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诸天万界的轮回客 > 第二百五十三章科考

诸天万界的轮回客 第二百五十三章科考

作者:爱吃糖虫子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5-01-11 01:00:01

第二百五十三章科考

就在北疆的战事得到了所有人都关注的同时,任太虚等人也是即将进行乡试!

对于大多数士子而言,乡试极其重要,很多士子可能一生都是难以在榜单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君不见范进中举直接就疯了吗?

一但在乡试之中中举,成了举人,也算是有了为官的资本,如果家里有些钱,使点银子,便可以补一个官职。

通常而言,各县的县丞都是由当地的大族的举人担任的!

当然,光是有钱不行,还要有功名,两者都是不可缺少的!

这天,便是科考之日,天色刚刚蒙蒙亮,任太虚就在自家书童的帮助下稍稍做了准备之后,便是离开了东院。

乡试举办的贡院离他们多住的供房不远,毕竟两者都是依照相似的格局修建而成,看着贡院任太虚几人也是觉得莫名的熟悉!

任太虚和自家交好的蒋氏兄弟四人一同,都是整理好随身应当携带的物品,才是朝着贡院而去。

按时到了贡院门口,乡试是科考的第二关,并不像考进士一般的讲究,可该有的检查也还是有,任太虚抬起手臂,让衙役搜捡了一番,提着检查过的篮子入内。

篮子内装的是文房四宝,和三天需要的干粮,没错,他们这些士子接下来就需要在这贡院之中待上三天,无论是吃饭睡觉或者是上茅厕都是有人看守着!

上茅厕被人监视着,这种感受确实不好受!

任太虚倒是好些,毕竟以他目前的武道境界,简简单单的控制三五天的代谢也是不难。

本朝开朝不久,大多都科举制度都是仿照前朝,当然又不能不有所区分,又是在前朝的科举制度又加以添减。

府贡院规模就比县贡院大许多,看上去,倒是星光灿烂,辕门悬着宫灯,站哨的更是披着铁甲,脚步层叠,在夜里闪动着幽光,不时看见领班的九品武官巡查。

任太虚走进贡院,先被引领着走进一个大院,这院门是北门,在平时不算什么,只是普通一道门,可在科考当天,这扇北门则被叫做“龙门”,取的自然是个好兆头,学子从此经过,鱼跃龙门。

龙门后就是一个院落,按照规定,进来考试的学子都要在这里等候唱名。

任太虚走到这里时,身后的蒋若文四人又是跟了上来!

谭航今天倒是一改往日的白衣飘然,只是穿了一件镶蓝色的长裳,腰带上面却是带了一抹艳红!

倒是显得有些怪模怪样,其余人还说笑了两句!

谭航才是解释说,这红色腰带却是“红圈”之意,红圈即是被考官圈中,意味着榜上有名!

这也算是也是吉祥的寓意!

当然,谭航的举动不是独一的,此时的马昕杰三人手上都是系着前些天去老君庙求来的红绳。

四人的作态倒是让任太虚觉得正常,每年乡试都是有太多作为比他们更甚的士子了!

就在进场之前,任太虚四人还看到了一位满头白发,看上去六七十岁的老者,以这老者年岁,还未中举,科举可以说是与之无缘的,现在依旧来参加可能因为执念吧!

这老者家境不差,今天的打扮极其夸张,头上带着戏服之中的一飞冲天礼帽,穿着一身大红色的长袍,其上用金丝绣着数十条锦鲤。

这些锦鲤都是神态俱佳,全都是做出一副喜悦,即将跃龙门的姿态!

周围的人看了,也不觉得另类,毕竟依照着老者的年纪,可能已经是数十年都是未曾中举。

数十年的积累,才学可能已经是够了!

那差的是什么呢!

不免让人怀疑是不是冥冥之中的气运不眷顾自己!

差的就是几分运气!

这不是说笑,毕竟要真是运气不好,偏偏就是遇到一道自己不熟悉的题目,这又是确实为难!

运气好的甚至只是复习了几道经义答题,却偏偏是压中了!

而且运气不但是体会在考卷上的题目之上,更是有可能在外在的环境之中!

比如分配号舍的环境,比如皇帝会不会突然推恩,增加这举人的名额……

当然,对于自己结交的几位好友,任太虚相信的他们能中举的。

不但是这四人学识足够,更是因为这几位的面相都是上等,前途无量,气运过人!

