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兵甲三国 > 第311章 衣带诏

兵甲三国 第311章 衣带诏

作者:湘南笑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1:55:51

第311章 衣带诏

第311章衣带诏

许都。

转眼之间,已然到了农历四月下旬,天气一天天的热了起来,老天却一直没有下雨,从去年入冬以来,就没有落过一滴雨,大旱严重影响了春耕,欠收已成定局,集市上的粮价已然涨了起来。不只是豫州,整个中原之地都如此,包括曹操治下的兖州、司隶、青州、豫州,公孙白治下的冀州,和吕布治下的徐州之地。

好在这几年来,曹操励精图治,鼓励农耕,从冀州引进了农具,包括曲辕犁,曾多次派人去冀州乃至辽东学习农耕技术,再加上从大量引进大量的耕畜,使得治下的诸州膏腴之地在前几年都获得不错的收成。

而且,曹操是个好学的人,当公孙白率先推行大军屯田的政策的时候,曹操当即效仿之,并不比公孙白落后多少,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屯田军的这一招原本是公孙白学他的。

这场大旱虽然持续很久,但是终究没有过于残忍,雨水终于还是在四月底逐渐降临到中原大地,虽然雨水要么不来,要么乱来,很多地方出现了涝灾,而且雨水来得这么晚,全年麦子收成至少减产过半,但是终究比全年大旱,颗粒无收要好。

中原诸州,以青州和徐州为弱,青州受黄巾肆虐太久,而徐州则是因为当年被曹操杀得流血漂橹,生产受到的巨大破坏一直没有恢复起来,所以抵抗天灾的能力也最弱。

这样的天灾,对于曹操来说,终究是可以应付得过去的,对于公孙白来说,也是影响不大,百姓手中余粮多着呢,但是对于徐州的吕布来说,却是有点顶不住。

农历六月初,一纸飞书自徐州的下邳飞到许都。

这是吕布向曹操的借粮信!

一向与曹操不和的吕布,竟然向曹操借粮五十万斛,这无异于是与虎谋皮。对于粮草短缺,青黄不接的吕布来说,这也是无奈之举。事实上,为了筹备粮草,吕布早就令藏霸勾连泰山寇,屡屡到兖州东面各郡县抢粮。

借粮信中的语气非常高调,完全没有借人钱粮的谦卑,因为不管是吕布,还是陈宫,都料定曹操是不可能会借粮的,借粮只是一个借口而已,一个正式攻袭兖州的借口。

徐州缺粮,兖州的郡县仓廪中尚有余粮,对于攻伐连年的诸侯来说,出兵劫掠,刀剑结算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丞相府大堂,曹操与众将云集,共议征徐州之事。

吕布麾下常备军不过五万人,但是得到泰山寇达三万人的依附,总共兵力约八万人,其中不乏丹阳兵和并州铁骑这样的精锐;而曹操的兵力约十五万左右,不但兵精将广,装备精良,而且更有虎豹骑这样的虎狼之师。

这场仗,从表面上的实力来看,曹操几乎是稳操胜券。

但是吕布和陈宫却知道,他们可以倾巢而出,而曹操却不行。

江南的刘备、刘表和孙策等人纠缠不休,无暇北顾,而且吕布与江南的诸侯人一向并无嫌隙,不用担心南面的诸侯趁虚而来。

可是曹操却不能全力而为。西面的韩遂和马腾表面上对曹操暂时表现得很温顺,但是却一直觊觎关中八百里秦川已久,谁知道这两匹******会不会突然发难,要知道这两人当年都是有造反为贼的历史。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北面的公孙白会怎么想,怎么做?会不会就此南下,攻袭许都,端了曹操的老窝。

这才是曹操最担心的,三年的盟约虽然足足还有一年半之久,但是谁都知道所谓的盟约和一张解纸差不多,随时可以撕毁出兵。

众人商议了许久,终于决定只出五万兵马,当然其中包括曹军中最精锐的五千虎豹骑。

夏侯惇、乐进和李典率两万大军先行;曹操自领三万大军陆续进发,许褚、典韦、程昱、满宠、刘晔等人随行;令夏侯渊、曹仁、曹洪、曹纯等人率七万大军坚守黄河南岸一带,重点防守白马、官渡、高唐等重要港口;徐晃、蔡阳率一万大军守雒阳和关中一带;于禁率八千大军守颍川之南的舞阳一带;曹昂、曹休率一万大军镇守许都。

眼看计议已定,只差一纸圣旨了。

身为大汉丞相,若想出兵征讨,必须向天子请旨才可,但是这时对于曹操来说,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刘协同意也得战,不同意也得战,原本就不怎么由他,而所有人都知道,一旦讨伐吕布之后,恐怕就是与公孙白撕破脸皮的时候到了。既然不顾忌公孙白了,整个天下曹操又还会顾忌谁?

同样的道理,公孙白一旦解决了北面的鲜卑之患,恐怕也不会任由曹操挡在他的南面,迟早也是要撕毁那纸盟约的。

就在程昱正要草拟奏折的时候,满宠却献出一计:“不若加上一奏,奏请加封公孙白为魏国公,不管公孙白受与不受,都欠主公一分人情,而公孙白若受之,则必为天下士人所不齿,岂非一举两得?”

