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兵甲三国 > 第546章 荆州乱起(新年快乐)

兵甲三国 第546章 荆州乱起(新年快乐)

作者:湘南笑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1:55:51

第546章 荆州乱起(新年快乐)

甘宁之能,别人不清楚,公孙白却心底明白的很,这个花里胡哨、满嘴黑话甚至粗话的将领,武力在东吴名列前三,后来更是为东吴第一勇将,而且水战之能,也在东吴前三之列,对于日夜为水战忧虑的公孙白,可谓是如获至宝。

甘宁少年时便可谓是一个当时的叛逆少年,“少有气力,好游侠”,不务正业,聚集一帮在当时和流氓地痞无异的少年,成群结队,携弓带箭,头插鸟羽,身佩铃铛,四处游荡,又纵横江湖,时人闻铃铛声响,便知甘宁到,尽皆避逆。

甘宁好侠义,轻生死,而且脾气暴躁,一言不合就拔刀杀人,在郡中大有名声。他一出一入,威风炫赫,步行则陈列车骑,水行则连接轻舟。侍从之人,披服锦绣,走到哪里,哪里光彩斐然,停留时,常用锦绣维系舟船,离开时,又要割断抛弃,以显示其富有奢侈,时人皆称“锦帆贼”。

所在城邑的地方官员或那些跟他相与交往之人,如果隆重地接待,甘宁便倾心相交,可以为他赴汤蹈火;如果礼节不隆,甘宁便放纵手下抢掠对方资财,甚至贼害官长吏员。这种放荡不羁、任意而为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他二十多岁。后甘宁不再攻掠别人。他读了一些书,钻研诸子百家之说,想有所作为,便率领八百多人,去依附刘表,但并不被重用,而且刘备对他似乎也不感冒。毕竟像他这样的贼寇出身的将领,素有恶名,不管是刘表还是刘备,堂堂汉室宗亲,对其还是有点不齿的。

庞统随同徐晃进驻宛城之后,接连修书三封,甘宁深感庞统之诚意,又素闻公孙白之名,当即率八百跟随自己多年的部曲,欣然而来。毕竟像甘宁这样的豪侠,自幼最崇拜的便是霍去病那样的英雄,而一统北方的燕帝,在称帝之前的功绩更是远远超越霍骠骑,岂能不令他神往?

只是他万万想不到,那威名赫赫、横扫北方的大燕皇帝,居然是如此俊逸的一个青年,尤其是公孙白在保持健康值100的情况下,唇红齿白、丰神如玉,看起来就像二十出头的模样,令他实在不能将其与那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联系起来,再加上公孙白轻骑而来,无车驾仪仗相随,所以一开始并未在意。

如果说甘宁开始只是尊敬公孙白的威名和功绩的话,当公孙白祭出车船和飞虎战舰时,甘宁则彻底的被震撼了。

一方面震撼于公孙白的仙术,另一方面又被那些新式战舰所震撼。对于他这样的水军战将,见到那些脚踏为动力,设计精巧的战舰,就像赵云等人见到汗血宝马和神臂弩一般震撼和兴奋。

车船是以明轮取代桨作为推进工具,连续转动明轮,让桨叶不断划水,连续做功的高速船舶。在同一根转轴上可因船宽的大小安装很多踏脚板,由很多人同时踏之,提高车船的推进效能和船速。

车船航速快,专用以突击敌方船只。外以生牛皮蒙背,具有良好的防御性能。开弩窗矛穴以攻击敌人,下层甲板的士兵主要负责行船,上层主要负责射击。这样再配上燕军天下无双的强弩,在水战之中优势极大。

除了车船,公孙白又在水往下游方向水面较宽处放置了一艘楼船,便于众水军练习所用,毕竟水上河面宽度有限,不宜这种巨型战舰自由航行,但是楼船这种超级巨舰,却是水战的巨无霸,在水战之中虽然运行不便,但是一旦被其撞上就是人仰船翻的效果。

车船和楼船虽然新颖,但是甘宁和他的八百亲兵部曲都是纵横长江的水寇出身,不出半个月便摸清了其操作技巧。

公孙白令徐晃抽调三万颇有水战基础的兴汉军将士,又令正在淮水练军的高顺抽调了两万兵马,合计五万具有一定水战基础的将士,组建成腾蛟军,归甘宁统率,同时拜其为横江中郎将。

按照公孙白的想法,这只腾蛟军将作为水战时的精锐之师,冲锋在前,就如陆战之时的白马义从一般,而身后的大军便趁机掩杀。

刚加入燕军不过一年多的甘宁,便已被拜为中郎将,已算是极其破格重用了,得到公孙白重用的的甘宁,自然感激涕零,彻底放下了所有的高傲和不羁,甘愿为燕帝肝脑涂地。

心中大定的公孙白,在宛城盘桓了数月之后,终于起驾回京师。

这时,北方的第一批土豆也已得到了丰收,而系统的灌钢冶炼术的推广也有了新的突破。

灌钢的重要一个环节便是冶炼焦炭,否则那种火候不到的焦炭还不如用木炭的效果,系统提供的书籍上虽然用大量的文字说明了如何从焦煤中提炼交谈,但是将书本知识转换为实际的工业技术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是总算是有两个人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两个人便是浦元和马钧。

