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诸天万界的轮回客 > 第二百六十四章一年

诸天万界的轮回客 第二百六十四章一年

作者:爱吃糖虫子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5-01-11 01:00:01

第二百六十四章一年

转眼间却是大梁历六十一年。

这也是弘治十一年,此前的一年之中,发生了许多的大事。

其中最是吸引天下人目光的便是两件事!

这第一件却是北疆草原的情况,这一代天骄冒顿的后裔铁木尔先是统帅草原联盟进攻大梁,直接夺走了嘉峪关。

只是后来被大将军周武挡在北凉城外,阻挡了铁木尔对大梁的入侵,本以为这就是结束了。

但是之后的一个消息却是有吸引了天下所有人的目光——那就是草原统一了!

不是联盟,而是统一!

这是草原历史上的第二次统一,前一次是冒顿,这一次是冒顿的后裔铁木尔!

后世永远会记得大梁六十一年,铁木尔部落的大汉统一草原,号称穆德易汗,草原语意为草原的永远的大汉!

面对统一的北疆草原,大梁也不得不十分重视,直接将大将军周武留在了北疆之北凉城,后面又是征收了十万新军,前往北凉城。

此时的北凉城陈兵三十万,连同着周围的数十个城池,组成一道防线,结成了一片铜墙铁壁,小心的警惕着草原,时刻准备着面对着草原的入侵。

这第二件事却是之前南方的水灾。

一场巨大的洪涝灾害,直接让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大梁即便是底蕴深厚,不断的派遣官员前去南方赈灾,但是也只是杯水车薪。

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之后却又是出现了前朝的余孽——商复的造反,商复自称是大周末代皇帝的嫡孙。

当年张远虽然是对着大周的皇族举起了屠刀,斩断了很多的大周皇室血脉,但是也是有幸存者,比如商复的父亲商良,大周末代皇帝的十一子。

当时的商良尚在襁褓之中,为了躲过皇宫的血案,便是被一些遗老遗少带出了大周皇宫,之后隐姓埋名,暗中积蓄着力量。

不过眼看着大梁越发的强盛,显然是复国无望,他便是将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儿子身上。

商复——这个复字便是复国之意!

商复从小就是继承父亲的意愿,不断的招揽门客,结成势力,在地方上已经是成了一方豪绅。

在昔日的一些遗老遗少的支持下,商复这些年积蓄了许多的力量,本来是想着坐看天下局势,若是大梁依旧是风平浪静,国力强盛,便是继续等待着机会,将复国的意愿传给后辈!

此可谓是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但是一场水灾顿时便是让商复看到了时机!

数百万的流民,这都是他可以利用的对象!

商复果断的带着多年积蓄力量,直接攻下了一方县城,然后招揽流民,充当军汉。

商复提供衣食,对于这些流民而言无疑便是活命的机会,既然是能活命,造反又算得了什么呢?

如果不造反,自己一家人都是要饿死!

一边是饱腹活命,一边是饿死!

这时候难道还能期待这些流民有什么爱国之心吗?

没有体会过饿的人永远是不会知道饿得狠了,即便是易子相食也不是没有过。

比起这样的人间惨案,造反的代价无疑是轻了很多。

造反终究不过是一死,这是最坏的结果。

但是也有可能不用死,还能博一个富贵!

两者相较选其轻。

于是这些流民纷纷前去应招。

依仗着这些流民,商复又是攻下了数县,借着这数县作为根基,开始打响自己的名号商天子,意思是正式的开始招兵买马!

短短数月,便是有了数万大军,数万大军又是裹挟了数十万流民,直接搅乱周围数郡。

凭借着数地的基业,加上面对朝廷大军一开始的顺利消息,一时间商复也是得到了许多自诩是有志之士的投靠。

一些南方的世家大族也是愿意派出一支旁系弟子前去投靠,这一支旁系都是被划出了族内的,也是让朝廷找不到话说。

世家从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之中,既然商复表现出来一定的潜力,自然是值得他们投资一手。

手下多了不少的能人,又是多了一些氏族为其渲染名声,一时间商天子的名号顿时在南方的流民之中流传起来。

盘王创世,大水灭世。

水漫天南,灭世之初。

商家天子,救世之主!

