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兵甲三国 > 第561章 江东迎战

兵甲三国 第561章 江东迎战

作者:湘南笑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1:55:51

第561章 江东迎战

按照公孙白的计划,先南下占领荆州全境,包括荆南四郡,再往东横扫江东之地。 23US.最快然而公孙白扫南阳郡,破襄阳,孙策都可以不管,但是长江是江东的生死线,孙策岂能坐视不理,任公孙白横渡长江。

江东军驻扎在赤壁和樊口一带立下水寨,步卒四万,水军六万,楼船两艘,斗舰五百,艨艟过千,走舸无数,将长江南岸的江面全部封锁了起来。

樊口府衙,孙策脸色铁青的坐在大堂之中,两旁的诸将整齐的排列在两旁。

左边文臣有张昭、张、顾雍、诸葛瑾、陆绩、阚泽等人,右边则立着程普、黄盖、韩当、凌统、周泰、徐盛、蒋钦、丁奉、潘璋、吕蒙、陆逊等将领。

江东人杰地灵,孙策手下也算是良将如云,谋臣济济。

在孙策面前的案几上摆放着一道圣旨,从江北传来的大燕皇帝的亲笔圣旨。

“自昔日淮南一别,今已十年,不知伯符是否安好。今朕治水陆军五十万,良将千员,旌麾南指,欲一统江南,结束战乱,令大江南北之黎民共享盛世,不再受颠沛流离之苦,不再承人命草芥之悲。将军有经天纬地之才,当识天下大势,知世间大义,岂可为一己之私欲,置江南数百万百姓于不顾……”

孙策缓缓的问道:“燕帝前来招降,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众将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眼中神色复杂,却没有一人应答。

一人挺身而出,大声笑道:“恭喜大将军,贺喜大将军!”

孙策眉头一皱,对着那人问道:“子布何意,喜从何来?”

那人正是江东名士张昭,只见他笑道:“昭以为,四世三公的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世间枭雄也,皆为燕帝所败,北面异族之患数百年,亦被其一举扫平,其余诸如公孙度、马腾、韩遂之辈,皆不堪其一击,如今中原五州的燕帝如今坐拥十一州之地,拥兵五十万,良将如云,其势不可挡;其仁德更是为中原和北地百姓所乐道,千万百姓皆安居乐业,实乃民心所向;燕帝乃天神之子之说已久,其仙术之神奇天下皆知,又其登基之日天现祥瑞,燕代汉乃天意,不可违也!如今燕军势大,燕帝又与主公有旧,既来招降,不如从之,既可保江南百万之众免于兵祸,主公亦不失王公之位,有何不可?”

他越说越高兴,说得神采飞扬,津津乐道,却不见孙策的脸色越来越黑,眼中的杀气越来越盛。

张昭的意思很明白,给南汉国为臣,和燕国为臣并没什么区别,而你孙策也是一样。孙策在南汉是大将军,在燕国凭着献土之功,不说封王,捞个国公肯定不成问题,何必打来杀去的。

只是在座的谁都清楚,什么汉臣、燕臣的,孙策就是江东的真正皇帝,在位的皇帝不过是一个傀儡,一个摆设而已。降于公孙白,对众人影响不大,但是对于孙策来说,一旦投降便成为真正的人臣,运气好可以碌碌无为而终,运气不好的话说不定就可能不得善终。

孙策静静的听他说完,默然的摆了摆手道:“子布之意,且容商议,不知其他诸公尚有何高见。”

话音刚落,一人冷笑一声站了起来说道:“子布为自家老小计,而误大将军耳。公孙白以燕汉,实为逆贼,当人人得而诛之,岂可降之而与其同流合污?黄盖愿随大将军与燕贼决一死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接着又有一人挺身而起:“宁为江东鬼,不为燕贼臣,程普愿以颈血溅于此堂。”

紧接着,又有不少武将纷纷起身请战,而文臣们虽然见得孙策脸色不好,不敢提投降之事,但是却鲜有主战者。

孙策听了之后沉默了半响,突然拔剑而起,一剑将案几砍下一角,激声道:“吾与燕贼,势不两立,再敢言降者,如同此案。”

……

江风猎猎,江面一望无际,浪涛滚滚东去。

孙策站在楼船的甲板上,望着对岸暗自出神,一袭披风在江风的吹拂下,飞扬翻卷。

江面上水雾茫茫,他的眼中也充满迷茫之色。

他想起十年前的与公孙白离别时的那一幕。

十年前,两个年纪相仿的少年将军,一个是威震北地的汉大将军,一个是名扬江东的平南将军,依依挥手惜别。

“本侯略懂占卜之术,伯符此去须严防刺客,万万不可孤身一人在外,须知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武功再高,也怕菜刀!”

“此次一别,不知他日与大将军相见之时,是否是兵戎相见之日?”

“若是则又如何?”

