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 264 激战(加更)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264 激战(加更)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1:10:09

264 激战(加更)

为了写书,早上六点半的闹钟,晚上基本都是十一点多才能睡觉,键盘已经敲坏了几个,每天至少六千字。为什么会这么坚持,无非是为了稿费。

如果没有正版读者的支持,为爱发电,又有几个作者能坚持。因此,衷心希望大家到起点来支持正版。

如果实在没钱,起点现在的赠币已经给作者算钱了。你可以在起点签到一下,做下任务什么的换取起点币用来看书,用实际行动支持你喜欢的书。

这本书的加更是:万赏加一更,盟主多加一更,一百加一更,周推荐票是四千加一更。

这也就是说,如果满足上面的条件,我就有多码字的动力。这其中,推荐票是免费的,只要你来起点投推荐票,达到条件了就能让我加更。

如果你真喜欢这本书的话,恳请来起点支持,谢谢!

“啊呀!”

张明伟拍拍摔疼的屁股,从地上爬起来一看,顿时傻眼了。

自己不是爬山的时候脚一滑,摔了一下么?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一眨眼就到了一个好像宫殿一样的房子里了?见鬼了么!

有点惊慌之下,张明伟立刻打量四周,转头一看,顿时吓了一跳。

就见他面前几米远的地方,有两个人正盯着他,全是目瞪口呆的样子。

张明伟下意识地做出防备姿势,看着那两人,大声问道:“你们是谁?”

问完之后,他就有点纳闷了。

这两人穿着很奇怪:一个穿着明朝皇帝衣裳;另外一个则是明朝宦官打扮。穿大红绯袍的,品级不低,应该能称之为太监了。

之所以一眼就认出来,是因为张明伟是写明末穿越的专业户,资料查得多,当然能认出来了。

其中那个穿皇帝衣裳的,眼睛红红的,好像刚才在哭鼻子。

真是无语,看样子都三十多岁了,不对,好像四十岁都有,这么大的一个男人,竟然还哭成这样,也是够可以的!

张明伟比较心大,换好听点的说词,就是比较沉稳。看到有人之后,竟然不慌了。

正在这时,那个皇帝打扮的人好像回过神了,脸上马上露出惊喜之色,带有浓重地方的口音问张明伟道:“你是神仙么?是上天派来帮朕的么?”

他边上那个太监模样的人,此时也回过神来,立刻就做出了防备姿势,似乎想去护着那“皇帝”,不过听到了他的话之后,稍微犹豫了下,就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但是,这“太监”还是紧贴着那“皇帝”,好像随时要出手保护,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

张明伟稍微回味了下“皇帝”的话,就大概听明白这人说得话。

突然之间,自己从爬山变成了在宫殿里,太诡异了!又有两个穿着明朝衣裳的人,从他们的神态气质上看,似乎也和现代人有区别。

基于职业的敏感,他下意识地问道:“你是明朝皇帝?这是什么年间?”

写多了明穿文,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感觉自己应该是遭遇了传说中的穿越。

“皇帝”听了后,似乎也是稍微迟钝了下才明白张明伟的意思,然后才回答道:“朕正是大明皇帝,如今已经是崇祯十五年三月初一!”

回答了之后,他的表情就犹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满脸期待地再次问道:“你是上天派来帮朕的神仙么?”

后面这句话,张明伟直接忽视了。此时的他,脑袋轰鸣,完全傻在哪里了。

真得是穿越么?还穿越到了明末崇祯十五年三月初一?甚至还好死不死地,就穿到了崇祯皇帝的面前?

等等,崇祯十五年三月初一,这个时间点,好像是明军和建虏决战的松山之战已经打完,大明集结起来的最后能战之主力军队,在此战中全军覆没了!

想到这里,张明伟立刻就联想起来,眼前这个应该是崇祯皇帝的人眼睛红红的,该不会就是感觉到了亡国之危在哭鼻子吧?难怪这大殿内没有看到内侍宫女,就他们两人。

然后他看到自己突然出现,就以为是神仙,一开口就求着自己帮他,这好像也符合走投无路人的思维!

想着这些,张明伟真得有点傻眼了:自己写多了崇祯,这是遭报应,真穿崇祯这里来了?

