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慎重开始 > 第885章 武勋的新制

大明从慎重开始 第885章 武勋的新制

作者:一笑澄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0:34:40

第885章 武勋的新制

严成锦跟在徐俌身后,见这个国公东西张望。

“魏国公,内阁在这边。”

“谢……严大人也要回内阁?”

魏国公徐俌转过头,看见严成锦那张毫无变化的脸,心中不由一动。

脑海中,浮现打听到严成锦的信息,严成锦,男,生年不详,家中妻妾数,不详,门生,不详,官职,内阁大学士兼都御史,爱好,变制。

光最后一条,就很有价值啊。

“严大人啊,老夫可否与你商量一事?”

“可以,请国公细细详谈。”

徐俌手抓着胡须,笑着应道:“老夫方才与新皇说的话,你不是听得一清二楚吗?”

“再听一遍也无妨。”

“……”徐俌。

刚才此子未出言帮他,难道现在会出言帮他?

徐俌拂袖离去,也不与严成锦多计较,直接来到内阁。

国公按唐制是从一品,见了李东阳要微微见礼,但魏国公徐俌地位超然,手握重兵,见了李东阳也只是含笑。

与内阁几人说明来意后,李东阳几人面色各异,摇头婉拒,徐俌想多说几句,哪料李东阳几人扬言部务繁杂,直接驱赶他出门。

出到宫外,徐应宿已经等在马车中,怎么只有父亲一人出宫,徐鹏举那小混蛋呢?

算了,又不是他儿子。

“父亲,请旨一事如何?”

“应宿啊,为父对不起你,今后只怕你要另谋出路了。”

徐俌叹息一声,只觉得有些对不住二儿子一脉。

徐应宿听完事情的经过,抬眸问道:“只要我等若说服内阁,新皇就会降旨?”

……

东暖阁,

“臣以为,魏国公所言有道理。”

严成锦看向朱厚照,与这厮商谈不用打腹稿,这厮的脑回路分分钟让人脱稿,需心算比他快才行。

“老高,魏国公给你多少好处?”朱厚照反问了句,微微眯着眼睛。

“还没给,下了值,臣就与他要。”

“你这狗官竟为了一己私利,出卖朝廷,勾结国公是大罪,幸亏朕是皇帝。”

朱厚照放下豪笔,朝书案上的舆图吹了几口气,墨迹干了少许。

正是前几日,严成锦给他看的天下万国星级难度图。

这厮亲自复刻了。

“良商已成唐宋的国库,三大商帮中,唯独粤商臣没有办法,粤商是财力最强的商帮,新皇知道会如何?”

严成锦听王守仁说,粤商在海外建立诸多商号。

不像晋商和徽商受制约,粤商成为最强盛的商帮。

“南方的百姓要银子,需向商帮借,会让商帮的地位和信用大于官府,帮会的人,可以明目张胆在官府面前杀人。”

良商,终有一天会成为朝廷的国有商号。

必须成为第一的商帮!

这样权力和财富,才会牢牢把持在朝廷手中。

“朕若准许,诸公岂不是会骂朕?”朱厚照不乐意道。

“不会,这也是治理武勋,新皇听臣慢慢道来。”

严成锦递给谷大用一个眼神,谷大用会意立即出去,随后关上殿门。

两人一番会晤,双方交换意见后,很快,严成锦走出了大殿。

并未去找魏国公,官员与国公勾结,传出去有辱名声。

魏国公在京城的“签证”,只有五天,很快就会来找他.

果然,一个阳光温暖的午后,魏国公徐俌畏缩的出现在都察院的值房门口,面上带着些许春风。

“贤侄在批阅疏奏?本国公镇守两广批阅的疏奏不少,可以帮你出出主意呀。”

四大国公中,就数徐光祚最圆滑。

从他管家那里打听来的消息,徐光祚也是上了严成锦的船,才得新皇这般重用,归根结底,还是要巴结严成锦。

面皮算什么,除了掌控京营的两大国公,其他国公见了一品文官,大抵是没有面皮可言的。

严成锦手中拿的,正是魏国公徐俌的宗卷。

“听说魏国公,在两广经营珠玑、犀角、果品、布匹的生意,堪比扬州徽商?”

魏国公徐俌吓了一跳,朝廷不许国公经商,只能种田,此子竟查得这么清楚。

“都是小本买卖,不足为道。”

严成锦劝告道:“海外贸易的水太深,国公把握不住,本官能把握。”

“严……严大人是什么意思?”

徐俌有些慌乱了,都察院纠察朝野,当然也包括国公和藩王。

平江伯就是被都察院整了。

事后再看,是良商想侵占江南的地盘,如今严成锦提起两广的商事,让他有种慌张的感觉。

难道此子要搞他?

“就是字面意思,本官能把握得住,两广贸易繁盛,良乡有酒厂,但在两广卖酒,难与粤商抗衡,不知国公有没有想法?”

良乡有南康酒坊,向来只做北直隶的生意。

但现在有大船运输到南方,而且酒水贵,利润高,存储多长也没问题。

可以运到南方。

魏国公听明白了,良乡商会有严成锦的影子。

但这狗官不好出面,而他又镇守两广,想借他庇护良乡商会,粤商的商帮就算不高兴,也不敢有怨言。

“可是严大人,百姓认货不认人,酒水在南方并不稀奇。”

毕竟,酒水是用粮食酿的。

江南和两广都盛产粮食,比北直隶还多,要从北直隶运到南方,这能赚银子?

“本官会酿一种酒,这个无需魏国公担忧。”严成锦想到啤酒。

啤酒,最早有埃及人弄出来。

味道并不正宗,大明百姓如今的口味,还是喜欢白酒,但啤酒兴许,也能受欢迎。

毕竟在后世,这可是一条有庞大市场的买卖,能做几百年不衰。

能给朝廷赚银子,也能让大明商业更繁盛。

“成,本国公也有条件,子嗣要凭科举做官!”

“国公出门左拐,右手边有一座茅房,可以坐屎。”

“……”徐俌。

徐俌知道严成锦误会了,只要不封七品以上的官员,不就成了?

以前,武勋子弟也是封锦衣卫百户和千户。

这不也是官吗?

为何换成凭本事考上就不行,且武勋子弟和藩王不同,诸如国公可以手握重兵,藩王就不行。

故而,国公虽然是有爵位,但也是朝廷的武将啊。

“本官试试,只有一成把握,魏国公不要报太大希望。”

严成锦仔细想了想,看来只能去找老泰山李东阳了。

武勋子弟考科举,听起来就不太正经啊。

……

李府,

李清娥得以回娘家探亲,面上带着淡淡的喜色:“夫君今日,怎么主动带我回娘家。”

看望孤寡老丈人啊……严成锦想了想道:“父慈子不孝,为夫只好替兆先和兆番两位兄长,尽尽孝道。”

李清娥眸中泛起一层薄雾,丝毫没有怀疑。

管家走进去禀报。

李东阳放下书,看见一对孩童穿过院落,顿时露出慈眉善目的笑意:“来,外祖父瞧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