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花重大明 > 第207章 龙脉福地

花重大明 第207章 龙脉福地

作者:乱花西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0:43:02

第207章 龙脉福地

花重大明第207章龙脉福地“大人请进!”知道了傅友德的身份后,住持改了称呼,这和献媚无关,只是出于尊敬。

禹王殿正中供奉着禹王像,皋陶和伯益立于他的左右。

禹王头戴冕冠,身着龙袍,双手捻着垂于胸前的黑髯,威严端立。

傅友德上前一步,跪在蒲团上,心中默念祈愿,拜了三拜。

知府如法炮制。

其实拜佛的过程特别简单,或许感动神灵的并非只是这三拜,而是时刻记挂着神灵的存在,警醒自己的德与礼,一瓣心香,心虔志诚。

走出禹王殿,打在伞上的雨点温柔了许多,从伞檐滑落的雨水不再连成线,滴滴嗒嗒的,像珍珠一样没入地上的积水中。

“雨小了!”知府瞪大眼睛,撑大鼻孔,竖耳聆听,像只受惊的野兔。

傅友德把伞从脑袋上移开,仰望天空。

涂山对面的荆山之顶出现了一块泛白的天空,它好像是淤泥中的一朵莲花,生机勃勃,慢慢向四周伸展。

乌云自惭形秽,仓皇撤退。

一朵莲花变成了十朵莲花,十朵莲花变成了一百朵莲花。

池水慢慢变蓝,铺满了莲花。

“禹王显灵了!”傅友德手中的伞落在地上,他第一次感通了神灵,在这片奇妙的土地上。

“禹王显灵!”知府全身战栗,又想起了他的乌纱帽,在逃过了一劫之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魄力已然烟消云散。

“善哉,善哉,二位大人的虔诚感动了禹王。”

中寒道长的脸和天空一样明朗,那些成年的皱纹好像瞬间逃之夭夭。

“大难化解,无事挂怀,贫道带二位参观一下敝宫吧!”

慈航殿、邱祖殿、苍龙阁都没有引起傅友德的兴趣,藏经阁前的一株垂乳银杏像万绿丛中的一朵红花,令他挪不动脚步。

“大人好眼力,此银杏树有千年之寿,雌雄同株,果实无核,实乃奇观!”

中寒道长拍了拍粗壮的树干:“两人环抱也抱不住它。”

“在下听说过一句俗语‘不过千年不垂乳’,这棵银杏树的垂乳居然有百来处,实在惊人,估计在此处生根有两三千年了吧!”

傅友德盯着头顶上一排树瘤,参差不齐,像是垂吊着的乳,这就是银杏垂乳的来由。

“这个垂乳有四尺长!”知府指着被垂乳压弯的一处树枝惊呼。

“呵呵,大人看这树像什么?”中寒道长笑道,眼神讳莫如深,像是在考验傅友德。

傅友德退后了几步,以便将银杏树的整体尽收眼底。

雨过天晴,十丈高的银杏惬意的舒展臂膀,拥抱蔚蓝色的天空。

尽管它饱经沧桑,历尽风霜,它还是感恩劫后余生,感恩上苍的仁慈。

在傅友德眼里,银杏树像气势磅礴的高山,像岿然屹立的巨人。

不过他没有说出口,他觉得这好像不是中寒道长所要的答案。

傅友德眯起眼睛,又瞪大眼睛,反复打量,看了又看,最后摇摇头说道:“请住持点拨!”

“请大人站在这里看看。”中寒道长指着西南方位。

傅友德走过去,当他再把头抬起来的时候,他看到了一条龙!

他的身体一震,本能反应是忐忑不安。

一个在真龙天子面前俯首屈就了三十多年的人清楚地知道,除了皇宫,除了皇上,其他地方都不应该有龙的图案。

他转头看了中寒道长一眼,中寒道长的目光似乎在告诉他,此事只有你知、我知、天知、地知。

傅友德感激中寒道长对他另眼相看,那种一见如故的感情发展成了生死之交。

知府也走到傅友德身旁,抬头凝望,却什么也没有看出来。

龙对他来说太高高在上,在地面上他看不见,也不敢想那是一条龙。

“大人,你看,对面是荆山,两山之间云雾缭绕,常常有奇幻景象。”中寒道长捋着胡须,意味深长。

“这是块福地!”傅友德终于开口说了能说的话。

“是福地,是福地,禹王保佑!”知府连连附和,除了禹王年年保住了他的乌纱帽,他不知道这里还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知府大人,你去再给禹王上一柱香吧,或许洪水能退的快一些。”傅友德想把知府打发走。

“是,国公爷!”知府带着重任离开了。

“住持,您是说这里有灵气?”只剩下傅友德和住持,傅友德不再顾忌,他认定住持是站在他这一边的。

“嗯,盘龙之地,神仙护佑,福运绵延。”中寒道长像是来给傅友德泄露天机的神仙。

“看,那里有块望夫石,大禹之妻涂山氏望夫所化,那边是白乳泉,泉水像乳汁的一样香甜醇美,不是仙境胜似仙境啊!”

