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慎重开始 > 第732章 祥瑞竟不禀报

大明从慎重开始 第732章 祥瑞竟不禀报

作者:一笑澄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0:34:40

第732章 祥瑞竟不禀报

严成锦告假三日。

内阁的书案位置空着,文吏见状,将疏奏分给其余五位大学士。,

刘健不悦地道:“他又去哪儿了?”

“愚弟方才从文华殿回来,听闻小太监的碎语,似是与太子殿下去了房山。”蒋冕说道。

房山要炼制精钢,起初诸公们颇为关注。

可接连几次,听闻锦衣卫禀报,严成锦炼废了五个炉子,遂不再抱有幻想。

房山,南康。

匠人们搭建巨大的草棚,草棚下有两座大炼炉。

一座炼炉将矿石炼制成铁水,另一座炼炉将铁水炼制成钢。

役夫用斗车拉来煤炭和矿石,站在炉子旁,热气扑面而来,还夹带些许臭鸡蛋的味道。

朱厚照不解地道:“老高,你为何不禀报父皇,怕朝廷抢了商会的生意?”

若朝廷的官炉重开,文官必会勒令坊间禁止锻造,再炼制钢贩向坊间。

垄断天下精钢。

“还请殿下先保密三年,此锻造之法还有许多不足,炼炉的入气管道时而会堵塞,需继续改良,不可推行天下。”严成锦说道。

朱厚照指着地上一堆精钢:“那这些是什么?”

地上是这刚才炼制出来的钢具。

宛如府库般,整整齐齐摆列,锄头、镰刀、斧头等农具,一应俱全。

这狗太子该不会去给陛下告状吧?

严成锦道:“还不能将炼钢的方法推向朝廷,若是如此,必会引来文官的觊觎。”

文官的手上有不少冶铁厂。

以前,士绅以门铺生意作为主体,并且四处走商,售卖的货品几乎是原料,不经过怎么加工。

海外贸易打开后,渐渐学良乡兴办工坊和厂房。

如同后世的洋务运动般,像雨后春笋崛起。

大明的坊间冶铁厂约有五百多座,若人人炼钢,原料就会被哄抢变贵,而钢变多,售价反而会变低。

一高一低,利润就会变薄。

在钢炉的杂役,皆为可信任的役夫,两座炉子完全隔开,役夫们只操控炼炉,不知原料为何物。

紫禁城。

弘治皇帝偶感小腹隐痛,有些力不从心:“京城近日有什么奇闻吗?说来给朕解解闷。”

诸公左右看了一眼。

工部尚书毛纪站出来:“乌斯藏来使入贡,西边出了一尊活佛,可以预知人的祸福,暗示朝廷拨付靡费,迎活佛入世。”

刘健等人眸中微微放光,难怪最近京城流行念珠和佛饰。

弘治皇帝话锋一转:“朕不信这个,若活佛真是活佛,为何不自立为天子?上达天听者,只有朕一人。”

天子是天的儿子,也是天的使者。

这活佛抢朕的活,真是活腻了。

诸公听出弘治皇帝的玄外之意,连忙躬身赔礼。

张敷华说道:“臣这就下令甘肃边军,入乌斯藏围剿乱臣贼子,严惩冒充上天使者之人,令陛下恩泽,广施乌斯藏。”

说到出兵,诸公又想到了九边的兵备。

弘治皇帝眼睛直勾勾地看向毛纪:“工部推诿了十几日,何时开炉锻造?”

毛纪哑口无言。

这时,锦衣卫走进大殿禀报:“陛下,属下有要事禀报。”

诸公有些不悦,锦衣卫通常是先禀报牟斌,再由牟斌禀报。

如今,竟冲进来打断廷议。

弘治皇帝认出来,这是跟着严成锦的锦衣卫千户:“严卿家将精钢炼出来了?”

能令锦衣卫如此慌张冲进来,只有这种可能。

叶准躬身道:“陛下圣明,五日前就试炼出了精钢,今日炼炉制成,一个时辰就炼制出精钢上千斤。”

监视严成锦的时间长了,他也渐渐变得稳重和谨慎起来。

五日前,虽用小炉炼制成功,但这能报吗?

万一大炉炼制不成,岂不是谎报祥瑞?所以,他将此事压了下来。

今日,看见一大炉的精钢炼制成功,才匆忙进宫。

弘治皇帝愣住了。

用炉子炼出来了上千斤?

毛纪呆若木鸡,锻造一把钢剑从取料到成型,需不断的锤炼,至少需两日。

一个时辰严成锦就炼制出上千斤?

弘治皇帝心中激动,正色道:“这是朝堂,不可乱报祥瑞,你方才说上千斤?”

“卑职亲眼所见。”

“如此大事,严成锦为何不亲自来报?”弘治皇帝问道。

迟疑片刻,叶准战战兢兢道:“严大人说,此事若被文官知道,定会觊觎炼钢的方法,且炼钢之法还有纰漏,三年后,改良了法子,再通报朝廷。”

三年?

弘治皇帝嘴角狠狠抖动了一下,边笑边轻哼一声:“他这是故意提醒朕。”

诸公们面色燥红,此子真是可恶,竟不拿出来一起分享。

如此一说,他们都不好意思请乞推广天下了。

这狗官真是小气!

翌日,早朝。

弘治皇帝板着一张脸坐在御座上,扫视殿中的大臣。

大殿中央,放置一堆精钢,锄头、镰刀和柴刀等农具。

精钢稀贵,通常只用来做名贵的武器,严成锦竟如此浪费,用来做农具。

毛纪心痛大呼:“浪费了,实在太浪费了,精钢多久才能锻出一斤,当送去九边做将军的兵器,岂能做农具!”

“严卿家,你还想瞒到什么时候?”

“房山刚试炼出来,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才不禀报朝廷。”

我信你个鬼,有纰漏能炼出来这么多精钢!

毛纪面色凝重:“工部诸事拖延多日,还请陛下准许,将此法交由朝廷,炼制精钢。”

“此炉,并非良乡锻造,毛大人找本官要也无用。”严成锦摇头。

弘治皇帝自然想收取此法,以锻造兵器,“除宋景和谢丕外,还有谁能锻造出来的炼炉?”

“是毛渠。”

弘治皇帝茫然看向刘健,刘健也没听说过此人。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毛纪瞳孔微微颤动。

严成锦继续道:“臣想在房山建造一座炼钢局,此厂公私合营,由工部督管,良乡锻造,除替朝廷督造兵器,还能赚取银两。”

诸公愣神,公私合营不难理解,惠民药局不正是朝廷管制,坊间大夫经营?

弘治皇帝皱眉:“为何要如此?”

“超体并非时刻需要锻造兵备,不断开停,需征召和遣散许多力役。

若为公私联合管制,不督造兵器时,可以铸造农具,不用遣散役夫。”严成锦说道。

开炼铁厂需要很多人。

就如同后世年初招工,年底辞退,力役的工作极不稳定。

朝廷和良乡共同经营后,就变成了铁饭碗,力役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大明社会阶层结构,将发生变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