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四十五章

明天子 第四十五章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五章南巡图

正统四十三年,阳春三月。

整个北京城都戒严了。

因为朱祁镇要南巡了。

以朱仪为首的数十名大小将领统领着京营挑选出来的十万大军随行,文官方面以大学士丘浚为首,六部各派侍郎随行,文武百官也有千余名之多。

可以说,朱祁镇带了半个行政中枢南下。

那声势浩荡之极。

锣鼓喧天,礼乐齐鸣。

而在一座高塔之上,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正在聚精会神的在一条长卷之中,细细的打样。

这个人就是沈周。

是天下最富盛名的画家。

也是朱祁镇宫中待诏之一。

其实朱祁镇对画并不是多感兴趣的,但是奈何他有一个爱书画的父亲,甚至朱祁镇的待诏制度,就是从宣宗皇帝对待宫廷画师的制度发展而来。

虽然朱祁镇对宫廷画师并不是太感冒,但是很多关键时刻,还是要宫廷画师记录下来。

比如朱祁镇登基的时候,大破瓦刺献俘的时候,等等。而今南巡的时候,更是少不了。

这个沈周或许很多人不知道,但是他的弟子,却很有名的,就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中的唐伯虎,文征明要么是他的学生,要么受他影响。

在绘画史上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此刻沈周在众多弟子帮助之下,在数米长的长卷之中,大刀阔斧的落笔,几乎一瞬间,就用墨团将大半个北京城情况描绘下来。

文征明所取的景色,就是朱祁镇骑着白马,在无数锦衣卫的簇拥之下,前后旗帜招摇之下,从紫禁城正门而出,直接向南通过宣武门,并走到城外的一段。

这数里长的街景与无数士卒在两侧护卫,还有不知道多少百姓在外面旁观,等等细节。都呈现在画中。

不过,这样的画卷根本不是一瞬间能够完成的。

沈周而今不过是有墨块勾勒出大致的情况,用近乎速写的方式,将而今情况给记录下来。当然了里面需要大量细节处理与色彩填充。

如果正这一副南巡图完成,沈周非要好长一段时间不可。而且一想起这一次陛下南巡各地,估计都要宫廷画院给画下来。

这一副南巡图,不过是这一组图的第一副,后面还不知道有多少图要花,五十多岁的沈周心中暗暗叫苦,暗道:“真不应该听母亲的,来当什么待诏。这真要了人命。”

沈周的家庭其实并不错,他父兄都是朝廷命官。家族显赫,他在绘画之上,又是名声在外,甚至被人誉为当时的江南第一。乃至天下第一。

但是他不喜欢读四书五经,也没有考过功名。一直没有功名。所以皇帝以待诏征召沈周的时候。

沈周的母亲做了很多工作,沈周是一个大孝子,沈周也没有办法了,只能答应下来。

沈周这才奉迎母亲到了京师。开始了自己的宫廷画师的生涯。

只是宫廷画师的工作,闲的时候闲死,朱祁镇一般不想画什么画,当然了有一画一直在画,那就是大明疆域之中详细的地图。

大明之前是地图的绘制都是宫廷画师,但是朱祁镇已经将这一件事情交给了钦天监。以数学的方式计算经纬度来画图。

虽然,钦天监的所绘制的地图比不上后世的,但也比宫廷画师所画的地图要好太多了。

礼部的意思是,陛下这一路上的情况都要画下来。

南巡图到底有多少副,连沈周都不知道。

正统朝的宫廷画院比之宣德朝的宫廷画院少了太多人了,即便沈周有这么多弟子,但也未必能忙得过来。

沈周有一种感觉,今后几年,乃至十年,他都要为南巡图耗费心力了。

“哎,半条命都要搭进去了。”沈周心中叹息。

沈周的苦恼,朱祁镇并不知道。

他此刻出了京师,就下了马,登上了玉辂之上。

这个玉辂是特别定制的。是可以在驰道上行进的。

前后有几十匹马拉着,根本就是一辆行走的住所。

为了这一次南巡,朝廷花费近三百万的经费。

倒不是朱祁镇想铺张浪费。而今这一次朱祁镇南下,本来就有耀武扬威之意,军队的调动就少不了的。

十万大军的调动,本来就要消耗不少,更不要皇帝出行的仪仗了。

甚至三百万两都未必够用。

朱祁镇准备按照汉代皇帝出巡的惯例,所过之处免除一年的赋税,这是汉代皇帝出行的惯例,并不是满清皇帝出巡,就会令地方士绅捐输。

只是这有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不过不会直接出现在朝廷开支之中。

很多文官反对皇帝出巡,有时候也单单是从财政方面出发的,实在是太费钱了。

而在出行路线之上,朱祁镇走陆路也是所有人一致赞同的,即便是朱祁镇也没有办法反对的。

海路是绝对不会让皇帝用的,至于运河,如果没有驰道,但是还是可以的。但是说到底还是有落水的风险的。

于是驰道就是唯一的选项了。

虽然驰道之上一路直行。大概一个月左右,就能到达南京长江对面。

只是这种速度是轻车简从的速度,朱祁镇作为皇帝根本没有办法这样行动。所以虽然驰道有,但是朱祁镇的速度,依旧是非常慢,估计,从北京到南京,要走上两三个月之久。

而朱祁镇在南巡之中,京师与地方的奏疏,也是一封接着一封的飞到朱祁镇手中,所以朱祁镇在车上,大半时间依旧是在批阅奏疏。

大部分事情。以韩雍为首的留守内阁,都是可以处理的,大部分都是报告一下,朱祁镇只需批一个知道了就行了。

到时候有两件事情,让朱祁镇有些关注。

第一件事情,那就是处州所谓的叶世子之乱,已经平定下来的。

朱祁镇宣布南巡之后,就给了毛锐非常大的压力。皇帝到了南京,处州的乱子如果还没有平定下来。

毛锐自己都不敢相信,他会给皇帝留下一个什么印象。所以虽然叶世子一直躲在处州群山之中,毛锐也穷追不舍,从来不计算伤亡,最后终于在今年二月,将叶世子斩首。

总算是平定了。

朱祁镇对此也没有多计较。

这多年来,朱祁镇对大明军队的战斗力,还是比较信任的,他在意的却是在这背后的事情。

比如各种工厂之中,使用奴工的事实。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四川巡抚报上来的,四川的土司又出乱子了。

不过四川都指挥使总兵官张瓒已经出兵了。

对于西南土司的乱子,朱祁镇都已经习惯了,隔三差五,总会出来闹一闹的。经过朱祁镇整顿的军队,比之前能战多了。

故而这样的事情,大多时候不道年底就能平定。

如果有条件的话,就进一步改土归流。如果没有条件,就换成汉人土司。

天下无事,从来是没有大事,这种小事从来不算什么。

更多的就是各地的大大小小灾情,很多地方因为去年的旱灾,而今都是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朱祁镇又一股脑免了一两百万石的粮税。

不过,总体上来,朱祁镇处理的事务大大减少。朱祁镇自然是不肯一直待在车上,在万军环绕之下。

如此又能听到与看到什么实情?

朱祁镇从来知道,他最大的短板就是对大明下情的不了解,不明白。所以有能看一看大明各地的真实情况的时候,他是不会放弃的。

以朱祁镇而今的权威,他想要做什么,又有谁敢拦,又能拦得住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