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花重大明 > 第13章 中秋赏月

花重大明 第13章 中秋赏月

作者:乱花西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0:43:02

第13章 中秋赏月

朱棣听见人群骚乱的声音,停下脚步,回过头来。

青衣人已经抽出了自己的刀,右手紧紧握着,尽管这是一只半残的手,对于惯用右手的人来说,这是明智的选择。

他的刀有些像唐刀,又有些像少林梅花刀,比单刀长,但又比长剑短。刃极薄,锋利无比,只有极纯的钢才能打造出这样的利刃。

“绣春刀!”朱棣心中暗呼。他没有使用过绣春刀,不过他知道绣春刀的威力,削铁如泥,通常兵器碰到它都会变成残枝断臂。

他断定这个人是跟踪他的校尉,奇怪他为何半路遇袭,又是谁胆敢袭击锦衣卫的校尉。

朱棣看向阊阖,他正满不在乎地把自己的长剑迎向绣春刀。“哐当”一声,火光四射,长剑完美无瑕的薄刃遗憾地出现了一个缺口,不过这丝毫不影响阊阖如山压卵般钳制校尉。

校尉的右臂开始渗出血来,额头直冒冷汗,他拼尽全力用刀抵着剑,苍白的面庞懊丧不已,因为他从未将绣春刀用得如此笨拙。

在失去信念的情况下,抵抗力随之锐减,校尉知道自己只剩下一个机会——逃走。然而他永远不会料到正是这个念头把他迅速逼向死亡。

没有人跑得过阊阖。没有人能像他一样在奔跑的同时行云流水般用剑。

校尉全心全意向前奔跑,伤残的右臂奋力挥动,轻盈的脚步胜似奔马,如此完美的配合只是持续了片刻,利剑从他的后背破肠而入,从肚脐眼冒出尖头。校尉踉跄两步,倒在血泊之中。

朱棣愕然地望着眼前这一幕,他连是否要对校尉出手相助都还没来得及思考,一切都已经结束。

等他回过神来,街上唯一一处没有行人的空地上,满地血色,一具扭曲的尸体显现出曾经痛苦挣扎的痕迹。

沿街的两排店铺里有人探出脑袋,窃窃私语。他们心痒难耐,想要知道事情原委的迫切绝不比朱棣少半分。

朱棣没有上前查看,他不知道还有多少双眼睛在背后盯视,宫里的,宫外的,那些藏形匿影,那些神出鬼没的。

他们到底想干些什么?

八月十五中秋之夜,皓月当空之时,神农宫众弟子三五成群围坐在平时习武的场地上赏月。

神农宫乃中原西部第一大宫,宫中弟子加杂役人员约五千二百余人。它历史悠久,在两千多年前由神农氏的后人创办,宗旨是为了将神农药理发扬光大。

神农宫的宫主之位并不只传给神农氏的后人,而是由上一任宫主选择弟子中能力最强的人担任继任宫主。这样神农药理就被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接班人完好地传承了下来。

与王朝的寿命相比,神农宫堪称长生不老,它在风雨飘摇中见证一代又一代王朝的兴衰,它在深山蔽野中蹈机握杼,日甚一日。如今它根深叶茂,成为中原首屈可指的大帮派。

它将药理分文别类,每一类都精耕细作,在治病、制毒和解毒方面登峰造极,在武术方面亦是出类拔萃,举足轻重。

神农宫如今的掌门人叫农青云,年近五十,虽已过盛年,但龙精虎猛,精神焕发,眼角和前额的皱纹不但未能掩盖他眉目间的俊朗,反而增添几分深谋远虑,高瞻远瞩的气质。

他不爱笑,神农宫的人都不爱笑。不知是因为宫规森严,人人都不苟言笑,所以他也不笑,还是因为他不笑,所以其他人也不敢笑。

总之,平日里神农宫如死一般沉寂,众弟子除了学习和练功,没有任何娱乐休闲活动。

但是到了传统佳节,如新年、上元和中秋,宫中会呈现出大相径庭的欢愉氛围,令外人惊诧,仿佛看见一个人三天没有吃东西,一口气要吞下一头壮牛。

月明星稀,秋高气爽。万众瞩目的主角光芒万丈,光彩溢目,动人心弦,宛如天地间万事万物都为她而生,拜服在她的脚下,接受她万丈光芒的恩赐。

有一个弟子忽然高声吟诵: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①

余众有的同声吟诵,有的有韵律地拍着大腿,似乎想给这神奇的诗词配乐。

农铁舒再添一助兴之物,她拍拍手掌,示意仆人们为众弟子斟上今年新制的神农茶。

农铁舒是宫主农青云的义女,幼年被农青云收留,当男孩养大。她知道自己是被捡来的,但是离开父母的经过和父母的长相都已在记忆中模糊,只剩下几声遥远的啼哭偶尔在睡梦中让她惊醒。

