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三十四章 徐有贞致仕

明天子 第三十四章 徐有贞致仕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三十四章 徐有贞致仕

第三十四章徐有贞致仕

朱祁镇先召见了徐有贞。

没有说废话,而是将徐春申供词之中,关于徐有贞的内阁,给徐有贞自己看。

徐有贞看了之后,很平静。

平静的跪在地面之上,说道:“臣有负陛下,臣请致仕。”

朱祁镇看着徐有贞,心中有些解脱之感。说道:“徐卿年纪大了,有不法之徒,借徐卿的名头,朕也是知道的,既然徐卿有意致仕,朕也不挽留了,怀恩,赐徐卿银元万枚,为徐卿路资。”

怀恩立即说道:“是。”

徐有贞是一等一的聪明人。

在王恕下江南的事情,他就有所预感了。

只是覆水难收。

当然了,徐有贞人品不大好,但是刚刚开始的时候,还是很是爱惜羽毛的。是什么时候开始贪图钱财。

其实就是从韩雍上位开始的。

韩雍上位,让徐有贞彻底没有了首辅的念想。而后丘濬商辂的入阁,更是让他的权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他在前后夹击之下,没有什么还手之力。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名声。

韩雍推行变法,虽然很是霸道,但是韩雍本人的名声还是不错的。但是徐有贞却不一样。

很多反对变法的硬骨头,都是徐有贞想办法去解决的。

这样一来,徐有贞的名声能好得了。

什么奸邪小人,什么陷害忠良的名声,一一按在徐有贞头上了。

这种名声,可以说是政坛上的影响力。

名声的好坏,其实也是政坛之上力量的变化的风向标。

当然了,朱祁镇而今如此处置徐有贞,也是另外一个原因。

那就是朱祁镇不再需要徐有贞了。

因为一条鞭法整体上,在今年就进入了尾声,除却很多偏远的地方之外,大明大部分的地区都完成了吏员法,一条鞭法的改革。

朱祁镇一切作为,都是为了变法。

但是做事情也是要技巧的,一张一驰,文武之道,既然持续了数年的变法即将完成,这个时候,之前强力压制各方面的声音,就可以放松一下了。

而徐有贞早已积怨满天下,也是时候下台了。

其实,没有这一件事情,徐有贞下台的时间,也还在几个月之内。

徐有贞的一举一动,也在朱祁镇的监察之下,他与徐春申之间的瓜葛有没有?朱祁镇并不是太清楚,但是他清楚,徐有贞并没有从朝廷经费之中捞钱。

朱祁镇不明正典刑徐有贞,也是考虑政治影响。

一,徐有贞是变法干将,很多硬骨头都是徐有贞干掉的。徐有贞被明正典刑,很多反对变法的人就要反案。

这是朱祁镇不能接受的。

第二,虽然朱祁镇一直整顿官场,但是很多官坐到顶尖的大臣,有一些灰色收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有人清廉如水,自然是不错的。

但是有人打打擦边球,也是有的。

最少现在关于徐有贞的问题,都是徐春申的一面之词。

朱祁镇知道大概率是真的,但是他觉得查徐有贞未必能查出来什么?

因为徐有贞本身就是刑部出来的,他能让别人查出自己的把柄,再加上徐有贞的身份,定然不能严刑逼供。

这个时代的侦查力量,真未必能查出来。

最后,也要给内阁大学士留一下体面。

徐有贞连忙谢恩,说道:“老臣谢过陛下。”

朱祁镇说道:“卿此去。今生未必能见了,先生可有教我?”

这是朱祁镇对每一个致仕老臣所说的话,到未必要让徐有贞说些什么?

徐有贞长叹一声,说道:“臣品行不端,本不该进言,只是陛下有问,臣不敢不言,百官的俸禄,不能不调整了。”

“臣为大学士,俸禄钱粮各半,一年八百石,陛下有心,令老臣食三俸,一年不过八百两上下。”

“老臣并非贪财,只是家中花销也多,韩首辅乃家中富豪,他这些年多取家中财产为用,但是其他官员,多半入不敷出。”

“这才有今日之事,老臣悔之深矣。”

“只是老臣尚且如此,其他大小官员,又当如何?”

“臣不是为自己的开托,实在是太祖定下来的俸禄,已经不能行于今日了。”

“臣知王恕此去江南必有所得,臣以为商税收上来之后,最重要的是增加百官俸禄,否则今后官员贪污的情况,会非常普遍。”

朱祁镇听了,心中也知道徐有贞所说的是实话。

正统三十年之后,朱祁镇开始变法的时候,大明的社会风气有了极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其实就来源于辟雍之会。

在辟雍之会后,理学式微,虽然有各种大儒提出各种理论补救,但是已经不能挽回他们摇摇欲坠的地位。

这给很多人内心之中极大的震动。

毕竟从小读的书一下子被否定了。

这种思想上的震动,自然要反应在其他方面,绝对不仅仅是各种思想发萌那么简单。

而这个时候,朱祁镇的变法,为了很多商人开了绿灯,于是他们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寒窗苦读多

少年,却比不上一个读书不成的商人。

这种心灵上的打击,也是一个原因。

再加上,社会繁荣,商业化加快,各种诱惑的增加,等等原因,让很多官员的品行,都大不如前。

这并不是一个两个的问题,而是一个普遍的,群体性的问题。

就好像而今老人都说现在的年轻人受不得委屈,动则辞职一样,在朱祁镇登基的时候,大明官员之中,有大量理学信徒,他们过着苦行僧一样的生活,坚守道德品质,当然了,有时候也是老顽固。

但是而今,这样的官员大大减少了。

朱祁镇也要承认,这也有他的原因。

因为这样的官员,都是新政的强烈反对者。

朱祁镇不得不让一些品行上有瑕疵的官员上位,比如徐有贞,比如李秉。这也给了很多官员一个信号,那就是官员秉承上意才有用,至于品行不品行的,并不重要。

如陈钺一般的官员,更是普遍现象。

这样的情况,朱祁镇并非没有想过有所作为。

只是变法为先。

朱祁镇不希望一次次整顿官场的行为,打断了变法。

此刻,他深刻的感受到王安石的无奈。

王安石未必不知道下面的官员是什么东西?但是变法这个概念,在儒家话语权之中天然不受欢迎。

想要推行变法,还真需要这些原则性不强的政治投机者。

朱祁镇也是一样的。

而且他虽然大规模的行动没有,但每年都查处好几个民愤很大的人。只是这种风气已经形成,很难挽回。

而今大明的风气,虽然不至于连春宫图都能当众谈论,但是很多人都不讳言利。并不觉得谈论利益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官场之中也是如此。

大明官员整体道德水准的下滑,其实也是必然。

只是比历史上来得早了几十年。

历史大明这种情况,在正德年间,正德年间是一个转折点,在正德之前,与正德之后官场的风气完全不同。至于到了万历之后,更是当官就是为了搞钱。

如果一个官员不能搞到钱,两袖清风,这并不是荣誉,反而是羞耻。

面对这个的情况,徐有贞很现实的说,想要整顿吏治,提高官员俸禄是不得不为的事情,虽然难听,但却很现实。

朱祁镇叹息一声,说道:“朕知道了。”

徐有贞行礼说道:“臣这就去了,臣祝陛下能致天下于大同之世,为大明另开一片天地。”

随即徐有贞缓缓的退了出去,失去权力的他,一瞬间有些踉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