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慎重开始 > 第717章 天下大同

大明从慎重开始 第717章 天下大同

作者:一笑澄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0:34:40

第717章 天下大同

“殿下,请坐正身子,这是对师傅的礼仪。”

严成锦不是说给朱厚照听的,是说给弘治皇帝听的。

校长来了,作为班主任,不得管管纪律?

殿外,弘治皇帝看见朱厚照的样子,恨不得进去揍一顿。

听到严成锦的话,心中舒服多了,眉头渐渐展开来。

世子一脸震惊,有人敢管朱厚照?

定是父皇来了,否则,老高这狗官岂会管他?

朱厚照伸出三个手指,讨价还价似的看向严成锦:老高,没有银子,本宫很难帮你办事啊?

严成锦低头,又像是看书,又像答应朱厚照的请求。

朱厚照乐不可支,坐得极为端正。

朱拱樤心中微惊,太子与严成锦的关系,超乎一般官员。

弘治皇帝看向李东阳:“朕听说,李师傅给严成锦一份讲义?”

诸公看向李东阳。

李东阳镇定自若:“算不上讲义,只是法家的一些零散学术,供此子参考,不过,此子未必会遵循。”

讲经筵,要讲字面意思,使皇帝和诸公能听懂。

随后,要讲与治国和治世的道理,不能讲一些与治国无关的话题,法家很合适。

话音刚落,大殿中响起严成锦的声音:

“臣严成锦讲儒学。

大道之行也,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户外而不用,是谓大同。

诸位世子请听题,若天下大同如何?”

朱厚照眸中有了光彩,乐不可支,老高这是坑人呢!

大道大同,天下为公!

天下是皇帝的,怎么能为公呢?

凡听出这段话真意的世子,面色皆有变化。

此题不能乱答。

世人尊孔子为圣人,学儒学,很容易对这段话吹捧,赞成大同,这是谋逆大罪!

大同提倡土地共享,财产也共享,而掌控最多土地和财产的,正是皇室!

意味着,要实现大同社会,就要推翻如今大明朝廷。

这也是,为何秦时,不用儒家治国的原因之一。

大殿外,弘治皇帝和诸公面色大变,想不到会讲儒家这篇。

王琼惊忙道:“臣进去看看,严大人是不是拿错讲义了。”

于公,严成锦是国库的聚宝盆,于私,他与严成锦的私交不错。

弘治皇帝抬起手,制止:“此子不像拿错讲义的样子。”

李东阳也点头。

朝中,没有人比此子更熟悉大明律!

严成锦既然敢说,必定会有分寸。

“朱拱樤,你来回答。”

大殿中沉寂下来,齐刷刷看向朱厚照身后的书生。

王莽变法为何失败?正是因其想实现大同。朱拱樤面色僵硬,朝严成锦作揖:

“虽有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可若天下大同,则无朝廷,无军官,无秩序,人人平等。

若无朝廷,何来军队抵御鞑靼入侵?若人人平等,何以区分商贾和农户?

无规矩,不成方圆,学生以为,不当大同。”

严成锦心中微微一动。

朱拱樤的回答在理,既无溜须拍马的意思,又答出了为何不能大同。

弘治皇帝微微颔首点头,严成锦用意在测世子的反心,朱拱樤答得堪堪过关。

“严卿家讲学,有点意思。”

只听,严成锦继续道:“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为纪……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诸位世子请听题,小糠与大同相比如何?”

朱厚照眸中一动,老高讲课有点意思,又是个坑啊!

世子们低下头去,先前那个大同让他们感受到危险,不敢贸然回答。

严成锦开口:“朱拱樤,本官看你有答案了,你站起来吧。”

大同和小糠不同。

大同是平等,人人都一样,平等意味着没有秩序,你别指挥我,我想干啥你管不着,有钱大家一起花,财产为公。

两者都是奔着美好生活去。

但小糠则是,谁赚了银子,就是谁私有的,不必拿出来大家共享。

上一世,提倡的奔小糠,而非奔大同。

如今,大明朝亦是小糠向,若像反对大同一样,反对小糠,就是反对朝廷的统治。

可大明,又有一个问题,占为己有,不是君子所为。

“???”朱拱樤。

自认同辈中无人能出左右,此刻,有些被问得怀疑人生了。

他站起来,躬身:“小糠,称为升平,大同,称为太平,升平次于太平,以私出发,以仁义为依归,世子不敢妄议。”

世子们点点头,被朱拱樤的学识折服。

朱厚照转过头来,不屑道:“老高说,你是南昌第一个才子?”

朱拱樤躬身,彬彬有礼:“严大人谬赞,世人不知太子和严大人才学,才如此,拱樤入京求学,便是因学问,还差得远。”

弘治皇帝面上隐约有笑意,诸公抚须点头,宁王世子有些才学。

宁王让朱拱樤入京,果然是有所准备,严成锦道:“坐下吧。”

江南有许多大儒,稍微用心,就能学到些本事。

严成锦还在继续提问,不过,只提问朱拱樤一人。

经筵散去,朱拱樤走上前来:“学生多谢严大人赐教。”

严成锦点头:“好说,这个月都是本官讲经筵。”

朱拱樤像饭菜里有苍蝇一样,面色惨白。

宴毕,严成锦去见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道:“你倒是大胆,明知朕在,却还讲这样的学问,是说给世子听,还是说给朕听?”

“是说给世子听,臣自感学问不精,不如由三公来讲学?”严成锦道。

这个家伙怕朕降罪呢,弘治皇帝轻叹:“还由你来教吧。”

这几日,严成锦未挑太难的问题。

朱拱樤却不敢放松警惕,可喜可贺的是,与太子关系近了一步,宴请他去东宫,摆置了酒席。

朱厚照举起杯子:“你有才学,但本宫最讨厌读书人。”

朱拱樤不紧不慢,仿佛研究透彻朱厚照的性子:“臣有才学,却也逛青楼,通弹琴射艺,还会唱戏。”

他还精通兵法,但不能显露。

一个世子通兵法,不是造反?

朱厚照眨了眨眼睛,本想教训一下,顿时,来了兴致:“你会唱戏?”

朱拱樤仰着脖子,一声嘹亮而凄切声音响起:“毡帐秋风迷宿草,穹庐夜月听悲笳,控弦百万为君长,款塞称藩属汉家,某乃呼韩耶单于是也……”

朱厚照双眼放光,听得痴迷,不自觉拍了拍手:“好,唱的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