她和农青云的关系很好,甚至比一般的父女关系更好,因为她心中多了一份感激。

她长相秀美,身材窈窕,可却偏偏喜欢打扮成男人的模样,没有流光溢彩的头钗,没有艳丽缤纷的裙衫,不过细看之下,她的娇媚姿态还是有迹可循。

“呵呵,铁舒,急什么?师兄弟们才刚刚用完晚膳,都还饱着!”农青云和颜悦色,神情怡然自得。

这样的他看起来又具有另一种魅力,可以亲近的魅力。他今夜心情大好,不仅是因为佳节同乐,还因为近来他在宫主之位上做出的努力,保住了神农宫的名声。

师父农平风把神农宫宫主之位传给农青云的时候,神农宫还处在鼎盛时期。可是由于神农宫的镇宫之宝神农鞭不慎遗失,西部江湖的众多小帮派就联合起来,妄图推翻神农宫的统治地位。

农青云为保住神农宫千百年来的基业,废寝忘食,日精图治。他一方面更加严厉地督促宫内弟子研药练武,另一方面派人潜伏在各个帮派中,打探消息,防患于未然。

前几个月,神农宫研制的最新毒药试验成功。它的毒性比令人闻风丧胆的神农宫第一毒“神农顶”更毒数十倍,成为新的“神农顶”。

这个消息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蠢蠢欲动的帮派势力立即偃旗息鼓。

“爹,饮茶是慢慢饮的,不能一口喝完,这和饱不饱有什么关系啊?”农铁舒看见神经紧绷的父亲卸下重压,心里十分高兴,俏皮地还起嘴来。

“哈哈哈,好,好好,小丫头越来越会说话了,爹说不过你。”

“今年新制的神农茶,成色可好?"农铁舒问管茶的弟子。

“禀少主,今年日光充沛,雨水丰足,新茶成色当属近十年来最佳。”

“各帮派送来贺中秋的茶叶呢?”

“请少主验茶!”管茶的弟子挥了挥手,十来个手端各式各样精美木制捧盒的弟子立即在西面站成一排。

农铁舒走上前仔细察看。每个捧盒里都铺着一块淡绿色的绢帛,极好地衬托出了茶叶深绿色的光泽。

它们的香气好像隐藏在光泽之后,若有若无。对于爱茶的人来说,这种欲擒故纵的手法实在高明。

农铁舒用两只手指捏起第一个八角形捧盒里一小撮茶叶,放在鼻子边嗅了嗅:“嗯,龙泉茶,好茶。清香中带有一丝甘甜,入口清淡,回味无穷,饮此茶就像读了一首好诗,郁气全消,令人愉悦。”

接着,她又走到第二个桃形捧盒前:“骞林茶。《群芳谱》云:太和山出骞林茶,初泡极苦涩,至三四泡,清香特异,人以为茶宝。此茶可健胃消食,祛瘀强筋,真乃茶中之宝。”

第三个荷叶形捧盒似乎尤为得到她的喜爱,她细细观察盒子一番后才开口:“云雾茶。此茶产于江夏九峰寺狮子崖。该崖常年云雾缭绕,故得此名。茶叶鲜嫩,世间罕见。”

第四和第五个捧盒皆成钟形,她各瞟了一眼,胸有成竹道:“兴国茶品丰富繁多且个中绝妙令人惊叹。此为桃花尖山出产之桃花绝品。而此茶则是大坡山的坡山凤髓。两者香气甚异,却不扰心脾,反倒让人胸怀开阔,心灵通达。众多名医将兴国茶入药,医治忧思烦怨,纠结不解,效果甚好。”

“爹,看!你最喜爱的利川雾洞坡的雾洞茶,经久耐泡,清香绵长,就像爹一样,越老越有魅力!”

农铁舒指着第六个牡丹形捧盒眉飞色舞。今日她有些放肆了,这些话平时决计不会从她的口中吐出。

她因为自己的身世,一直以来都想表达对父亲的亲近和喜欢。可是,除了起居就寝前的问候,她不知道还能用什么方式。

今天被她逮着了机会,她觉察出父亲从未有过的容光焕发和轻松自在,她决定让他们父女的亲密关系更进一步。

“你这臭丫头,就知道折损你爹爹,我现在又老又丑,哪有什么魅力?”农青云用手捋着下巴的一撮胡子,乐呵呵地道。

其实农青云年轻时相貌俊美,体态挺拔,在神农宫算是数一数二的美男子。只是他向来重视的是功名,却从不因为自己的相貌而沾沾自喜。

“爹,你这是说哪里话?爹年轻力盛,武功高强,医术如在世扁鹊,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下至十五六岁的姑娘,上至八十岁的老太有谁见了爹会不喜欢?”

“你这丫头越大越胡闹,爹是管不了了,给你找个婆家,让婆家来管你!”

农铁舒一听此话急了,忙说:“别别,爹,我错了,我可不想找婆家,我要一辈子待在你身边伺候你。”

“别说傻话,臭丫头。前一段你高伯伯来我们宫里提到了一个……”

“爹,你看这是什么?”农铁舒指着最后一个盘里的茶叶,岔开了话题。

“少主,这是荆州海会寺进奉的茶叶。”

“荆州海会寺今年也进奉了茶叶?”农青云听到“海会寺”三个字大吃一惊,脸上掠过一丝疑虑。

注:①引《千家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