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慎重开始 > 第727章 臣有一个条件

大明从慎重开始 第727章 臣有一个条件

作者:一笑澄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0:34:40

第727章 臣有一个条件

从午门广庭穿过,

严成锦看见东宫的小太监跑来:“严大人,殿下请您去东宫一趟。”

来到东宫,朱厚照露出白牙,笑嘻嘻道:“本宫听说你有喜事?”

“殿下有事直言,无事,臣还要回去阅奏。”

在东宫,严成锦没看见皇孙,想必是皇孙不愿意来东宫了。

朱厚照认真道:“本宫想让你准许伶人通婚。”

严成锦的第一反应,是朱厚照看上哪个艺伎了,“殿下高看臣了,臣是臣子,如何准许?”

在大明,戏子最为低贱,就连最轻贱的阴阳户,地位也比伶人戏子高等。

余光看向一旁的谷大用。

谷大用忙道:“殿下看上一个会唱戏的伶人,想要纳入宫中。”

男子三妻六妾再正常不过。

更遑论朱厚照又是太子,后宫佳丽五百,诸公还是可以忍受的。

可这厮眼中皆众生平等,竟看上伶人。

朱厚照轻哼一声,郑重地道:“本宫只是看她可怜罢了,良贱为何不能通婚,李师傅也与伶人有染。”

“李公未曾将那人过门,不能算数。”

去青楼白嫖,和光明正大的娶回家,有极大区别。

嫖不触犯律法,娶进门就要问罪了。

见朱厚照还要说话,严成锦想退出去:“此乃律法所定,臣也没有办法。”

直到清末时,还依旧是如此。

入行当戏子,跟入宫当太监只差个把,但社会地位差别不大。

故而,学徒入行时,哭得跟死了爹妈似的。

朱厚照眨了眨眼睛:“你若答应本宫,本宫就让你当皇孙的老师。”

“臣拒绝。”

太子以利益与他交换皇孙老师,被陛下和言官听去,会安上勾结的太子罪名。

严成锦想了想,道:“臣替殿下想想办法,未必会成。”

不帮朱厚照,下次恐怕极难忽悠他。

“本宫知道你讲义气。”

“臣有一个条件。”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

奉天殿,

弘治皇帝看到户部的疏奏,吏胥土豪作弊的疏奏少了一些。

萧敬见他端起茶盏,休憩片刻,道:“殿下邀严成锦去东宫,商讨良贱通婚。”

弘治皇帝神色僵硬一下。

萧敬吞吞吐吐:“殿下似乎看上一个会唱戏的伶人。”

弘治皇帝将茶盏放下来,蹙眉道:“戏子岂能入宫为太子侧妃,朕绝不准许!”

见萧敬把半截话咽回去,弘治皇帝低声厉喝:“还不快说!”

“严、严成锦答应帮殿下试试。”

弘治皇帝的怒意如同火焰般,又涨了几分,这两个家伙又狼狈为奸。

内阁,值房。

文吏抱着疏奏走进来,凑近蒋冕耳旁小声:“严大人刚才去了东宫,殿下看上了伶人,商议准许伶人通婚。”

蒋冕放下疏奏,面色变得凝重,《唐律疏议,杂律》中有规定,良贱不能通婚。

所谓良,就是普通百姓,良民。贱是没有自由的官私奴婢、童仆、妓女、戏子等,就算脱籍为良,也不能嫁人。

大明沿袭大唐的律法,良贱不能通婚。

“严成锦怎么说?”

文吏小声道:“严大人说,可以帮殿下试试。”

蒋冕轻哼一声,伶人岂能取入宫中?将来真当了皇后,难不成还要母仪天下?

“东宫刚传来消息,严成锦与太子殿下商量,准许良贱通婚。”

刘健和李东阳几人阅奏入神,抬起头来。

谢迁有些震惊和诧异,太子的性子,还真会把伶人娶进宫里来。

“严成锦怎么没来值房?”

侍奉文吏道:“严大人去都察院了,今日恐怕不会过来。”

刘健道:“伶人入宫,就算严成锦再如何谏言,陛下和娘娘皆不会准许。”

“此子既然答应,必是有些想法,我等还是去奉天殿一趟。”

不多时,五人走进大殿中,弘治皇帝见五人一齐出现在大殿,“诸公为太子一事?”

蒋冕道:“陛下,良贱有别,岂能互通。”

“朕也是这般想的。”

弘治皇帝面色坚定,他已派萧敬去宫外,将那伶人下狱审问。

听到这里,诸公还是不能安心,张升道:“陛下,还是召严成锦来问问。”

都察院,值房。

严成锦思考了许久,有一点头绪,命方学去工部去班匠的名簿来。

轮班匠户一百八十八种行业,刊字、印刷、铁匠和销金等。

每种八百七十人等,到处有空额。

“先前曹元上疏,奏明过此事,一直悬而未决。”方学道:“京营占用的壮丁太多,各地又在开垦,无人可充。”

先前,曹元要工程师,正是为填补空缺。

移民屯田、兴修水利和开垦荒地,皆要力役。

麻每亩科六两,木棉每亩十两,桑每亩科八两,赚的银子比当私婢多些,百姓都种田去了。

如同后世,壮丁都去跑了外卖,工厂招不到人。

“这也是变制带来的变化,你去顺天府抄一册乐籍。”严成锦说道。

这时,奉天殿的门监来宣他去面圣。

听闻,李东阳和刘健几人都在,朱厚照跪在角落里,严成锦就知道东宫走漏了消息。

“朕听说,为了一个伶人,你与太子商议,准许良贱通婚?”

“是。”

刘健几人面色凝重,弘治皇帝板着脸,继续道:“朕不允许!”

“臣只是答应提一提,陛下放心。”

一旁的朱厚照听了,心中暗骂老高这家伙真没骨气,父皇一生气就全应了。

弘治皇帝脸色舒展开来:“念在是太子怂恿你的份上,朕就不罚你了,退下吧。”

“臣告退。”

严成锦没有丝毫拖泥带水,转过身,宛如什么也没发生,就走出了大殿。

朱厚照望了弘治皇帝一眼,“父皇,儿臣也想告退了。”

弘治皇帝双眸隐有怒意露出,严肃的眼神,令大殿安静下来。

这时,小太监走进来:“陛下,王大人求见。”

王鏊大步走进来,递上一封疏奏:“陕西刚上到疏奏,泾阳县和西安府的河流决口了。”

泾阳县有洪渠堰,途径泾阳、三原、醴泉、高陵和临潼,二百余力。

正时逢夏税前夕,收割之际,一旦决口,下游的谷物和棉花,将毁一旦。

刘健心中猛然一动:“洪武年间修缮,至今稳固如城墙,怎会决口?”

王鏊叹了一口气,“或许,正是年久失修。”

弘治皇帝不自觉抿着嘴唇,轻叹一口气,决口的疏奏传回,意味着水患已冲至下方良田。

此时补救,如何来得及?

“陕西往年缴多少夏税?”

李东阳大致估算一下:“约有粮十八万石左右,今年耕作棉花等物,只怕更多。”

刘健重重长叹:“臣更担忧,洪水淤泥阻断道路,阻隔丝绸之路,令西域无法通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