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 第六百九十四章:北上宣镇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第六百九十四章:北上宣镇

作者:数沙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4:19

第六百九十四章:北上宣镇

两天之后,郑一官率领着已经休整好的船队接着往西而去。

七八天之后,赵文收到了洪承畴和郑一官送上来的奏折。

赵文坐在御书房中,看着洪承畴和郑一官送上来的奏折,脸色松松。

最近这段时间疫情带来的负面情绪这一刻被郑一官和洪承畴的奏折冲散。

郑一官归来,还是带着橡胶金鸡纳树回来的,这队伍现在的赵文来说,帮助不是一般的大。

有了橡胶,赵文就不用在拆卸仓库中的那些107火箭炮发射架的轮子了。

没有了尺寸限制,烧柴汽车就能制造的更大一点。

有了橡胶,烧柴汽车的轮子就能自主制造,不必拘泥于107火箭炮发射架。

有了橡胶,就可以对现有的蒸汽机以及烧柴汽车进行改进,使用橡胶密封。

有了橡胶,电线就可以使用橡胶作为密封材料。

有了橡胶,赵文就可以对现在的工业体系进行大规模的改进。

工业的生产能力以及工业的规模会进一步的提升。

总而言之,橡胶对于现在的赵文来说,非常重要。

金鸡纳树对于现在的赵文来说也非常重要,有了金鸡纳树,赵文就可以让太医院的郎中们以金鸡纳树为材料,生产出治疗疟疾的药物。

这些药物在攻略东南亚的时候,作用巨大。

赵文将手中的奏折放了下来,看着御书房外面的空地,笑了起来。

陈东来恭恭敬敬的站在赵文的身旁,他看着已经好久没有笑过的赵文笑了起来,也松了一口气,虽然他不知道赵文因为什么原因笑。

“让刘文众来见朕!”赵文看向陈东来。

陈东来行了一礼,急忙走了出去。

片刻功夫,刘文众来到了御书房里。

刘文众被赵文赐座,坐在了赵文的面前。

“这是郑一官和洪承畴送上来的奏折,你看看!”赵文将郑一官和洪承畴送上来的奏折拿了起来,交给了陈东来。

陈东来拿着奏折,来到了刘文众的面前。

刘文众接过奏折,看了起来。

“终于回来了,终于回来了!”刘文众看完奏折,长出一口气。

刘文众将奏折还给陈东来之后,开口说道:“陛下,根据郑一官那个奏折上说的内容来看,这个美洲的物产极为丰富,这些东西对于新朝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和赵文的侧重点不同,刘文众更看重于这片土地上的物产以及矿藏。

郑一官在奏折上大概的描述了美洲上面的矿藏资源,刘文众的心思几乎全都放在了这些东西上。

赵文点点头,“这片地方的面积不下于咱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如今的美洲乃是权力真空期,咱们要想尽办法将这片土地占领下来。要是不能将这片土地占领下来,便有愧于后世子孙。”

“陛下说的即是,这片土地虽然地处海外,可是要是这片土地被别人占了去,对于新朝来说,确实是一件坏事。

郑将军他们能到达美洲,想必其他人也能到达美洲。美洲上面的物资丰富,咱们要是不趁早出手,恐怕就会被别人占了。”刘文众道。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进行,刘文众也非常清楚资源在工业化进程中意味着什么。

虽然这片土地上的统治者曾经总说“天朝物产丰富”,可是刘文众却清楚的知道,工业化中,物资是远远不够的。

“你说的没错,看来流放大明藩王的事情要提上日程了。”赵文道。

在赵文的计划中,大明的藩王是第一批流放美洲或者大洋洲的人,往后会接着往那里移民。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第一批过去的人肯定不会有好生活。这些藩王们过了几百年的舒坦日子,也是时候让他们吃点苦头了。

“陛下,恐怕光是这些藩王还不够啊。全国的藩王加起来,人数虽然不少,但是对于移民海外,还是有些捉襟见肘啊。要不要大规模往美洲移民?”刘文众看向赵文。

赵文思索了起来,没多久,摇摇头,“现在大规模往美洲以及大洋洲移民百姓还有些早。须知道,奴儿干都司的人口数量还远远不足,那里也有巨大的人口缺口。要是在这个时候将百姓往美洲移民,那奴儿干都司怎么办?

