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 第六百三十八章:大宪章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第六百三十八章:大宪章

作者:数沙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4:19

第六百三十八章:大宪章

大厅里面的这些官员实在想不明白,赵文怎么会给自己上一个紧箍咒,从古到今的皇帝,都嫌弃自己手中的权利不够,怎么到了赵文这,就变了一个样子?

“大大大大人,您说说说的可是真的?”刘文众眼睛瞪的就像是牛眼一样,一脸不可置信。

除过刘文众之外,其他的官员也是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赵文。

赵文将这些人的反应看在心里,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

“不错,我说的就是真的。”赵文云淡风轻的说道:“可能你们会很疑惑,为什么我要弄出这样一个东西。

我告诉你们,将国家的安危寄身于一个皇帝的身上,是非常危险的。倘若皇帝是个明君,倒也好,可皇帝要是个昏君呢?到时候江山社稷不就危险了吗?

我制定大宪章的出发点乃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个人私利。”

“大人英明,大人英明,大人英明啊!”

赵文此言一出,刘文众等官员都跪了下来,冲着赵文不停的磕头,慷慨激昂。

他们这些文官在平民老百姓眼里,是官员,可要是在皇帝眼中,尤其是强势的皇帝眼里,那就是家奴。

皇帝高高在上,对于这些官员生杀予夺,想杀就杀,尤其是在那些强势的皇帝手下当官,更是危险万分,一个不妙,就人头搬家。

这还是次要的,关键是有些时候,皇帝若是耍起小性子来,这些文官也无可奈何。

要是没有危害到江山社稷还好,可要是危害到江山社稷,那可就不妙了,整不好国家就要灭亡。

现在赵文竟然自己提出要限制皇权,这些文官怎么可能会不高兴?

其实,赵文制定这个这个大宪章乃是给这些文官一个甜枣。

毕竟赵文制定的规章制度几乎将文官手中的权利阉割了一大半。

从朝廷到地方,一个不剩的都被阉割。

以前的户部兵部吏部都是朝廷中举足轻重,权利非常大的部门,可是赵文的规章制度,几乎将这几个衙门全都给整废了。

户部原本掌管天下户籍,天下田赋,关税,厘金,公债,货币发行等职能。

可是经过赵文的改革之后,户部只剩下掌管户籍这个责任。

田地被国土部分了去,税收被税部分了去,货币发行又被赵文设置的华夏银行分了去。

而且,在赵文制定的规章制度中,每部官员只能议论本职之事,对其他部门之事可以提意见,但是不能插手。

再加上废除风闻奏事,这么一来,户部的权利就大打折扣,损失了大量的权力。

再说兵部,有了军事院之后,兵部就完全废了,而且还归到了军事院的范围之内,和他们这些文臣没有了关系。

吏部以前是天官,是内阁之下最大的衙门,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

可是经过赵文的改制之后,吏部只剩下课考管理官员的职责。

官员任免升降调动被组织部分了去,勋封又被皇帝拿了去。

这样一来,吏部算是彻底的废了。

赵文设置的规章制度对于这些文官的打击不可谓不狠,所以,赵文就将大宪章拿了出来。

“你们起来吧,这些事情是我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你们不用如此。”赵文开口道。

虽然赵文这样说,可是大厅里面的这些官员依旧不停的说着赵文英明之类的话语,一时间,将赵文夸成了世上绝无仅有的圣人。

当大厅里面的官员站起来之后,赵文又问道:“难道你们对这个议政院和军事院没有什么想问的吗?”

刘文众坐在椅子上,默不作声。

这个议政院和军事院刘文众看的明白,非常清楚赵文的目的,要是这个时候问,那不就是在说自己对这个议政院不满吗?

对改制六部刘文众还敢提出自己的想法,可是对于这个议政院,刘文众还没有那个胆子。

不光是刘文众默不作声,就连其他的官员也默不作声。

赵文看着这些沉默的人,解释了起来,“这个议政院是经过我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出的决定,你们这些人也不要有任何的负担。”

“大人的苦心我等明白!”众人急忙说道。

“好了,今天的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你们可以下去了,对了,我制定的规章制度你们拿下去吧,各部抄写一份,仔细研究,争取在五天之内将规章制度制定完成。”赵文说道。

“我等告退!”

大厅里面的这些官员退了出去。

……

当各部的官员回去之后,赵文制定的规章制度以及赵文要制定大宪章的消息瞬间就在宣镇流传了起来。

一时间,宣镇就是像是开锅的热油一样,喧闹个不停,所有人都在讨论着这些问题。

有说赵文的这个规章制度好,也有说赵文的这个规章制度不好。

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说赵文制定大宪章的坏话。

几乎所有的人都同意赵文制定大宪章。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制定大宪章对他们这些人的好处最大,他们没有理由反对。

赵文吃过午饭之后,来到了后院。

李小颖在几个丫鬟的搀扶下,在后院中散步。

赵文看到了李小颖,随后朝着她走去。

“刚才的会议怎么开了这么长的时间?”李小颖看着站在自己旁边的赵文,有些好奇的问道。

赵文道:“登基之事即将来临,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所以时间就长了些。

今天主要是和官员们讨论新朝的规章制度以及制定大宪章的事情。”

“规章制度?夫君不打算沿用明制?还有那个大宪章是什么?”李小颖询问道。

明朝最忌讳后宫干政,在明朝,要是李小颖这么询问一个皇帝,可是非常犯忌讳的。

但是在赵文这里却没有那么多的规矩。

“不打算,明制虽然简洁,可是却没有条理,国家大,按照明制,很难将国家治理好,所以我就重新设置了规章制度。

……”