异姓国公?

众人神色一愣,随即纷纷称妙。

所谓枪打出头鸟,公孙白一旦成为大汉历史上的第一个异姓国公,必然成为众矢之的,若是不受的话,恐怕又会寒了麾下一干颇有野心的将士的心。

是日,曹操的两份奏折全部呈递到了刘协的面前。

第一封奏折,细数了吕布勾连泰山寇,为祸兖州的罪行,奏请征徐州。

第二封奏折,言大将军公孙白平定袁谭和匈奴之乱,又治理地方有功,理当封赏,奏请加封为魏国公,以示圣恩浩荡。

看到第一封奏折,刘协尚犹豫了半天,但是看到第二封奏折之后,便连同第一封奏折一并同意了。

曹操的日益强势,令刘协逐渐不安起来,他心中唯一的依靠,便是北面的公孙白,如今面对请求加封公孙白的奏折,岂能不允。

至于征徐州的奏折,不管他同不同意,曹操都会出兵,这是无可阻挡的,只能索性做个顺水人情。

而没人知道的是,天子刘协,这个不甘傀儡的小皇帝,也有着自己的重大计划。

于是,轰轰烈烈的吕曹之战,逐渐拉开了序幕,一场腥风血雨即将席卷中原大地。

……

是年的大旱,并未给邺城的繁华带来丝毫的影响,大街之上依旧熙熙攘攘,人声鼎沸。

一队华丽的车马自南门而入,缓缓奔入城中,最后停在大将军府门口。

这队人马正是来自许都的传旨天使一行,负责传旨的天使王子服,官拜越骑校尉、偏将军,历史上正是受衣带诏而谋曹操的主要人员之一,虽受曹操重用但一向忠于大汉。

得到消息的公孙白,亲自迎出府外,迎接圣旨。

听到王子服读完圣旨的那一刹那,公孙白惊呆了,不知所措。

异姓国公,这可是大汉历史上第一次,而更重要的是国公有开国、置百官以及建都的权力。

这可谓殊荣,也可视为出头鸟的行为,将自己推到浪口风尖,闹不好便会成为天下众矢之的。

不但公孙白惊呆了,就连身后的郭嘉和赵云等人也惊呆了,满脸的茫然。

这一刹那的迟疑,看在王子服眼里,使得这位原本对公孙白心存怀疑的使者打消了疑虑,眼见公孙白不肯接旨,王子服想起刘协临行前的嘱托,当即将圣旨递到公孙白面前,笑道:“恭喜魏公,此乃天子之意,魏公切切不可推托!”

话音未落,公孙白身后身前响起了一片恭喜声。

公孙白茫然的望向郭嘉,却见这厮正一个劲的朝他点头,只得跪倒在地,恭恭敬敬的接过圣旨:“臣公孙白,谢皇恩浩荡!”

大汉历史上的第一个异姓国公,就此诞生了,比起历史上的曹操提前了整整13年。

……

大将军府,公孙白厢房之内。

天使王子服和公孙白相对而坐,一根玉带摆在两人之间的案几上。

王子服拔下头上的发簪,用簪尖将那根玉带剖开,里面赫然出现一张信笺。

衣带诏!

这个历史上因衣带诏而死的汉臣,终究还是与衣带诏结下了不解之缘,只是这一次衣带诏授予的对象不再像历史上那般柔弱,他是给公孙白的。

如同历史上那般,衣带诏上的字居然也是用汉帝刘协的中指血写的。

字字带血,言辞激切!

刘协在血诏之中,历数曹操的专权和跋扈,要求公孙白趁曹操挥师东征之际,举兵南下讨贼,清君侧,兴汉室。

这一刻,公孙白捧着那张血书,呆若木鸡,不知所措。

而对面的王子服,却一改先前谦卑温和的神色,两眼神光炯炯,死死的盯着公孙白的脸色,不肯移开。

虽然他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没有资格用这种眼神看着公孙白,但是这个为了大汉王朝舍得一身剐的忠臣,显然早已豁出去了。

汉室中兴,全在魏公一念之间,魏公为何迟迟不做决定,更待何时?

难道魏公一向的忠义之名,都不过是虚张声势?

魏公不但位极人臣,而且是大汉历史上最荣耀的异姓之臣,圣恩如此浩荡,魏公还在等什么?

王子服虽然什么都没说,但是眼中的神色却充满了苛责之色,所有的语言尽在那双熊熊如炬的可怕的眼神之中。

公孙白凝立不动,只觉这一刻是如此的漫长。

终于,厢房之外响起了一阵脚步声。

公孙白回过神来,望着王子服那热切的眼神,急声道:“公孙白谨遵陛下诏令,必当举兵南下……”

话未说完,王子服眼中的锋芒逐渐柔和了起来,心中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就在此时,门外急匆匆的奔入一人,打断公孙白的话,急声道:“启禀大将军,大事不好,鲜卑人南下,鲜卑人南下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