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兵甲三国 > 第334章 平胡之策

兵甲三国 第334章 平胡之策

作者:湘南笑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1:55:51

第334章 平胡之策

第334章平胡之策

龙城。

城外的毡帐星罗棋布,将整个龙城四周都包围了起来,绵延达数里,一眼望不到边。

一顶金色牙帐在密集的营帐之中,显得十分的显眼,这原本是鲜卑大单于轲比能的大帐,被大军在弹汗山城外缴获,成了汉军的中军大帐。

大帐之内,公孙白端坐正中,两旁坐的将领虽然不多,却都是重要将领,分别是赵云、郭嘉、田豫、太史慈、颜良、文丑、田畴和管亥等人。

刚刚打了两个决定性的大胜仗,如今鲜卑人已然成了瓮中之鳖,这北征之战,看看也即将结束,加之帐内又有酒有肉的,众将士原本应该心情不错。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帐内激烈的争吵声已然透出了宽广的牙帐。

争吵者形成两派,田豫和田畴一派,郭嘉和赵云一派,其余如太史慈、颜良、文丑等人处于中立,不便相帮,当然从个人感情角度来说,众武将自然要偏向郭嘉和赵云这一派。

四人争论的焦点便是如何处置鲜卑人的问题。

按照郭嘉和赵云两人的意见,便是攻破龙城,将城内的鲜卑人全部俘虏,押解望长城以南,成为屯田兵,这样一来鲜卑人青壮去了七成,哪里还敢南下牧马,至少十年之内不会有胡乱。

而田豫和田畴两人的意见,却又不一样,两人的意见是只斩杀轲比能一人,然后令其余军马臣服,分封八部大人为八部单于,各自为政,互不相属,以达到分裂鲜卑人的目的,这样鲜卑人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便难成气候,再加强胡汉通商,使得汉人有马可耕战,胡人过冬有余粮,最终达到融合胡人的目的。

只听赵云满脸激愤道:“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鲜卑人近年来屡次南下劫掠,杀我汉人男子,淫我汉人女子,如此野兽般的夷族,留其何用,当尽斩之,或使其为奴,方显我大汉国威!”

田豫摇头道:“漠北草原,绵延近万里,鲜卑人虽败,却仍然有上百万人口,若是一昧斩杀和奴役,或许可保十年之内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然而十年之后,魏公恐怕又要再动兵戈一次,如此反复,将耗费多少钱粮和人力,此为不智也!”

郭嘉冷笑道:“当断不断,必为后患,此一战可解十年之患,只要十年之内没有后顾之忧,十年之后就算再来一次又如何?届时魏公恐怕已横扫群雄,当兵更强,马更壮,费点钱粮再扫一次胡人又如何?否则若是就此放虎归山,待得我等大军南下,三五年后,鲜卑人又复劫掠汉地,则又如何?”

田畴反驳道:“鲜卑人之所以劫掠汉人,无非是每逢秋冬之际,草枯马瘦,无粮过冬,若是广开互市,使其可用牛羊换取粮食和棉花等物,可解秋冬之饥寒,劫掠将大大减少。再说,如今城内尚有八万多鲜卑大军,若是其见不能守之,全力集中朝一门突围,我等五万多大军未必能困住拼死突围之鲜卑骑兵。一旦其突围之后,草原莽莽万里,又如何追袭?我等大军则何以处之?据我所知,南面的曹操和吕布之战,曹操已然完全处于上风,预计明年年初便可结束战斗,我等大军若是长久羁绊于草原之地,则恐为曹操所乘。若是大军撤走,鲜卑人化整为零,再四处袭扰北部边塞,我等又何以处之?”

四人唇枪舌剑,各不相让,只吵得太史慈、颜良、文丑等人头昏脑涨,根本插不上嘴,这些猛将一向的心思都只放在冲锋陷阵、排兵布阵方面,只要主公叫打谁,便想办法将敌军击败即可,哪里有这么多弯弯绕绕。

正中的公孙白端坐在案几后,一直沉吟不语,只是自斟自饮的喝着闷酒,不动声色的听着四人争吵,心头却是犹豫不定。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当年的陈汤追袭千里杀胡酋;卫青、霍去病杀匈奴七八万人,登山祭天,封狼居胥;窦宪出鸡鸣塞,大破南匈奴,杀胡人数万,然后勒石燕然记功而回。

这些都是令千百年来汉人热血澎湃的故事,可歌可泣,然后这些又有什么用?汉人可以击败胡族,却无法征服草原,匈奴人走了,又来了鲜卑人,还有后来的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野猪皮……

