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 324 辽东伯(为淡看风云之巅万赏加更)

324 辽东伯(为淡看风云之巅万赏加更)

说真的,当张明伟接到八百里加急的时候,要不是信使抢先说了是大捷,他还真以为建虏入关了。

难得有一回,八百里加急乃是好事!

打开捷报一看之下,不得不说,李来亨的表现让他相当意外。

但是,如果仔细想来的话,似乎有这种大捷,也是在情理之中。

首先,李来亨出身流贼,对于游击战已有心得,知道在敌人腹地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等等。

另外,他的运气也好,刚登陆辽东的时候,就遇到了祖大寿派出来信使的人,对于辽东建虏的内情了解不少。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刚好皇太极调集了除前线之外的所有骑军,已经离开辽东去了蒙古草原。

这些因素加起来,这场战事再来点运气,就是这个结果了。

当然了,对于这个,张明伟是不会去宣传的,只需要强调战果就行了。

崇祯皇帝甚至还在给他的信中,提及他之前给崇祯皇帝提过的,要把李来亨竖为榜样,已吸引更多的流贼接受招安,早点平息内乱的事情。因此,崇祯皇帝就问,这场大捷之下,他那边该怎么做为好?

张明伟让人把捷报传下去,自己则开始考虑之前就已经考虑过的这个事情。很快,他就叫住了兴奋中的朱媺娖,让她代笔写奏章。

第一,立刻着手重建东江镇,对于辽东腹地的打击,不能就这么一次。李来亨可以担任东江镇总兵,接受山永巡抚的管辖,协同山海关总兵进行作战。一定要东西夹攻建虏,牢牢地把建虏钉在辽东,避免侵袭关内。

第二,这次大捷的意义不同一般,是一次非常重大的胜利,建议封李来亨为辽东伯,并追封他的先人,以强调光宗耀祖之意。

第三,这次死伤的将士,就按《大明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大张旗鼓地进行。

第四,那些被解救回来的大明百姓,要由朝廷大张旗鼓地送回家,并且给予一定的补偿,显示朝廷的担当。

第五,既然建虏绕道蒙古草原侵袭秦地的计划已经破产,那么建议让三边总督孙传庭立刻调派军队入蜀地作战。不要求他把入了蜀地的叛军以及流贼都消灭,至少要保证,叛军和流贼不会经过四川流窜到秦地去。当然,北方边关那边,还是要留足够的兵力,至少守城要没问题。

这份奏章发出去之后,张明伟对于接下来的战事安排就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目标。

随即,他开始下达一系列军令。要求江西那边集结兵力,严防张献忠所部南下。还有湖广南边的长沙府,更是要加强戒备。

张明伟打算,如果不能就地消灭张献忠所部,就把张献忠所部也赶到四川去,在蜀地给所有流贼和叛军一个了结。那边的地形,就适合关门打狗。

随后,他立刻通过朱媺娖,召集文艺兵中的骨干,对于李来亨得胜归来的这个事迹进行艺术创作,立刻展开对当前流贼的新一轮舆论战。甚至他自己都亲自提笔,写了一些样本故事出来。

主要重点,就是强调李来亨幡然醒悟,弃暗投明,为国征战,朝廷委以重任,信任有加,独自领军,最终解救大明百姓,光宗耀祖。

奉劝对岸的流贼,要向李来亨学习,不要再当贼,祸害百姓,让祖宗蒙羞,更是不会有好下场。

这新一轮的宣传攻势一开始,顿时,就在对岸流贼这边引起了绝大的轰动。

当然,这个轰动不是说所有人都议论纷纷。有军师徐以显看着,还连续抓了逃兵吊死的,谁敢当出头鸟。

但是,私下里的时候,他们就都开始说这个事情了。

人就是这样,最怕人比人。

看看人家李来亨,顾及兄弟情,希望兄弟有悔悟的一天,不打曾经的兄弟,去打如日中天的建虏,结果却大捷归来。

这本事,这能耐,那才叫英雄,这才是响当当的汉子,光宗耀祖啊!

而自己这边,这都叫在做啥事,老家的乡亲,都在戳脊梁骨了吧!

类似的情况,同样也出现在了流贼主将李定国身上。他的信念,再次开始动摇了。

甚至有一次,他问徐以显道:“军师,那李来亨不是也参与过火烧凤阳皇陵的事情,为什么朝廷还让他独自领军,如今得以建功立业,难道还会秋后算账?”

