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诸天万界的轮回客 > 二百六十八章会试

诸天万界的轮回客 二百六十八章会试

作者:爱吃糖虫子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5-01-11 01:00:01

二百六十八章会试

就在弘治帝思考的同时。

此时的任太虚却是没有心情考虑其他。

无论是朝堂之中的党争或者遇见疑似是长公主永乐的事情,任太虚都是暂且放在了一旁。

现在的他正是在专心的准备着会试。

这个是他最好的踏板,他最是看重的起点!

由不得他不重视!

……

转眼之间又是数月!

此时的汴梁城南的一处小院之中,任太虚正是在看着自己的书童为自己收拾考试所需的物品!

数月过去,任太虚专心准备,已经是胸有成竹。

而此时却是已经到了会试开始的时间了。

天色只是稍稍亮,任太虚便是准备离去!

临行前,李化元有些惨白的脸上带着笑容:“公子放心!大吉!”

任太虚一看到李化元这般模样,却是知道李化元必定是耗费了不少元气,为自己参加会试作演算!

会试远远不是乡试可比的,况且会试在汴梁城举办,春闱将近,龙气复苏。

此时有关于科考的一切都是深深的受到大梁的龙气的庇护,如何能轻易演算?

即便是稍稍演算所受到的龙气和大梁气运的反噬都是远远超过平常。

虽然只是勉强得到一个的大吉结果,但是李化元必定是伤了元气,受了反噬,

任太虚也是轻轻拍了拍李化元的肩膀,开口道:“你辛苦了!”

李化元却不敢居功,只是开口道:“岂敢岂敢!”

看着李化元这幅模样,任太虚也是满意的点点头。

算起来,李化元也是跟了他近两年了,虽然是因为李化元的出身,任太虚不敢完全信任。

但是任太虚不得不说,李化元的却是少有的能知晓进退的聪明人,从来不做画蛇添足,耍小聪明,去做任太虚吩咐之外的事情,同时其办事牢靠,又不拖泥带水。

要不是因为其出身的缘故,任太虚知道此人难以收服,恐怕早就是将此人充作是心腹。

不过即便是不能完全收服,只是驱使此人来办事也是很好的,用着这样的人,任太虚很是放心。

有着此人维持着自己和苍生教的联系,对彼此都是有好处的。

说完,任太虚便是登上牛车,朝着贡院而去。

大梁会试考场位于贡院,历是朝廷抡才大典最要之地,为了防止私下内外勾结,还建有高墙,沿正道而入,左中右三座牌坊,顺着三层牌楼再进去,一条路直通集合的空地。

而在牌楼前,任太虚和别的到了举子,都纷纷下了牛车,任由贡院门前士兵检查全身是否有着夹带。

凌晨还是有点气寒,仰天能望到满天星斗。

因能来参加会试,都是经过了前几关的科考,都是已熟悉了考试的流程。

所以从任太虚被检查到进去,都没有发生发现问题被拦截的举子。

当然作弊的另算了。

这些举人穿着厚厚的几件单衣,提着的篮子里,也只有笔墨。

从大梁太祖开始,来参加会试的举子,就有一些优待。

会试已经是无需自备食物与清水,并且只考一场,一场三天。

只要不是太虚,身体强健,熬完会试,并不是太难的事。

不过任太虚目光扫过过人群中一些头发花白的半百举子的时候,便是知道以这些人身体情况,考完一场,能顺利走出来,怕有半数就不错了。

不过能走到这一步都是不容易,任太虚也只是稍稍感叹一二。

紧接着便是朝着可以鱼跃龙门之处聚集。

天下英雄,谁能文中夺魁,只看这会试了。

进了号场,感受了周围的环境,任太虚又是微微感叹:“县考难,府考尤难,会试易,殿试尤易。”

前朝时或不是这样,但本朝是从数十年之后的战乱之中崛起的。

在开国之初,百废待兴,文坛也是如此,能走到会试这一场的举子,数量就不是很多,也因此对待这些举人,往往要宽松一些。

这并不是指在纪律上宽松,而是在环境待遇上要强出许多。

不同于地方考试,能参加贡院会试,但凡考取了,无一不是朝中官员的未来同僚。

而文人虽彼此相轻,可在某些事情上又容易物伤其类,会试取士改革,在一开始没有遇到阻碍。

虽然随着时间推移,读书人渐渐多了,朝中出现一些声音,希望会试重新回归前朝,但也都被皇帝无视了。

当今皇帝,随着年龄增长,圣心独断之势越强。

会试原本定在二月,但是思及登基以来,每每二月都会遇到落雪,实是春寒料峭,便下旨改成了三月。

现在这天气就好多了,在前面一览无余的号房里,任太虚并不觉得寒冷。

而目光所及之处,坐下了的考生也大多表情如常,并不见瑟瑟发抖之态。

今日天气也好,此时太阳还不曾升起,但贡院内,抬头向前方半空看去,依稀能看到清澈的天空。

“看着似乎是个好天气,是个好兆头。”在考场之中,此时的任太虚心情颇好。

坐着等发卷,以及考牌的出现。

但随后出现的士兵,手里捧着的东西,出乎了任太虚的意料。

“竟然不是考牌?”

