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 367 战果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367 战果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1:10:09

367 战果

内侍和宫女刚把朱至澍扶到躺椅上,然后喊着要找医师时,张明伟走了过去,挥手让他们安静,然后就看着紧闭双眼的蜀王。

如果是别人,可能这些内侍和宫女绝对不会这么听话。毕竟蜀王都晕倒了!可兴国公的权势摆在那,谁敢不听?

端详了下朱至澍,张明伟岂会不知道他这是在装,便淡淡地开口说道:“我已说过,封地之事,按周王、楚王例,是没得商量的。但是皇上和我对于自愿拿出封地的,那也是有补偿的。”

看到朱至澍的眉毛似乎动了下,张明伟嘴角微撇了下,然后继续说道:“一如周王,积极响应国策的藩王,可自行挑选海外封地。不巧我就知道海外什么地方有金山银山,还有铁矿等等,储量那都是以几十万万斤,挖个几百年都还有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声音冷了一点道:“不积极的藩王,不但封地照样要收归国有,海外就藩之地也是没得选,有朝廷指定!”

说完之后,张明伟看向朱媺娖,眨眨眼睛道:“坤兴公主,蜀王晕了,估计没听到我刚才这些话。现在我要去巡抚衙门查封土地账册,你且留在这,等蜀王醒了后转达下我的话,如果他自愿配合朝廷国策,可让他选一处我以前向皇上禀告过的宝地。”

说完之后,他就转身走了。

“先生,等等我。”朱媺娖一听,立刻跟了上去,同时大声说道,“我翘着蜀王似乎不乐意的,留着也没意思,一起走吧!”

“……”朱至澍闭着眼睛听到这话,心中顿时无语,这人还没嫁出去呢,胳膊就往外拐了,一点都不体谅姓朱的了?

坤兴公主随侍兴国公身边,是个人都知道,以后肯定是要嫁给兴国公的。对此,朱至澍当然也知道。

想着这封地,看这架势,好像是肯定保不住的。并且,他这事又不是第一个,不是说了还有周王和楚王的例子么?他们可也都是从洪武时期就就藩的。

这么想着,朱至澍便也顾不得面子了,假装“啊呀”一声喊,便睁开了眼睛。

看到兴国公和坤兴公主已经走到门口,听到动静转头看过来时,他便连忙装出惊讶的样子道:“刚才孤是怎么了?咦,你们这是要走么?这事儿都还没商量完吧?皇上定下的国策,可不能这么马虎,我们还是好好商量下吧?”

“……”那些宫女内侍一听,顿时傻眼。

这一次,他们算是见识了自己服侍的这位藩王,原来脸皮和成都的城墙一样厚啊!

张明伟和朱媺娖听了,两人相视一笑,便转身走了回来。如果藩王能配合,那当然是最好不过了。

这一次,张明伟不嫌麻烦,先用瑞王吸引了蜀王的怨气,也是有这个考虑在内的。

回转过来后,张明伟也就费点口水,把刚才的话又说了一遍。

朱至澍一听,连忙问出刚才一直想要问的问题道:“国公,还有真有这样的宝地?你可不能骗孤啊!”

张明伟听了,只是淡淡一笑,随手向身后站着的刘金一伸手,拿到了一份他自己画的世界地图,就在朱至澍的面前摆开,然后先是一指吕宋说道:“周王是第一个积极配合国策的藩王,因此,这里便会是周王的封地。不但离大明本土近,且这里金矿和铁矿都是很大的。”

说到这里,他又用手一拍后世澳大利亚所在地方道:“这里有一个全天下最大的铁矿之一,地方又这么大,奇珍异兽更是不少,殿下要是满意的话,我可以上奏,相信皇上会割肉的。”

说到这里,他瞧了一眼朱媺娖,然后才转回头对朱至澍说道:“我知道的宝地,其实并不多,皇上本来想留给皇子的。但是皇上英明,国策调整,便想先奖励态度积极的藩王。”

说完之后,看到朱至澍还盯着地图在沉思的样子,张明伟便又说道:“要想中兴大明,藩王宗室是绕不过去的坎。皇上是英明之主,下定了决心,不给后世留下这个问题,因此,这藩王就藩海外的国策,是绝不会动摇的。”

听到这话,朱至澍终于抬起头来,看着他确认道:“国公,这里真得是有天下最大的铁矿,还有很多奇珍异兽的宝地?”