“请问,您是上天派来帮朕的神仙么?”正在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带着期望之色,再次重复确认道。

张明伟回过神来,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眼,再次感受了下这个人的外貌衣着,还有边上那个太监,真觉得不是现代人!

然后他又环视了下周围,一张御案上,堆满了奏章。甚至地上都还丢着一份,从散开着奏章上看,也是古代的书写格式。再看大殿内其他,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感觉是回到了古代。

“陛下问你话呢!”看张明伟在东张西望的,那个“太监”终于忍不住提醒了一句。不过语气上还是带着一点尊敬,或者还有惧怕的意思。

听到这话,张明伟转头看向他。这个嗓音非常特别,不是正常人的腔调,难道真是没卵的人才会发出的这种腔调?

现代社会,是不可能存在没卵的人。大概率是在古代,才有没卵的人。

如此种种,都表明了一种情况。

写多了穿越之后还真穿越了啊!张明伟心中非常无语的同时,转头看回“崇祯皇帝”脸上。

他是理科生,平时考虑事情也比较全面。此时的他,想到了一种可能,还想再确认下情况。

毕竟已经有好些穿越网文有写过,主角穿越到的古代世界并不是熟知的世界。因此,他就问眼前这人道:“崇祯十五年三月初一,那么是不是塔山之战已经败了?洪承畴所部明军主力全军覆没了?”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感觉神仙是在核对情况,不由得大喜,连忙激动地点头道:“对对对,朕刚收到塔山战败的消息!”

张明伟得到确认,却是心中一凉,大明能战之军真完蛋了啊!

不过他还是不甘心,便又确认道:“现在是不是李自成、张献忠等流贼已势大不可制?还有前一个皇帝是天启皇帝,有魏忠贤权势滔天,号称九千岁,然后再之前……”

一口气,他把崇祯到万历的大事都说了下,以此来确认这个位面到底是不是自己熟悉的那段历史?

“崇祯皇帝”认真听着,每一个问题,他都用力点头。他的每一次点头,张明伟的心中就多一下“咯噔”。

等到了后来,张明伟就不问了。因为他已经可以肯定,他是真穿越了,而且确实穿越到了他所熟悉的那个崇祯十五年三月份,离大明灭亡也就只有两年时间了。

他正想着,眼前这人,也就是崇祯皇帝,几次得不到“神仙”的肯定答复,已经有点忐忑,用那种非常殷切地期待神情,第三次确认道:“请问,您是上天派来帮朕的神仙么?”

这一次,听到这话之后,张明伟就开始认真地考虑起这个问题了。

他是一个历史穿越作者,人称“明末专业户”,更贴切一点叫“崇祯专业户”,专门写明末穿越历史的。也是如此,他对于明末历史,真没少查资料,因此才对这段历史了解得比较清楚。

之所以张明伟就逮着崇祯时期写,是因为明末这段历史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遗憾的一段历史。

在这段时间内,天灾**,兵灾连连,易子而食,千里无鸡鸣,白骨露於野,华夏大地遭受了难以想象的巨大伤痛。

更为关键的是,从这个时期开始,西方崛起,超越华夏不说,还把华夏踩到了脚底,瓜分华夏。哪怕后辈子孙自强自立,奋起直追,也一直遭受西方列强的联手打压。

华夏的后世子孙,真得太不容易了!

如果能在明末这个时候改变历史,那么一切都将不一样!

而之所以一直写崇祯,也是张明伟认为,崇祯皇帝是个有理想、有抱负,并能持之以恒地付之行动的皇帝。

崇祯皇帝的勤勉,他自认是做不到的。也是因此,他佩服崇祯皇帝的勤勉。只是很可惜地是,崇祯皇帝努力了,但却没有成功!

没有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大明王朝积重难返,也有崇祯皇帝的错误抉择。总之,明末的历史,有太多的遗憾了!

因此,张明伟想帮崇祯皇帝,改下那句话:努力了,不一定能成功。变为:努力了,就应该得到回报!

在后世,比较公认的一个说法,崇祯十五年,特别是塔山之战,明军主力全军覆没之后,大明就已经注定亡国了。

但是,张明伟通过查资料发现,并不一定!如果用后世的眼光来主导这段历史的话,未必没有救!

想到这里,张明伟忽然一惊,该不会老天爷让自己穿越到了明末,还穿越到了崇祯皇帝面前,就是让自己有这么一个机会来改变

历史上的那么多遗憾吧?

