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花重大明 > 第219章 犹疑不定

花重大明 第219章 犹疑不定

作者:乱花西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0:43:02

第219章 犹疑不定

与此同时,朱元璋也没忘了对后世子孙的训诫,颁布了,严苛之至,令人心惊。

它相当于一部家法,若违反了家法会被踢出朱家家谱,以奸臣处置。

朱元璋尽心尽力为皇太孙朱允炆筹谋太平的江山,但他绝对不会料到放虎以自卫,实则引火烧其身。

一个迟暮的老人在两个仆人的搀扶下徐徐走进轩辕寺。

老人须发全白,体力衰微,但他刚毅的神情,如炬的目光显示出他呼风唤雨的威望和赫赫扬扬的光芒。

他身边的仆人身形矫健,步态轻盈。

他们对老人的恭敬除了职责之外,还有赤诚。

他们不仅把老人当做主人,还把老人当做头顶上的天。

这个老人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尽管他为后世安排的滴水不漏,还是感觉日夜难安。

在感知了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时间不多之后,他想最后一次听听上苍的忠告。

朱元璋替朱允炆找了几个能守住大明江山的人,他们是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

这三人都是修为很深,威望极高的儒家大师。朱元璋认同治理天下需要仁政的观点,因此选择了三位儒家学派的坚定守护者。

他相信他们能在太平盛世辅佐朱允炆成为一个仁德的君王,同时,以忠孝节义为人生信条的儒者势必会对帝王忠心耿耿,绝不会以下犯上,谋反作乱。

然而,朱元璋还必须考虑到战乱。

在他一次又一次平定边疆的过程中,大明王朝已经显示出了越来越强大的实力,周边外邦暂时不敢轻易冒犯大明。

可是,若他朱元璋不在了,外邦是否会欺负他的孙儿?何人能替他的孙儿平息动乱,安定局面?

在战争中,这些儒学大家不会改变陈腐的书呆子气,他们纸上谈兵而不善实战,朱元璋不能指望他们。

同时,“强枝弱干”的惊天响雷也像噩梦一样困扰着他,叶伯巨的奏章历历在目,洋洋洒洒的言犹在耳,朱元璋关住了他的人,可是关不住他的话。

虽然他不肯当众承认叶伯巨所提建议的合理性,但他比谁都清楚叶伯巨的话不无道理。大明现在的局势正是叶伯巨所说的“强枝弱干”。

在大明王朝版图上,他能征善战的儿子们包围着他初出茅庐的孙子,夹辅王室,镇摄四方。

这有利于大明对抗外邦,但也威胁到了未来的君主。

若他的儿子们不甘做枝叶,那么他精心布局的蓝图将支离破碎。

朱允炆年仅二十一岁,年轻稚嫩,没有阅历,但这并不是朱元璋最担心的。

他深知自贤不如知贤的道理。善用贤人则年老而不衰,智尽而不乱。

朱元璋为朱允炆甄选的辅政大臣的智慧会使朱允炆管理好这个国家。

他担心的是朱允炆的心善仁慈,在他眼里是孙子的心善仁慈不讲究分寸。

仁善可以安民心,定天下,也可以被敌人当作武器。朱允炆的仁善使他不愿意看不到身后那些虎视眈眈的眼睛。

或许他看到了,但终究觉得仁善可以感化一切邪恶。

朱元璋可以帮朱允炆选择贤人,可以改善朱允炆所处的外部环境,可是他却没有办法改变朱允炆的性情。

自从朱允炆十六岁被立为皇太孙以来,朱元璋便日日将他带在身边,上朝带着,下朝带着,进膳带着,有时连就寝也带着。

他不仅想将自己一生的经验都传授给朱允炆,还想让群臣和藩王们对朱允炆产生一种信任,就像信任他一样。

朱元璋以一个普通香客的身份来到轩辕寺,他既想表达自己的虔诚也想听到真话——上天对他真正的启示。

江山的稳定完全容不得半点差错,他摒弃了皇宫中一大堆的占卜师和天师。

他们神秘兮兮卜算出来的命理无非是依据他的喜好和心情说出的陈词滥调。

他们不敢说实话,或许根本没有实话,一切都是他们审时度势的论调。

朱元璋很明白他们的伎俩,不过他需要他们来平衡朝中的各方势力,需要他们给他这个天子冠以更大的神威。

而有的时候,他也愿意相信谎言。

轩辕寺的小和尚通报方丈后,宝通迎了出来。

看见朱元璋的打扮,他知道了自己该说什么话:“施主,有什么老衲可以帮您的?”

“我想求佛祖给我一点启示。”

来来往往的香客手中端持的檀香散发出迷蒙的烟雾。

它们在朱元璋头上盘旋,越升越高,越飞越远,仿佛把朱元璋带到了西方佛祖的跟前。

朱元璋闭上眼睛,双手合十,默默祈求。

“好的,施主请随我来。”

宝通把朱元璋和两个侍卫引到了一间禅室。

禅室静谧神圣,隔断了外界的嘈杂纷扰,似乎一条与佛祖交流的神密通道出现在他们与佛主之间。

光芒万丈的如来佛祖手掌向外,指尖朝地,这个手势被称作“与愿印”。顾名思义,佛祖会给予众生实现愿望。

“施主想要什么启示?”宝通问道。

“我老了,总有一天会离开这个世界,我希望找到一个能照顾我孙儿的人。”朱元璋简洁明了的回答。

他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说过这样直白的话,在这里他不能隐晦和迂回,尽管这种习惯已经深入他的骨髓。

宝通的脸上始终挂着同样的表情,与佛祖的表情有异曲同工之妙,似乎在笑,又似乎不在笑,他很谦逊,但又绝不容亵渎。

在一个帝王面前,宝通从容自若,因为在神的光辉下,他不需要仰望任何人。

他拿出一桶签,对朱元璋说道:“施主从中抽出一根,看看佛祖的启示吧。”

朱元璋伸出手,迅速的从签桶里抽出一根签。他不能权衡,不能犹豫,要靠他的本能。

他把签递给宝通,签上写着“第一百二十八签”的字样。

宝通拿出一本解签书对照,然后娴熟地从墙上一整排密密麻麻的小抽屉中抽出一格,从里面拿出一张对折的签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