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慎重开始 > 第644章 此子,有些本事

大明从慎重开始 第644章 此子,有些本事

作者:一笑澄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0:34:40

第644章 此子,有些本事

记得某马爸爸说过,人才哪里找?只要你足够优秀,自然有人来追随和投奔。

纵观历史,刘邦、刘备和曹操等人都是如此。

想加入良乡商会的士绅,少说有三百多人,但一个都没收。

严成锦对此人有些兴趣了:“弘治银票的伪币,又出于何处?”

钱东来躬身道:“学生想先看看银票。”

王琼忙从胸襟中拿出一张,指着道:“你看暗纹,少了一个图案。”

钱东来却看向颜料,又摸了摸材质:“银票的颜料很难调配,这蓝淀的茶蓝、玄色、蛋青色、鹅黄色的染料,皆出于扬州府。

材质看似是楮纸,实则是桑穰纸,出于常州。”

王琼大惊失色,此人竟连材质的出处,都一清二楚。

谢玉忙道:“学生的同乡,对商货的材质和出处,极为熟悉。”

钱东来毕恭毕敬,作揖:“学生可以打理商会的采办,能以低价买到上好的材料,还请严大人准许。”

“你是徽商?”严成锦反问道。

明朝的商人有地域竞争,极为激烈,这也是为什么在明朝,会出现商帮的原因。

商会间,派奸细是很正常的。

能将商帮京营起来的世家和宗族,智慧非一般人能比,虽然他想要人才,却也要提防。

这个问题回答得好,就能进商帮了,谢玉看向同乡。

钱东来点头道:“是。”

严成锦道:“若真如你所说,伪币出于镇江府,就准你入商会。”

……

紫禁城,华盖殿。

伪币已经过去三天了,还没有人禀报。

上早朝时,弘治皇帝又议论起此事,他看向严成锦:“都察院有消息了吗?”

“还没有,臣依旧在彻查。”严成锦道。

“刑部呢?”

常元僖有些不忿道:“严成锦让王大人去他府上辨认伪币,这三日,无人协助臣。”

百官面色惊愕,多少银子要点三日?

弘治皇帝倒是知道严成锦有多少府银。

王琼心中不忍,明明有了一些线索,严成锦却不说,不过,未曾证实之前,确实还不能向弘治皇帝禀报。

“回禀陛下,实则是有些消息,臣已派人南下寻查,只怕还需八日。”

镇江府太远,派人去彻查,往返少说也要六日,他多报了两日。

柴升看向弘治皇帝:“兑换白银的士绅众多,若八日都不让兑换,士绅怕会对朝廷不满,还请陛下,再抬高兑换的额度。”

“可任由兑换,商号岂不倒闭?”刘健反问。

京城兑换银票的士绅众多,这样下去,迟早倒闭。

弘治皇帝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想派锦衣卫彻查,却无从查起。

正在这时,严成锦仔细想了想,才道:“臣有一计,能延至八日。”

李东阳等人皆看过来,似乎在等严成锦继续说下去。

“昭告京城,用银票到良乡采办,可降低价钱三成,同时,可少缴赋税三成,陛下以为如何?”严成锦微微抬头。

这就等于,你拿银票来买东西,我不仅给你打七折,还降低三成商税。

纯属赔本买卖。

良乡商会可以支撑较长时间,毕竟,定倍率在四倍以上,无伤筋骨。

只是,朝廷愿不愿意降三成税?

刘来躬身道:“这便是以税赋来调控朝廷的经济,恳请陛下恩准。”

弘治皇帝满脸愕然,竟还能这么玩?

柴升神情凝固在脸上,看来严成锦能在这等年纪升任二品,确实有些东西!