区区乡试中举也是难不住他们的,只是他们都是初次前来乡试,心中不免有些担忧。

任太虚倒是看出了他们心中的担忧,不免安慰道:“我等寒窗苦读十年,今日正当是榜上有名,扬名州府之时,此乃是我辈扬名之机,暂且宽心。”

其余人听到任太虚所言,都是轻轻的颔首微笑。

不得不说,任太虚虽然是他们中间最是年轻,况且家境虽然是不差,但是比之其余的四人还是差了几分的。

但是任太虚风姿绰约,人格魅力极佳,性格又最是沉稳,不轻易开口,一但开口便是一锤定音,所以极其具备话语权,倒是隐隐成了众人之中的中心!

说的话也是最能让人信服!

不多时,四人依照着自己的考号,进入自己考试的进了号舍时。

天才是微微亮起,考场给了三根又粗又长的蜡烛,蜡烛在前朝才推行,这是白元烛,价格不小,显是朝廷花了本钱。

这些在场的生员都是朝廷的预备官员,自然是舍得的!

任太虚看一眼,没去用,这是一天一根,让考生晚上用,现在没开始考试,自然不会去用。

两侧有人走动,翻东西的声音,隔音不强,每个号舍面积也不大,左右不过一米多一点,榻跟桌都没有,只有两块木板,可以搭在墙两侧的隔断上,充当座椅跟桌子。

晚上睡时,大概需要用这两块木板拼凑一下。环境算不上好,但无论任太虚,还是别的考生,都不会有意见,早在进来前,就已做好了心理准备,知道乡试的这三天,必不会好过。

不远还有两个木桶,一个装满清水,这是三天用量,还有一个是空,这是让人排泄用,都有着盖子,但只要一想在这狭小空间里吃喝拉撒睡,任太虚这样对环境并不苛求的人,都忍不住有点担心,别的不说,这几天,怕鼻间少不了满满都是臭味。

除了这些,还有炭火铜盆等,任太虚扫了一眼就略过。

他没有立刻坐下,而在这号舍里站着,慢慢活动身体关节,对面号舍里的人也有些无所事事,虽天色还不亮,可眼神好,也看清了这里模样,见这悠闲模样,倒多看了两眼。

又过了一会,考场有差役挨号舍送笔墨砚台,跟县试一样,是官府统一发放,免得有人利用不同价位的墨色,达到作弊的效果。

任太虚才坐下,慢慢磨墨,心里仍有些心烦气躁,良久才慢慢沉淀下来。

天亮渐渐亮了,其余的士子都在进食,任太虚只是稍稍喝了些清水,

他已经决定这些天尽量减少饮食,从根源处解决环境的问题。

只要减少吃喝,加上任太虚的有意控制,自然就是不会拉撒。

到时候,周围也是少了些不好的气息,能让任太虚有一个更好的考试氛围!

紧接着考场就有差役挨号舍送考题卷,话说到了乡试,一切都非常规矩,考官和考生有任何联系,都得通过差役,不得私下说话。

考题卷装在个密封的信封里,任太虚取出一看,就暗暗一叹。

果然,众人猜的不错,北疆的战事果然是考到了!

省试没有县试府试的诗赋、帖经、墨义这些基本功了,全部是经义大题。

四书五经总共是40万字,要背诵的是20万字,单纯的基本只要下死功夫,就可背诵通过,但对经义的掌握,就不能靠死读书来获得,得有天赋,有明师,甚至得有阅历。

可以说,乡下私塾教育,最多只能中秀才,因此才建有县学、府学进行深造。

“第一卷,论诸科表。”

所谓的科表,在这世界就是公文的基本格式,按照给的事件,撰写各种基本公文——不上县学、府学,根本学不到。

“第二卷,史、策二道。”

“第三卷,论经义五道,重中之重。”

“这北疆战事的考题便是出在第二卷——问策”

任太虚看了考题,心中有所估计,这不过是乡试,考生的卷子自然是难以引起上层的关注的,要是进士会试还差不多。

所以即便是任太虚写出了对于北疆的战事具体的解决措施,主考官或许还会觉得任太虚又是一个北疆总督,只是会夸夸其词!

所以任太虚答题也是要从长计议,为了求稳,任太虚还是决定减少武事上的策略,净量将这北疆的事情牵扯到北疆的教化、民生上面!

无论如何说来,读书人嘛,教化天下,治理民生总不会错的!

这是属于读书人的政治正确!

要是真的在战策上不断的提出见解,要是遇到有眼光的考官自然是好的。

但要是考官十分不喜欢这战策,直接将任太虚打下榜单,才是亏大了!

审完题,任太虚便是开始作答!