只见张明伟手中拿起一个小的号角,凑在嘴边,大声宣布道:“陛下有旨,八大晋商身为明人,却资敌叛国,等同谋逆,诛九族!”

这个处罚,基本上是在所有人的预料之内。不过,兴国公接下来所说,却是出乎他们的意料了。

“大明如今天下大乱,死伤军民几万万之多,多少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究其根源,正是辽东建虏趁大明打败倭寇虚弱之际起兵反叛!”

“辽东乃是酷寒之地,何以建虏却是越战越强,就因为有这些数典忘祖,背弃大明,背弃同胞,眼里只有钱的奸商作祟!”

事实上,明末大乱,其实原因有很多。不过这里又不是在分析大乱的根源,而是通过晋商通虏之事来引出其他事情。因此,张明伟只是有选择的说话而已。

张明伟手中的号角,其实并不是号角,而是后世扩音用的喇叭。不过虽然如此,可传播出去的声音,能听清的范围终归是有限。哪怕全场安静之下,离得太远了,也还是听不清楚的。

因此,他说完之后顿了顿,才又继续大声宣布道:“为后人戒,第一,八大晋商千刀万剐,而后铸成铜像,归于忠烈祠,为大明忠烈永世忏悔!”

这个话一说出来,其实也没有多少意外。毕竟是有秦桧夫妇的例子在。而且这些晋商的危害之大,京师百姓是深受其害,当然恨不得对这些晋商处罚地越严重越好!

忠烈祠中,有卢象升、孙承宗、曹变蛟、杨国柱等等,全都是为抗虏而殉国。向他们这些大明忠烈跪下忏悔,本也是合情合理的。

因此,听到这话之后,也不知道是谁大喊了一声“吾皇万岁”!其他百姓听了,正不知道怎么样来表达对这个朝廷旨意的拥戴,这一听之下,便纷纷跟着喊了起来“吾皇万岁”!

午门广场这边,全是密密麻麻的人头,远处的人虽然听不清到底说了什么。可站在前面的人都在大喊“吾皇万岁”,他们自然也就跟着大喊了起来。

于是,京师上空,回想着震耳欲聋,几乎传遍全城的“吾皇万岁”喊声。

这么大的声势,让坐在后面看着的崇祯皇帝,虽然脸色似乎没什么变化,可实际在心中却是乐开了花,非常享受这种万民敬仰的场景。

想想以前,都到了下罪己诏,要向天下人承认自己有错的地步,而如今,先生出现才这么一点事件,却一举扭转了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印象。

想到这些,崇祯皇帝不由得注视着张明伟的背影,心中非常地感激!

张明伟自然没去管背后的崇祯皇帝此时在想什么,等喊“吾皇万岁”的声音落了之后,便又大选宣布道:“第二,为防人心之贪得无厌,为钱财数典忘祖,出卖好友,出卖同胞,出卖大明,谋财害命,再出这八大晋商似的奸人,朝廷将对大富商征收额外赋税!”

这其实是后世阶梯型征税的雏形,在古代其实是没有这个概念,一般来说是行不通的。

可是,此次借助晋商通虏案顺势推出来,却又显得合情合理了。

虽然商人这个阶层在明末时候已经是位居人上,但在之前,却是位于士农工商的最后一位的。这也就是说,打击商人是有舆论基础在的。

商人天生就是低买高卖,追逐利润,这一点,也是人所皆知的事情。为了赚大钱,不择手段,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比如这晋商通虏,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朝廷针对这个情况,要限制大富商,限制有些人不择手段搂更多的钱,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那是绝对拥护的。

说得难听点,仇富的心理,很多人都有。更不用说,此时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了。

对于朝廷的这个闻所未闻的政策,大商人肯定是要反对的。但是,此时的他们,根本就没有话语权。能积累远超他人财富的,绝对不会是安分守己,合情合理赚来的钱。谁敢反对,那就等于是当出头鸟,等着厂卫上门来查了。

大商人反对的方法,也只有通过他们在朝堂上的代理人反对;又或者,通过民间舆论来间接反对。可是,如今有这人神共愤的八大晋商的例子在,可谓事实胜于雄辩,至少在晋商通虏案这个事情过去之前,或者说在这一代被晋商祸害的人死之前,任何的反对都是无力的。

