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六十一章 见汪岳

明天子 第六十一章 见汪岳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六十一章 见汪岳

第六十一章见汪岳

汪岳见到朱祁镇的时候,却是夜里朱祁镇在船上休息的时候。

之所以朱祁镇白天不能见汪岳,是因为汪岳的资格不够。

虽然以朱祁镇的意思,汪岳在江南这一些事情结束之后,就会升任少府丞,也算是与九卿一个序列的重臣了。

但是汪岳不是科举出身。自然饱受歧视。

这种礼仪上的事情,朱祁镇不在乎,但是很多大臣都非常在乎,视为礼仪之大节,朱祁镇也就没有在这些事情上多做纠缠。

于是在朱祁镇入睡之前,接见了汪岳。

朱祁镇劈头就问汪岳道:“从南京挪用八百万两,出了什么事情没有?”

汪岳说道:“启禀陛下,一点问题都没有。”

说实话,汪岳敢一下子从南京这里挪用八百万两,着实将朱祁镇给吓了一大跳。

朱祁镇岂能不知道,在少府银行上躺着太多的资金了。

少府银行而今主要经营还是异地存取,金银铜钱兑换。至于放贷金额并不多。这还是汪岳以他在徽商之中的身份,才放出去的贷款。

并不是说这个时代就没有人贷款了。

前面也都说了,这个时代利息是非常高的。即便是有朝廷的三令五申,利息不能超过本金,等法条,但很多时候都限制不过下面的疯狂的高利贷。

不过,即便如此,地主放贷给佃户,士绅放贷给百姓,倒是很多,但是如果经商的话,一下子贷款不少,却很少。

即便有的话,也是在相互圈子里面。

因为即便是后世,放出钱的,还有大量的坏账的,而在这个时代,又是走南闯北的商人,以这个时代交通条件,只要一跑,谁还能找到不成?

唯有在自己小圈子里面,知根知底才肯放贷。

既然大量放贷不大可能,那么同样的事情,利息也很少,甚至没有。一笔钱从南京北京,要在账上待一段时间。还要交手续费。

甚至有些人发现大笔交易代着钱并不方便。干脆让这些钱在少府帐上待着,等用的时候,再来取。甚至有些人干脆在少府银行交易。

这也方便存取。

当然了,后者而今还不是主流。

而这些钱,就是沉淀在少府帐上的钱。

而南京作为大明南方的政治中心,又是一个南方仅次于苏州的大城市,账面上自然沉淀了大笔银两,甚至比北京还要多一点。

毕竟从地理上来说,北京还是太北方了一点。

而南京却是坐长江,望运河。四通八达。几乎在大明水路中心地带,南京账面上沉淀资金,几乎是全国最多的。

朱祁镇并非不知道,这里的钱能够暂时挪用。但是因为大明宝钞破产的原因,这种金融上的事情,朱祁镇自然是慎重之极。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汪岳就已经先斩后奏了。

朱祁镇还是不放心,让汪岳拿来账目,他令怀恩与他细细对了帐,这才放心下来,他随即对汪岳说道:“汪卿,朕对银行是寄以厚望的。冒险的事情,就尽量少做。”朱祁镇随即话语一转,说道:“不过,也不能因噎废食,大笔银钱落在少府帐上也不是一个浪费,你也拟定一个章程,看看少府这笔钱应该怎么用,才没有风险。”

“记住,最重要的是风险,卿不要做南宋贾似道,前朝阿合马。”

汪岳听了之后,心中顿时激动起来,立即行礼说道:“臣定然谨记陛下之言。”

汪岳从来是以儒生自居的,经史自然是读过的。

自然也知道贾似道与阿合马是什么人物。更不要说,大明距离前朝也不过百余年而已。说起来,这些人物,就好像我们这个时代谈论曾国藩左宗棠一般。很多事情还有流传,甚至比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了解的更多。

贾似道乃是南宋最后一位宰相,被人称为奸相,但虽然不能挽救南宋之衰亡,其实也很有能力的。

但是贾似道乃至南宋的失败,却源于财政制度的破产。贾似道让南宋尽失人心的举措就是公田法,就是发现纸币卖土地,然后以土地为本然后再发现纸币,其实就是一个空手套白狼的事情。

而宋代对武将向来是在地位上压制,在财富上却优容。但是贾似道这样做,却一下子将大量武将给得罪了。

但是贾似道这样做,却也是因为南宋面对元朝的强大的军事压力,不得不出此下策。

只是最后,贾似道最后的努力带着十三万大军,战败长江之上,贾似道在流放中被杀。

而阿合马却是忽必烈的财臣。

他同样是发行纸币,大量收刮钱财为元朝的军费。弄得怨声载道,让太子真金联合大臣在半路刺杀,最后忽必烈也不得不定罪。

这两人说起来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两人都是当时第一流之人物。

汪岳内心之中有深刻的自卑。

就是

科名之上的自卑。就好像是一个三流大学的毕业生,进入世界最顶尖的企业,面对大量哈弗,剑桥的毕业生,他内心之中定然有一种证明自己的想法,证明自己并不比他们差。

而今朱祁镇这一番话,其实在暗示汪岳,他有重新发起宝钞的想法。而将来承担这个事情的人就是他。

这样主持大明财政大权的机会,即便是有风险,也是汪岳一直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

朱祁镇点点头,就将这一件事情掠过去了。

虽然朱祁镇已经将大明的钱制,确定为银币与铜钱的复合体系,但是朱祁镇始终相信,大明经济发展之下,未来的大明一定会需要纸币。

但是,朱祁镇对重启大明宝钞却没有什么想法,毕竟大明宝钞的信用破产,而今还让很多人心有余悸。

朱祁镇现在推行,自然是事倍功半。

这不过是一个闲手而已。如果遇到财政危机,或许能拿来用,如果一切顺利,这一件事情就放放也无妨,或许汪岳制定的章程,只能留给子孙来用了。

现在能够推行的仅仅是银票而已,距离真正的货币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朱祁镇将话题转移到江南的情况之上,说道:“你在江南也有一年了,江南的底细摸清楚了吗?”

汪岳说道:“已经摸清楚了。江南富甲天下,底子很厚,自从陛下驰厂禁之后,江南各府县都有兴建,大小有数千家之多。雇工在一百万人到两百万人上下。具体数量臣还没有查清楚。只是臣扩建江南织造,吃下徐家大半产业,而今江南织造局下辖的工人,已经有十万上下了。其中大半都是女工。”

“江南四个府衣被天下,绝对没有问题。甚至江南这几年银价大涨,有银荒的苗头。”

朱祁镇说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好一个江南。”

朱祁镇为了解决银荒问题,有很多举措,比如从日本大量引进白银,每年最少有二三百万两,最多的时候有五百万两,而在大明内部开放矿禁之后,也有很多银矿得到了挖掘。这个一部分的产量,却不大好统计,因为有大量的偷税漏税,如果按官方的去统计,那才是有问题了,更不要说,还有源源不断的银两从海外而来。

而今虽然没有与西方人贸易,美洲银矿并没有发掘,但是并不意味着,海外就没有白银流入大明,同样虽然与瓦刺打打停停的,但是与瓦刺贸易也有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