“若是真有那么一日,末将愿战死在大将军手下,虽败犹荣!”

“很好,好好的活着,不要死在刺客手中,否则本侯看不起你。”

……

十年前离别时的话,全部一语成谶。

八年前,他果然在江边遇到了刺客,差点丧命,幸亏身旁的侍卫舍身挡箭,才逃得生天。为此,在那数年的时间之内,一直对公孙白心怀敬佩和感恩。

只是时过境迁,十年之后,昔日的汉大将军,他视若兄弟的公孙白,已成为君临长江以北的燕帝,如今即将马踏江南,两人兵戎相见之日已然不远了。

身后响起脚步声。

孙策没有回头,只是淡淡的说道:“子敬来了。”

鲁肃一袭青衫,手执羽扇,对着孙策弯腰一拜道:“见过主公。”

孙策摆了摆手,没有回头,依旧静静的望着江水。

许久,他才轻声叹道:“子敬以为此战如何?”

鲁肃迟疑了一下,低声道:“六四之胜算。”

孙策霍地转过身来,双目一凝:“谁六谁四?”

鲁肃朗声道:“主公四,燕帝六。江东水军天下无敌,但燕军三倍于我军,又兼有荆州水军相助,但若仅如此,则在五五之数也。然则……”

鲁肃说道这里,稍稍停歇了一下。

孙策双目紧紧的望着他,喝问:“然则又如何?”

鲁肃道:“然则燕帝坐拥长江以北十一州之地,粮草充足,兵甲精良,拥兵五十万,良将谋臣无数,此势胜也;燕帝横扫中原和北地群雄,北地异族几乎全部灭国,战无不胜,此威胜也;燕帝广施恩德,泽被四方,江北百姓尽尊其为大德仁君,此德胜也;燕帝擅仙术,人皆称其为天神之子,此道胜也。有此四胜,主公占四成胜率已经勉为其难了。”

孙策眼中光芒大盛,厉喝道:“你莫非想劝我投降么?”

鲁肃淡淡一笑:“众人皆可降公孙白,惟大将军不可降公孙白。鲁肃若降,当以肃还乡党,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大将军降公孙白,欲安所归乎?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从不过数人,岂得南面称孤哉?莫说主公尚有四成胜算,就算只有一成胜算率,也要拼力一搏,鲁肃愿与主公同生共死,与燕帝决一死战。”

孙策的神色稍稍缓和下来,轻轻的拍着鲁肃的后背说道:“子敬之忠义可嘉,实乃天赐子敬与我也。”

鲁肃神色一肃,又道:“程普、黄盖、韩当、徐盛、周泰和凌统等人武艺勇勐,又精通水战,其武略不惧江北燕军,但若召公瑾前来,则胜算将大大增加。”

孙策点了点头道:“山越已平,长江之战乃生死之战,当调公瑾回来了。”

山越是当时江南地区山贼的统称。孙氏初定江东,境内山越众多,分布极广。他们往往与各地的“宗部”联合起来,屡屡与孙策对抗,成为孙策的心腹之患。此时的周瑜正奉命率军镇压山越叛乱未回。

鲁肃想起什么似的,脸上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情。

孙策疑惑道:“子敬有话尽管道来,无妨。”

鲁肃终于鼓起勇气道:“如今公孙白大军压境,形势危急,而南汉刘琦尚有水陆兵马五万余人,若是……”

鲁肃没有说下去,孙策却已明白了他的意思,脸色当即又阴沉了下来,默然不语。

许久,孙策才缓缓的抬起头来,缓声道:“杀父之仇,不可不报,但是如今江东危如累卵,我可暂将此仇搁置一旁。但其如今不过数万兵马,公孙白要打也是先打他南汉国,我江东汉国岂会主动提出联盟?”

鲁肃闻弦歌而知雅意,露出如释重负的神色,点头道:“那是自然。”

两人又商议了一阵,鲁肃才告别而去。

孙策转向江面,遥望着水雾中的对岸,眼中露出朦胧的神色,摘下鏊兜,长发随着江风猎猎飞舞,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子敬说错了,其实江东连两成的胜算都没有,只是纵然没有一成胜算,孙某也要拼死一战,方不枉此生!公孙白是大英雄,孙策也不是孬种!”

在江面思索了一阵,却见鲁肃却去而复返,急匆匆而来,急声禀道:“启禀主公,荆州南汉国来使。”

孙策神色一愣,随即心中已明了,当下不动声色的问道:“来者何人?”

鲁肃道:“南汉国太常诸葛孔明。”

孙策淡淡的说道:“既然如此,子敬可与众人先去接见诸葛亮,我随后就来。”

等到鲁肃转身离去之后,孙策摇头苦笑:“子敬诚实之人,不擅伪装。诸葛亮恐怕早已在江面上等候已久了,只等子敬的消息。如此也好,多少增加了一成胜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