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慎重开始 > 第618章 本官举荐,我爹!

大明从慎重开始 第618章 本官举荐,我爹!

作者:一笑澄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0:34:40

第618章 本官举荐,我爹!

兵部尚书的人选,有两个人。

兵部左侍郎左宗彝和南京兵部尚书柴升。

按陛下的习惯,通常是由本部侍郎升任尚书。

但左宗彝在督修长城,戍守阿拉善边陲,身兼两职,那就只剩下柴升一人了。

弘治皇帝突然问道:“刘大夏尚能饭否?”

百官神色凝固在脸上,陛下该不会想重启刘大夏吧?

严成锦暗啐一口,在陛下眼里,果然没有真正的退休啊,身为打工人,一辈子都是打工人…

返反聘前朝老臣极为常见,王恕八十多岁,还被朝廷拉出来用了。

相比之下,六十多岁的刘大夏还算年轻。

大殿中一片沉寂。

这时,吏部给事中常佥道:“臣与刘公有些书信来往,字里行间,刘公身体安好。”

刘大夏离任时,是兵部侍郎,出任本部尚书顺理成章。

“陛下,不如让南京兵部尚书充任?”李东阳道。

严成锦想让自家老爹担任,这是他心中的首选,让南京兵部尚书担任,这是次选。

刘大夏是最后一个选择。

他与刘大夏交易郑和航海图的事,若被锦衣卫翻出来,将会人设崩坍。

“举贤不避亲,臣举荐家父严恪松,家父戍守边陲屡立大功,任兵部尚书一职,绰有余裕。”严成锦躬身,不理会周围的目光。

虽说举贤不避亲,可你这也太亲了吧?

弘治皇帝抖了抖嘴角,三边需要守将,他不想调严恪松回京。

其次,严恪松身为安定侯,有爵位在身,再任兵部尚书,权柄岂不通天。

“陛下不可,即便启用刘大夏,也不能将严恪松调回京城啊。”

“不错,有爵位之人,岂能任六部部堂,严成锦,你身为都御史,难道不知?”

六科的两个官员接连说道。

弘治皇帝手掌摩挲龙椅的扶手,忽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抹坚定的神采:“传朕旨意,启用刘大夏!”

严成锦面色僵硬,刘大夏致仕致了个寂寞,充其量就放了个长假。

刘健等人躬身,对刘大夏的政绩,一致认同,退朝后,回到内阁拟旨。

木炭只能派兵部的给事中,押送前往辽东。

下了值,严成锦犹豫,是否需要给刘大夏写一封信,让他不要应承陛下。

一旦他与刘大夏的交易败露,或许,会影响他入阁。

在京城,无烟煤迅速蔓延开来,卖炭翁变成了卖煤翁。

士绅们嫌弃去良乡领无烟煤麻烦,干脆从卖煤翁手里买,就花个运送钱。

棋盘大街上,人群扎堆围在一起,尤为热闹,像梨园看戏般。

严成锦却没听见唱戏的声音,隔着轿帘问何能:“那边在做什么?”

何能激动得声音提高好几度:“少爷,那边许多稀奇的玩意儿,你要不要下轿子看看?”

人多的地方,少爷向来不会去。

“不去,你告诉本少爷是什么。”

“有大蛇,很大的蛇,小人保证,少爷没看过这么大的蛇。”何能补充一句:“太子殿下也在!”

何能这狗东西,分明是自己想去看,还来诱引他。

严成锦委托锦衣卫清场,叶准带着几个人,将围观的百姓全部驱逐了,才远远透过轿子看了眼。

真有条大蛇,缠绕在一个番人脖子上,比上一世,他在动物园中看到的小多了。

一旁的笼子中,还关着绿猴、金刚鹦鹉、树懒、森蚺等。

因为稀奇,才招致了这么多百姓。

番人三分茫然七分恐慌,见客人被驱逐走,锦衣卫又将他团团围住。

朱厚照咬着虎牙,不乐意地道:“谁让你们驱逐百姓?本宫正看得高兴呢!”

这狗太子又溜出宫了,叶准面颊抽搐一下,笑道:“严大人吩咐的,属下也是奉命行事。”

朱厚照转过身,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发现严成锦的轿子,喜滋滋的走过来。

“老高,本宫将这番人请去给太后解闷,如何?”

“太后喜欢看戏,未必喜欢这番人,不打扰殿下,臣走了。”

放下轿帘,严成锦陷入沉思中,走到棋盘街的街头,竟又看到番人手执项圈,逗弄一头熊瞎子。

回到府上,便命人将王不岁找来。

从良乡赶回来,王不岁气喘吁吁地小跑进院子:“少爷,您找我?”

“为何京城多了番人和奇怪的猴子?”

王不岁笑道:“开海禁后,番人带来了许多稀奇古怪的玩意,在天津卫港口更多,少爷喜欢,小人请到府上?”

开海禁有一段时间了,许多番人涌来大明,他倒是听番人说过,来自奥什么国。

严成锦摸着下巴,看来外来物种入侵,比想象中的更严重。

绿猴,就是一种无解病疾的起源。

一旦成病,连汪机也束手无策。

海外跨境贸易,毕竟有携带病菌的风险,若不管制,将泛滥成灾。

稳妥起见,要向陛下谏言,令惠民药局的大夫,前往天津卫检测,合格才能入境。

“将京城中,番人手中的活物,全都买下来。”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王不岁暗自咋舌:“小人这就去办。”

“少爷,有一封书信,是程敏政大人写来的。”门子走进正堂里。

严成锦让何能把信拆开,念了一遍,朝鲜借力役十五万人。

一旦集结完毕,就安排船只渡海,登陆大明的土地。

……

翌日,大清早。

严成锦跑了十圈,换上干净的绯袍,入宫面圣。

到了东暖阁,拉出袖口中的信:“陛下,朝鲜的十五万力役,准备入境了。”

弘治皇帝眼皮子抬了下,又耷拉下去,“昨日,朕也收到了程敏政的疏奏。”

“雇佣力役有风险,入境需谨慎,臣请乞,准许臣在天津卫,设立监察海关。”严成锦道。

大明一直闭关锁国,对海外管辖的,仅有市舶司。

市舶司,只掌海外诸蕃朝贡市易之事。

但不像海关,会外来的物种进行检查和扣留,只查看战用物资。

如今,东南沿海贸易频繁,若不设立海关管制,不知会泛滥成何种景象。

韩文讥讽道:“严大人给银子?如今,到处都要银子,严大人若是能将米价也压下去,才叫本事。”

国库就是这样,才一直屯不起来。

李东阳颔首,在天津卫设立海外监察司,相当于设立了一座衙门。

一时之间,严成锦也不知如何解释外来物种入侵的重要性。

良乡倾力造船和维持海外贸易,又大力挖掘煤炭,再迈开步子,就要扯到蛋了。

“良乡也没有银子,韩大人说笑。”

弘治皇帝长叹一声:“为今之计,只能等李千户带银子回来了,希望岛国真有银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