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慎重开始 > 第568章 父子双双辞官

大明从慎重开始 第568章 父子双双辞官

作者:一笑澄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0:34:40

第568章 父子双双辞官

梁次摅低头发现,树下站着一个书生,仔细想想,死前总要留下几句遗言。

“在下只想混吃等死,家父逼我为将!

卯时就要在下起来读兵书,稍有迟钝,就殴打和侮辱在下,到了戌时,还要操练,生不如死…

既然家父狠心不顾,又被天下抛弃,不如死了一了百了。

你若是新来的监生,还望禀报朝廷,揭露王家父子和严成锦的罪行!”

说完,以泪洗面,双脚离地,自己挂上东南的枝头。

下一刻,咚地一声掉到地上。

梁次摅怒不可遏。

王守仁将剑收回鞘中,将他搀扶起来:“天下有什么事,比自己的性命更重要?梁兄回家吧,在下自会向老高兄言明,日后不必来武子监。”

“在下逃过,都被抓回来了!”

王守仁微微躬身:“我乃武子监祭酒,送你出府门,无人敢阻拦。”

梁次摅愣住了。

王春三人分开来寻找,见梁次摅怒斥:“你这狗东西又偷懒,还不快滚来操练!”

梁次摅畏惧,缩在王守仁身后。

“王兄,此人已不是监生,在下会向王伯父禀明。”

王守仁亲自将梁次摅送出了府门,门皂并不阻拦。

府门前,梁次摅呆呆站在曾经做梦都想逃出来的地方。

此时,竟有些不知所措。

他望向王守仁,微微躬身:“王大人见谅,在下身子骨弱,木讷愚钝,当不了良将。”

王守仁眉语笑目:“人人皆可为将,就如同人人皆可为圣,与武艺无关,与聪慧愚钝无关,梁兄保重。”

朝梁次摅作揖,转身走回武子监中。

梁次摅愣住,世间只有孔圣、朱圣和程圣,除此之外,哪里还有圣人,人人皆可为圣,此人怕不是疯子?

梁府,

梁储在书房看经书,夫人常氏来诉苦,怨他将儿子送入武子监。

妇人之仁,哪里知道他用心良苦。

以那废物儿子的性子,不出十年,就会散尽家财。

他二十七岁中进士,从广东举家搬到京城,经历经籍、图典等官员。

历尽艰辛,幸得陛下重用,才有今日的吏部梁侍郎。

吏部右侍郎,是朝中二品大臣,祖上十八座坟头冒青烟,得到这等机遇。

可却无以为继,可惜至极。

守业比创业难,平日骄惯儿子过甚,导致今日局面。

正在这时,梁次摅兴高采烈地走进书房:“爹,孩儿回来了,王祭酒将孩儿逐出了武子监。”

梁储如同见了鬼般怔住,扬起手,勃然大怒:“废物,连武子监也不收你!”

梁次摅被打懵了。

“你给我滚回武子监去!”

常氏听到动静,刚进书房便看见这样的一幕,既惊又喜:“老爷,息怒。”

严府,

听闻,王守仁把梁次摅这个祸害放了,严成锦不免动气:“伯安可知,梁次摅是百年难得的将才?你竟这般将他放了!”

在下怎么没看出来?王守仁躬身作揖:“人放了,自然不会再抓回来。”

“也罢。”

翌日,奉天殿。

弘治皇帝看向秦紘,辽东的守将是一块心疾:“武子监讲学得如何,三月后,派谁北上辽东?”

秦紘面色僵硬,他哪儿知道?

梁储低下头,怕陛下会问起儿子。

严成锦站出来一步:“武子监有三人,陛下不妨,亲自点将?”

王家兄弟不必多说,自幼被王越操练,本就熟读兵法。

韩文武艺高强,想重振父亲威名,勤奋上进。

弘治皇帝蹙眉:“朕怎么记得,是四人?”

“回禀陛下,梁次摅扬言只想混吃等死,两次在监中寻死,王守仁便放其回府。”严成锦道。

梁储老脸唰地一下红了。

宛如千万个巴掌打在脸上,他火辣辣的疼,恨不得钻到御案里头躲起来。

一片同情和嗟叹的声音,让他更加羞愤欲死。

你怎能将此事公之于众!

此刻,他竟不知该说什么好。

“陛下,臣……臣下了朝,再让他返回武子监。”

弘治皇帝摆手宽慰:“不必,议蜀地任命吧,有多少新任官员?”

忽然,梁储觉得心口绞痛,像有千万根银色的锐利绣花针,扎在心头,连陛下也放弃了。

严成锦侧头,陛下应该不会答应放梁次摅离京。

不过,梁储好像社死了?

从大殿出来,梁储想找严成锦麻烦,又怕传到陛下耳中,纷纷走了。

下了朝,回到值房。

严成锦看见,穿着青色官袍的方学,等候在值房里。

方学见了他,竟有点激动。

督修长城一年有余,回到京城,物是人非,戴大人致仕,都察院新增设四司……严成锦升官。

他眼中含泪,躬身作揖:“下官见过严大人。”

“不必多礼,你在边陲有功,年关近了,本官会替你请乞,不过,只有两成把握,你先做好失败的准备。”

陛下向来小气,又是四品官员任命,不会太容易。

都察院变成四司,事务繁多,亟需方学来打工。

否则,也不会把郑乾放出去,把方学换回来。

方学感动到无以复加,朝严成锦微微躬身:“下官谢过严大人。”

严成锦立即写了一封请乞的疏奏。

……

年节将近,宫里喜气洋洋。

弘治皇帝翻开来看,都是六部和九卿请乞的疏奏,为属下请功。

“严成锦为方学请乞升官。”

李东阳三人微微抬头,眸中流转。

都察院的疏奏,不必经过内阁,他们并不知严成锦请乞。

刘健颔首点头:“方学督修西北长城有功,又查清蜀地的一千二百余贪官污吏,臣以为,可给方学升迁。”

弘治皇帝却怒了:“严成锦这家伙请乞的是,都察院副都御史!”

方学是七品御史,副都御史是正三品,连升四品!

李东阳面色僵硬,久久说不出话来。

弘治皇帝气愤地将疏奏丢在书案上,吐出几个字:“召严成锦来。”

片刻后,严成锦踏入大殿中,微微扭头看了眼,内阁和六部共九人皆在。

都御史或许出了京城是大官,但在朝中,依旧比不上内阁和六部,还是差得太远了。

陛下议事,也不召九卿。

“陛下急召臣,是为了请乞之事?”

弘治皇帝轻哼一声:“朝中有谁可以连升四品?!你熟读大明律,岂会不知?还上这样的请乞疏奏。”

还不是陛下您总卡升迁疏奏……

“臣知罪!”严成锦光速认罪,也不辩驳。

弘治皇帝面色稍微缓和下来:“方学督修长城有功,但升副都御史还差得远,就先任右佥都御史吧。”

“谢陛下恩典!”

年关将近,梁府却如办丧事的人家,死气沉沉。

梁储心如死灰,严成锦断了他的后路,不能请乞让梁次摅离京。

“明日,你去向牟指挥使请乞辞官,老夫也一同请乞辞官。”

梁次摅大惊:“爹,您可是吏部右侍郎!”

“生出你这样的废物,老夫的颜面在奉天殿丢尽了,还有什么颜面在朝中当值!”

文官重名节,老爷又尤其爱惜自己的名声。

夫人和管家吓得嚎啕大哭,抱着梁储的双脚喊到不可。

“滚开,今日我就上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