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一百八十三章 洪武遗问

明天子 第一百八十三章 洪武遗问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一百八十三章 洪武遗问

第一百八十三章洪武遗问

朱祁镇听了,说道:“国公请讲。”

杨洪微微顿了一下,说道:“陛下,臣乃是洪武年间所生之人,而今整个天下,如老臣这样的人,已经不多了。少时臣就没有见过祖父,但是听父亲说过,祖父当初跟随太祖皇帝打天下的事情。”

“而今记忆犹新。”

杨洪的祖父,就是杨璟。是开国大将之一,也是死的早,才没有受到洪武末年大案牵连,即便如此,杨将也被削去了爵位。

杨洪这一脉不是嫡系,被发配到龙门所,杨洪正是年纪轻轻镇守独石关,这个孤悬于大明边防线的要地,一守就是整个青年时代,然后再通过战功一步步少来的。

这些事情,朱祁镇自然是知道的。但是他不知道杨洪想要说什么。

杨洪语气一转,说道:“老臣未曾有幸拜见太祖皇帝,但是太祖皇帝英明神武,重开天地。老臣常恨,吾生也迟,不能有逢高皇帝,否则为高皇帝效力,死不恨也。”

朱祁镇听了,心中有些泛酸。杨洪言下之意,纵然皇帝对我如此礼遇,但是在我心中,你还是比不上高皇帝的。

虽然朱祁镇承认,在很多地方,他是比不上太祖皇帝的。但是杨洪如此直白的说出来,朱祁镇还是心中有些不舒服。

但是他不至于与一个将死之人计较。

杨洪说道:“太祖皇帝所定制度,到了而今已经很多不能用了,臣在军中,对卫所制度知之深矣。其中积弊深藏,早已不可用。”

“世人都将北逐瓦刺之功,归于我,石亨,郭登,却不知道此乃是陛下战胜于朝廷也。”

“只是,太祖皇帝心中所想,非凡人所能知,些许细务,或许有错,但是大政之上,陛下却要当心。”

“陛下,刷新积弊,一改太祖之政,大明乃有今日。只是陛下当政,自然是如臂使指,只是陛下百年之后,后世之君当如何?臣唯恐有不忍言之事,重现于今日。”

杨洪的马匹拍的很好,但是后面的话,却说得朱祁镇眉头深锁。

杨洪不是普通将领。

可以说,但凡今日枢密院与内阁的大臣,都不是普通大臣。当了这个地步,都可以忽略的文武之别了。

杨洪对政事上不发言。

并不是他对很多政事没有观点,是他知道什么可以说,什么不可以说,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而今杨洪这番话,的确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这样的人,也是除却杨洪之外,估计没有人敢说的。

杨洪所言的是什

么?

是内阁权大。

在朱祁镇的改革之中,内阁成为文官集团的领导核心,甚至勋臣之中,也有参与其中。虽然在朱祁镇这边,他可以一手压制种种情况。

不管出什么事情,都翻不出朱祁镇的手掌心。

但是杨洪所言很对,后世之君当如何?

他忽然想到了,他刚刚登基的时候,外有强臣,内有太后,是何等的战战兢兢的。数年之内,才一项一项的收回权力。

但是要知道,当时杨士奇的权力,要远远不如而今的内阁的首辅。

最少杨士奇并没有直接领导六部的权力。但是在朱祁镇的改革之中,却是改善了这一点。

这自然提高了行政效率,让大明决策的效率增加。

很多历史学家,都说有明无善政,就是从废除丞相开始的。

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罢丞相,分权六部。皇帝掌控一切,但是皇帝要决策的事情就太多了,皇帝根本不可能做到承担这样职责。

就有了内阁,有了司礼监。虽然明后期内阁首辅,已经有几分丞相的感觉,但是毕竟不是。

没有一个能掌总的人,就不可能从整体上,解决朝廷的某些问题。

唯一能这样做的就是张居正,而张居正也是大明后期,唯一可以称为丞相的人。

但是同样来说,太祖皇帝并不是傻子,他为什么要废除丞相。

是太祖皇帝治不了,李善长,胡惟庸吗?

不是。

更多是长远考虑。不是他治不了这些强悍的丞相,而是他担心后世子孙做不了这样的事情。

就好像而今。

不管是谁当内阁首辅,朱祁镇摆弄他们,都是轻而易举。

但是如果后世子孙会怎么样?如果不幸,有君主英年早逝,少主临朝,该怎么办?

内阁之中七个阁臣包括了军方,如果他们联合起来,是足以废立的力量。后世子孙该如何面对内阁这个庞然大物,靠少府,靠东厂,锦衣卫,靠太监?

朱祁镇而今这一套制度,其实是围绕着朱祁镇本人而制定的。或者说围绕着一个有能力履行权力,执掌权力的君王而准备的。

但是大明之后的皇帝,都是这样的吗?

却是未必的。

即便将来臣子不至于废立君王,但是架空皇帝,让他垂拱而治,却是很容易的。真以为大臣们都是橡皮泥?

他们之所以是橡皮泥,是因为朱祁镇能将他们捏成橡皮泥。但是后世子孙有这个能力吗?

这是朱祁镇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

因为很多人,很少想自己的死后的人。

一般这样想的人都是老人。

只是朱祁镇看见而今的杨洪,想起当初初见杨洪的意气风发,这一件事情忽然就挂在心上了。

但是该怎么解决?

朱祁镇一时间没有方案。

从制度上确定,即便是一个年幼的不能履行责任的君主,也能掌控朝廷,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

朱祁镇的改革是将大明朝廷向近代化变化,要让大明朝廷更高效化,专业化。这样反过来,也要求执掌这个国家机器的人,也要有相应的能力。

要求很高的。

如果要适应一个年幼不能履行责任的君主,根本是与朱祁镇的改革思想背道而驰。

这个问题,本质上是一个选择的问题。

是选择朱氏皇朝的千秋万代?还是选择大明朝廷的近代化,现代化,工业化?

朱祁镇一时间犹豫了。

他对杨洪说道:“朕知道了,朕会好好想想的。”

杨洪是真正的忠臣的,不过他忠诚的是朱家。未必是大明。

此刻杨洪的精力也消耗的差不多了。

朱祁镇只能给杨洪压压被子,就出来了。

回到宫中,朱祁镇在思考杨洪给他带来的问题。

其实他已经感受到了。

对于承担大明政务,就是朱祁镇也有一些力不从心了。

不是朱祁镇的能力不足,而是随着各种事务的推进,大明朝廷吏员改革之后,管理也就越精密。

以一人治天下,这种模式,从根本上是维持不下去了。

近代之后,君主制度在全世界范围之内,完全失守。即便保存下来,也大多变成了吉祥物,这恐怕就是关键。

就是给你权力,这权力之大,让你管事,一个人能管过来吗?

君臣之间的博弈,看似是君主占据优势,因为从各种制度上,来保证了君主的权力,但这种权力,是皇帝单独面对一个臣子的时候。

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

君主从来是孤家寡人,他要面对却是无穷无尽,从全天下之中涌现出来的精英,即便是拿下一个,还有一个。

朱祁镇面对过,三杨,曹鼐,周忱,陈循,李贤,于谦,刘定之,这样即使合作伙伴,又是对手的大臣。

但是这几十年,也是朱祁镇年富力强的几十年。

而今,朱祁镇已经四十岁了。

虽然精力不比年轻的时候差多少,他会老去,会死的,君王会换代,但是臣子们却依旧是无穷无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