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慎重开始 > 第57章 锦急生智

大明从慎重开始 第57章 锦急生智

作者:一笑澄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0:34:40

第57章 锦急生智

罗玘走过来小声安慰:“翰苑找书就这样,有时半月找不到一本,不打紧,慢慢找,找不到本官帮你找就是,谁让世伯和你爹是同年呢。”

严成锦苦着脸很想说,大人,看您这长相,我和您的女儿真的不合适。

但考虑到日后还要在翰苑办差,日子不知还有多长呢,就忍辱负重了。

又来到了内阁,在内阁的众多书柜里,昨日翻过的书柜,已经被他做了标记。

咦……

今日好大的阵仗。

李东阳三人都在书柜旁候着,严成锦看见了弘治皇帝,他正在书柜上,翻找什么书。

难怪刚才路过值房,没看见一人,原来都在这里侍奉御驾。

严成锦连忙跪下:“臣严成锦,见过陛下!”

李东阳微微皱眉,眼神朝他示意,臭小子,手放错了,悄悄地给严成锦摆了一个手势。

稽首和顿首的姿势稍有不同。

严成锦瞧了一眼,姿势更标准了一些。

弘治皇帝侧头瞥了他一眼:“朕在这里翻阅了许久,也不曾找到,只记得书中所述,不记得书名,倒是麻烦,严卿家也是来找书的吧?”

严成锦仔细揣测圣意,想了想:“臣也是来找书的,只不过没找到,同陛下一样,这里的藏书实在太多了,收录坊间之所无,每个类目又多种多样,要花一些时间,也是正常。”

弘治皇帝转过身来,笑眯眯地宛如电视里的大坏蛋:“朕似乎闻到了马屁的味道,严卿家可知道,这马从哪里来啊?”

严成锦心头狠狠地花枝乱颤了一下,险些心神失守,乱了方寸。

这个马屁的浓度不过百分之一,竟然被陛下闻到了?

弘治皇帝果然明察秋毫啊,听说刘健常常推荐一些同乡官员进京,他虽然不细查,却也知道这些人能不能用。

不过,敢拍龙屁,严成锦也是预见到了拍在龙爪上的情况。

严成锦急中生智:“臣没有胡说,这么说,是有话想要谏言。”

弘治皇帝莞尔一笑,却是有几分提醒的意味:“说吧,朕最不喜欢听人拍马屁了。”

“陛下找不到书,无非是藏书杂乱,且这样不仅不利于寻找,还会引发其他的风险。

自古各朝,藏书都不止一处,汉代的时候有东观、兰台、鸿都,唐代有秘书监、集贤书院,宋代有崇文馆、秘书省等处,而我明朝,却将往圣绝学与重要藏书归在内府一处,其中多为孤本,若是丢失,则不可能再得到。”

弘治皇帝听得入迷,言而有据,却又不知他想说什么,“继续说下去。”

严成锦稍微抬头:“臣觉得,不管是孤本,亦或是其他重要典籍,都应该抄录多几分,南京文渊阁一份,京师文渊阁、国子监、内阁各一份,这样才稳重些。

内阁如今堆放的书籍,有些甚至无书柜放置,堆得很高,极易丢失。

臣认为,正书按照经、史、子、集四类来细分放置,杂书则按照天文地理、小说、艺术来放置,再按年代来细分,类书也是如此。

再由书吏们记录在册,按时间和年限来将书区别开来。

若是以后再来找书,也不会再翻乱而不得了。”

弘治皇帝颔首点头:“朕每次来找书,也总觉得理不出来头绪,你这么一说,好似真有道理。”

李东阳三人跪在地上:“臣等失职之罪!”

在上一世,去图书馆取书,早就用电脑了,找一天找不到一本书,电脑怕是要笑死人。

李东阳感叹:“自永乐皇帝迁都京城之后,的确许多书籍从南至北成了孤本,至今没有大规模排查过,严成锦所说并无道理。”

弘治皇帝乐了,对着严成锦道:“没想到,你只来找了一次书,就有这样深的见解,这拍马屁的罪名,朕就不追究了,日后要光明正大行事,做个正直的人,不可学那些拍须溜马之事,你可知道了?”