论诸科表,其实本质是和诗赋、帖经、墨义这些基本功一样,是公文的基本功。

这些东西可以说都是主管记忆,对于这方面的东西,任太虚优势很大!

因为任太虚有一个常人没有的天赋——过目不忘。

这样天赋倒也是任太虚作弊,觉醒记忆之后,虽然主学武道,但是对于自己前一世的杂学——丹道,任太虚也是没有放弃。

结合着此方世界的药理,任太虚也是创造出来了几种丹药。

其中最是有用的便是神魂丹,借着这丹药,任太虚体质增长的同时,自身的神魂力量也是不断的增长。

神魂有所增长之后,任太虚也就不全是依靠着丹药,也是结合着前世的见识,创造出来了一门粗浅的无需借助上一界的灵气滋养,便是能增长神魂的功法!

有了功法,任太虚的神魂力量不断上升,他自然便是有了过目不忘的记忆。

这乡试的考题很多很杂,关于四书五经的知识考的很细。

要是没有过人的记忆力,或者是经过题海战术,或日更数千的锻炼,根本难以适应。

难怪许多第一次参加乡试的生员,往往不能适应考试强度,身心崩溃。

“要是没学过,或学的不精,很难弄,错漏百出,要是精了,写起来就几乎不耗脑子,幸亏我还算精通。”

任太虚很快就是全心投入进去,为了谨慎,他还是先用草稿,总共七种公文格式,刷刷就写完。

仔细对了一遍,发觉并无错漏,就登录到了正式卷面上去。

吹了吹墨,见墨干透了,才叠了放好。

“第二卷是论史、论策二道。”

“论史,就是对历史的评论,论策,就是对现在发生的事的评论,可所谓古今尽述。”

“这是要求政治正确啊!你要是在评价前朝的历史之时,言语之中多有赞美,显得十分推崇,即便是有理有据,说得也是事实,但是多半也是不行的!”

“毕竟要是真的前朝那么好,岂不是质疑了大梁政权的合法性?”

“既然前朝那么好!太祖为何要造反?”

任太虚眉头一挑,就了解官方的用意。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可以说是寒门能突破社会阶级的唯一渠道,因此大凡有点钱的人家都支持子孙读书。

可是朝廷每年只需要一二百空缺,就得筛除大部分人。

“公文是看基本办公能力,总不能取了什么都不会的读书人。”

“史、策二道就是考基本的决策管理了。”

“史还好说,历史已经确定,主要的是紧扣官方的忠勤二字就脱不了题,策就是问怎么样办事。”

“只会喊着,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怕是都在策论上露了怯,露了丑。”

所谓对于第二卷之中的北疆战事的问策!

任太虚对于北疆的战事净量不谈细节,大多是谈论民生、教化,对于战事既不着重描写,但也不轻描淡写,让人觉得并不不重视。

着重于描写事实,运用春秋笔法,写的有理有据,让人信服,让人挑不出一丝的毛病!

这份文章虽然并不是十分出彩,但是用来考试却是极佳的!

有人说八股文出不了绝世文章!

不假!

绝世文章又是需要灵感的,没听过文章本天成,只是妙手偶得之吗?

真要是一本一眼的依照着题目、提纲写文章,的却是很难出彩!

君不见李白醉酒之后,写出的文章才是绝佳吗?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也是酒醉之后的绝唱!

答过了北疆战事,任太虚只是看到下一个策题——江南水道治理,这是问策治河!

任太虚真正惊讶了,之前北疆起了战事,让天下人吸引住了眼光,倒是让人忽略了江南的水灾,南方多雨,多水灾,记上河道堆积,一旦发生水灾绝对不是简单的问题!

而且这一次与北疆的战事并列举出,更是让任太虚明白此时定然是不简单!

观察南北的局势!

这不由让任太虚想到了王朝末年的景象!

北方战局糜烂,这是**!

南方水灾,这是天灾!

王朝末年也往往是天灾**并行!

又是想到之前看到的自己四位友人的面相都是富贵,但是带着开天辟地,富贵不应在今朝的面相。

一时间,任太虚心中不由得又是多了一些思绪。

难道如今才是立国六十年的,正是强盛时期的大梁真的也是将要倾覆了?

摇摇头,任太虚将脑海之中的思绪清理出去,反正自己的未来不是在大梁!

现在前来科举,也只是为了满足家人的期望,自己的归途还是只要超脱之道!

无论大梁到底是不是即将倾覆,自己都不应当是太重视!

现在还是答题才是正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