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慎重开始 > 第410章 天降正义

大明从慎重开始 第410章 天降正义

作者:一笑澄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0:34:40

第410章 天降正义

七月中旬,天依旧热。

严成锦看了眼天气,便知道要下雨,出门前特意吩咐轿夫,带着伞出门。

到了成贤街,轿子上叮咣作响。

何能捂头痛呼,道:“少爷,下雹子了!好大的雹子,砸死人了!”

行人四处逃窜,躲到屋檐下。

“快把少爷抬到屋檐下去,进客栈里避一避雹子。”

望着拳头大的冰雹,轿顶咚咚地响,仿佛随时会破开窟窿。

小冰河期愈发严重了,七月下冰雹。

严成锦平生仅见。

轿夫们却不敢丢下轿子,被砸得七荤八素,将轿子抬到屋檐下。

有人被砸中了,躺在地上半天没反应,不知是死是活。

“那里有人倒了,不救吗?”严成锦看向旁边。

掌柜的骂道:“砸死了好,这瘪三成日来客栈偷酒。”

这难道是……

油纸伞被砸出窟窿,摊贩们都跑了。

“好大的雹子,本宫还是头一回见。”

严成锦抬头看去,只见朱厚照乐不可支地走在街上,不闪不躲。

这厮的脑袋一定是坏掉了。

“殿下快来躲一躲,会砸死人的。”

“老高,你快出来看,好大的雹子!”

昏君啊!

不知多少百姓会颗粒无收,冰雹砸到地里,将稻穗压到泥土里,浸泡过后就吃不了了,会发芽。

而此时,离收成还有半个月了。

严成锦不管朱厚照,却看见街道的尽头,一匹快马快速奔来,像是地方的急报。

不知那里有出现了大事,还动用了八百里加急。

他十分淡定,看那衙役装扮和来的方向,应该不是老爹传回来的。

“殿下要去哪儿?”

“去接韩文,本宫想让他去东宫当差。”朱厚照乐道。

他这几日苦练枪法,想跟韩文比试比试。

等他筹够了银子,招募兵马。

就封韩文做手下的游骑将军,专门冲锋陷阵。

严成锦知道朱厚照喜欢武力高的禁卫,江彬就是这么得宠的。

“殿下知道韩文住哪儿?“

朱厚照露出狡黠的笑容:“本宫不知道,你定然知道!”

“韩文已经入宫了,殿下快回宫吧,晚了怕会被调至他处。”

严成锦猜测,弘治皇帝会将韩文留在身边,就算不留,也不会送给朱厚照胡闹,否则,东宫岂不翻天了。

朱厚照急了,转身便往宫里赶去。

严成锦望着那些被砸出窟窿的油纸伞,看来回到府上,得做一把布伞,放在轿子上。

……

皇宫,内阁小院。

李东阳在检阅翰林编修的大明会典,依照计划,今年年冬需将此书编修完成。

“谢丕的学问,做得不错。”

如严成锦当初入翰苑要编修典籍一样。

宋景和谢丕等人也需要编修,只不过,今年修的是大明会典。

谢迁叹了口气,忽然听闻屋顶上一阵抖动,窗外的地上,落满了冰渣子。

刘健立即站起身来,李东阳同样走到窗前,微微张着嘴巴。

“这老天爷,是越来越反常了。”

“唉,正是收成的时候,不知这雹子,下到了何处。”

说话间,内阁侍奉的翰林匆匆忙忙跑进来。

“大人,安陆州送回来的急奏。”

谢丕去治水的地方,不正是安陆州?

谢迁打开急奏,看到自入七月来,安陆州接连十日暴雨,洪水横流,东冲西决。

“于乔?”

