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花重大明 > 第6章 孛星坠陨

花重大明 第6章 孛星坠陨

作者:乱花西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0:43:02

第6章 孛星坠陨

朱元璋在打败长江上游的陈友谅,向长江下游进攻张士诚的地盘时,结识了恕妃。

当时恕妃是通州乡下一户农家的女子,本名陈一花,父母早亡,家里只剩下她独自过活。

朱元璋率领一支十几人的先锋队路过她家,并躲藏在附近以避开张士诚的眼线。

不料这个农家女子表面温柔贤淑,拳脚功夫却比军中强壮的男子有过之而无不及。

起初陈一花把朱元璋当作盗贼劫匪,赤手空拳一连晃倒了两三个大汉。

朱元璋说明来意之后,她立即表明自己愿意收留他们,这其实也在朱元璋的意料之中。

原来张士诚占据物产丰饶的吴地之后贪恋享受,并且骄纵他的士兵横征暴敛,侵占良田,对他们欺辱百姓,抢夺良家女子的恶行视而不见。

当地百姓怨声载道,当他们听闻朱元璋的军队纪律严明,其人廉洁为民,德才兼备,不失为一个志士仁人时,都盼着朱元璋的军队早些打到吴地来。

陈一花帮了朱元璋的大忙,朱元璋看她面容姣好,又不矫揉造作,别有一番风味,心生喜欢,便纳她为妾。

朱元璋登基之后,陈一花被封为美人,凭着自己的与众不同和通达世故,没有多久时间,她就爬到了妃子的位置。

本来朱元璋想封她为武妃,以表明她在所有后宫佳丽中的独特性。不料她自己却请封恕妃。

按她的说法,她从马皇后身上学到了宽恕才是最大的美德,她要时时刻刻警醒自己实践这个美德。

马皇后因此也特别喜欢这个独特的姑娘,自此之后与她越走越近。

石头的突然闯入把屋内正在分享乐事的三个女人吓了一跳。

李夫人一直以为石头在院子里玩耍,她不知道石头奔过了多少座宫殿,穿过了多少条长廊才大汗淋漓,气喘如牛地出现在她的面前。

她在闲聊中一直维持的端庄笑容被突如其来的担忧取而代之。

“石头,你跑什么呀?瞧这满头大汗的,别感冒了!”

李夫人责怪的语气中带着无微不至的关心,一边拿出绢帕替石头擦汗,一边轻轻拍着他的背:“皇后娘娘赐给你一本诗集,你要好好学哦!不要辜负了皇后娘娘的一片苦心。”

“谢皇后娘娘!”石头小心翼翼地接过诗集,就好像捧过一碗苦口的药汤。

不过这苦味只是在他的心中蔓延,他没有让皇后娘娘觉察出半分他对诗集的厌恶之情。

李夫人也不敢叫石头在马皇后面前背诵诗文,出乖弄丑的后果可想而知。

“来,见过恕妃娘娘。”李夫人朝马皇后身旁的一位娘娘看去。

“给恕妃娘娘请安!”石头乖巧地应付着一切繁文缛节。

虽然憎恨坐在书房里背书,但是他却十分擅长与人打交道。

“乖,石头长得真好看,比姑娘还俊俏。”恕妃容貌端庄,温文尔雅,比马皇后年轻许多,一双明眸柔情似水,可以感化最凶狠的人,融化最无情的心。

在她面前呲牙裂嘴,甚至连绷着脸都是一种罪恶。

当石头第一次见到恕妃的时候,立即就对她产生了好感。

她身上有一种令他着迷的亲切感,令石头愿意向她倾吐心中所有秘密,这是石头在李夫人和马皇后的身上都体会不到的。

“恕妃娘娘,你可别被这小子的外表蒙骗了,他调皮得很,没少挨他爹的骂。”

李夫人温柔地摩挲石头的脑袋,她百般疼爱的举动与口中的责备竟然相兼相顾。

“呵呵,石头,你很怕你爹吧?”恕妃笑道,眼神之中满是疼爱。

“回恕妃娘娘的话,我不怕我爹。他想骂,我就让他骂几句,他想打,我就让他打几下,我还是他的儿子,他还是我爹。”石头学着他崇拜的那些英雄放出豪言壮语。

“哎哟!小小年纪竟然有这般见识?咱们石头以后是要做大事的呢!”恕妃心花怒放,就好像是她的儿子即将出人头地一般。

“恕妃娘娘过奖了!”石头虽然厌倦礼数,可是在长辈面前却从来不会给自己的爹娘丢脸。

“哟,我要是有这么一个乖巧的儿子就好了。”