三句民歌也是在天下流传起来,这歌谣加上了一些玄幻色彩,但是有着这南方的洪涝验证却是恰好合适!

一时间南方的无数的愚民愚夫都是有些迷信商天子,即便不是流民也是在家中放上一座商天子祭台,希望得到庇佑,不让大水继续肆虐。

而且朝廷虽然是反应了过来,但是偏偏是受到地势水灾的影响,却是不好派遣大军前去剿灭。

水火无情,即便是大军也挡不住洪涝,万一大军运气不好,或者是敌军狡诈,出现水淹七军的情况,岂不是亏大了?

而且洪涝之下,,也是不好行军,难以及时前去镇压。

南方的水灾依旧是没能处理,北疆又是局势紧张。

面对这样的情况,朝廷只能是先行派遣数万大军在一位老将的带领下前去镇压。

……

这老将艰难的行军避过了洪涝,到达了应当是镇压的战场,但是看到对面势大,强行镇压只能是白白送命。

到底是老将,也是兵法娴熟,更是稳重,既然知道不能镇压。

就尽量的阻止对方的作乱速度,防止对方做大便是。

等到这水灾处理完毕了,朝廷真的腾出了手脚,便是可以彻底解决这次作乱。

这老将也是果断的下令,分派了兵将前去周围的郡县。

在城池之中,有着城中的百姓配合,借助着周围的城池之力,足以阻挡这些流民。

不求一定是要有战果,只求是能稳守住城池!

这是稳健的政策,短时间的却是阻挡了商复扩张实力的速度。

但是发现自己的实力扩张缓慢之后,商复也不是傻子,知道对方的想法之后,直接便是转移扩展实力的方向便是。

难道还明知道前方的有墙,还要去撞一头包,不值得!

直接换了一个方向,继续开始野蛮扩张!

同时,商复也不是简单的角色,临走前也是坑了那老将一把!

派人到各地宣传这老将畏战!

甚至是说着老将想要投降,一直和商复眉来眼去。

老将不攻打商复的军队便是证明!

他倒是打得好主意,想要看到大梁君臣之间的猜忌的景象,若是这大梁弘治帝当真将这老将招了回去,临时换将。

只是这一来一回,其中耽误的时间,在商复看来就是太值得了。

而且,要是之后派来的新将敢主动作战,更是自取灭亡,自然更是让他如愿。

要是能吞下这一直朝廷的大军,在这南方他的名声不但是更响。

更是能借助着股威势,彻底在南方做大!

商天子这个名称也就是多了几分真实!

……

不过此时的大梁都城之中,大梁弘治帝听闻消息之后,只是微微一笑:“逆贼还当孤王乃是昏庸之君?孤王又不是他的祖父大周末帝,却是直接因为昏庸而被迫禅让给张远,更是饮下毒酒!”

“这商复小儿却是太小看孤王了!哈哈哈!”

弘治帝岁不说英明神武,但是也是一个合格的守成之君,这些年大梁能安稳的发展绝对是少不了他的功劳的。

他派去那老将的原因就是因为看中这老将的稳重。

他明白数万大军前去洪涝之中镇压一只裹挟着数十万流民的大军完全是不现实的。

即便是流民,未经过严格的训练,战斗力不比真正的军队,但是蚂蚁多了也能咬死大象。

更可况是数十万流民和数万大军的对比?

所以对于这支大军,弘治帝一直的想法就是尽量拖延着那商复扩张实力的速度,当然若是真的能以弱胜强他也是不反对!

以弱胜强,老将没有做到,但是拖延商复扩张势力,防止商复做大。

这一点,老将做得很好!