封狼居胥,勒石燕然,但是狼居胥山依旧在胡人手中,燕然山也是如此,草原莽莽,对于农耕为主的汉人来说,这片广袤近万里的土地,并没有多大的用处,也没有那么多人力和财力来维持统治这片土地。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但是整个两千年的中国古代史,胡人之乱何曾止息,胡人何曾被这句话吓倒?草原之地,每到秋冬之际,便饥寒难熬,这些强壮的骑马民族,为了生存,自然会产生劫掠南方那个富裕的农耕民族,一旦劫掠,便会有屠杀,然而便逐渐迷失本性,与野兽无异。

从这些来看,田豫和田畴说的并非没有道理。

可是,公孙白心中却有一块刺。五胡乱华,自匈奴而始,但是最狠最强大的却是鲜卑人,就连那个颁布杀胡令的英雄,几乎屠戮了其他四胡,最后还是倒在鲜卑慕容恪手中。所以鲜卑族,是公孙白最想灭的一族。

公孙白让众人散去,一个人在帐中思虑了两日,才最终做出决定。

……

寒风越来越猛了,天气也变得越来越恶劣,风雪来临之日不远了。

龙城四周的城墙上,挤满了鲜卑士兵,一个个如临大敌,垛堞之上更是弓箭林立,戒备森严。

这些自然不在公孙白眼里,这个擅长野战的骑马民族,其守城的能力几乎就是个笑话,但是正如田豫所言,破城容易,想要将八万鲜卑骑兵留住却是难上加难,轲比能一旦见势不妙,率众强行从一门突袭,能强行留住小半人马就不错了。

龙城东门,一杆马鹿大旗在城头猎猎飘扬。

咻~

一箭****而来,正中那杆马鹿大旗的旗杆,只听咔的一声,那旗杆便从中断裂,呼啦啦的跌落下城头。

嗬嗬嗬~

一阵欢呼声从惊讶不已的鲜卑人头上响起,惊得城头的鲜卑人魂飞魄散,目瞪口呆。

十数架井阑昂然立在龙城东门的八十步之外,这些井阑比城墙还要高出一丈多,如同一只只巨大的怪兽一般俯视着城墙上的鲜卑兵。

井阑之上的太史慈,只是随意的挥了挥手手中的牛角复合弓朝井阑上欢呼的士兵们致意,随即又弯弓搭箭,将城头的另外一杆大旗射落。

喀喀喀~

随着利箭一枝枝破空而来,城头的大旗一杆杆随风而落,引得井阑上的汉军士兵欢呼声不绝,而城头的鲜卑人却是一阵大乱,恐慌不安的情绪弥漫在整座城墙之上。

很显然,高达四丈的城墙在汉军眼中就是一个屁一样的存在,汉人完全可以居高临下,用大黄弩将他们一一射杀,这几乎足以令鲜卑人绝望。

天知道,居然有人能将井阑带到草原上来,这是何等的不可思议!

八十步的距离,再加上要往上仰射,就算是族中能百步穿杨的勇士,也无法伤到汉人的一根毫毛。

然而汉人似乎并不急着进攻,而是在龙城的四面都立起了井阑,每日只是在井阑上稀稀落落的放一通箭,箭镞本身带来的威慑和震怖的效果,远远强于杀伤力,汉人似乎更着重在降低他们的士气。

就这样,龙城之内的鲜卑人在惶惶不可终日中度过了三天,等到第四天的早上,城下突然响起了一阵巨大的喧哗声,惊得城头负责值守巡查的素利魂飞魄散。

“敌袭,敌袭,快吹……”

素利话音未落,突然声音戛然而止。

因为他发现城下的汉军阵营丝毫未动,城下传来的并非喊杀声,那排山倒海般的喧哗声,居然是鲜卑人在喊话。

那日来不及入城,被轲比能挡在城门之外而被汉人俘虏的鲜卑人,足足有一万多人。

“传魏公话,只要城中献出轲比能的人头,便可撤兵,不再为难鲜卑兄弟。”

“轲比能派人南下屠戮汉人,才引得魏公挥师北上,所以魏公只为杀轲比能一人而来,余者不问。”

“只要杀死轲比能,其余诸部大人皆可引兵回各自驻地,绝不阻拦,魏公也即刻撤兵回幽州。”

……

“混账,一群奴颜婢膝的软骨头,鲜卑人的脸都被你们丢尽了!”

城下的鲜卑人,声音一个比一个高,只气得城头上的素利咬牙切齿,狠狠的怒骂。

其实,也怪不得这群鲜卑人,他们在关键时刻被轲比能所弃,险些全部被汉人斩杀个干净,自然对轲比能痛恨至极。

而更为无奈的是,不按照汉人的意思喊话者,不给饭吃,而喊得声音大的,还可有酒有肉,所为人是铁饭是钢,这些鲜卑俘虏自然喊得一个比一个声音大。

而城头的素利,骂归骂,心头却早已翻江倒海一般,打起了主意。

其实何止是他,接下来,得到消息的宇文奎、弥加、拓跋洁汾等人,以及其他新任的各部大人,面对城下的喊话内容,何尝心中没有自己的想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