“娘娘说的哪里话?娘娘生的龙子一定聪明伶俐,颖悟绝伦。”李夫人赶紧道。

马皇后在一旁看得哈哈大笑。

“好啦,恕妃,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看上别人家的儿子呢!李夫人,宫中事务繁忙,本宫对你们母子照顾的少,以后有事你可以找恕妃,她是个热心肠的人。不过……”

“不过?皇后娘娘,还有什么不过呀?”恕妃有些着急。

“别抢人家的儿子啊!”马皇后轻拍案几,假装给予警告。

红晕瞬间飞上恕妃的双颊,她的心思不言而喻。如果此时再妄加狡辩,那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她干脆直说:“我是喜欢石头得很,不过李夫人,你放心,你的儿子永远是你的儿子,我会疼惜他,不过绝不会占为己有。”

“恕妃,瞧你那认真的样,本宫不过是开句玩笑罢了。”

“皇后娘娘,恕妃娘娘,石头承蒙你们俩的厚爱,是他的福气。来,石头,谢过皇后娘娘,恕妃娘娘。”

“谢皇后娘娘,恕妃娘娘隆恩!”

洪武九年,天象出现星变,孛星落于北方。

古曰:“日变修德,月变省刑,星变结和。”①

星变历来被看作凶兆,孛星尤为凶险,它毫无争议地被认为是一颗给大地带来重大灾难的星星——上天把一颗光芒四射的星星抛于大地之上,试图警告众生,尤其是帝王不要犯错,否则毁灭一切的力量就将降临于世。

一直以来,朱元璋兢兢业业,事必躬亲,约束臣子,造福于民,不敢有半点松懈。

是什么让老天爷发此怒威?

朱元璋心意困苦,忧扰不绝。

大学士宋濂进谏:“皇上励精图治,周听不蔽,纳谏如流,群臣奉命唯谨,马首是瞻,不敢怠懈,百姓感恩戴德,心怀敬意,皆颂皇恩。”

“然,众人拾柴火焰高,皇上可下诏天下人士上书谏言时弊,无论其言为何,概不追究。此举自是向上苍表明皇上赤心只为天下百姓。”

朱元璋同意宋濂的想法。

他深居宫院之中,只能通过各地行政长官了解天下大事,或许还有一些不平事或者对于国家更好的建树尚未被他知晓。

因此,他叫宋濂起草诏书,颁布天下。

一个酷热的午后,山西平遥儒学训导叶伯巨读到千里迢迢送达的诏书心花怒放,放下手中茶碗走到院中,无惧炎炎烈日激情徘徊,直到胸中文墨喷涌而出无法自持必须执笔写下。

他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儒学训导,默默无闻,无人知晓,但是他自诩学富五车,贯通古今,并立下了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一切乃至是生命的宏图愿景。

他一直书写到深夜,将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倾倒,几经修改推敲,最终完成了洋洋洒洒、字字珠玑的巨论《奉诏陈言疏》。

“臣观当今之事,太过者三:分封太侈也,用刑太繁也,求治太速也。”②

这句话提纲挈领,表明了巨论的主要观点。

之后他层次分明地解释了自己的观点,滴水不漏地阐述了时政弊端,理直气壮地说明了改革的必要性。

最后他信誓旦旦,以他所谏之方法治国,星变和灾祸不会再有任何关联。

写罢,晨曦已露。

他带着比一夜安眠的人更旺盛的精力浏览了巨论数遍,对自己引经据典,逻辑清晰,有张有驰的文风极为满意。

他相信皇上可以看到他的赤胆忠心,他相信自己前程似锦。

阳光明媚的早晨,叶伯巨来到学堂,把巨论交给信使,千叮咛万叮嘱,此为密件加急件,不得被任何人所翻阅,不得延误半刻送达。

走上讲台后,他的热情继续燃烧,并决定将之延续在生徒身上。

“读书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读书的用处很大,大到你们无法想象。你们每个人都需要读书,不要以为你们还生活在元朝,大字不识一个,只要有力气,就能填饱肚子,以后能娶到妻子,能养活孩子。”

“现在世道不一样了,现在是明朝。明朝的皇帝就是要让他的子民都去读书。读书不但为自己,还为社稷。朝廷已经颁下诏书,让有学之士指出朝廷政见律法的不当之处。若提得好,自当会得到朝廷的重用,为社稷造福。我有幸向皇上进谏,此乃读书人之福。你们也要像我一样,以书本为食粮,以读书为快乐之源,心系社稷,方可成就伟业,造福于民!”

生徒们被叶伯巨的激情所感染,个个为之动容,拍手称快,立下雄心壮志,定然向恩师学习,不枉此生。

其实,他们隔三差五就会从叶伯巨那里得到类似的鼓舞,只不过这些鼓舞今日才从他们的耳朵震撼到了内心,因为今日的叶伯巨光芒万丈。

注:①引《史记天官书论》

②引《明史叶伯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