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科技图书馆 > 第639章:来自华夏的压力

科技图书馆 第639章:来自华夏的压力

作者:孤胆蚂蚁 分类: 更新时间:2025-01-11 02:21:31

第639章:来自华夏的压力

飞蚁航天中心公布登月计划和月球开发计划后,全球媒体和网友,已经炸锅。

这次登陆的是月背,如果成功,人类将是首次踏上那个亿万年背对着地球的神秘地带。

月球背面的研究价值,远远比正面要大得多。

“华夏现在在登月,我们的那些政客,现在在为大选投入无数的选举基金,相互攻击抹黑,说一些实现不了的政策大话,选举成功后,捐款多的人,就能获得权力和利益倾斜,哪怕不懂管理国家,也能提名当大官,这就是我们被华夏追上来的原因。”

消息一出来,一些人已经开始抱怨。

新闻发布第二天,《财富》针对行军蚁集团发布研究报告,若月球基地计划和资源开发计划成功,行军蚁集团,将坐拥无限的资源,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陈默个人财富,不可估量。

真正的富可敌国。

一家公司,一个人,超越大部分的经济体。

这是前无古人的成就。

哪怕是全球最顶级的价值评估公司,现在都无法统计陈默的个人身家,他已经超出统计范围,放上去排名已经没有意义。

受控核聚变技术的风波刚刚落下不久,但受控核聚变技术的最后一个小难题,就是燃料问题。

虽说轰击锂原子可以制备氘氚燃料,但成本太高,产量有限,而且价格很贵。

此次新闻,最受外界关注的,就是资源开发这一项。

月球资源开发,最有价值的,就是丰富的氦-3资源,对掌控受控核聚变技术,成功开发星环的行军蚁集团而言,那是无尽的财富。

行军蚁集团准备开发月球的氦-3资源,这无疑是告诉世界,行军蚁集团将解决受控核聚变技术最后一个难题。

未来受控核聚变能源,将成为人类最完美的能源。

华夏已经成功开发受控核聚变技术的全套技术,其他国家,现在受控核聚变技术成功净能量输出的消息都没有,更别说受控核聚变技术。

打战硬抢?

华夏拥有的战争机器人部队,能将地面上有生力量从头到尾屠杀一遍,论战略力量,不输于任何一个国家。

她已经具备真正强大的实力,只是一如既往保持中庸之道而已。

现在没人敢真正招惹那条龙,外界只能眼巴巴看着华夏发展。

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氘-氚受控聚变实验中心。

麦克·库尼奥思索着眼前的数据,愁眉不展。

这是z机装置开启氘氚核聚变实验得到的数据,实验数据发现,在氘氚比例达到1:1时,新混合材料产生的能量是现有最大能量的500倍,他们似乎找到最佳的燃料关系。

不过受控核聚变技术的问题不少。

他们做了五年实验,持续不断给装置添加氚,才让比例达到1:1,拿到现在的实验数据。

z机的磁场能约束反应中出现的阿尔法粒子,并沿着场线将他们捕获,从而汇集更多的能量来维持聚变。

但氚分子的体积太小,容易渗透到设备的任何部位中,对核聚变设施控制以及辐射防护的能力要求非常高,而且需要长时间持续加注燃料。

最重要的是,现有的装置,反应的条件不够,氘氚分子的聚变反应碰撞不足,无法维持长时间的聚变反应。

超导和聚变装置的材料,是受控核聚变技术突破的关键,若超导材料和偏滤器材料有突破,他们具备更好的实验条件,那氘氚聚变反应碰撞和等离子体形态问题,可以慢慢在实验中逐步改进。

然而,材料突破谈何容易?

