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慎重开始 > 第536章 旷世壮举

大明从慎重开始 第536章 旷世壮举

作者:一笑澄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0:34:40

第536章 旷世壮举

李东阳和谢迁忽然有些紧张,望向严成锦。

只见,严成锦持着芴牌,微微躬身:“臣想在都察院,设立四司,增配官员。”

宛如一道无形霹雳,从大殿上空降落,劈中了众大臣。

昨日,弘治皇帝已听锦衣卫禀报,严成锦这个家伙会在殿上禀报,丝毫不意外,面色淡然。

只是,此子向来所言不虚,关乎大明的兴衰,又是怎么回事?

百官们宛如被点了引线,顿时炸开了。

刘来和姜文等人作揖。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谢迁几人投去同情的目光,这几个傻小子,被严成锦忽悠了,还不自知。

诶,我儿谢丕也是这般,中了严成锦的邪。

户部郎中怒斥道:“高皇帝将御史台设为都察院,配员已经增加了一倍,足以监察天下,何须设立四司?”

“你可知,设立四司后,都察院的权柄,会攀升到何等地步?”

且先不说有无益处,都察院的地位上涨,才是最让他们不爽的。

御史脱离六部,直接隶属陛下。

再设立四司,日后见了御史,都要跪下来叫爹爹了。

百官怒火冲天,皆不同意设立四司。

马文升站出来一步,怒斥严成锦:“你怎会想在都察院设立四司?这是弊政,这是弊政啊!”

李东阳察觉到身旁的刘健,颇为平静。

以往这时候,刘公应当第一个跳出来反对才是。

可刚才刘来附议,他也并未阻止。

弘治皇帝目中闪过欣慰,看向严成锦道,幸灾乐祸:“诸卿家所言有理,你说与朝廷兴盛有关,又是何意?!”

“敢问诸公,高皇帝为何要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

严成锦不给他们抢答的机会,立即道:“苟至事有失宜,岂惟一民之害,将为天下之害;岂为一人之忧,将为四海之忧。”

这是高皇帝的原话。

大意是,朕不可能知道天下所有事情,处理失宜,将是天下之害,所以要设立都察院。

御史台分为台院、殿院和察院。

但朱元璋却察觉,御史台的机构太简单,无法监察天下。

所以,扩招了。

并提升都御史的官职。

其中用心良苦,与他要增设四司一致,都是摊子大了,管不过来。

马文升轻哼:“高皇帝设立都察院,是要纠察天下,与你想设立四司,有何关系?!”

严成锦微微抬头,看向微怒的弘治皇帝:“臣也知道,设立四司不合祖制,可如今,必要设立四司。”

“天下已变,西北开通丝路,商税改为收银,与邻邦交易铁具,天下已然与先代皇帝不同,都察院也应该变了。”

他站在大殿中央,默默地承受着百官的怒视。

千呼万唤,只等一个人,刘健!

正在这时,刘健走出来,微微躬身:“臣,附议!”

嗡地一声。

李东阳几人看向身旁的刘健。

百官面色错愕,下巴差点掉到地上。

万万想不到,倒戈的人,会是刘公!

弘治皇帝同样震惊:“刘师傅何出此言?”

“昨日,臣也不赞成设立四司。”刘健从袖口抽出那本书:“可看了此书后,却动摇了,陛下且看这本书著,如今天下,确实与高皇帝时不同。”

严成锦长出一口气。

商人到处走商,地方设立御史衙门后,更多疏奏传回京城。

归根结底的原因,还是由于中殃集权制。

地方没有下令的权力,连砍个死刑犯的脑袋,也要先向中殃请示。

这就导致了,中殃的工作量,七七零也做不完。

萧敬快步走下去,将书籍呈上去。

等弘治皇帝翻开几页,严成锦继续道:“科道有许多疏奏传回京城,今日有,明日亦有,若是今日处理不完,明日亦然。

连地方的疏奏和弹章都无法处置,又如何监察天下。

且经济与以往,也大有不同,需设立专门的司衙,统一管辖。”

户部只管银子和税收,论起管经济,就差远了。

不然,大明宝钞也不会擦***都嫌滑。

大殿一片静谧。

大臣们目光紧紧盯着弘治皇帝,真设立四司,药丸。

严成锦也有些紧张,这样的举措和高皇帝取缔御史台,一毛一样。

朱元璋能狠下心来,弘治皇帝比他还差一些。

只见,弘治皇帝面色渐渐平静,看不出太大变化。

“退朝!”

百官懵了,刘健几人懵了。

严成锦也懵了。

廷议刚到高朝,怎么忽然就退朝了?

萧敬茫然又慌张,不知该什么办,该死的严成锦,咱是喊退朝,还是不喊?

见弘治皇帝已站起来,他忙喊道:“退朝!”

百官微微躬身,静待弘治皇帝离去。

严成锦知道,陛下动摇了,再考虑两三日,或许就会有结果。

毕竟,设立新官制,会影响大明今后的几百年。

华盖殿,

走入大殿,弘治皇帝坐下,捧着经济论,若无旁人的品读。

一晃眼,到了午膳的时辰,萧敬见他依旧看得入神,不知要不要提醒。

“陛下,该用午膳了。”

“不吃了。”

萧敬欲言又止,命膳房熬了一碗粥端来,忙于政事时,陛下喜欢喝粥。

弘治皇帝习惯性地喝了口:“请内阁和六部来。”

不多时,内阁和六部来到殿中。

李东阳等人好奇,是什么书,会令刘公,倒戈向严成锦。

弘治皇帝看向刘健,怀疑道:“刘师傅,此书真是严成锦写的?”

“臣也不信,可确实由他交与臣。”

“此子没做过买卖,怎会如此精通经济?”

韩文不同意弘治皇帝的话,严成锦不会做买卖,家里能屯这么多银子?

他才不信!

可究竟是什么书,能令严成锦家里屯那么多银子。

“陛下,臣可否看看。”

“臣也想看看。”

弘治皇帝颔首点头,命人萧敬传下去。

等诸公看完时,已经是傍晚的酉时。

李东阳几人面色各异,秦紘和马文升看不懂,韩文和曾鉴却深受震撼。

弘治皇帝看向刘健:“刘公来断,也认为应当设立四司?”

“如今天下确与历代,大有不同,除处理增加的疏奏外,也需设立一府衙,管制经济。”

刘健深思熟虑道。

弘治皇帝深吸一口气。

李东阳几人注视着他,不敢出声打断。

良久后,弘治皇帝看向礼部张升:“于礼制如何?”

“自然不合。”

“这样朕才难以决断,驾崩后,如何敢见高皇帝。”

“陛下言重!”

弘治皇帝背负着手,来回踱步,许久,才决断:“可增设四司,但由御史充任,不新设管制。”

刘健躬身:“臣也是这般想的,陛下圣明!”

李东阳几人尽管有所准备,心中依旧震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