奴儿干都司漂泊了几百年,以后不能再失去了,朕要将这片土地彻底的掌控起来。所以,必须要不断的往奴儿干都司移民。

更何况还有爪哇,大洋洲这些地方,这些地方也需要大量的人口。工业化也需要大量的人口,现在将这些人口移民到美洲去,实在是不妥当。”

在赵文登基之前,就着手将百姓往奴儿干都司移民。虽然大明是同时期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可是对于赵文来说,还是不够用。

奴儿干都司面积广阔,不是十几万二十万就能行的,最起码也要五十万人左右。

“大规模往美洲移民暂时不着急,再等一段时间吧。如今的人口虽然不停的增长,可是数量却不多,大规模移民美洲不妥。更何况还有大洋洲呢?”赵文非常想往美洲大规模移民,现实却不允许。

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需要的正是大量人口。如今的宣镇就像是一个吞金巨兽一样,源源不断的将周围的百姓往宣镇吸引。

工业化的发展要人,奴儿干都司要人,大洋洲要人,爪哇要人,美洲要人,倭国要人,甚至是以后的东南亚也要人。

这些地方都需要大量的人口,要是在这个时候将百姓大规模的往美洲移民,实在是不妥当。

“这样吧,此事朕交给议政院了。你下去之后,带领议政院的百官,制定出一个移民计划。计划不需要太详细,但是具体的规划要弄出来。”赵文直接将这个问题抛给议政院。

“臣领旨!”刘文众躬身行礼,领下了这个命令。

“对了,如今庆阳府的疫情也逐渐消退,抽调出一百辆烧柴汽车出来,去登州,接收郑一官送回来的那些物资。”赵文说道。

这一百两烧柴汽车对于郑一官的船队来说,根本就不够看。但聊胜于无,最起码比什么都没有要强。

……

郑一官在海面上飘荡着,飘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郑一官终于到达了登州。

因为赵文的命令已经传到了登州,所以驻守在登州的驻军也在算着时间。

此时的赵大牛并没有撤军,正在为攻略南直隶做准备。

所以,迎接郑一官的人便是赵大牛。

在登州城外面的港口上,赵大牛带着随从站在港口上,静静的看着海面。

“确定是今天到吗?”赵大牛看向站在自己身后的一个千户。

“回将军,确实是今天。之前的时候,郑将军派出来快船前来通知,根据传信的所说,就是今天。”千户回道。

赵大牛点点头,将目光重新放在了海面上。

夏季的海面总会有一些波浪,这里是近海,波浪不是不大。

海鸟在天上盘旋着,萦绕在登州港口的上空。

一支庞大的舰队从远处而来,港口上的瞭望塔发现了这支舰队。

“将军,来了!”

一个士兵站在瞭望塔上,冲着下面的赵大牛大声喊着。

赵大牛神情一震,急忙道:“让港口上的工人都做好准备,船队靠岸之后,就开始搬运货物。”

“遵命!”

赵大牛身后的传令兵急忙带着赵大牛的命令跑了下去。

在港口上除过赵大牛的士兵之外,还有靠着港口谋生的工人。

这些工人在港口上已经等了好几天,等的就是这一天。

在郑一官到达登州的前三天,赵大牛就开始清空港口,所以港口上的这些工人已经三天没有接到货了。

赵大牛举着望远镜,看着海面。一艘巨大的宝船从远及近,缓慢而来。

赵大牛一眼就认出了最前面的宝船,那是他曾经待过的“扬威号”宝船。

“来了!”赵大牛脸上露出了笑容。

郑一官站在扬威号宝船的甲板上,举着望远镜看着出现在视野当中的港口。

“终于到了,终于到了!”郑一官喊了几声,急忙转过身子,朝着后面喊了起来,“命令所有船只,降帆,准备靠岸。降舤,准备靠岸。”

