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慎重开始 > 第557章 赋税

大明从慎重开始 第557章 赋税

作者:一笑澄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0:34:40

第557章 赋税

见旨意已无法违抗,熊繍换了更委婉的说法:“陛下,那些花银子买盐引的士绅,要如何安置?

朝廷立盐法,乃是律令。

言而无信,今后百姓如何相信朝廷?”

马文升重重点头。

刘健几人也觉得有理,

朝廷立了宪法,一句话就要废除,新颁布的弘治银票,将更无公信。

李东阳沉吟片刻,道:“花了银子的士绅,凭盐引,到盐运司退银子,朝廷赐给的盐引,一律作废,陛下以为如何?”

弘治皇帝深知两者的区别。

请赐的多为朝中官员,此举不会伤及士绅的利益。

很快,大臣跪倒一片,哀求:“恳请陛下一视同仁!”

盐引的数目,动辄几百万引,银子数目动辄千万两。

弘治皇帝坚定道:“就以李卿家所言,内阁拟旨吧。”

一道痛不欲生的哭嚎在大殿中响起,严成锦转过头。

只见,张鹤龄举着脑袋,哭嚎着朝台柱冲去,咚的一声,倒在地上。

看得众人不明所以。

心知张鹤龄的盐引不少,弘治皇帝摆摆手,命萧敬将人拖出去。

韩文面露难色,作揖:“以每年盐引的税银估算,朝廷要支给的银子,足足有两千万两,可国库没有余银可以支给。”

朝廷要将天下半数的盐,全买了。

一时间,大殿静谧无声。

两千万两银子,是朝廷不吃不喝四年的夏税。

弘治皇帝嗟叹一声,将内帑全掏出来,也补不上。

即便能补上,也不敢一次调出这么多银两。

以防鞑靼入侵,需要军饷,将会内外受敌。

百官心中大喜,没有银子,就不能取缔了。

正在这时,严成锦微微躬身:“良乡商会可以支给,还请户部打个欠条。”

韩文和李东阳几人提防起来,此子岂会这样好心?

严成锦继续道:“朝廷贩盐,不仅要将盐运往天下,还要兴建制盐的工坊。

良乡商会生意覆盖天下,不如就交由良乡打理。”

你取缔盐引就是为了这个吧?

百官羡慕嫉妒,以后天下的盐引,只剩一家了。

原来如此。

“陛下不可!”

“你果然居心叵测!”

大殿中响起一片非议。

韩文微微转头,看向严成锦:“运盐到天下各地,靡费不低于贩盐所赚银两的三成,越远,恐怕越多,这笔银子如何算?”

严成锦看向弘治皇帝:“臣恳请陛下,令朝廷与良乡五五分账,这些糜费,从良乡的四成中出。”

一般的盐商运完盐,能赚到四成银子,已是极高的利润。

严成锦竟然只要五成?

自愿亏本?

大臣觉得有古怪,严成锦才不做亏本买卖,可他们又想不出来如何赚银子。

李东阳几人面露沉思,很快想明白了。

赚就赚在钞关,坊间运盐成本的大头,在过层层钞关时,缴纳税赋。

由朝廷贩卖,自然不征收税赋了。

能省下一笔银子。

“陛下,贩盐税银庞大,就这样白白让良乡商会赚去?”

经过谢迁提点,百官恍然大悟。

严成锦微微躬身:“天下没有赔本的买卖,其中利润微薄,还请陛下准许。”

弘治皇帝沉吟片刻,有自己的考虑:“就依严卿家所言!”

盐引涉及的白银,数目庞大,而他相信,严成锦胆小怕事,是不敢贪的。

交给他,比交由宫中的宦官放心。

……

下了值,在牟斌的护送下回到府上。

严成锦命人唤来王不岁:“三日内,凑足三千万两银子,给朝廷。”

王不岁吹了口茶,顿时吓得茶盏掉到地上:“少爷,三千两还是三千万两?”

两者的差别,就如同天上和地下。

天下最富的商人,财产不过八百万两银子,等同于要四个这样的富商,倾尽所有。

严成锦知道,良乡的商帮能拿出来。

良乡经营丝绸、精盐和古玩等众多支柱型产业。

还有酒水、拍卖、西北塌房的租金,以及各式各样的商品。

这些赚来的银子,小部分归良乡商会瓜分。

良乡商会的账目上,有一千万两供流动,只有他和谢玉知道。

“传本官的命令,倾家荡产也要凑出来,就从你开始吧。”

王不岁哭了:“少爷,有好处吗?”

“天下的贩盐生意,由良乡代朝廷打理,欠你们的银子,转成国债,盈利后支给。”

此事,迟早要让交给王不岁打理,严成锦并不打算保密。

“可是……就算士绅们肯卖地,也凑不出这么多银子啊。”

朝廷夏税才五百万两,这是天下的税收。

良乡一个商会,就想拿出三千万两?打死他也凑不出来。

严成锦拿出备用方案:“放出消息,告诉晋商和徽商,十日内可加入良乡商会,入股银子越多,分得越多。”

没了盐引,盐商一定会转寻其他生意。

其实,这是将他们入商会的银子,再发回给他们自己。

空手套白狼。

王不岁面色僵硬,你是早就想好了吧?高啊。

……

皇宫中,

弘治皇帝在等严成锦的消息。

朝廷一旦下旨,就会有成千上万的人来挤兑,没有银子,怎么敢下圣旨。

“严卿家的银子凑出来了吗?”

“还未支给户部。”

三千万两白银?百官对严成锦的筹措能力,表示很怀疑。

弘治皇帝担忧,朝廷国库最充盈的时候,也没有三千万两白银。

这相当于,将天下两三成的银子,全部纳入口袋中。

有那么多银子吗?

这时,牟斌着急忙慌地跑进来:“陛下,宫外数不清马车,装满了白银!”

片刻后,弘治皇帝和百官来到午门,眸中闪烁。

一辆双轮马车装着四个大箱子,从街头排到街尾,不,应该说望不到头。

无人见过这么多银子。

严成锦也没见过,摆出来,能绕京城一圈了。

良乡商会的士绅们卖田卖地,凑足了大笔银子。

算上从满加剌国运回的白银,严成锦猜测,大明两成白银都在这里了。

“户部清点一下?”

韩文激动得难以自抑,喃喃地道:“好……好。”

五城兵马司和锦衣卫上前,将木箱打开,将马车押往京仓清点。

百官呆滞地望着严成锦,他竟能凑出三千万两。

弘治皇帝震撼地问:“严卿家何来这么多银子?”

“良乡商会倾尽所有,再向晋商和徽商筹措所得。”

三日后,朝廷废止盐引的政令,通告天下。

盐商纷纷拿着盐引去兑换银子,得到银子,民愤平息不少。

王恕捋须:“天下盐价终能稳定了。”

“多谢王公提点。”严成锦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