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慎重开始 > 第563章 召见

大明从慎重开始 第563章 召见

作者:一笑澄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0:34:40

第563章 召见

回到正堂,

李东阳端起茶盏抿了口,严成锦手边并无茶水,给这小子也不会喝。

“说吧,来老夫府上何事?”

对于李东阳不待见他的样子,严成锦已经习惯了:“下官来府上,是为了王越致仕一事。”

还以为此子是来提亲的,李东阳松了口气:“本官知与王越狗苟,想帮他致仕,但陛下不许,你也在朝堂上。”

王守仁虽胜迹显著,但王越屡次痛击鞑靼,有他在朝廷中,就能震慑鞑靼人,这是王守仁不能比的。

陛下的深意,正在于此。

严成锦却道:“下官想让王大人退而兴办院学,教人习武。”

“办武学,何须吱会本官?”李东阳不解。

早在宋朝时,坊间就有武学,尤其是宋徽宗时,各州大肆设立武学,供士绅子弟学习弓马。

宋徽宗与朱厚照一样,是被做皇帝耽误的天才。

精通琴棋书画,作诗写词,还善建筑园林。

在文坛上造诣极高,可惜,也因此被少数人指责不务正业,说成昏君。

严成锦摇头道:“下官说的不止是弓马那么简单,而是由王大人传授行军打仗的经验和计策。”

李东阳捧着茶水微微错愕:“你可知天下为何没有这样的学院?”

若身为武将,传授行军打仗的经验和计策,无可厚非。

可开学院广招天下门生,万一他们占据山头与朝廷对抗,起兵造反,你咋想的?

严成锦点头:“下官当然知道,朝廷怕有人募兵造反。”

李东阳没好气地道:”知道你还提!此事你与老夫提就罢了,万不可在朝堂中提起,也不可跟太子提。”

毕竟是自己的门生,此子虽然可恶,可是不当女婿的话,还算是朝中为数不多的好官。

严成锦道:“李大人应当知,王大人致仕是迟早的事,家父虽然文韬武略,能镇守三边,却也有英雄迟暮的时候,朝中若无后人来继,河套还会再丢失。”

老爹虽然有一点谋略,但远称不上是名将。

弘治朝丢失了河套,兵力相差不多,但朝中武将相比鞑靼弱了许多。

弘治皇帝虽然励精图治,却不是像朱棣那样能征善战的皇帝。

李东阳所说的弊端,在后世也无可避免,掌握技能后,却投身为恶的人,在于少数。

权衡利弊后,利大弊。

且大军掌控在朝廷手中,弘治皇帝甚得民心,流民安置于西北边陲,就算有大规模的造反,也很快就会被平息。

“本官自然知道,朝中无良将为继。”李东阳继续:“纸上谈兵,不如身经百战。这样能培养出将才?”

“自然可以,李大人不必理会,有人会请柬,只是李公不反对就成。”严成锦却相信,因为后世有座教人打仗的学校,名叫黄浦。

李东阳眼神微眯:“你还说服了其他人?”

“是,詹士府的王大人。”

李东阳愕然目光投向严成锦。

严府,

王华微眯着眼睛,不悦:“都快一个时辰了,你们少爷要何时才能回来?”

春晓微微低头,沏茶道:“奴婢已派人去李府禀报少爷。”

王华摸着下巴,这家伙莫非知道老夫要来,提前搬救兵去了?

又过了一盏茶的功夫。

严成锦不慌不忙走进正堂,见王华用手撑着脑门,扶台打盹。

“可要开一间厢房睡?”

王华迷迷糊糊,见了这张熟悉的脸,骤然精神起来。

“老夫是找你理论的!何故不守诺言?!”

“辽东百姓被俘三百人,伯安兄不北上,会有更多人被俘,王大人在东宫,应当不知形势危急。”严成锦对着王华道。

詹士府只管太子读书,其余一概不管,王华脸色缓和些:“难道朝中就无将了吗!”

“本官有个办法,或许,今后伯安兄非但不用离京,还要留在京城。”

此子常常忽悠太子,王华不会上当:“你说说看。”

“本官与王大人向陛下谏言,令王大人致仕,在京城开办府学,传授领兵经验和计策。”

严成锦见王华沉默,又继续:“若朝中有王越这样的将领,伯安兄也可走文官仕途,甚至入内阁。”

大明武不如文。

王华一直希望,儿子像自己一样,走文官的仕途,成为闻名天下的大儒。

“你跟李公说过了?”

“嗯,李公同意了。”

王华面露狐疑之色,严成锦的话和太子一样,是不能信的,只能求证李东阳。

他决定去李府一趟。

……

东暖阁,

弘治皇帝又看到王越请乞致仕的疏奏了。

“如今北方未定,朕不能让王卿家致仕。”

萧敬躬身道:“陛下,王大人就在殿外。”

怕陛下不许,王越亲自送疏奏来了。

“王卿家有五十了吧?”

“陛下,是七十……”

弘治皇帝错愕地看向萧敬,王越的身子骨健朗,竟未看出来。

七十的老将,上战场征战,确实老了些,萧敬都有些看不过去:“陛下,不如就让王越致仕了吧?”

“你以为朕不想,可朝中还有谁可以抵御北方。”弘治皇帝恨不能像文皇帝那样,御驾亲征。

见陛下有些怒了,萧敬不敢回答。

殿门外,不仅王越一人,连同严成锦也来了。

“贤侄啊,你说陛下会让世伯致仕吗?”

“全看王大人。”

严成锦摸不清王华的脾性,不知他会不会来。

王越早有致仕之心,这次铁了心要向陛下请辞,出于王越常年保护之情,严成锦当然会帮他一次。

不多时,小太监出来宣告:“二位大人,陛下召见。”

弘治皇帝狐疑地望着殿门,想不到严成锦会与王越一起觐见。

“严卿家也是来劝说朕,让王卿家致仕?”

“臣来面圣有两件事,此为其一。”

功劳越高,在朝中越难致仕,并非只有弘治朝如此,故而,常有官员被隔着皇帝启用,死在上任的仕途上。

弘治皇帝注视着严成锦:“你说。”

严成锦犹豫片刻,才道:“朝廷不防在京城,设立一座如国子监的学府,传授行兵打仗的经验和计策,以培养将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