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慎重开始 > 第707章 垂涎良乡

大明从慎重开始 第707章 垂涎良乡

作者:一笑澄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0:34:40

第707章 垂涎良乡

五月,微风清爽。

弘治皇帝心情烦闷,接连看了数十日疏奏,坊间丝绸和茶业丝毫无上涨的迹象。

没有两三年,严嵩到不了弗朗机国,朝廷却等不及了。

“去打听一下,良乡的丝价上涨了吗?”

萧敬神情僵硬,陛下您刚问过啊,“奴婢这就派人去问问!”

很快,小太监在偏门前朝萧敬张望一眼,等萧敬走出来耳语几句。

“继续盯着。”

萧敬就转身回了大殿,面色支支吾吾地样子,弘治皇帝见状,蹙眉问道:“还没涨?”

萧敬颤抖着说出来:“又跌、跌到一两银子一匹了。”

弘治皇帝面上怔怔地没有表情,若丝价如此一蹶不振,该如何是好?

……

浙江,长乐县。

县令蒋信看完绍兴知府下的官令,“丝价骤跌,商贾士绅为避塌房税,皆不织丝绸,竟还加长乐的丝税,这个狗官!”

丝绸价格大跌,士绅们不采办生丝,蚕户手里的生丝卖不出去。

加长乐的丝税,意味着,要百姓加大桑叶种植,养蚕造丝。

以贱价售卖,用庞大的生丝数量来充税额。

新昌的县令王宾点头:“不向朝廷请乞免赋,还要向我等加税,诸位,联名向内阁上疏?”

绍兴以酒肆闻名,当种粮食酿酒,种桑叶简直是浪费良田。

绍兴知府王云成为凑足税额,竟出此下策。

嵊县县令唐冲站起身来,躬身道:“二位胆识过人,恕唐某不敢奉陪,告辞了。”

王云成是朝中工部尚书曹元门生,他不敢招惹。

话音刚落,衙堂外走进来一个穿着白鹇绯袍的官员。

微瘦,深陷的眼眸如鹰视,脸如鞋拔,光看面相,就知是尖酸刻薄的人,赫然是绍兴知府王云成。

唐冲忙起身笑脸相迎:“王大人怎有空到长乐来?”

王云成脸色写满怒意,声音怒不可遏:“本官听说,你们在此合谋反抗本官的旨意,还要告到朝廷。”

蒋信和王宾愤然看向唐冲,刚坐下不久王云成就来了,显然是告密。

王云成赫然冷着脸:“长乐和新昌的丝税再加三成!嵊县就免了。”

丝税,由知府为单位向朝廷缴纳,至于府域内如何平分,由知府说了算。

嵊县的丝税,显然分在了长乐和新昌头上。

唐冲大喜过望。

蒋信冷脸道:“长乐以酒为贵,王大人让我等种桑叶,令百姓织造生丝,酒税又如何处置?”

王云成知道,二人一定缴纳不上来,“一样缴纳!”

蒋信和王宾怒发冲冠,恨不得砸了官帽,揍王云成一顿,甩手离去。

正在这时,衙役慌张地跑进来:“大人,太白山发现了银矿!”

太白山在长乐县的边缘,周围良田稀少,多为新开垦的旱田。

浙江府竟有银矿,报上朝廷,就是大功一件。

蒋信惊住了,想不到辖区内有银矿。

王云成从震惊中反应过来,满脸笑意:“此事,由本官禀明朝中工部尚书曹大人!”

……

华盖殿,

弘治皇帝多次召见内阁和九卿,商讨税费一事。

丝价跌落后,江南多地纷纷上疏,请降府邸内的丝税税额,减少织造。

“内阁可有办法吗?”

内阁五人默不作声,弘治皇帝又看向严成锦:“严卿家可有办法?”

抵制丝绸和茶叶,如同上一世某国严禁使用某为手机,是他国内政。

严成锦能有什么办法。

“只能准许诸府,降税额。”

工部尚书曹元正色道:“税额降低,加之先前免税的土地,国库的银子从何来?”

以前,凭借农税国库收支近乎相抵。

如今商税折损大半,各项支出必须砍掉,否则,必会出现财政赤字。

严成锦点头:“曹大人想如何处置?”

曾鉴致仕后,弘治皇帝提曹元为工部尚书,此人,乃是前礼部尚书周经的女婿。

得益于周经的扶持,为人有些傲然,不似其他尚书那样内敛。

曹元沉声道:“以丝绸为货币,向番人以货换货,再转售百姓,变成银子。”

丝绸,在一些地方作为货币使用。

如同在茶马易市中,用丝绸交易马匹,不过,是坊间的私人行为。

严成锦断定曹元不懂经济。

黄金能作为交易货币,是由于拥有稳定的价值,丝绸都跌成大白菜了,还想拿大白菜当银使?

弘治皇帝看向刘来:“刘卿家以为呢?”

“臣以为不可,曹大人此举是照葫芦画瓢,即便有人愿意收,也只能贱卖。”刘来直言。

曹元闭上嘴巴,想在廷议上积极发言,却落得一身尴尬。

散朝后,回到工部值房。

曹元看向一张空着的书案,怒火窜入脑海:“那张书案的人呢?”

主簿孙寅答应道:“回禀大人,那是宋景的位置,人去良乡了。”

以前,曾大人当尚书的时候,放任不管。

宋景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工部的官员习以为常,只是,曹元是新任尚书不知道。

当值却冒然离开,不是懒政失职?曹元重重地叹了一口气,皱纹渐渐加深。

看了几本疏奏后,眉头皱得更深了:“营缮清吏司的营房修多久了!竟还未完工?”

营缮清吏司郎中史群芳低着头,唯唯诺诺。

“还有都水清吏司,钱塘江防修缮多久了,通州的沟渠建造半年,还在督建!”

几个主事的郎中,宛如做错事的孩子般,齐刷刷站在书案前。

“大人,我等精通督造的图纸和工事,可手下的班匠却未必,才延误了工期。”

“良乡工程师虽是胥吏流民子弟,却精通督造,做出的器械木具,设计修缮图纸,堪比工部主簿,若能以他们为班匠,必会令工部大振。”

几个郎中先后道。

他们觊觎良乡的工程师许久了,不得不说,严成锦还真教导出一批卓越的工匠。

这般出色的匠人,堪比他们这些老师傅。

早已想将这些人收为工部的班匠。

可前工部尚书曾鉴不许,就再也没有提过,且最重要的是,这些人与严成锦有些瓜葛,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曹元微微抬头,不确定的问:“诸位的意思,想将良乡的工程师收为班匠?”

孙寅几人一同颔首。

曹元听说过这些人,是当初严成锦以工程师之名义,向坊间招纳,每月发放银两。

想要强行夺过来,恐怕不容易。

“去查查良乡有多少工程师,报给本官,不要打草惊蛇。”

一个时辰后,孙寅走回值房中,此事不难查,每期都有高中工程师的榜单,抄下来即可。

“大人,这是名册!”

曹元翻开了册子,良乡的工程师有九百七十人,有三百八十人精通修缮、水利和锻造。

若招揽至工部,相当于三百八十个主簿郎中。

曹元心中激动,陷入沉思中:“严成锦必不会松口,本官想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