“那是当然,肯定会秋后算账!”徐以显听了,毫不犹豫地回答道,“难道你没发现么?李来亨打下这么大的功劳,朝廷有什么封赏没有?我就告诉你,像我们这样的,真要被招安,那就会被用到死,想要光宗耀祖的荣耀,想得美!”

“可我听说,是李来亨自己要求去打建虏的!”李定国听了,有点反对道,“他不想和原来的兄弟打仗,朝廷也同意了的!”

徐以显听了,稍微一愣,不过随后便立刻解释道:“所以说,我说对了吧,朝廷是要把他用到死,和建虏打仗,死他,还是死建虏,都没两样不是!”

李定国还是有疑惑,又马上提出一个新问题道:“但是我听说,他带去的兄弟也就一千来人,朝廷却把将近四千的关宁骑军也交给他来统领,如果是要用到死,那朝廷难道也要把这些关宁骑军给用死了?”

“……”徐以显听到这话,顿时说不出话来了。这一点,是他那观点没法解释的。

看到李定国盯他的眼神,等待他回答的样子,徐以显忽然有点烦躁起来,当即不管不顾地回答道:“那是朝廷的说词,难道你还真信?”

这个回答,似乎也能说得过去。不过肯定不是最好的回答,反正李定国听了,却不赞同他的这个说法。

徐以显有点怕他了,看他的样子,便立刻抢先一步,沉下脸喝道:“你要记住你的身份。你现在年纪还清,分不清哪些谣言。以后,少听对岸在瞎说才是正理!”

见他训话了,李定国便按耐住心中的疑惑,不再多说了。

不过徐以显还是有点担忧,便立刻派人,把情况告诉给了张献忠那边。提醒张献忠,朝廷官军的谣言非常厉害,军心不稳,其他方向的防线,也要小心应对。

张献忠本来就因为革左五营弃他而去,心情不高兴着呢,听到这话之后就更是烦躁了。他的第一直觉告诉他,武昌是守不住了。

于是,他立刻发下命令,要求负责南边的艾能奇,尝试攻打长沙府,以作大军的退路,因为他可不想西去蜀地凑热闹。

半个月之后,有关李来亨的捷报以及朝廷对李来亨的赏赐,便正式传到了南方。

张明伟的建议,崇祯皇帝当然全都接受了。

据说崇祯皇帝亲自接见了征战辽东凯旋的骑军将士,让李来亨带头游街,接受京师百姓的恭贺,极尽荣耀不说,最终皇帝还封了李来亨为辽东伯。

这个封爵的消息,顿时就震动了朝廷的武将群体以及流贼这边。如今带兵武将中,得以封爵的,也就一个周遇吉而已。而李来亨还是流贼出身,按照后世的话来说,不是根正苗红的那种,皇上压根不计较,竟然也封了一个辽东伯,这真得是光宗耀祖啊!

不用说,李定国听了之后,他的信念就彻底动摇了。

朝廷正在变好,义军将士也有了出路,为什么还要继续打仗呢?民心已经在朝廷那边了,再打又能怎么样?

他的这个情况,只要再有一定的时间,估计也就水到渠成了。

………………

与此同时,辽东大捷的消息,也同样传到了福建这边。

在福建水师游击府内,郑芝龙是正在大发雷霆着的。

本来么,儿子被太子看重,带在身边,将来的前程可以预期,他当然是很高兴的。

可是,儿子突然就回来了,不但回来了,还带回来一个消息,说朝廷已经任命他为统领登莱水师的副将,要从他老子这里领水师北调去登州报到。这个事情,一下就把郑芝龙给气到了。

在之前的时候,崇祯皇帝其实已经给郑芝龙专门下了圣旨,反正也是说着好话,让郑芝龙这边分舰队去北方,要重建东江镇之用。

不过,郑芝龙对崇祯皇帝的这道旨意,自然是阳奉阴违。把船队派去北方,有个屁的好处,远不如在这东南沿海称王称霸,每年收那么多保护费!

因为,他一边喊着朝廷从未给福建水师添过一艘战船,他手中的战船也少,就是喊穷的意思。说对面的红夷不安生,如果他手中的兵力过少的话,指不定红夷又要来攻打大明沿海。

哭完穷了之后,他又说皇帝的旨意,他肯定是要遵从的,哪怕自己再困难,也要满足皇帝的要求,勉为其难地,凑了几条船,就那么多,你看着办吧!

最后,他自己不说,却让他的手下隐隐透露出,你朝廷要是逼狠了,信不信他重新回去当海盗!

原本郑芝龙以为,就这样摆平了朝廷这个事情,结果没想到,原来朝廷是把主意打到了他儿子身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