见有人挨个号房发桑皮卷袋,任太虚接过卷袋,打开一看,明白过来。

“一人发一套考卷,考题直接已经印在了上面。”

“数千人的考卷,墨印尚新,这是临时印刷的卷子,这可是大工程,还要防备着有人在过程中泄题。”

“也就是会试的主考官,能有着这样魄力了。”

“不过,也可能只是皇帝的要求。”任太虚不过随便想了下,就将注意力放在了考题上。

到了会试,已经没有任何小题,一共七张卷子,七道题。

这一卷袋里放着,除了答题的卷子,剩下的就是草稿纸。

草稿纸倒管够,足足十几张,不过这都是不能带出去,收卷时,要一起收走,封存。

所以一般在会试答题时,便是草稿纸上,考生们也不敢随意落笔,都要深思过后,才后落笔再写。

“后面四道题,相对来说是小题。”

任太虚浏览了一遍后,已做到了心中有数:“前三题相对重要,而最重要的是首题了。”

“天步唯艰矣,何考之?”

凝神一看,任太虚不由变了色,这首题让人一看,胆小的人怕是会直接冷汗落下来。

这题目,简直大到没有边。

“什么是天,天就是上天,但朝廷不可能让考生揣摩天意,这是大忌讳,谁审题到这个份上,肯定完了。”

“所以天只能是皇帝又或朝廷,不,最好不要是皇帝,因为揣摩圣意也是忌讳,此天便是做朝廷最好!”

“可以说是朝廷经太祖到今上,六十余年,民生恢复,渐渐鼎盛,不出意外就是一朝盛世,而生业繁衍,渐渐也到了顶点。”

“这已经中了主题,可是私下一想,这所谓的盛世,目前却是外有北疆铁木尔虎视眈眈,南有前周余孽作乱,加上各地的天灾**,朝廷内部的党争,属实称不上盛世!”

“莫非此乃是今上有意求变?”

任太虚沉默了。

这事就算有人想到了,又有几个敢这样答?

再鲁莽怕也不敢,

在座的都是朝廷未来的栋梁,不是平常的街头百姓,见识远远超越常人,自然是明白变法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不但是利益的变革,地位的革新,更是权力的交替!

甚至是阶级的变化!

可以说变法从来都是伴随着流血的,变法从来都不是一件小事!

即便是六部尚书,内阁几位大学士甚至是丞相也不敢擅自谈论。

更何况他们这些举子?

号房内一时安静,隔壁考生翻着卷子声音,以及不远处考生叹气声,都听得一清二楚。

谁都知道,这题不好答。

“天是指朝廷或皇帝,但加个步字,就不仅仅是皇帝个人,而是整个朝廷的发展。”

“朝廷治理就是爬山,起步爬,无论朝哪走都是上坡道,最多就是过程多了曲折,而一旦到了山顶,再走,无论多呕心沥血,多厉精求治,都是走下坡道,这是古今历朝都明证了。”

“或者说,这就是兴衰律。”

“只是古人称之气数天命,周而复始,其实是一回事。”

“盛极而衰,天步就跨不过去。”

“所以这天步唯艰矣,其实是皇帝感悟兴衰,还没有真正抵达极盛之世,却担忧着盛极而衰,月圆而蚀、器盈而亏了么?”

“这真的是很有远见,只是实话实说,每一朝,明君名臣总觉得自己能超脱兴衰律,可历史证明,这是自古谁也没有办到过的事。”

“其心可叹,其志可痴,只是作当事人,就得尽人事,多延一分国祚,就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审题已清,可直到太阳高高升起,一阵风吹来,将卷子吹得哗啦啦响。

任太虚才有了动作。

他举手到最高,缓缓落下,到了头处,就暗暗摇首,哪怕压抑些,这样写,还是非死不可。

手压倒胸,再次摇首,问着自己:“朝中大臣何以德?大抵人臣之职,在于从君命受其本而已!”

这是前朝名臣的话,意思是臣子的职责不在于其他,单单只是听君王是命令,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已。

“自古猜忌之深,莫如君臣,文可十二分,才只可二三分足矣!”

所以要懂得藏拙!

只是这样想,任太虚突然之间觉得自己过于世故。

又压到了腰处,任太虚想了想又是摇摇头:“压到这样的程度,或才气不那么锋芒了吧?但是过于藏拙却是和自己的计划有所出入,这是一个跳板,任太虚暂时需要的不是藏拙,而是必须要尽量表现自己,才是能借着这个跳板有着更高的起点!”

