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兵甲三国 > 第395章 鏖战高唐

兵甲三国 第395章 鏖战高唐

作者:湘南笑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1:55:51

第395章 鏖战高唐

黑豹卫,设统领一人,下设左右仆射各一人,黑豹陛中两人,黑豹中郎八人,

所有的黑豹卫的名单和详细资料,公孙白手中都有一份,所有黑豹卫成员在加入之时,都会熟读黑豹卫律令,其中一条便是当黑豹令现之后,便是黑豹卫统领被解除职权之时。

全体人员自左右仆射以下,接到黑豹令之后,便不再接受黑豹卫统领之管辖,只听黑豹符主符的持有者之令。而左右仆射、陛中和中郎等十二人,均持有黑豹符一角,可与黑豹符主符予以校对,以辨真假。

黑豹卫统领酉飞,谎报军情,叛变通敌,念起有悔过之举,革除其职,永不录用,由燕八接替其职,重新整顿黑豹卫。

不久之后,黑豹卫统领燕八,却莫名其妙的多了一个儿子,暂养于魏公府中。

……

随着天气逐渐变凉,一晃三个多月过去,兖州之地的土豆开始成熟,刚刚经历了旱灾和蝗灾的浩劫之后的兖州百姓,死里逃生之后,却在岁末之时迎来了一个丰收之年。

兖州乃天下膏腴之地,土地肥沃,一亩地竟可产出**百斤土豆,全兖州之境内,仅仅一秋时间,便收获近两亿斤土豆。

虽然说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兖州百姓都要过着上顿土豆下顿马铃薯的日子,但终究是好过饿死。

不管如何,这个饥荒之年是度过去了,到了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百姓便可同时种植小麦和土豆了,还有红薯,食物自然不会像现在这般单一化。

而就在此时,公孙白的种子合成系统又升级了,系统合成出3级种子——玉米。

从此,在中原和北地,将种上第三种农作物,依旧是高产、抗旱,而且还能和面做成玉米面饼,虽然口感比麦面饼差点,但是终究是比顿顿煮土豆和红薯要好得多。

自公孙白退兵之后,原本岌岌可危的曹操,趁机逐渐恢复元气,四处招兵买马,积攒实力,同时派徐晃、乐进和曹仁等人率重兵死守豫州北部和司隶东部一线,防止公孙白南下攻袭。

只是由于兖州全境被公孙白所占,而且公孙白又趁着兖州大旱之机,将兖州之地的民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样一来几乎掐断了司隶、豫州两州之地和东面的青徐两州之间的联系。

如果说徐州南部还可通过豫州相连的话,那么紧紧靠着渤海郡、兖州东面和徐州北部的青州,简直如同孤岛一般的存在,远远脱离了曹操的实力范围,只剩下夏侯渊率着三万多孤军死守。

夏侯渊虽然也算是曹操麾下文武双全的名将,但是区区三万多孤军,又如何能守得住此时的天下第一诸侯公孙白?

……

青州之地,在黄巾之乱初有编上户籍的将三百五十万人,实际人口不下四百万人。在黄巾之乱后便不过三百万人,而在刘虞刚刚统管幽州的时候,又有数十万人慕刘虞之名迁往幽州,便只有两百多万出头,而后来又号称百万黄巾之乱,其实也有六七十万人马,而这几十万黄巾军经过公孙瓒、袁绍联手打压之后,再经曹操收整一遍青州军,整个青州之地便只剩下百余万人口了。

然而,近年来,由于公孙白在辽东的大开发,许多青州百姓纷纷渡海逃往辽东,再加上袁尚和曹操在青州的战争,使得曹操初入青州的时候,只有四五十万人。近年来虽经曹操励精图治,但是不足十年的时光是养不出一代人的,所以青州之地到现在也不过五六十万人口。

让兖州渡过了旱灾和饥饿,公孙白已牢牢的控制了兖州之地,掐住了中原五州之间的中心部位,接下来,攻袭青州的计划,也提上了日程。

公元202年秋,公孙白令田豫率三万幽州军自渤海郡南下,攻入平原郡,一路长驱直入,进入平原城,夏侯渊派部将韩浩和史涣坚守高唐,扼守黄河南岸之地,不让田豫渡河南下。

就在田豫出兵的同时,公孙白再次令高顺率十万安济军,徐庶辅之,自泰山郡出发,进入齐国,欲攻袭青州之治所临淄,一举平定青州之地。

十三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攻袭青州,这是公孙白自出道以来,兵力优势最大的一次,是敌军的四倍,这也是公孙白第一次攻袭一州之地而居然没有亲自出征的一次战争。按照公孙白的意思就是,高顺、藏霸这样的名将,再加上徐庶这样的顶级谋士出谋划策,再以四倍的兵力攻袭夏侯渊这样的丧家之犬,兵甲还比敌军略胜一筹,这样若是还不胜,除非夏侯渊开挂了。

