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慎重开始 > 第45章 上门送豪宅

大明从慎重开始 第45章 上门送豪宅

作者:一笑澄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0:34:40

第45章 上门送豪宅

程敏政流出两行泪水,声如洪钟:“罪臣辜负了皇恩,策题虽非由我亲手出卖,策题泄露,却是因我而起。臣记得那日在书房出策题,书童催臣去吃饭,便只把策题压于书下,就匆匆离去了,期间仅仅一顿饭的功夫,能看见策题的,只有书童,臣委实不知,臣万死!”

御幄里,沉默了许久。

顷刻,却传出来弘治皇帝的声音:“朕,相信这是实情。”

弘治皇帝声音里充斥着感情。

他想起了旧事,他在青宫时,没过上几天安心的日子,幸亏程师傅被选为宫僚,不但授课,还给他许多关心和体贴,一个本无血亲的人,却让他感受到了舐犊之情,纵然程师傅鬻题,他也不能忘了旧情。

这几日他一直惴惴不安,鬻题的是书童,那就好办了。

御幄中的弘治皇帝挥了挥手,程敏政被带走了。

弘治皇帝厉声道:“案情明朗,程敏政致仕,书童下狱,徐经和唐寅除名为吏,至于会试,将那些由程师傅经手的考卷剔除,就放榜吧。”

这几日,严成锦接连让王不岁打听消息。

到底何时才能放榜,被划去的人中,到底有没有他?

很快,京城里就流传出消息,程敏政被放出来了,只是经过这一次后,他的名声饱受诟病。

鬻题,是挑战整个京城的读书人。

程敏政让他们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他们又岂会甘心,自然纷纷咒骂程敏政。

严成锦在家中等候消息,何能小跑进来:“少爷,程大人来了,说离京之前,想见少爷一面,要赠少爷一些东西,少爷见不见?”

严成锦轻吟几声,程敏政被放出来了,那岂不是说,鬻题一案结束了?

“不见,就说我不在。”

程敏政此去就是告老还乡,家当想必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见了也怕被人发现。

等等

还有谁会比程敏政还清楚,有没有阅自己的卷子?

“他一个人来,还是拖家带口来?”严成锦想问清楚,再决定见不见。

“就程大人一个人。”

严成锦想了想,道:“快让他进来,瞧瞧四周有没有人,别让人发现,他进了咱们院子。”

何能小跑出去。

不一会,程敏政就进来了。

如今的程敏政看上去,多了几分豁达,与以前截然不同,脸上挂着几分看破一切的沧桑和和蔼,官威荡然无存。

严成锦道:“程大人,许久不见,不知来找晚生有何事?”

程敏政淡然笑笑:“几经沉浮,老夫的事,想必你也听说了,老夫已不是官,别叫老夫大人了,有一事相求,也有一物相赠,还望贤侄答应。”

一会儿还要问阅卷的事,也不好拒绝,严成锦拿不准他要求什么:“您先讲,晚生看能不能办到。”

程敏政拿出一个纸皮包着的纸稿,整整齐齐,上头贴了封识:“这是《狐斋》的最后一卷,还望贤侄能代我……”

严成锦为难起来:“您莫非不知,留暖道人如今的名声?”

程敏政苦笑:“名声如何不重要,总归要善始善终是不是?”

严成锦有些犹豫地接过书稿。

程敏政又道:“这些日子,老夫承蒙贤侄照拂,京师的宅院,想来是无用了,今日赠予贤侄,以报玉成之恩。”

说着,他从怀中将地契掏了出来,还有一封他亲笔的赠予契书。

好大的手笔!严成锦有些懵。

程府的宅院在京师内城上好的地段,地价很贵,再加上其宅地面积和繁华程度,比严府还要好几个档次。

价值不菲啊!

程敏政已经这么惨了,还来严府送宅子,真是有良心。

严成锦被感动了一番,他也是有良心的人,想到程家家大业大,老爹是前兵部尚书,岳父还是前朝的内阁大学士兼吏部天官,标准的官二代,回乡也能混得很好,便顺手将地契接了过来。

严成锦将地契和契书收好,便道:“晚生还以为是何等困难的事,晚生同先生一样,也是不喜欢烂尾的人,将狐斋圆满完结,也是晚生的心愿。”

严成锦想起来自己的策论:“不知先生有没有批阅过一份卷子,字迹有些像李东阳大人的风格?”

像程敏政这样的文人,不会连李东阳的字迹都分辨不出来。

自己的那张卷子那么有特色,他一定记得。

程敏政却黯然摇头:“近日繁事太多,老夫已全然不记得了,此去一别,不知何时再能相见,若小侄得闲去徽州,老夫必定盛情款待。”

在严成锦的呆若木鸡中,程敏政豁达一笑,正要转身离去。

可惜了一个号啊,严成锦想了想:“先生等等,这是学生近日梦中所得,如若先生对文坛还有一丝丝留念,对舞文弄墨还有一丢丢兴趣,不妨拿去看一看。

若先生还有一点点不吐不快的热情,愿意写下书作,也可差人送来京城给学生。

接头暗语:黔南妃子笑,天津狗不理,

晚生可以还先生一个笔仙之名。”

程敏政有些愕然,虽然不是他鬻的题,但天下人都认为是他鬻的题,冒天下之大不韪,名声怎么可能还有救?

一定是在安慰老夫。

程敏政接过书稿,径直揣进怀中,苦笑一声就离开了京城。

惨啊,是在太惨了。

名声有了,官还做到了礼部侍郎,人生差一步就走上巅峰,一夜之间,全没了。

世事无常啊!

轻叹几声之后,严成锦拿来放大镜,仔细看了地契上的每个字和大印,竟真是地契!

…………………………

东阁里,考官们忙忙碌碌,一阵阵纸张被翻阅的沙沙声,此起彼伏。

弘治皇帝下旨了,李东阳等阅卷官,把经过程敏政看取的卷子,重新校阅。

他们不仅要把程敏政看取的卷子淘汰,还要把第三题答得好的,也全部淘汰。

这样一来,取榜的名额就出现了空缺,要把排在后边的人补进去。

礼部给事中杨文官唏嘘一声:“真是城门失火,殃及鱼池啊,说起来程大人出的题真是难,我连四子为何人,都不一定能拿捏得正确,更不要说写出四子的造诣了,足见程大人的学识渊博,这次致仕,真是可惜了啊。”

坐在案首的李东阳,低着头,翻阅着答卷:“四子之说,出自元朝刘因写的《退斋记》,说的是理学大师邵、周、程、朱四位圣贤,书中曾概括过他们的造诣,邵至大,周至精,程至正,而朱子造诣,融三者之长,极邵大,尽周精,贯程之以正,但真要写起来,本官也不敢打包票。”

你这都全部说出来了,还不敢打包票?

杨文官等人知道李东阳是谦虚,李东阳学富五车,诗文等身,朝中谁人不知,和程敏政相比,绝无不及。

一下子要淘汰掉这么多人,李东阳也觉得可惜:“传闻景泰年间,徐泰买题中了顺天解元,在会试中败露,在高谷曲大学士的庇护下幸免于难,说起来徐经和徐泰也是同家,身为后辈,竟这般不长记性,真是害人不浅呐。”

杨文官等官员纷纷点头。

“李公,这个考生的笔迹与你不仅形似,神更似,你瞧瞧。”礼部的阅卷官拿过来一张卷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