“绝对!”张明伟听了,当即毫不犹豫地说道,“这一点,我可以发誓!”

说完之后,他在心中补充一句:袋鼠你是绝对没见过的,野人你肯定也没见过,这些在那个地方都有。

以兴国公的身份,都用发誓来回应,这让朱至澍不由得心中大定了不少。

更为关键的是,他已经认识到,他其实没得选择。就算他不同意,看兴国公的架势,也绝对是会硬来的。与其这样,不如能捞上一笔。

于是,就这么的,在张明伟的软硬兼施之下,蜀王朱至澍最终还是同意了。

由他主动配合的话,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绝对是要顺利的多。其他地方有的事情,比如投献,托名在蜀王名下的,还有隐户等等,清理起来也将方便很多。

这蜀地的整顿,算是第三回了,有经验,而这也是张明伟知道有蜀王主动配合,会做事方便好多的原因所在。

搞定了蜀王,张明伟就到了四川巡抚衙门。

这时候,有关城外的战果,也陆续禀告上来了。当然了,成都府这边的情况,也有锦衣卫去了解,同样禀告上来。

城外这次大战,死伤叛军和流贼一共五万多人,大部分都是自相踩踏逃命所致。真正被朝廷骑军杀伤的,连十分之一都没有。

俘虏的叛军和流贼,包括逃走了又回来投降的,一共是五十六万七千多,其中骑军有八千多。

土司名下的叛军,大概有二十七万以上,还在统计中。其他是蜀地的汉人,或者被裹挟,或者是原本的流贼和叛军。

到目前为止,一共活捉了两个土司,打死了一个土司,其他土司,基本都被逃走了。

对此,张明伟倒也理解,并没有责怪手下将领的意思。

当时,面对将近那么多的叛军,而自己这边一共就五万左右,根本就不可能顾得过来,打败贼军和叛军,收拢他们都是人手不够的。

更不用说,那些土司都是有马,有亲卫的,看到情况不对,又不会傻到待着不走。骑马狂逃之下,骑军也不可能一一去追击。那么乱的情况下,又能分得清谁和谁!

侯恂和左良玉这两个叛军首领,也是同样的道理,看到局势不妙,便立刻倒了旗帜逃跑,同样是没有抓到。

对此,张明伟同样没有在意,就算逃了,也是丧家之犬。

而且退一步说,如果当初在京畿之地那边的时候,左良玉没有逃掉的话,也就不会有他联合土司的事情。

如今蜀地的土司,在他的各种手段之下,基本都已经反叛。这对朝廷来说,其实是件好事,正好可以改土归流,真正解决地方上的土皇帝,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大明西南土司经常闹事,甚至造反的局面。

蜀地四面环山,通往秦地的蜀道,都在朝廷的控制之中;而在长江那边,张明伟也重兵布防,蜀地中的贼军也好,叛军也罢,都别想逃出去。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躲入深山,或者蹿入云贵两地。

这本身就在张明伟原本的计划之中,因为云南和贵州也同样是土司众多,时常反叛朝廷,也是需要改土归流的。把大明的叛乱,一起赶去云贵两地,便是一起解决云贵问题的时候。

此时,说这些倒也有些远了。毕竟大半个蜀地,如今都还在流贼和叛军的掌握之中。成都之战,只是打败了叛军的主力,以及一部分流贼军队,控制了蜀地最为富饶的地区而已。

对于俘虏,张明伟都不用多说,就按照以往的经验,开始对俘虏登记造册,便于接下来的安排。这人数之多,至少也要几天时间才行。

而对于成都保卫战的情况,张明伟既然已经知道了,他当然也是要处理的。

四川巡抚陈士奇,没担当,不作为,张明伟直接撤了他的职,押他回京师,由朝廷处置;另外,四川巡按刘之勃勇于任事,便命他暂代四川巡抚一职,上奏朝廷,转正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从巡按到巡抚,一般来说,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巡按只是代天巡查地方,权力虽大,级别却是很小的。而巡抚,那是真正的封疆大吏了。

这种越级提拔,绝对让人大跌眼镜。不过对于兴国公这边来说,都有长沙知府直接举荐成为内阁辅臣的例子在,这种从巡按到巡抚的事情,其实也就不稀罕了。

不过对于刘之勃来说,那绝对是天大的喜事,最大的刺激了。于是,他对于向地方乡绅征集钱粮的事情,都能明显看出来,积极了很多。

张明伟对于秦良玉,也同样是有奏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