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一百四十章 新理学的诞生

明天子 第一百四十章 新理学的诞生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一百四十章 新理学的诞生

明天子第一百四十章新理学的诞生第一百四十章新理学的诞生

比如吴越钱家,世代书香门第,在中国科学史上,也是绕不过的姓氏。

而科学研究本身就要求很多高素质的人才。

如果士大夫集团反对科学,朱祁镇从什么地方找人才?

单单是一些工匠出身的人才,未必能行,即便不说教育问题,只说基数问题,工匠之中能够成才的才有多少,能够识字的人能有多少,但是在士大夫集团之中,这都不是问题。

真要细细说来,简直是有无穷的好处。

朱祁镇欣喜如狂,这种欢喜他已经很久没有了,上一次欢喜大概还是在燕然之战,一举击破了瓦刺主力。甚至谅山之战,都不能给朱祁镇太多的喜悦。

毕竟,朱祁镇对于安南之战,是预料之中。胜利无非早晚而已。

朱祁镇放下天理报,说道:“吴先生在何方?”

怀恩说道:“应该在北京。”

朱祁镇说道:“传令,请吴先生开经筵。不,你亲自去请。”

怀恩有些迟疑,说道:“陛下,这不大好吧,吴先生还是白身。”

朱祁镇说道:“要你废话。”

怀恩自然不敢言语,立即去请吴与弼不谈。

朱祁镇自然是知道怀恩的想法,经筵就是给皇帝上课,说起来,朱祁镇已经很久没有开经筵了。

一来,朱祁镇并不觉得这些儒臣讲授的帝王之道,有多少符合而今的,符合朱祁镇的心思的

二来,却是朱祁镇太忙了。

天下之大,事情纷杂,本来就很忙了。再加上朱祁镇要推行变法,在很多事情上都担心下面出问题,即便不是事必躬亲,也要一一垂问。

就更没有一个上午的时间,却听人讲儒学经典了。

而今重开经筵,与其说是听吴与弼讲这个理论,不如说说强调他对吴与弼的欣赏。

朱祁镇自然知道,能担任经筵讲官的,都要是官身,而吴与弼是白身。朱祁镇要得就是破格,超出常规。

如何表现出对一个看重,就是显示出不一样的地方。

就好像曹操的倒履相迎,而今追女孩子的各种套路,就是要表达一个目的,就是你是我的不一样的。所有规则在你面前都可以打破。

这种套路,朱祁镇早就熟捻的不行。

怀恩去请吴与弼,知晓吴与弼在遵化,自然去请。

而此刻,吴与弼这一篇文章,已经在朝廷之中传播开来。

刘定之此刻也看到了天理报,他细细思索。微微皱眉。

有一句话说,人将自己出生以前的事情,都视为理所应当,自己成年之后的事情都能坦然接受,但是在中老年的时候,面对新生事务,却是百般看不惯。

而今刘定之就是如此。

刘定之并不是一个理学家。

他本质上是一个官僚。

儒学不过是他用来敲门的砖而已。

他之所以反感这个理论,有两点。他本能感受到这个理论有些奇怪,与朱子的理学放在一起有些不和谐。

虽然他说不上来什么不和谐。

从这一点上来说,刘定之在儒学上的修养,就要比朱祁镇强上不少了。

科学理论是基于西方的各种哲学衍生出来的,如儒学在基因层面就有不协调的地方,吴与弼而今种种整合,其实都有偷换概念,强词夺理的地方。

不过,因为吴与弼本身儒学造诣很高,文笔很强大,能够自圆其说,让刘定之找不到破绽。

但是有些时候,有些道理,看似很正确,你找不到问题说在。很多时候本能的觉得不对。这就是而今刘定之的感觉。

再有,刘定之知道这个理论定然会被朱祁镇支持。

如此一来,贝琳的爵位就拦不住了。

如果单单拦不住了,也就罢了。

一个特例而已,孙家封爵,刘定之也没有拼命去拦,死命的与太后作对。只是皇帝要的估计不是一个特例,而是一套规则。

但是大明上层就这么大的蛋糕,有文官与勋贵外戚来分就行了,难道要多一个特别的贵族阶层。

不过,刘定之转念一想,暗道:“这不是郭登需要想的问题?”

此刻他心中甚至有一些幸灾乐祸的感觉。因为他知道,皇帝对勋贵集团的影响力惊人,可以说郭登即便百般不愿意,面对皇帝意志,也是不可能说出一个“不”字。

文官硬抗皇帝没有问题,皇帝还能优容,但是勋贵们敢这么做,却是要死人的。

很快连贝琳都看到了这一篇文章。

贝琳也是读书人。

虽然他从小读的就是天文书籍,他也算是天文世家出身,但是如果说他没有读过儒家经典,那就错了。

大多数孩子开蒙所用的,都是三千百,即便不科举,也会读《孝经》《论语》。

贝琳看了这文章,心中整顿非常,心中一种莫名的感觉,油然而生,贝琳说不清楚什么的,似乎是一种神圣感,又似乎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他心中暗道:“原来我做的事情是这样的伟大?”

贝琳之前主持蒸汽机研制工作,并没有什么感觉。这只是一个工作而已,就好像四海测量计划,编纂《正统历》一般,没有什么感觉。

不。甚至还不如两者的。

无他,贝琳作为一个天家,他从小就有一种想要重修历法的使命感,修一部完全的历法,是几乎所有天家的终极理想。

所以,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贝琳是有使命感的。

而调来研制蒸汽机的时候,贝琳简单的将这一件事情归为皇帝的命令而已。

也没有觉得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此刻,吴与弼将这一件事情提高到验证天理,践行天理,立即有一种使命感充斥着贝琳的心胸,六十多岁的老人了,贝琳甚至有一种想要拼命的冲动,拼命将这一件事情做好。

而今此刻,贝琳的弟子们也围了过来,问道:“师傅,你觉得吴先生说的对不对?”

贝琳的这些弟子,之前也说过,都是工匠出身。或许在某些地方上有专长,比如说数学。但是在儒学上见识并不多。但是识字是绝对的。

他们见了吴与弼的文章,其实是有一点看不懂的。

毕竟没有一点儒学基础的人,甚至看不明白吴与弼的一些词句。

贝琳看着这些人,他看见了一双双希冀的眼睛。顿时明白了一件事情。

这些人虽然在皇帝一些政策下,提高了社会地方,有了待诏官,还有一些丰厚的待遇,但是物质待遇的提高,精神上的待遇却并没有提高。

掌控整个大明舆论的士大夫们,该看不起他们还是看不起他们。

而今吴与弼的话,却说明他们是理学的一部分,是践行理学之道。以吴与弼的身份地位,就是对他们所做所为的肯定。

这是能影响他们的社会的地位的。

不要小看着一点,即便他们的而今待遇变好了,但是小辈嫁娶,也都在工匠中找,很多穷秀才都不愿意与他们接亲

而今如果吴与弼说的是对的,这些小辈的婚事就可以与很多士大夫接亲了,这就是直接的影响。

贝琳也是如此。他不再是一个杂流官,而是一个大儒。

这种社会地位是截然不同的。

此刻贝琳瞬间想明白了,吴与弼所说的正确不正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需要这些话是正确的。

贝琳说道:“对,吴先生所说的都是对。今日将手中的活都停下来,跟着我去见吴先生。”

“是。”众弟子大声说道。他们也想听听吴先生怎么说。

贝琳决定拜入吴与弼门下,宁愿为吴先生门下走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