口水都说干了,你一点赏赐也不给?

这是想白piao?

严成锦应了一声:“臣遵陛下教诲,日后,做一个正直讲信用的人。”

弘治皇帝眉头一挑:“你将信用二字咬得那么重,莫不是在提醒朕,给你记功?”

严成锦耿直道:“臣想要,陛下也不会给。”

弘治皇帝嗤笑一声,还真敢承认了:“这藏书之事,你若再提一个让朕满意的见解,朕给你记一功又如何?”

你以为我江郎才尽黔驴技穷了?

不不不,老司机才刚上车。

严成锦心下冷笑一声:“臣知道,陛下出口成宪,君无戏言!一定会说话算话,其实,臣方才又想到了一点,如今放置藏书的文渊阁与内阁,所用皆为木料,又有如此多书聚集,若不慎失火,所有书籍,都要焚毁,不如重建一楼,只用土石为材料,贵重的藏书,藏在铜匮之中,这样就算是起火,也不怕。”

弘治皇帝面色凝重,前一些日子,太后的慈宁宫就烧了啊。

李东阳三人面色冷峻,心中同样想起了太后寝宫被烧一事。

如此多的书,其中不少是孤本,若真烧了,往圣的绝学将就此断绝。

他们倒是没想过书房会起火,如今严成锦一提,他们倒是注意到了此事的重要性。

弘治皇帝变得正色起来:“说吧,你想要什么赏赐?”

严成锦将头埋低下来,仔细想了想:“臣想要一块免死金牌。”

“…………”弘治皇帝。

李东阳翻了白眼。

你敢不敢要银子,哪怕是黄金也行啊!

弘治皇帝咳了一声,正色:“朕自然说话算话,一会儿就让人送到你府上。”

严成锦大喜,连忙磕头谢恩,如今老爹头上也有一块了。

傍晚,天边夕阳渲染了整个紫禁城,金光熠熠,严成锦找到《存心录》,回了翰林院。

王守仁等人抄了一天,见他寻到了书,心里终于平衡了一些。

严成锦找个位置慢慢抄录。

杨景新看向严成锦,有些拘谨:“新派风气盛行,三泰斗中,青山君和传世先生不知名讳,唯独迎客松先生为老高兄家父,在下厚颜,等迎先生回京,想到府上拜访迎先生,不知老高兄,可否给在下引荐?”

李康也看了过来,彬彬有礼作揖:“在下也崇敬迎客松先生,可惜梦楼已经写完,当初写梦楼的时候,严兄经常能看第一手稿吧?可否……也替在下引荐引荐。”

王守仁如同老僧入定一般,默默地抄录着自己的书。

两人也算无毒无公害,严成锦嗯了一声。

说到梦楼,老爹也是人才啊,自己都空城不出征那么久了,竟然还能写出那样情深意切的书。

难道是越缺什么就越想得到什么?

下值了,

严成锦故意在翰林院磨蹭一会儿才走。

王守仁他们都没轿子,步行进的宫,与他们一起出去,到时候是坐轿子呢,还是不坐轿子呢?

杨景新和杨康两人在东城区合租了一套小院。

王守仁则在西城区租了一套小院,王华在京有一座宽府大宅,很豪门那种。

至于他为什么要搬出来住。

严成锦问过他,王守仁的答案让人很匪夷所思。

“我想一个人静静。”

可能圣人的想法,总是要与众不同一些,换做其他子弟,在豪门大宅里过惯了舒爽的日子,那怕是有一丁点不舒适,都是受苦。

严成锦正要走,却发现朱厚照来了,赶紧又缩了回来,百米冲刺跑向西门。

朱厚照冷笑一声:“老高,我就知道你要跑,刘瑾,给本宫抓住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