马钧是当时赫赫有名的能工巧匠,其改造了织绫机,提高工效四五倍,还改良了用于农业灌溉的工具龙骨水车(翻车),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最负盛名的机械发明家之一。

浦元,可谓是这个时代的冶铁神匠。首创淬火技术,使钢刀坚而有弹性。史上曾精选精钢、寒铁为诸葛亮铸刀三千,为求锋利,命人远涉千里至蜀江取水淬刀。取水人不慎将水倾覆少许,无奈取途中水补充,被浦元一眼识破,命人再取蜀江水淬刀。刀成,削铁如泥,世称“神刀”。

马钧原本效力于曹操,曹操战败之后,被公孙白任命为考工令,专门从事各种匠艺改良。而浦元却是公孙白广派黑豹卫,搜罗天下,花了足足近半年的时间才找到的。

两人一联手,果然便解决了焦煤的问题。

为此,公孙白率众亲临现场,见证浦元的成功。

高炉设置的地点在许都城外不远处一处河流的上游,高炉足有三丈,是根据浦元的要求堆砌而成,为了防止散热,浦元命人在内部砌有一层半米厚的耐火砖,因此这炉子极大,在半腰时,又让人沿着炉壁堆砌了石屋,屋里已堆了不少的焦煤。

这样的高炉与寻常造作局的高炉不同,一方面是增加了长度,另一方面炉壁也加宽了不少,这种高炉已经颇有些近代高炉的雏形了,炉底四周和上部为碳砖,下部为粘土砖;整个炉子足足有四人高,半个屋子大,下方有一个进风口,值得一提的,则是木匠们做出来的鼓风机。

鼓风机是这个时代早已出现的东西,但他们用的却是马钧发明的水动排力鼓风机,就地选择湍急的河流作为动力,当水流冲击下水动派力鼓风机的卧轮时,就会带动上卧轮旋转。使得和它相连的连杆运动,连杆往复运动,使排扇一启一闭,进行鼓风。而且马钧采取的是双向鼓风,里头的活塞也想办法充实,风力更大。这样不但解决了人力紧张的问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效率。

排水的风轮与鼓风箱已经连接在了一起,高炉中的焦煤也已经引燃。鼓风机在水流的带动下,开始咔咔随着曲柄运动起来,箱口立即唿唿的吹出风来。水流湍急,鼓风机的出风也是连绵不绝,而且风力极大,出风的箱口正对高炉的风口。顿时,原本只是冒着黑烟并没有完全燃烧的焦煤迅速开始啪啪作响,炉子里的焦煤立即燃烧。

炉顶上开始冒出烟来,烟雾腾腾,整个炉子里通红一片。

就在众工匠正要去去焦炭时却被浦元制止,足足又等了半个时辰,炉内的温度持续升高,浦元见机差不多了,道:“可以取炭了。”

一声令下,早有几个铁匠拿出特制的工具,将滚烫的焦炭取出来,接下来的事情也不小,还需粘结、固化、收缩,不过这些,铁匠们倒是在行,忙活了一个多时辰,焦炭的样品便送到了浦元的手里,浦元左右看了看,见炭身乌黑,没有一丝杂质,便恭恭敬敬的呈递给公孙白道:“陛下,请验炭!”

公孙白虽然不懂这玩意,但是见得手中的焦炭色泽乌黑发亮,通体看不到丁点杂色,如同墨玉一般,自然知道这是焦炭中的上品,不禁连声叫好。

有了好炭,那些工匠们纷纷欢唿雀跃起来,有人去搬铁矿石来,有人准备好焦炭,有人去清洗炉子,随即大家熟稔的开始生炉,放入铁石,燃起焦炭。

几个时辰之后,铁水自一处槽口流淌出来。有人不由惊道:“是铁水,铁水,铁化作了水。”

若说铁水,大家都见过,可是全部融化为铁水,见识的人倒是不多,一旦融为铁水,就意味着大量的杂质从铁中脱离。

灌钢之术,终于得成,公孙白终于轻轻的吁了了一口气。

等到一日之后,一柄钢刀送到了公孙白面前,公孙白对比了一下系统所制造的灌钢刀,互相对砍,基本没有什么差异,心头终于彻底的安定了下来。

灌钢之术,终于彻底的研发出来了,中华的冶铁之术,将领先世界上千年。

秋去春来,灌钢之术得以传播到整个北地,而在过去的一年里,北地的粮食也得到了大丰收,甘宁的水军也训练一定程度,腾蛟军能够熟练驾驭着车船纵横江湖之上,马踏江南,只等一个契机而已。

就在此时,一道密报由黑豹卫传入宫中。

刘表病危!

接到密报的公孙白从龙床上一跃而起,当即传令郭嘉、赵云等心腹之将到德阳殿内,商议进攻荆州之事。

(敬祝大家新年快乐,阖家安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