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慎重开始 > 第626章 广收门生

大明从慎重开始 第626章 广收门生

作者:一笑澄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0:34:40

第626章 广收门生

严成锦看向严嵩道:“据本官所知,今科会试,有四个人学问做得极好,崔铣、湛若水、顾鼎臣和杨慎,你不可掉以轻心。”

在京城的读书人中,湛若水没什么名气。

此人极为低调,少有人知道,他是圣代真儒陈献章的学生。

顾鼎臣,弘治十八年的状元,这一届的寒门翘楚。

杨慎就有点倒霉了,满腹经纶,博古通今。

但会试中,答卷不慎被蜡烛点燃,没有成绩。

严嵩心头一阵感激:“多谢大人提醒,学生、学生定不负大人厚望。”

严成锦想了想,似乎没有多余的事情,需要嘱咐了。

弘治十八年出题的人,本该是杨廷和和张元祯。

如今变成王华和张升,他也不知道会出什么题。

“你父亲的寒病,久治不愈,本官已派人将他接来京城,你去惠民药局看看他吧。”

家中贫困,父亲又是穷秀才,一来家中无田地可以耕种,二来他筹备入京的盘缠,耗尽家财,哪里有银子治寒病。

眼水夺眶而出,严嵩躬着身子道:“学生无以为报,惭愧至极。”

这个不用担心,你迟早是要还的。

严成锦看好严嵩,除了王守仁和方学,就属严嵩最好用。

……

惠民药局。

一间干净整洁的雅间,老秀才埋着头在书案上写字,眼睛凑得极近。

微微抬头,见到来人时,神色颇为错愕:“你怎么来了?”

“父亲何时入京的?”

“去年乡试时,为父就入京了,不知哪位大善人,治好了为父的病,住了几个月,也不收银子。”

严嵩身躯猛地颤动一下,低下头时,热泪洒落在脚上。

……

大清早,京城笼罩着淡薄的青雾。

街上少行人,一匹快马踏着飞蹄一晃而过,行人想破口大骂,只却见骏马已经跑到拐角了。

午门前,下马碑旁。

从轿子中走出来,严成锦刚要走进月洞,却听到身后急促的马蹄声。

越来越近,好像一辆轰鸣的跑车撞来。

八百里加急!

他转过身,看见探子翻身下马:“是三边的急奏?”

若三边要打仗,老爹就无法回京操持他的大婚了。

探子口齿慌张道:“朝廷派去安南的使臣,被斩杀了!”

严成锦心里咯噔一下,安南竟然敢斩杀大明的使臣?

探子连忙将急报,分送至礼部和兵部值房。

一刻钟后,张升微微瞪着眼睛,礼部派去安南的使臣,尸首分离,赤身光体吊于东京城。

啪!

书案上的笔架、砚台、豪笔、纸张,全都跳了起来。

张升浑然不觉手痛,反而声震瓦砾:“安南,竟敢如此侮辱大明!”

主簿和郎中齐刷刷地看过来,满眼诧异。

“部堂大人,何事动怒?”

张升将疏奏递过去,几人看完后,面色阴沉,颇为气愤。

兵部,值房。

柴升在看九边的疏奏,霎时,文官手扶着官帽慌张跑进来:“柴大人,出大事了!”

“何事如此惊慌?你先坐下喝口茶吧。”

你当这里是南直隶吗?!文官却不敢骂出来,将急奏递过去。

杨同和庄轩站起身,围在柴升的书案前,鞑靼人又要出兵了?

柴升目光落在急奏上,脸色刷地一下全白了,怒冒三丈:“安南、安南,竟敢如此羞辱朝廷!”

安南,一直是朝廷的朝贡国,从弘治八年至今,年年进贡。

杨同几人看完急奏,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杀使臣就罢了,还赤身挂于城头。

简直……简直是向大明挑衅!

柴升不解道:“为何,朝廷要派使臣去安南?”

“柴大人有所不知,严成锦谏言整修大运河,从藩国各借十五万人,开通南北水路。”杨同道。

又是严成锦…

今年降水不足,南直隶各地的士绅围江屯水,可没听说,朝廷要向安南借人。

此时,小太监进来禀报:“柴大人,陛下召见!”

片刻后,东暖阁。

看完疏奏有一会儿了,弘治皇帝的怒火依旧无法平静下来。

百官愤然声讨,大殿像菜市场般,一片嘈杂。

近年来,安南每逢三月和八月,就向大明进贡,看来是早有反心。

张升道:“陛下,臣请乞出兵,征讨安南!”

柴升同样躬身,大声道:“臣也请乞出兵,征讨安南!”

严成锦觉得不对,安南国王黎敬甫继位后,只当了六个月国王,就被篡位了。

从去年九月至今,快到六个月了。

极有有可能,是乱臣贼子杀了使臣,故意激怒大明,等大明出兵除去国王,等候继位。

“臣以为不可!”

此时,正是群臣激愤怒的时候,九成的官员,都赞成出兵安南。

忽然,听到一道反对的声音,顿时变得暴躁起来。

循着声音望去,说话的人是严成锦。

“安南人将使臣斩首,赤身示众,若不出兵,朕如何震慑诸夷!”弘治皇帝虽想节省靡费,但安南此举,分明是向大明宣战。

令一个蕃国臣服的办法,唯有出兵征讨。

严成锦道:“臣觉得奇怪,安南斩杀使臣,为何放一探子回来禀报?”

一针见血,点明了不寻常的地方。

安南和大明相隔甚远,来京城,要穿过西南重重大山。

就算换了国王,过个三五年,也未必能传到京城。

可安南竟留了活口,禀报云南布政使司。

王守仁道:“臣也觉得奇怪,此举,必会令大明出兵,可对安南有什么好处?”

柴升道:“严大人说的,或许有理,但东京城是安南的都城,国王岂会不知?

竟还任由使臣挂于墙上,不论出于何种原因,都当出兵安南!”

刘健点头:“不错!”

严成锦低着头,不能说有人叛乱,否则,陛下和百官必会问:你如何知道?

对于陛下和百官而言,谁是国王不重要。

重要的是,安南羞辱了大明。

弘治皇帝双目直勾勾望着严成锦:“严卿家,把剩下的话也说完吧。”

严成锦道:“出兵讨伐不急,臣以为,需先派人去安南,探明缘由。

臣担忧,恐怕如当初朝鲜之乱,反倒让乱臣当了国王。”

马文升道:“严大人此言有理!”

……

下了朝,

柴升回到府上,沉着冷静地看着墙上的画。

杨同登门拜访道:“柴大人不必在意,此子说的话,未必有道理。”

柴升深吸一口气:“本官喜欢画,今年春闱,可有才华纵横之辈?”

柴升初入京城当官,并无根基,当务之急,是收没门生。

杨同明白他的意图,却不点破:“有几人,下官首推严嵩,此人是北直隶的解元。

其次,便是湛若水,此子在文华殿校阅,陛下赞不绝口。”

柴升知道湛若水,但他却对严嵩更感兴趣:“帮我将严嵩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