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三十六章 议南巡

明天子 第三十六章 议南巡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三十六章 议南巡

第三十六章议南巡

朱祁镇如此一说,韩雍立即会意。

韩雍说道:“陛下,江南之事,虽有王恕处置不当的原因,但也是江南积弊深厚,非一日之事。还请陛下放宽心,这些跳梁小丑,不日必伏法。”

朱祁镇说道:“这朕知道,但是江南积弊当如何处置,这一次与其说是民乱,不如说是奴乱,他们将朕的话当耳边风。”

“如此纵然此辈胡作非为,让天下人如何看朕。”

“朕关心的不是江南的乱子如果平定,而是这个烂摊子如何收拾。”

朱祁镇说道收拾的时候,特别加重的语气。

韩雍自然明白,这个收拾绝对不会是太轻的。

不过,韩雍虽然是从江南迁到北京的,但是而今与江南方面的联系早已断绝了,他现在代表的是北方士绅的利益。

所以,皇帝如何处置江南士绅,他并没有什么意见。

韩雍心中转了几个圈,说道:“臣以为与其用新,不如用旧,与其使功,不如使过,王恕非无能之辈,而今大意了。还请陛下再给他一个机会,让他以钦差继续在江南办差?”

朱祁镇说道:“王恕的能力朕知道,但是江南却不是寻常地方。父皇在位的时候,江南就不乐缴纳赋税,还是周忱整顿,才有起色。”

“而今之事,要难过纳粟,王恕如果再闹出事情来怎么办?”

韩雍说道:“臣举荐马文升,可以下江南。”

朱祁镇摇摇头说道:“马文升能胜过王恕吗?”

韩雍说不出马文升能胜过王恕的话来。

在他看来,两人各有高下,却没有一个人完全胜过另外一个人。

韩雍说道:“臣以为能以南京留守曹公为主,王恕或者马文升为副,曹公就在南方,镇得住场子,而王恕与马文升都是年富力强,可以任事。”

朱祁镇说道:“曹公老了,朕不忍心再劳烦。再则曹公会照朕的意思办事吗?”

曹鼐与朱祁镇那一点心结,耳目灵通的人,早就知道了。这其中就有韩雍。

韩雍此刻才看出来,朱祁镇已经有了主意。

他立即说道:“老臣愚钝,还请陛下指点迷津。”

朱祁镇说道:“江南士绅为何如此猖狂,无非是龙撵几十年没有过长江了,他们都忘记了大明天威,朕要让他们再想起来。”

韩雍大吃一惊,说道:“陛下要南巡?”

朱祁镇说道:“正是,先生以为如何?”

韩雍说道:“陛下万万不可,而今国库空虚,四方多事,而且

南京宫殿多年没有修缮,早已腐朽不堪,不能居住了。”

“而今朝廷实在是掏不出这一笔钱。”

朱祁镇说道:“无妨,王恕已经将徐春申家产发卖,有八百万两上下,可以用来修缮南京宫室,也够我这一次下江南。”

“即便有所不足。内库还是有钱的。”

韩雍对皇帝出宫有着本能的不满,很多大臣们都想让皇帝老老实实待在宫中生孩子。但是这种情绪,并不是太大的。

最少比历史上小太多了。

历史有一次土木堡之变,让大臣们已经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但是而今却是没有的。

韩雍内心之中更多是对皇帝多事的不满。

只是他很快就想明白了。

这位皇帝不是幼主,而是雄主。很多事情不能硬顶,先以财政说事,但是这方面被朱祁镇解决了。又提出另外的问题。

韩雍说道:“陛下如果想南巡,臣请召太子回京监国。”

韩雍这个时候,也不完全是拿这一件事情来搪塞朱祁镇。

国不可一日无君。

即便皇帝在外,北京还是要有一个主事的人。按照大明惯例,皇帝出巡,就应该太子监国的。

如果朱祁镇不召回太子,北京就陷入群龙无首的地步。

如果没有太子监国,朱祁镇这南巡就不能成行。

朱祁镇说道:“何须太子监国,先生为朕看家也行吗?”

朱祁镇不愿意太子回京的态度从来不变。

而且朱祁镇对太子监国的必要性也存疑。

北京是什么地方?

是朱祁镇经营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大本营,朱祁镇在北京不知道安插了多少人手,留下多少眼线。

北京城的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朱祁镇。即便朱祁镇在千里之外。

而且而今大明对外也没有什么威胁了。

漠北,漠南东北在手,最近的边界就在伊犁。

而且之前传来消息,阿失帖木儿已经病故。瓦刺东进的威胁大减,朱祁镇正准备将王越召回来。

不管说天下太平。

但也没有什么能威胁到北京的事情。

而且北京到南京驰道早就修好了,这样的交通比之前好了不知道多少倍,北京有事不过一两日,就能到朱祁镇的手中。

即便朱祁镇不在京师,也误不了什么大事。

如此,在北京监国的必要性大大减少。

所以,朱祁镇才大方的让韩雍主持北京政务。

韩雍立即行礼说道:“陛下,此事万万

不可,监国之事,唯陛下至亲可为之。陛下此言是欲置臣于死地乎?”

朱祁镇连忙说道:“朕失言了。如此皇孙监国如何?”

监国这个头衔不是谁都能用的,一般来说,不是太子,就是太后,或者太皇太后,再次一点也是皇弟。

从来没有大臣监国的事情出现。

如果韩雍头上,挂着监国头衔,韩雍定然会被千夫所指。

韩雍说道:“陛下,此去江南恐怕时间短不了,北京必须有一主事的人,太孙虽然天资聪颖,但是年纪太小了一点。还请陛下三思。”

朱祁镇说道:“太子在南洋另有重用,先生也知道,君臣父子是最难相处的,太子在外,则两安,京中有皇后,皇孙,有卿,太子之位,决计不会有变化的。”

“卿也为朕想想。召回太子之事,决计不行。”

韩雍说道:“臣知道,陛下想令太子在南洋征伐,不能久留京师,如果陛下真要南巡的话,请册立皇太孙。”

韩雍听朱祁镇如此说,就知道事不可为,挡不住了。所以他只能提出一些交换条件了。

不知道是不是当局者迷。

反正很多大臣对太子常年在外,都提出了担心。

担心父子之间常年不见,会闹出什么事情来。

韩雍请立皇太孙,自然是按太子的心,也是按百官的心。

而且立太孙也是有先例的,毕竟宣宗皇帝就是当过皇太孙,而且当初的情况与而今的情况,也是有几分相像。

当时太宗皇帝在北京,而作为太子的仁宗皇帝常年在南京,不在太宗身前,跟在太宗身前的就是太孙。

朱祁镇听了,说道:“可以。”

其实对朱祁镇来说,皇孙与太孙并没有什么区别。毕竟朱祐极是嫡长子,将来一定是皇太子。

毕竟大明嫡长制度,已经深入人心,即便是朱祁镇想改也不是太容易的。

而今不过是将一个名分提前给与而已。

韩雍说道:“南巡之事,今日已经不行了,最少要明年才行,这毕竟是大事,要好好准备一下。”

“陛下要给臣时间。”

朱祁镇说道:“可以。”

韩雍的理由,朱祁镇也接受,毕竟皇帝车架出巡,是很麻烦的事情,而且朱祁镇这一次有意南巡,也是有事情要做的。

最少要震慑江南,就少不了耀武扬威,带大量军队南下。

不过,朱祁镇也担心这是韩雍的缓兵之计,拖着拖着就没有了。他又补充说道:“令驸马石璟先行出京,勘察南下道路,也做到心中有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