大了一些。

朱祁镇心中暗道:“要不,挂羊头卖狗肉?”

朱祁镇忽然觉得,太仆寺的事情已经不多,要不干脆将太仆寺养马的职责拨给工部,让太仆寺来做这一

件事情。

大明虽然有不少马场,但是而今大明战马的主要来源并不是大明的马场,而是漠南漠北蒙古人与边关贸易,直接采买的。

毕竟,在养马这一件事情上,蒙古人才是专业的。

之前太仆寺负责养马甚至还领有民政,在地方上划出大片草场,与卫所府县并列。权力很大,但是而今太仆寺更多是从户部领钱去买马,然后转给枢密院。

事情太少了。

朱祁镇都有将他裁撤的意思了。

而且随着蒸汽机的出现,铁路的出现,大明对马匹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少。要知道而今的驰道体系就吃了好几十万批马,再加上军队,大明官府所拥有的马匹量在一百万匹到二百万匹之间。

但是这将是大明拥有马匹的最高峰,无他,铁路已经开始代替驰道,驰道被铁路代替之后。

大明需要马匹数量就会急转直下。

将来不会有今天的需求量了。

不过,这种制度上的变动,要朱祁镇回到北京之后再做处置。

对大明商律的编纂,朱祁镇是从两个方面来做的,首先让人从大明律之中,关于商人的条例一一挑出来。

毕竟大明虽然没有专门的商律,但并不是说,商人就没有人管了。

古代立法也是相当全面的,只是这些条例夹杂在很多其他律文之中。

朱祁镇也亲自翻越过好多次,最后发现越挑选越多。他忽然有一种觉悟。那就是很多律条看似与商律不相干的,但是其实就是紧密相连的。

比如大明律户律之中,有课程。钱债,市廛。等条。其中课程,就是指犯私盐,私茶等朝廷不许经营的商业,钱债,就是就银钱借贷等关系厘定,市廛就是指商铺,都是商业上的问题,但是还有一些关于继承权的问题,很难分开。

朱祁镇甚至有一种设定一套民法典的想法,只是他这个想法很快被自己按住了。

如果这样做,就是彻底摧毁大明律体系了。

不会被很多人所接受。

朱祁镇首先确定一点,那就是公司法。

这也是现实需要。

就好像冼景在工部做了登记,才能开佛山铁厂,但是本质上佛山铁厂乃至之后的很多工厂的性质,都缺乏厘定。

作为一个经营实体,该怎么管理,也很少有先例。

朱祁镇这些年放任,也看出了其中弊端,很多商人合伙经营的哪里是商业团体,与流氓团伙相差有多少?

不都是无视法律,抱团谋利而已。

在这里不得不说,古文的博大精深。

很多古代的话语,大半不用训练,只要望文生义,大半都是对的。而现代新造的词,其实让古人去看,古人也能猜得七七八八的。

比如公司这个名字。

何为公?说文解字引韩非子之言:“背私为公。”

何为司?臣事于外者,凡司之属皆从司。也就是执掌的意思。

那么公司是什么意思?不就是很多人合伙起来做一件事情吗?

其实,会社这个名字,在明代的语境之中,更适合一点。因为大明境内有很多某某会,某某社。而且这种结社的风气,在宋代都很是盛行了。

日韩一带,将公司都叫做某某会社也就是这个原因。

不过,谁叫朱祁镇习惯了公司这个名字,作为皇帝这一点小小的任性还是有的。

当然了,这个时代的公司法,可不是如同后世那么繁琐,不过几条而已。

首先是注册与注销。

朱祁镇将这一件事情下放到了府一级别,也就是再有冼景佛山铁厂这样的事情,就不要跑到北京找门路了,只要在府找门路就行了。

还有规模确定。

这也是现实需要,很多一家经营一个门面,根本没有注册公司的必要。

朱祁镇之所以要设立公司,也是而今社会发展的必要。理清上下关系,让大明对这个大商人有管理的办法。

当然了,还有一个隐藏且非常直接的目的,那就是收税。

行政成本这一件事情,朱祁镇一直记在心上。

大明行政效率虽然提高了不少,但是也就那会事情,那些小商人,实在管不起来。还不够费事的。

其次,就是股份制度写入律法之中。

其实中国商人很早就有合伙经营了,各种股份完的很溜的。朱祁镇也多次询问商人,他们之间也有一些约定成俗的商业惯例。

朱祁镇也没有怎么修改,直接纳入律条之中。

如此一来,商人合股经营在发生纠纷之后,这种案子,就有法可依。其实这些案子之前也有,不过都是援引先例而判的。

这些很多只是经营上的一些问题,而接下来的很多东西,对朱祁镇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直接关于朝廷的收入。

接下来就是缴纳赋税,其中好几项,比如是各种专卖的赋税,还有契税,还有罚脏。等等各苛捐杂税。

有些朝廷从来没有规定过,但是在苏州,还有很多府县却在执行之中的莫名其妙的赋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