“况且以自己的年龄,要是当真是中规中矩,事故的写出一些文章,却是更令人忌惮,认为此人城府深。反而是一些狂妄之言,即便是出口,只要是念及到自己的年纪,也更是容易让人接受,同时对自己的忌惮更是少些。”

能当一个豪放的年轻才子,让人少一些警惕,也是一个优势!

有着年纪的优势,任太虚自然就是用了!

任太虚笑了笑,这才收手,拿起笔,在草稿纸上一挥而就。

“人臣之本,忠君爱民而已!国之有弊,自当上书求改之,足以国家生死以,*******”

一下任太虚顿时定下了主题——变!革新!

接下来,任太虚却是冲着大梁开国六十年了积累的弊端开始陈述,从北疆的兵事陈述到南方的水灾,说明其中的弊端,应当是如何改善。

当然任太虚骨子里面到底不是一个愣头青,虽然是写的慷慨激昂,但是其中却是蕴涵深意!

要是真的有人仔细看过了任太虚的这一篇文章之后,便是能发现,任太虚文章之中的这一切的弊端虽然看似天南地北,是从大梁的整体论述的,但是实际上却是将中心的主要矛盾直接指着开国勋贵集团!

北疆何败之?

有许多原因,后勤,或者是兵将,乃至于说敌人的强大,但是在任太虚的文章之中,虽然不反对前面的观点,但是却是隐隐的说这是整个勋贵集团疏于对北疆将士的管教,甚至影射出世对于有出身文人北疆总督的不满,所有背后拖着后腿!

南方水灾,前朝余孽作乱!

明明是有着天灾的影响,但是任太虚却是有更侧重于对于整个南方的地方军伍疏于训练,同时没能及时的镇压作乱,这就是直接将南方的作乱直接定义到南方的地方军制问题上。

所以说,任太虚的这一篇文章之中的变革却是更主导在军政上面的变化!

他写这一篇文章,自然是有着任太虚的想法。

什么是政治?

朋友多多的,敌人少少的!

他出身于寒门,终究是算文人,天生就与勋贵集团不对付!

墙头草顾头不顾尾,这样是两边不讨好!

此时的朝中又是党争,他自然是要主动的积极的朝着文臣集团靠拢,这一篇文章就是他的信号!

况且主考大多都是文臣集团的大佬,在这个党争的关键时局,他这篇文章必定是能得到主考们的欣赏!

况且任太虚之前思考朝中的党争的时候,一直都是在思考弘治帝的立场?目的?

虽然是看上去目前是勋贵集团势大,压制住了文臣集团。

但是站在一个皇帝的立场上,任太虚知道此时的皇帝绝对是对勋贵集团十分忌惮!

势大不可怕,文人有势,只要手上没有实力,就是虚的,甚至是说借的皇帝的势,皇帝一封书信便是可以瓦解。

但是可怕的像勋贵集团这样,不但是势大结团,手上更是有实打实的实力,有兵权。

绝对是受到皇帝的忌惮!

任太虚相信自己的这一篇文章一定是能挠到皇帝痒处!

一篇文章能同时得到皇帝和主考的认可,对任太虚而言,几乎可以说就是稳了!