李东阳见他脸色大变,连忙接过疏奏来看。

疏奏乃是安陆州知县所写,接连十日的大暴雨,令安陆州多地宛如汪洋一般。

“兴王妃所言不假,安陆州逢七月八月,便濆旋倾侧。”

“先去奏明陛下吧。”刘健看向谢迁,关切道:“于乔,你留在此当值。”

谢迁咬牙道:“如此大事,岂因我儿避趋之,我与二位兄长一同面圣。”

紫禁城,奉天殿。

弘治皇帝愁眉不展望着远处,冰雹砸得瓦砾砰砰作响。

“正是收成之际,又有大灾,看来今年又要开仓赈粮了。”

萧敬想了想,安慰道:“奴婢倒是觉得,丰年要来了。”

“为何呀?”

“钦天监监正说,瑞雪必有丰年,雹子下得这般大……”察觉到陛下脸色黑了,萧敬悬崖勒马,咽下没说出来的话。

小太监跑来禀报,道:“陛下,工部曾鉴大人急奏。”

不多时,曾鉴大步走到弘治皇帝身旁,微微躬身:“陛下,方才粗略统计,宫中需修缮的宫殿,有十二座。

六部和各监的衙门,不知还有多少损坏……”

这一场冰雹下的,把瓦砾成碎石。

六部和各监的衙门,还没上报,光是宫里的一座殿。

修缮的靡费,就不下于万两银子。

弘治皇帝重重叹了口气:“朕看严成锦的府邸,破旧不堪,也住得好好的,宫中不需修缮的偏殿,就暂且放着吧。”

“这……这十二座宫殿中,有陛下的乾清宫,太后的仁寿宫,还有太子的东宫……”曾鉴抬头看了眼,又低了下去。

弘治皇帝犹豫许久,艰难地吐出几个字:“修吧,多少银子?”

“臣估算,需二十万两。”曾鉴多要一些,反正修完后,会有监督的太监清算。

若是修了一半没银子,那才麻烦呢。

再问陛下,未必会这么轻松。

萧敬看见,弘治皇帝眼角微微眯着,手却不自觉拽成拳头,陛下难以抉择的时候,便会如此。

“东宫不修了,先修其他宫殿吧。”

曾鉴心里有点不是滋味,老夫的女儿,还住在东宫呢!

察觉到亲家的脸色,终究不能委屈了儿媳,弘治皇帝干咳一声:“等收了夏税,再修东宫不迟。”

夏税不过八月,就在一月后。

刘健三人越过门监,径直走进奉天殿:“陛下,安陆州传回来的急奏。”

萧敬快步将疏奏呈上,弘治皇帝看完后,面色大变:“汉江之水决堤了?”

“是!”

刘健和李东阳三人躬身。

汉江乃湖广最大一条江,沿江有寿县,京山县,钟祥县等地,百姓数十万人。

乃是除江南外,大明最肥沃的粮仓。

接连十日大暴雨,流急水深,有些低矮的茅房,连屋顶都看不见了。

“如今,只能治水以救安陆州的百姓,可是洪水盖过瓦砾,只怕谢丕也无能为力。”

李东阳说道。

说到谢丕,弘治皇帝目光落到谢迁身上,“谢师傅不必忧心,朕相信谢丕他……”

谢迁颔首,却抑郁得说不出话来。

刘健道:“陛下,不如再派一人去湖广,分而治之。”

光靠谢丕一人,这么大水势,应付不来。

他又是新登科进士,毫无治水的经验。

谢迁微微躬身,决然道:“臣请旨,甘愿前往!”

“谢师傅不必着急,此事事关千万百姓的性命,朕廷议后,再做决断。”

冰雹停了,

百官纷纷挤入奉天殿,朱厚照也来了,韩文果然在奉天殿当差!

“父皇,可否调韩文守护东宫?”

弘治皇帝瞪了他一眼,不想理他,“退下,朕有要是要议!”

朱厚照乖乖地站到一旁,装得满脸肃穆。

只要表现好,父皇就会将韩文调到东宫。

萧敬开始宣读急奏,听到安陆州接连十日大暴雨,百官们窃窃私语。

严成锦低着头,两湖一带,在后世也是洪水多发的地带。

这次接连十日暴雨……

谢丕不知还活着?早知便派王守仁去了,王守仁有圣人光环,一般情况死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