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明吏治

明天子 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明吏治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明吏治

明天子第一百六十三章大明吏治第一百六十三章大明吏治

李秉说道:“上正则下治,未有闻上正而下不治者,陛下只需躬身自省,选贤任能,群贤在朝,纵然有胥吏小患,也无碍大局。”

李秉此刻的话里面的刺,也越发尖锐了。

这也是朱祁镇一项风格所致。

朱祁镇登基以来,暗地里什么样子,但是面子上礼贤下士的事情做足了,之前大臣见皇帝,大多是跪奏,从朱祁镇这里,就变成了坐在椅子上了。

如果说刚刚开始的时候,这些大臣还不敢坐实。但是而今,也都变得心安理得了。

更没有什么以言罪人的事情。

所以这些大臣的发言也越发大胆。

朱祁镇轻轻一笑,他知道李秉所言不为没有道理,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但是上梁正了下梁一定会正吗?

儒家们喜欢将这个当成一个道德问题,其实并不完全是。

纵然以身作则,就能上行下效了吗?

未免想的太好了。

朱祁镇淡淡的说道:“果真如此?”朱祁镇面色微冷,目光落在李秉的眸子之上,李秉的眼睛忽然一瞟,不敢与朱祁镇对视。

大明官场如何?

朱祁镇或许没有亲身经历,但是心中却也是有底的,真以为里面清如水,一个个都是道德完人了吗?

扯淡。

朱祁镇所有作为,不过是保证大明朝高层这几十个大佬都不是贪得无厌之徒,在首辅这个位置上的人,也不是什么因私废公的人。

至于这些大臣在下面起家的时候,有的固然是一文不受,是大清官。就好像李秉一样,但是稍微沾沾油水,过了几根毛,朱祁镇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为他知道,他查到的,绝对是九牛一毛。

当然了,到了内阁六部大臣的地位,都是锦衣卫东厂重点监控对象。在之前可以稍稍放松,但是如果在这个位置上还敢如此?

就不怪朱祁镇手辣了。

正统虽然没有处置过一个尚书或者大学士,但是侍郎,九卿之列的大臣,却有不少被清理出去的。

但是也仅仅如此了。

下面巡抚作威作福,乃是灭门府尹,破家知县,到底有多少?朱祁镇就不大清楚了,就好像朱祁镇并不知道大明到底有多少土匪一样。

朱祁镇缓缓起身,在一旁的书架之上,抽出一本本案宗,一册一册的摔在地面之上,越来越重,在门外听来就好像在砸东西一样。

大小太监不敢出一声,都沉默不

语,好像唯恐一呼吸,就被拉下去杀头一般。

朱祁镇说道:“这就是我大明的朝廷命令,这就是我大明天子门生。卿为吏部天官,权衡天下人才,以为如何?”

李秉口中有一种苦涩的味道。

他起身免冠行礼,说道:“臣知罪,请陛下处置。”

这就是朱祁镇对臣子最大的特权,就是永远掌握主动权。

对于任何一个臣子,朱祁镇都有迅速找住把柄的能力。当然了,朱祁镇并不是存心抓住臣子把柄的。

而是朱祁镇天然具有对对与错的定义权,有了这个权力,还不知道如何针对每一个大臣,就未免太无能了一些。

朱祁镇给李秉看的,都是近几年哄传天下的大案要案。

很多事情都是骇人听闻之极。

如果翻出来讲,自然要好些文字,这里仅仅说两件案子,一个是吉安县令许聪案。

许聪在当吉安县令的时候。滥用酷刑,有人与许聪不对付,许聪令人杀之,并诛其满门一百多口人。

此案之严重,都可以比得上笑傲江湖一开始的福威镖局案了,这还是进士出身的朝廷命官,简直令人发指。

更让朱祁镇有些坐立不安的事情是,这一个案子之所以翻出来,乃是许聪对上官夏时臣不敬。

如果没有这个官场冲突,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翻出来。

或者说还有多少许聪这样的县令盘踞地方,危害天下。

另外一个是翰林学士钱溥案。

这个案子乃是刘定之一手查办的。

无他这个翰林学士太无法无天了,他家里是扬州的,而翰林学士虽然多为虚衔,但在朝廷之中的地位,与各部侍郎稍差而已。

要知道虽然朱祁镇提了不少地方巡抚总督入内阁,但是翰林学士是天然具有入阁资格的。这也算是大明官场的一种潜规则。

翰林学士几乎是内阁大学士的备选了。如果朱祁镇要易阁的话,理论上钱溥也是能列入内阁候选名单之中的。

当然了,理论是理论,实际是实际。但是即便如此,他的政治地位一点也不差,放到现在虽为未必会在第一排,但是前三排定然是有的。

正因为有这样地位与权力,钱溥插手盐政之中,侵吞国家赋税。数额巨大,巨大到了刘定之查户部账册的时候,就明显感到了有缺口。

这才力主将其拿下的。

这两个案子,一个是最大的,几乎都到了内阁之中。一个很小,不过区区一县令。

但是性质都是同样恶劣。

朱祁镇对吏治从来没有放松过。

只是吏治这样的事情,狂风暴雨是没有用的。一阵风过去,下面的人不过是避避风头而已。

而且朱祁镇也不可能一直将心力放在吏治之上。

在这一件事情上,正是老子的一句话:“治大国如烹小鲜。”那是紧不得松不得,这才将大明官场风气勉强的维持一个差不多的氛围之中。

很多事情,朱祁镇也是有力也没有地方用。

当然了,朱祁镇将这些问题都说成了吏部的问题,那就太冤枉了。

大明朝廷又不是仅仅一个人,吏部的工作固然重要,但是说天下吏治不好,全部是吏治的问题,这本身就是强词夺理。

不过,朱祁镇作为皇帝,有的是强词夺理的权力。

李秉持身很正,从个人操守上来说,并没有什么过错之处。但是面对朱祁镇这样的问责,李秉是百口欲辨,却一言不发。

他知道这也没有。

不过,朱祁镇自然不会因此拿下李秉,因为这不足以服天下人,但是以此为题借以发挥,却是可以的。

朱祁镇说道:“大明读圣贤的书的读书人,尚且无耻到如此地步,而胥吏皆为贱籍,有能有几多操守,一想到这里,臣心如刀割。置百姓于水火之中,是朕之过也。”

“臣罪该万死。”李秉只能再次磕头。

所谓主忧臣辱,朱祁镇似乎在怪自己,但是李秉却觉得这是在怪他。

朱祁镇说道:“此非先生之过也,只是吏员法之事,此事先不去说他,大明官场情弊,却不得不整顿。”

“唯有天下百姓安,朕才能安,欲求天下百姓安泰,必须要清理百官胥吏之中的害群之马。”

“以往京察,六年一度,但朕以为力度不够,朕想以吏部为首,集合都察院,刑部,锦衣卫,东厂,联合办公,审查天下官员。”

“唯有如此,才能不枉不纵。让百姓安心,朕也安心,这一件事情,交给别人,朕不放心,唯有交情卿,朕才能放心。”

“先生以为如何?”

李秉听了,只觉得头上“嗡”的一声。抬起头看着朱祁镇看似和煦,但其实很冰冷的神情,一时间只觉得喉头有东西上涌,却说不出话来。

他只能缓缓的再次磕头行礼,说道:“臣遵旨,定然不负陛下所妥,不枉不纵。为天下百姓找出害群之马。”

李秉心中不知道是何种滋味,因为他知道,这是陛下至他欲死地,也不得不跳下去了。

因为君子可欺之以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