赵文将自己设置的规章制度以及大宪章粗略的给李小颖讲了一遍。

李小颖毕竟出身书香门第,对于这些事情还是有些了解。

“新的规章制度看起来虽然有些或许繁杂,但是对于我家来说,还是不错的。将原本六部拆分,分散权利,还能让官员专精一件事。这对于国家来说,也是有利的。

可是,我想不明白,夫君为什么要弄这个大宪章?给自己带一个紧箍咒?”李小颖一脸疑惑的看着赵文。

“怎么给你说呢,大宪章就是国家最基本的规矩。无规矩没有方圆,一切都要有规矩,就算是皇帝,也必须按照规矩办事。我这样做自有自己的道理。”赵文回道。

“可是夫君有没有想过,咱们的孩子不是一个,对于太子来说,只要太子按照大宪章办事,可能没有什么限制,但是咱们其他的儿子呢?

咱们其他的儿子肯定是要封王的,要是这些官儿用大宪章作为要挟,威胁其他的儿子怎么办?这些官儿什么事都能办的出来。”李小颖一脸担忧的看着赵文。

李小颖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虽然明朝的王爷享尽了荣华富贵,可是王爷这个身份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束缚。

他们这些人平日里只能待在王府,就算出城,也要到官府报备。

这些王爷从生下来,走过最远的路估计就是从自己睡觉的地方到自己的坟墓。

“我不打算封王!”赵文长出一口气,缓缓说道。

“什么?”李小颖一脸惊讶,她实在没想到赵文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

赵文解释道:“准确的来说,领土之内不封王。以后的王爷只能封海外王,国家领土之内不封王。”

李小颖瞪大着眼睛,一脸疑惑的问道:“为什么?”

“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不想我的后代像大明的藩王一样,是光知道吃喝玩乐的废物。

你知道如今大明有多少亲王吗?他们占了多少土地吗?如果没有这些藩王,估计就不会有李自成张献忠这些流贼。

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以后的江山社稷着想。

在以后,一旦太子确立,在太子有儿子之前,其他兄弟可以住在京城,但是,一旦太子有了儿子,他的这些兄弟就必须离开国土,前往海外,建立封国。”

赵文看着后院中的景色,声音不急不缓。

其实之前李小三提到这件事的时候,赵文就想过这个问题。

赵文也不是圣人,他当然想让自己所有的子孙后辈都过上好日子。

可是,要是将他的儿子全都封为王爷,在领土之内建国,估计后果就会像今天的大明一样。

而且,当上皇帝的太子肯定对其他的兄弟们不放心,毕竟历史上亲王造反的事情可不少。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赵文就决定将自己其他的儿子封为海外王。

封为海外王有不少的好处,一是占领海外的土地,二是为华夏开枝散叶,三是占领海外矿产资源,四是带动商业工业,反正好处非常多。

为了千百年计,赵文就选择了这种办法。

就算以后海外的领地不服,想要造反,可终究也是肉都烂到了锅里,就算再打,他们都拥有着同样的血脉。

如今大航海正如火如荼,赵文不想放弃海外的那些富庶之地。

听着赵文的解释,李小颖的脸色逐渐落寞起来,她抚摸着自己的肚子,脸上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受。

当时李小颖在知道自己又怀孕时,高兴的好几天都没有睡好觉,可是现在,怀孕时的那种兴奋瞬间被冲散了一大半。

也是,做母亲的谁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女儿永远待在自己的身边?李小颖虽然是赵文的正妻,可也是一位母亲。

李小颖能想到,等到自己肚子里的孩子降生之后,估计只能在她身边待二十多年,二十年一到,就要远走他乡,而且还是相隔万里之远的海外,这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实在是太残酷了。

“我知道你心里怎么想的,我也知道你难受,可是如今我坐上了这个位子,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先考虑国家。

如果国家在我手上衰败了,那我就成了千古罪人。有时候,不得不舍弃一些东西。”

赵文抱住李小颖,轻声安慰着。

李小颖不停的叹着气,脸上满是愁容。

“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可是,可是,可是我还是有些接受不了。那可是你的亲骨肉啊,你就这么舍得?”李小颖呆呆地问道。

“就算是我的亲骨肉,我也不不得不这样做。没办法啊,谁让我是皇帝呢?”赵文轻叹道。

赵文也想让自己的儿子孙子围绕在自己的身旁,可是现实告诉他不行。

………

五天之后,赵文制定的规章制度也被宣镇的官员完善了出来。

等赵文将规章制度彻底制定完毕之后,就让人将其明发各地,为改革做准备。

做完这些事情之后,赵文便开始着手制定大宪章。

与此同时,汤若望坐在大学的办公室中,他翻开自己书写的那本《宣镇见闻录》,在上面书写了起来。

“宣镇总兵准备登基为帝,对于这个东方帝国来说,就像是重生一样,即将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

他制定了大宪章,大宪章规定了帝国里所有人的职责,甚至还将皇帝包含了进去。

虽然大宪章还没有制定出来,可是我明白,对于这个世界来说,大宪章是一个新事物,这是一个创世纪的新事物。

虽然我现在不知道大宪章对世界能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但是我相信,他对世界的影响不输于新航路的开辟。

当西方的帝国皇帝还在为自己的权利争夺时,这个伟大的男人已经开始下放皇帝手中的权利。

………”

差不多又过了七八天,大宪章的初稿终于被制定了出来。

在大宪章中,规定了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规定了皇帝的应该具有的职责、责任以及种种义务,同时规定了各级官员的职责。

除过这些之外,还规定了国家所有百姓的权利义务等等一系列的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