几年前,华夏受控核聚变技术宣布成功净能量输出后,震惊世界。

全球的高温等离子体物理学家,都被华夏的成功震撼。

然而,这期间,华夏的受控核聚变技术团队,包括主导星环研究的总工程师兼总设计师陈默,都没有对外发表任何关于受控核聚变技术的论文和理论。

全球受控核聚变技术,现在只有华夏掌握并真正投入应用。

他们国家组织了顶尖的核物理学家和高温等离子体物理学家,投入不少钱来研究,几年过去,无论是材料上,还是等离子体形状上,进展还是不大。

如今华夏大规模修建受控核聚变发电站,行军蚁集团宣布登陆月球开发氦-3资源,他们还是没有进展。

现在他们国家的受控核聚变团队,还有加入七国集团共同研发核聚变技术的团队,都有些焦急。

若再不突破,行军蚁集团成功开发月球的氦-3资源,以后全球最关键的能源技术将被华夏垄断,对他们而言,没用比这个更坏的消息。

叩叩叩!!

敲门声响起,实验室的主任进入办公室。

“库尼奥,有件事和你说说。”主任开口。

“什么事?不会又是和你老婆吵架,来找我要安慰吧?”库尼奥奇怪看着他。

“她老实着呢。上面来通知,51区准备组建一个新的受控聚变项目的攻关团队,属于最高级团队,召集最顶尖的物理学家,连太阳计划的物理学家也会召回来。有新的技术来协助攻关,你要不要参与?”主任有些神秘说道。

“什么技术?”

“不能说。”主任耸耸肩。

“参与,当然参与。”麦克毫不犹豫答应。

……

莫斯科,库尔恰托夫研究所。

50年代,全球第一台托卡马克装置诞生在库尔恰托夫研究所。几十年过去,这里依然是俄国最先进的核聚变研究所。

叶甫盖尼·维利霍夫激动看着洛奇斯基,布满老人斑的脸上,带着些许紧张。

他是库尔掐托夫研究所的所长,也是总统的科学顾问,俄国最著名的核聚变科学家,ITeR计划的创始人之一。

如今年龄已经80多,依然没有退休。

因为俄国现在国力不是苏联时期,人才稀缺,国力衰弱,他不得不为国家核聚变领域发着仅有的烛光,希望为俄国培养更多的核聚变人才。

华夏受控核聚变成功,ITeR项目名存实亡后,他就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俄国的受控核聚变项目上。

他们国家,人才稀缺。

所以这些年,顶尖的科技技术突破不大,都在吃着苏联时期的老本。

现在,能源部带着洛奇斯基过来,跟他说,人工智能有突破,让他们交流交流,利用人工智能强大的计算能力,来协助受控核聚变研究。

洛奇斯基告诉他,可能有用,这也是维利霍夫激动的原因。

“你确定可以吗?洛奇斯基教授。”

“我们测试了捷琳娜,它很强大,让材料领域有了一些突破,帮助一些研究加快速度。我不敢保证它用在受控核聚变上一定能成功,但肯定有一些帮助。”

“那就试试。”维利霍夫说道。

于此同时,岛国青森县六所村岛国原子能研究所,山本崎也在参与岛国受控核聚变反应堆的协助研究会议中。

讨论‘天照’可能给与受控核聚变研究的提供的帮助。

欧洲,印度,所有对受控核聚变研究有野心的国家,此时都开始紧张。

行军蚁集团宣布开发月球资源,让他们有了紧迫感。华夏已经走在前头,若成功开发月球的核聚变燃料资源,他们还没有突破,以后只能永远跟在华夏身后吃灰。

飞蚁航天中心。

神女号和天蚁号已经停在机场。

需要登月的设备,也全部装入运输舱,万事俱备。

在现成人员和记者媒体的关注下,穿着太空服的杨云生和蔡康挥手致别,在机器人的引导下,进入神女号。

为了安全起见,两人此次登月,会进入神女号的安全舱。安全舱能给两人多一层保障,毕竟现在所有人都无法预计月背的情况到底怎样。

“准备完毕。”

杨云生和蔡康朝安全舱的摄像头挥挥手。

“起飞。”

随着一声令下,神女号率先升空,十分钟后,天蚁号紧随其后,在媒体的镜头下,消失在天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