这一题,写完了,太阳已高高升起,腹内咕噜噜响,不远处有梆子的声响,这是要送饭送水来了。

任太虚才恍神,竟已到了中午。

将卷子好好放进卷袋,挂到一旁,免得一会被污了。

又起身,在号房内慢慢走动着,活动着四肢关节,免得酸痛不适。

不到一会,就有吃食送到了他这里。

这里由着贡院统一发放食物与水,但凡在这方面出问题,无论是舞弊还是中毒,都能直接找到负责人。

相关人员,为了自己活命,也会加倍小心。

两个士兵一个将煮过的清水用木壶装着,尚冒着热气,放到木板横着桌上,又有一篮子熟食,都是易存放的饼子,有着五种,含着五谷,这是个吉祥寓意。

之所以在地方,还能在号房里自己煮饭,到了会试这里,却全都由着贡院按顿统一发放,一是体恤考生,二则是怕出事。

洪阳三年,曾有前朝复辟党,混入贡院,试图引火,酿造惨案。

虽没成功,但从此以后,在会试时,不仅仅多了好几个水缸,随时可以灭火,还直接掐灭了个人失误造成火灾的可能不再让考生自己做饭。

任太虚对此是十分赞同,数千个考生,但凡有一个不小心引火,贡院古色古香,木料建筑到处都是,一旦着起大火,比地方考场还难救援。

他可不想考一次试,还要受一番惊吓。

任太虚借着一点放凉了些的清水略洗了洗手,就捏起一块饼,吃了起来。

吃完了,中午又睡了一小觉,下午醒来,先在自己这号房内解决生理问题,随后捏着鼻子,将前三道题的两道都写了。

落笔时,发现天已经黑了下来。

贡院这里给每人都发了蜡烛,共三根,任太虚将卷子收起,借蜡烛的光,吃了晚饭就睡了。

第一天下来,各个号房内多多少少都有了一些尿骚味,虽是三月,不是热时,可这味道也有些冲鼻。

任太虚暗暗庆幸自己第一天就将最难写的三道题写好了,后面四道题,想必今日就能写完,明日再检查一下,就可交卷。

这样的环境之中,难免是影响行文的思路,影响发挥。

听着附近传来的叹气声,任太虚再次净了手,吃完了士兵送来的饼,又喝了一些热水,这才收拾干净了,将昨天写在草稿上三道题,检查一遍,润色过,仔细抄录在了卷子上。

又检查了两遍,发现一点错污都没有后,待墨迹干了,小心翼翼收到卷袋。

接着就是准备写下面的四道题。

这四道题,无非就是策论、作赋之类,不到一日,就在草稿上匆匆写完了三道题。

虽错估了时间,第二天没有写完全部的题,但相比别人,任太虚的时间也依旧是充沛。

这还是十分悠闲状态下所写,并不紧着时间。

依旧是按部就班的吃饼子、睡觉。

第三天,任太虚早上吃过了饭,又净了手,才慢慢抄录三道题。

但不知是不是受了寒,这一天,不仅是他,附近号子里的考生,不少都咳嗽着,状态不佳。

任太虚虽没到生病的程度,可听着附近此起彼伏的咳嗽声,也觉得嗓子有些发痒。

有些考生前两日没有写出多少,这一日有些急火攻心,在中午时,午睡了片刻,就是被一阵哭嚎声惊醒。

接着就是脚步声,监试衙役毫不留情把他拖出去,他还想嚎,结果被塞住了嘴,呜咽的拖了出去,吓的周围的号房考生瑟瑟发抖。

“又一个崩溃了。”

任太虚侧耳听了听,叹一口气,继续写最后一道题,写完,直接将已写好了的内容抄录到卷子上。

接着,对全部卷子看了看。

科举有许多诀窍,首先是朝廷法度相对稳定,学此可得主流,违时之文难合时代之辙,写的再好也没有用,这点上,野路子就吃亏太多了,而太学生,本身就是主流,占了许多便宜。

当然,一味合于时风,就泯于众人,吸引不了考官的目光,因此考文,必须出新出奇,是故法度正大、和平、雅澹,不落时风,而必有分出新,以吸引考官的目光。

任太虚的文不仅仅是分的新奇,更是在“文”方面,展现得淋漓尽致,使人有着多一字臃肿,少一字太瘦的感觉。

就算是任太虚自己,也有着墨无有修删的感觉。

此文章已经是目前的任太虚所能达到的极限,状态也是他能表现出来的最好的。

……

时间渐渐过去,考场之中的举子难免是有几个癫狂了的,却是没有丝毫的影响到任太虚。

随着一道洪亮的鼎声传来!

“到时间了?”任太虚抬头看向外面,发现外面的天有点灰蒙蒙。

虽是考三天,实际上,是三昼两夜,第三天夜晚,随着梆子声响起,会试的时间就结束了。

“这便是考完了。”任太虚忍不住发了会呆,听着不远处走来脚步声,将之前收起来的卷子,摆好,连同草稿,都放在了桌子上。

不一会,就有考官带着士兵,依次号房收卷,不过,如果还没有答完,允许蜡烛点完。

点完了,黑幽幽,也看不出字,考官也不会再给时间。

走到任太虚这里时,有人眼睛一亮,却不作声。

任太虚和前面的考生一样,将卷子递过去,眼见放好了,离开了,他这才整理了一下已皱巴巴带着一点味道的衣服,收拾笔墨,朝着外面走去。

贡院外不到半里处,有着一座等候亭,其实这里更有一片空地,此时停着不少牛车、轿子,都是来接考生。

任太虚走过去时,雨蒙蒙而下,天地之间一片苍茫,望着远处正举伞朝着走来的李化元,不由一笑。

“公子,考场怎么样?”

“要是我再不中,何人可中?除非真的是朝廷科举黑暗,无寒门立椎之地了。”

李化元闻言,也是露出笑容,和任太虚待了近两年,他自然是知道任太虚不是一个爱吹嘘的性情,既然如此说应当是真的!

不过,不知道为何他总是感觉自家公子比之往常多了一些的朝气,倒是不太像以往的那个稳重的公子了!

他自然是不知道任太虚日后打算在自己的表面上贴一层不羁豪放的外表,当做自己的保护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