傅友德的脸抽动了一下,身上的剑伤阵阵作痛,一股电流在他的身体里肆无忌惮地游窜。

兴奋到达了巅峰,原来身体是承受不了的。

无数次战役的胜利都没有令他像此刻这般心潮澎湃,他想着沾染龙气的感觉,他的子孙说不定会……

他义无反顾地决定买下涂山脚下的田产!

傅友德和知府交代了水患的善后,主要是统计损失,向朝廷据实汇报,奏请减税,以及安抚百姓。

另外,他还落实了防洪工程的具体方案,要求凤阳立即着手工程实施。

之后,他便匆匆赶往应天,向朱元璋汇报此次水患带来的灾害以及新增的防洪措施,还有就是,奏报购买怀远涂山的田地。

朱元璋没有像他打了胜仗之后那样给他一个爽朗的笑容,傅友德有些担心他购买田产的事因此夭折。

“皇上,凤阳的堤坝年久失修,阻挡洪水的能力也不够强,今年暴雨又较往常猛烈,因此城中灌水,稻田尽毁,损坏颇强。”

傅友德据实禀报,这不是他犯的错,他觉得皇上没有理由责怪自己。

“损坏颇强?史无前例!你在凤阳呆了那么些日子,怎么就没看到隐患?”朱元璋连日来夜不能寐。

凤阳是他的家乡,他曾经还想迁都凤阳,因此在那里建了中都。

洪水淹没了中都和他曾经种过的稻田,他如何能不心痛?更重要的是,他觉得他的根基遭受了地动天摇。

“臣想在告老还乡后安居凤阳,此次只是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居所。”

傅友德心里不高兴,这不是战场,水患不是他的责任。更何况他冒着风险出城,上山拜求禹王,最终还是减轻了凤阳城的损失。

他尽心尽责穷思极虑,为凤阳的防洪规划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经验。

可是朱元璋却只字不提他的功劳,把所有的罪责都倒在他的身上。

“百姓为首,社稷为重,这不是为官者的本分吗?你只顾养老,视人命如草芥,弃社稷于儿戏,荒唐!”

朱元璋的话像火一样喷到傅友德身上,傅友德只好想象着自己钻到一池凉水中,熄灭了烈焰。

“是,臣知错!”他的声音有点生硬,没有一点讨好皇上的态度。

武臣,尤其是功高的武臣从不卑言屈膝,奴颜媚骨,即使是在皇上面前,也是不卑不亢。

否则,临阵对敌,生死攸关之际如何凭空生出大义凛然,不屈不饶的气节?

“李敬呢?躲在凤阳不敢来见朕了?”

朱元璋转移了苗头,其实他也知道自己把气撒在了傅友德身上,谁让他是第一个从凤阳城里出来,出现在他面前的臣子呢?

“知府在处理善后以及监督新规划的防洪工程,他的奏报一两日就会到应天。”

傅友德见皇上的气消了一些,心里琢磨着要不要提购买怀远田产之事。

“一两日?行事迟缓,不堪重任!友德,你先与朕具体说一说吧!”朱元璋对傅友德恢复了以往的态度。

傅友德心中暗喜,虽然被莫名其妙吼了几句,但毕竟那是皇上。即使他要他的项上人头,他还不也得双手奉上?

傅友德详细禀报了事情的经过,说完禹王宫祈愿之后,朱元璋露出一丝难堪,开始施展他擅长的恩威并施。

“幸亏友德可以像在战场上一样随机应变向禹王求救,否则凤阳恐怕再难重建。”

“皇上谬赞。”傅友德准备循序渐进的提出自己的要求,“此次到凤阳寻觅归隐之地,未料到能有机会膜拜禹王,实乃微臣之幸。凤阳是微臣的福地。”

“嗯,凤阳是个好地方,朕时常想起自己的家乡。莫非身不由己,朕也想看着那里青山绿水,逍遥度日。”

朱元璋只字未提傅友德寻觅归隐之地,傅友德心里忐忑不安。

他琢磨不透皇上的心思,他从来都不善于洞悉人心,只好在朱元璋脸上寻找蛛丝马迹。

朱元璋祥和的目光和眼见着就要上翘的嘴角鼓舞了他,他从鼻子里喷出了一点气息试试水深。

傅友德没有刺探到危险,决定放手一搏:“皇上,微臣求皇上赐怀远涂山脚下田地一块,归老林泉,散马休牛。”

朱元璋慢慢把思乡的目光移到了傅友德脸上,傅友德的请求好像是他始料未及的,好像风阳治下的一块田地正被窃贼慢慢挖走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