商人这个阶层不能没有,但是,顶尖的大富商却不能有。

若是人人都以大富商为目标,追逐钱财,人心向钱,便会世风日下,坏得不止是国家,还有民族。

另外,大富商到了钱财只是一个数字之后,必然会转而追寻其他方面,比如权力。有无数金钱为底子的他们,必然会让其他人难以抵抗。

把控权力之下,钱更能生钱,又进一步会把控权力。这就等于杜绝了其他阶层的向上之路。不但如此,他们的利益,绝对和普通百姓的利益不一致,这又将是一个民苦的开始。

用后世的话来说,当生产资料高度不均衡,集中到极少数人手中时,就是乱世的开始。明末这个情况,其实就是。财富不均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土地兼并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

此时,听到兴国公说要对大富商征收额外的赋税,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都还沉浸在八大晋商的事情中,自然就觉得这个法子是极好的。也不知道是谁又先喊出了“吾皇万岁”声音。

没有意外,其他百姓也纷纷跟着喊出了“吾皇万岁”。京师上空,再次回荡着这震耳欲聋的响声。

崇祯皇帝很满意,心中忽然决定,以后是不是该这样多来几次?

而张明伟也知道,今天的主角不是自己,便很识相地在宣布完这两个事情之后,便退回了自己的位置。

接下来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崇祯皇帝起驾回宫,八大晋商就在午门外千刀万剐。那些恨死了八大晋商通虏的百姓,纷纷抢他们的血肉。

………………

朝堂上,开始为如何定义大富商,如何征税,征多少税这个事情开始讨论;而在民间,当然也是在热议今天的事情。其中,就有包括这个闻所未闻的事情。

大部分人,是没有当场听清兴国公宣布的事情,因此,很多人都是在问情况。很自然地,各处人群聚集的地方,比如客栈酒楼,茶馆食铺等等,就全都是讨论的人了。

这不,在一处客栈大堂,这里就和其他地方一样非常地热闹。

“今天真是痛快,太痛快了!”

“是啊,总算告慰了下我爹娘在天之灵!”

“咦,吴兄,你怎么闷闷不乐的?哦,我知道了,你是担心朝廷会向你额外征税?”

“朝廷不是没公布什么样的算大富商么?小弟辛苦多年,如今日子才算是好过了一点……”

“呵呵呵,你算哪门子的大富商?天下最有名的富商,晋商是,徽商也是,还有那些大盐商吧,他们才有资格闷闷不乐,你算个啥?”

“……”

或者是边上的人听到了他们这一桌的对话,就听有人开始插嘴的了。

“俗话说无商不奸,要我说啊,就该狠狠地收拾他们,最好把他们的家财都抄了充公!”

“你这话可不能这么说,如果不是我等从外面贩卖过来粮食,你以为京师能产粮么,你吃什么,我们就是赚点辛苦钱而已!我们也付出了汗水的好不好?”

“又没说你,大富商,听到没有,大富商啊,你还不够格!”

“好了好了,吴兄的人品我们还是信得过的。话说,这个规定以前从未有过,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

“还能是谁,肯定是兴国公了!”

“……”

听到这话,角落里的一桌子人,似乎对兴国公非常感兴趣,其中一人便连忙插嘴问道:“你怎么知道是兴国公?”

说话的那人一听有人捧场,转头一看,便笑着说道:“是刚来京师的吧?那就怪不得了。我就跟你说,京师这边只要出了新鲜事,就肯定和兴国公有关!”

他这么一说,那一桌的人就更感兴趣,甚至还好爽地让小二加菜请客,然后便如愿地听到了详细的兴国公事迹。

晚上,这一伙人回到房间内后不但没有睡,反而又聚在一个房间里说话。更为奇怪的是,其中有人还在门口看着,显然不愿意被别人听到他们的谈话。

“从这几天打听到的情况看,虽然确实不少人在说兴国公是个好官,清官,能为民做主。可是,似乎他也只有不断地抄家一个手段。”

“那些晋商确实该抄家,可不是有人说了,也只有兴国公才能想出来,借着这个机会又要向其他有钱人开刀。要是兴国公真是这样一个人,必定是不可能长久的!”

“是啊,大哥也是怕这点,要不我们还是算了,让大哥息了念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