原本已然孤立无援的夏侯渊,不肯就此轻易放弃整整一州之地,仍然想着负隅顽抗,一边坚守青州西面和南面的城池,一面飞马传书,请求曹操派兵支援。

然而,他却想不到自己完全小看了田豫,韩浩和史涣之流,根本就不是田豫的对手。

……

幽州军,指当年公孙瓒在易城的旧部,自那一年公孙瓒被人射杀在易城之后,公孙白对公孙瓒的旧部终究心存芥蒂,不能像自己亲自培养的军马一样得心应手的使用,自然未将这只军马作为主力大军。

这一次,由田豫率田楷、单经和关靖等幽州军旧部,攻袭青州,众将士自然都是憋着一股劲,希望一举横扫青州的夏侯渊部,证明自己的实力,即便是田豫也是同样的心里。

韩浩、史涣等人据河而守,设立水寨,若是不早日攻下高唐,恐怕攻袭青州的战功,要被高顺的安济军所抢,这对于数万幽州旧部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事情。

入夜,田豫率一百名精悍步卒,随同田楷和单经等人,来到了黄河北岸渡头,令兵士卒上船,要趁夜驶往南岸高唐渡头。

负责战船的单经,当场就吃了一惊,忙道:“使君,这是要去哪?”

“我欲往南岸一行,亲眼看看敌军水营的虚实而已。”田豫一脸轻松。

单经神色又是一凛:“使君乃我等主将,岂可轻身涉险?”

田豫知他提心什么,便道:“放心吧,这黑天半夜的,韩浩难辨虚实,必不敢派船出击。”

“可是,就算韩浩不敢主动出击,必会以弓弩乱射,也是危险。”单经依旧充满担心。

田豫却拍了拍身前的精钢战甲,和蒙着厚厚的铁皮的船身和船舱,冷笑道:“我要的就是韩浩的乱箭。”

单经一脸狐疑,一时不理解田豫的用意,却不敢违令,只能下令诸船出营,借着月色向南岸高唐渡头逼近。

此间处于黄河下游,滔滔水势到了这里,已经变得相当平静,十余艘走舸,顺利的就逼近了灯火通明的南岸水营。

隔着百余步,敌方水营的情况,依稀已经可见。

单经始终掐着一把汗,生怕被敌人发现行迹,而田豫却是一派从容,丝毫没有半分担忧。

离敌营只有百余步时,田豫忽然下令喝道:“点火,让本将看个仔细”。

单经吓了一跳,惊道:“使君,咱们这一点火,岂非暴出了行迹?”

“不让韩浩知我们在哪里,又怎么诱他放箭呢。”田豫语气轻松,谈笑自若。

单经实在不明田豫用意,却不敢违逆,只得传下这叫人难以捉摸的军令。

江面上,突然亮起了无数的灯火,将四周的情景照得通亮,惊得水寨之内的曹军急忙传报主将韩浩。

未多时,驻扎于河岸之上的韩浩,急率数百名精兵,闻讯赶来了水寨。

“田豫小儿,竟敢偷看我军水寨,而且居然还如此明目张胆,必是有后军在后掩护。,以图引诱我率军出击,老子偏不上当。”

韩浩冷哼一声,直指江面喝道:“天黑不辨敌情,诸军不可轻出,速调集所有的弓弩手往水营,给我以乱箭射之,阻止敌军逼近。”

号令传下,近两千弓弩手,很快就被调往水营岸边一线,数千支利箭腾空而起,如飞蝗般射入夜色中的敌人。

嗖嗖嗖!

密集的破空声响起,单经和百余名幽州军士卒,知道敌方箭袭来了,急是伏身蹲下,又聚集手中的大盾,躲避射袭。

扑扑扑!

数不清的箭矢,呼啸而来,奈何公孙军的船身却是特制的,刀箭不入,眼见敌军不敢出击,只得仓皇而逃。

次日,从公孙白军中,却传出了主将田豫中箭的消息,幽州军士卒们得知这消息,军心自然开始出现动荡。

不过田楷、单经等一干幽州老将极有手段,用各种方法安抚下军心,暗中则为渡河作战,做着准备。

三天后,韩浩在北岸安插的细作,将田豫受伤的消息,传往了高唐大营。

此时的韩浩,还正为那天被田豫偷看水寨而恼火,这个意外的消息传来,不禁令韩浩精神大振。

“田豫小儿欲诱我出战,却给射成重伤,果然是滑稽,哈哈~~”韩浩手捧着那份情报,忍不住大笑起来。

身旁的史涣,也皆流露得意的笑容,仿佛长出了一口恶气。

“将军,田豫既是受伤,咱们何不趁机杀过黄河,夺还平原城去?”史涣趁势叫战。

韩浩收敛了笑声,一时却沉吟不语,青州不过数万孤军,早已朝不保夕,夏侯渊给他的命令是死守高唐,并无渡河反击的指令。

“将军,青州是决计守不了多久的,只是夏侯将军心有不甘而已,鲁公迟早下达退兵之令,不若趁此一举破敌,也算在撤兵之前挣得个名声,来日在鲁公之前,也有个好说法。”身旁的史涣循循善诱。

沉吟许久,韩浩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决然之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