“就依严卿家所言,传朕旨意,凭银票采办,可降低三成商税。”弘治皇帝一声令下。

九卿中的通政使毛伦,忙躬身领旨,去写昭告。

退朝后,柴升走回刑部值房,面色严肃道:“这严成锦,有几分本事。”

刑部主簿杨同道:“此子异常谨慎,只怕今日上朝前,就想好了对策。”

京城,弘治商号。

士绅们彻夜排队,想将银票换回银两,一张大大的黄榜,张贴在墙上。

先看到的人,纷纷掉头,冲回家中。

后面的人不明所以,等看清楚黄榜后,也纷纷掉头,往家里跑去。

良乡商货降低三成银子,商税又降低三成,不买才是傻子呢。

反正,采办就是把银票换成商货。

眨眼间,弘治商号门可罗雀,王琼由衷对着严成锦道:“严大人聪慧啊,本官就想不到。”

马屁精!

严成锦与王琼保持距离,这厮总想和交往。

此举,又彰显了经济司对坊间的调控,在陛下心中的地位,只怕越来越重要了。

这几日,王琼下了值就来严成锦府上,等江南传回的消息。

过去七日了,比预算中还要多一日,王琼担忧道:“按理说,应当回来了吧?”

朝廷总不能一直减税。

严成锦看向钱东来:“有可能,你说的为假。”

钱东来心中忐忑,不敢言之凿凿保证。

又等了一个时辰,快到酉时了,门子小跑进来:“少爷,许天锡大人回来了。”

许天锡快步走进来,深深地看了钱东宝:“确在镇江府查出两所私铸坊,有一老书生,画弘治银票,此书生原位南京宝源局的监督。”

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张还没画完的五百两弘治银票。

王琼接过来仔细看了眼,这老东西画得真像!他眸中放光看向严成锦:“严大人,进宫吧!”

“不可,明日早朝再报。”

王琼气得跺脚,可也只能听严成锦的。

严成锦有所考虑,需想出应对之法,明日向弘治皇帝请谏。

翌日,早朝。

百官立于东暖阁中,弘治皇帝无心听政,心中装着伪币的事。

王琼躬身道:“陛下,伪币出于镇江府,皆是洪武、永乐等朝的旧币,且弘治银票出于一名为韩师儒的画师之手。”

刘健皱着眉头:“洪武的旧币?”

铜板上,会刻上朝代,诸如洪武、永乐、宣德等字样。

新皇帝登基后,旧皇帝的货币会可以使用一段时间,以便收回来。

但存在一个问题,使用,就意味着要购买。

百姓平时舍不得花钱,哪里愿意把铜板花掉?于是,房梁上串起来的铜板,有各个朝代的。

却不能再流通了。

严成锦心中暗想:“大明的铜矿稀缺,百姓又藏铜币,导致铜更稀缺。”

王琼继续道:“本朝原铸洪武等通宝,民间久未行用,用贮于官库者颇多。”

洪武和宣德的旧币,不能流通,于是,就有人折价收购,重新锻造。

弘治皇帝还在震惊中,觉得不可思议。

常元僖看向王琼,低声道:“德华兄查出来了,怎么不跟我说一声?”

“我什么也没干。”王琼微微抬头道:“还请陛下尽发内帑所积,使之流布,以便钱法通畅。”

用内帑的铜币,拿出来与百姓来兑换,对冲掉旧币,回炉重炼。

这样坊间的旧币就没了。

弘治皇帝看向王琼:“线索来源于何处,为何不早些上报?”

“消息来源于一个徽商,臣也是才知道不久,臣请谏,禁私铸,若有犯禁,五族皆斩。”王琼道。

五族,就是族诛本人,两弟和两妻家。

这样,会令兄弟和妻室间相会监督,和秦时的连坐,效果等同。

李东阳也赞成王琼:“王大人所言有理,对伪造旧币之人,当处以极刑,以儆效尤。”

严成锦陷入沉思中,这样还不足以杜绝伪币,“臣有三句话,不知……”

弘治皇帝微微颔首:“严卿家说吧。”

“臣恳请,将南京宝源局的印钞之权,收回朝廷,只许京城宝源局印钞,此为其一。

在弘治银票上,加注数码编号,此为其二。

升经济司的御史,为四品堂官,形同六部的四司,此为其二。”

升经济司?你这家伙还真想把都察院整成六部啊?

王琼一脸恍然,难怪这小子要等一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