旗语在船队中传播着,船只也开始减速,船队不停的往港口上靠去。

最前面的是郑一官带走的宝船,这一次,为了能将所有的物资全都运回来,郑一官将自己带出去的四艘宝船全都带了回来。

港口上的工人也看到了过来的宝船,这不是他们第一次见到宝船,可是现在再见的时候,还是会激动。

“这么大,小山一样。有这么大的船,谁还会是我们的对手!”

港口上一个二十岁出头的汉子目光炯炯的看着过来的宝船。

“卸船这么大,上面的货物肯定多。说不定咱们这一次干的活要比咱们之前干的活能多赚不少钱。”

“这么大的船,实在是太难以想象了。”

港口上的这些工人们不可思议的议论纷纷。

行驶在最前方的四艘宝船逐渐停靠在港口上,郑一官也带领着随从从宝船上走了下来。

刚刚来到港口上,赵大牛就带着自己的随从迎了上去。

赵大牛看着快步往自己这边过来的郑一官,摇相拱手,“哈哈,郑兄,好久不见啊!”

郑一官快步来到赵大牛的面前,拱手回礼,“哈哈,赵兄,好久不见啊。”

“这次郑兄的功劳可不是一般的大啊,陛下对那个什么橡胶可是念念不忘啊,这次郑兄能将橡胶弄回来,可是让陛下开心了好长时间。”赵大牛笑眯眯的道。

郑一官道:“能为陛下分担事情是我们这些臣子的职责,不然的话。还要我们这些臣子干什么?”

“这倒也是。行了,不说这话,咱们两人好久没见,可要好好的喝上一杯。至于货物的事情,就先交给手下的人去做吧。”赵大牛道。

“哈哈,我也是这个想法!”郑一官哈哈一笑!

赵大牛和郑一官将事情安排下去之后,就来到了登州城中的一个酒馆中。

郑一官和赵大牛很早之前就认识了,赵文刚刚将郑一官收到麾下时,两人就认识了。

两人也共事过一段时间,也算得上是老相识。

两人坐在酒馆中,推杯换盏,好不快活。

城外港口上的工人们不停的搬运着船只上的货物,因为货物众多,这些工人们一共花费了十天的时间才将所有的货物搬运完毕。

这些货物在搬下来的时候并没有急着往宣镇运送,从美洲到登州这么远的距离都过来了,也不差这一时半会。

这些货物被存放在登州的仓库中,赵大牛和郑一官同时派出人手对这些货物进行统计计数。

两人将统计出来的结果对照,再和郑一官出发时的结果对照。

没有什么过分的误差后,这些物资被装上烧柴汽车以及各种各样的运输工具上,往宣镇运送。

郑一官坐在这次事情的主要负责人,在运输物资的前一天就坐上了烧柴汽车出发了。

和郑一官一起出发的还有船队中的那些商人,因为商人的数量有些多,所以就只弄出来了一些商人代表。

郑一官坐在烧柴汽车中,他看着坐下的烧柴汽车,脸上的惊奇从一开始就没有停下来过。

“想不明白,想不明白,我实在是想不明白这个什么烧柴汽车是怎么动起来的。”郑一官一脸惊奇的道。

郑一官实在是没想到,自己出去的这将近两年中,宣镇已经有了这种神奇的车辆。

不需要马拉牛拖,而且速度还快。坐上去也非常的稳定,也没有多么的颠簸。

开车的司机笑道:“将军,这玩意我也想不明白,这是陛下弄出来的东西。陛下的本事将军又不是不知道,咱们要是能想出来,可就是怪事了。”

“你说的很对,陛下弄出来的东西肯定不是咱们这些凡夫俗子所能理解的。陛下果然厉害啊,陛下火炮厉害啊!”郑一官的脸上满是对赵文的佩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