虽然外界说老将畏战,但是弘治帝却是看的明白,那商复扩张的的脚步在这数月之中不但减慢了,更是直接转变了扩张的方向。

可以说,老将直接逼得商复不得不转头!

当然,转头之后,虽然商复的扩张速度又是会上升。

但是数万大军便是能庇护一方,还能要求更多吗?

况且这数万大军前去南方,可谓已经是一支孤军,只要洪涝未能解决,便是一直都是孤军深入!

本是孤军,如何能阵前换将?

即便他弘治帝梁业再是昏庸,也知道兵家大忌!

也是面对外界的留言,弘治帝只是笑笑,并不说话!

他不但是不会受到外界留言的影响,反而是要给这个老将的几个子孙蒙荫,连老将的夫人都是因为贤德守家从而得以晋升二品浩命夫人。

至于说这老蒋的手上,此时更是多了一柄尚方宝剑!

表示弘治帝对着这老将的信任,至于说这老将的功绩,就只能是回京之后再是论功行赏了!

老将得到了这商方宝剑之后,也是只能说是感慨涕零,深感皇恩浩荡!

继续在南方镇守着一方!

……

大梁历六十一年,这一年风云震荡,这是一切的开始。

未来的风云人物纷纷开始粉墨登场!

此时的任太虚依旧是潜伏在安陆县之中,仿佛一切都是与他无关一样。

当然,若不是遇到了苍生教的人,这或许本来就是和他无关!

这一年之中,他只做了两件事,一件事是为会试做准备,这第二件事就是买下了在这乡间的阁楼之旁的数百亩土地。

他自然是没有这么多钱的,但是他的父亲可是安陆官场上的的第三号人物,有了权力便是不会少钱的。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这句话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

当然,他也是得到了他的他父亲和太公的支持。

因为他们这一族目前才是崛起了三代,好底蕴差得太远。

这三代人的贤能才是有了目前的大好局势,目前他们的期望寄托在任太虚身上,希望任太虚能带他们成为真正的世家大族。

但是无论是任太虚能不能做到,都不影响他们置办一份家业,两者不冲突。

所若是任太虚不能带他们成为真正的世家,他们也只有在当地拥有自己的家业之后,他们这一族才是能成为当地的豪族,真正的书香世家!

土地不会贬值,即便是后辈不孝,也是能有用以生存的基业。

当然,若是任太虚能成为一朝大员,留在安陆就不能满足后辈的政治需求,他们可能就会搬到京城。

但是即便是搬到京城,他们也是需要一块拿得出手的祖地!

所以,一块地很是重要!

一个偏僻的小县城之中的一块土地上寄托着任太虚太公、父亲两代人的期望!

作为第三代人任太虚此时身上的责任很重!

任太虚知道他身上寄托着他父辈们的期望,若是以往,没接触到苍生教,他的志向不在此处,可能会辜负这期望。

但是也许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接触到苍生教的结果虽然是不是太让任太虚满意,但是他未来的道路至少是和父辈的期望不冲突了!

甚至他会真正的带领任氏一族成为世上最是尊贵的一族!

有了土地,无需任太虚催促,便是有任老太公开始张罗着佃农,这些佃农帮着任太虚一家耕种土地。

数代之后,任家真的就是成为了地主阶级,这些佃农的后人,有些也是成了任氏的家生子,最是值得信任的仆人!

任太虚想要买下这土地自然不是想要隐秘的种地发展,靠着种地慢慢发展,实际上的却是一条安稳的路子。

很是符合任太虚的性子!

只是留给任太虚的时间却是不多,慢慢发展却是不够了。

现在一南一北,已经是两个风云人物,十年时间,若是任太虚不能快速的进行,只能是成为他人手下的失败者!

他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让自己的父辈安心,第二个则是通过置办这份家业的同时招揽忠心几个门客、随从!

他手下总是要有几个亲信的,难道还能全相信苍生教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