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慎重开始 > 第354章 吾是你爹

大明从慎重开始 第354章 吾是你爹

作者:一笑澄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0:34:40

第354章 吾是你爹

良乡的港口,

严成锦站在码头送行,李兆番踏上南下之路,极为凶险,沉了船,是没有搜救队的。

故而,做境外出口生意的,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亡命之徒。

没准就是最后一面了,得来看看。

李东阳也在,藏在人群中偷偷抹眼泪来着。

三万京营无法全部登上大船,只能从天津港,乘着朝廷的大船南下。

“大人,学生定不辱命。”

李兆番有些激动,严大人授此等重任与他,便是对他的信任。

此事事关海南百姓的性命。

大夫当身先士卒,以身报国,他有很强的责任感。

严成锦点头道:“谢丕给本官做出来织机,也才得升工钱十两,你若从南海回来,本官给你升二十两。”

这是两人之下,二十七之上。

李兆番激动得双肩颤抖,工程师以工钱算职等,两位总工之下,最高便是他了。

严大人果然还是信任他的。

他重重地点头,朝严成锦鞠了一躬后,登上了船。

远处,李东阳望着李兆番上船,深吸一口气。

眨眼之间,大船便开走了。

严成锦正要回衙门旁的小院,却看见朱厚照喜滋滋地骑着小母马,朝这边走来。

周围的人纷纷夸赞这马长得威风,毛色发亮,四肢健壮。

开春了,朱厚照也出宫遛马了。

严成锦走到朱厚照跟前,小声道:“殿下来良乡做什么?”

朱厚照脸上一喜,兴高采烈道:“本宫是来看热闹的。”

严成锦扭头看了周围一眼,除了卖包子的吆喝声大点之外,一切风平浪静。

“哪里有热闹可看?”

朱厚照乐道:“在青山藏书馆,呆子和王师傅要论‘理’!”

父子局?

严成锦也觉得有意思,坐上轿子,前往青山藏书馆。

此时的青山藏书馆,早已人满为患,读书人听说宫中帝师王华来讲学论道,纷纷瞻仰。

“那年轻的书生是谁呀?敢与王大人论道!”

“不知道,听说也是宫里的大官。”

王华在江南时,已是一方大儒,受江南十里八乡的士绅才子仰慕。

考上状元后,更是赫赫有名。

读书人都看好王华。

正在这时,一道喜滋滋的声音响起:“站在台上的书生,是他儿子,叫王守仁。”

“小朱秀才,你怎么知道?”

读书人回头一看,发现是消失了许久的小朱秀才。

朱厚照打开扇子,颇有几分才子的气度,笑得合不拢嘴:“他是我的学生,叫呆子。”

严成锦白了他一眼,朱厚照这厮又在臭屁了。

刘瑾拖着一个大麻袋,堆着笑意,吆喝道:“爆米花嘞,快来买爆米花,再不买就开始了……严大人……”

朱厚照让刘瑾带了一马车爆米花,来良乡卖。

刘瑾做过境外的买卖,对买卖十分娴熟。

严成锦看见他腰间的钱袋子,鼓鼓的。

“赚了多少银子?”

刘瑾小心翼翼地捂着钱袋,赔笑道:“才八十两,都是殿下的。”

严成锦没理他,找了高点的位置,站上去后,看见了李东阳也在人群中。

王守仁的心学刚刚初露头角。

京城是读书人聚集的地方,提出心学,必定会遭到诸多质疑及反对。

嘉靖曾推崇过王守仁的心学,后因心学与朱程理学的冲突,变得厌恶王守仁。

可见,圣人的路不好走。

王华是朱程的忠实拥护者,走到这一步,或许是想击溃王守仁,让他回头罢了。

“父亲,开始吧。”

台下一片哗然。

此人,竟真是大儒王华的儿子。

王华面色淡然,问道:“论语上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何解?”

王守仁想了想,道:“礼就是天理,也是道,而道所显现的事物则叫做文。

约礼,只是要让此心遵循道的规律。

不论是事亲、事君,也不论是身处富贵,或是贫贱,或是身处患难。

都可以使自己的心,符合当时的自然规律,乃至于……”

台下的读书人听得入神。

当然,能真正听懂的没有几个。

李东阳频繁点头,他能听懂,刚送李兆番出海,他就处于这个情境上啊。

严成锦听了一会儿,便知道王华输了,他是辩不过王守仁的。

王守仁钻了大半辈子牛角尖,当他把牛角尖脱下下来,给你钻的时候,你会怀疑人生的。

果然,王守仁和王华从论语,论到了醉翁亭记,从中庸,论到了大学。

王守仁讲得头头是道,王华被噎住了好几次,答不上来。

这是因为王守仁悟通了心学的缘故。

而王华,是照搬朱子的理学,他人的道理,终归不是自己的。

“四书五经,不过是阐述这个道理,这个道理也就是所谓的道心,悟通了,也就认识了天地宇宙的根本规律,看世间万物,再也没有其他不同之处……

”王守仁道。

王华扶着胸口,无语凝噎,指着王守仁半天,才憋出来一句:“我……我是你爹!”

“你是我爹也无用,道理便是道理。”王守仁摇摇头。

王华气得背过气去,噗通一声,栽倒在台上。

朱厚照看向严成锦,眨了眨眼睛道:“老高,良乡请一个大夫要多少银子,王师傅是本宫的老师,不能见死不救。”

“一两,也可能是十两,臣没在良乡瞧过病。”严成锦道。

朱厚照吓得面色凝固,转瞬又喜滋滋道:“太贵了,还是抬回宫里治吧。”

严成锦猜测,这一次辩论过后,王守仁将名声大噪。

王华想劝儿子回头,无意间,却成就了王守仁的名声。

他想起来一句话。

天道酬勤,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

东暖阁。

弘治皇帝坐在御座上,阅完疏奏后,便问道:“太子呢,还在詹事府读书?”

牟斌道:“骑着小母马去良乡了,今日,王华与王守仁在良乡辩论。”

弘治皇帝心思在王华上,诧异:“他们争什么?”

牟斌凑过来一些:“在文华殿时的理学,这时,想必已经有结果了吧,臣再派人去打探打探。”

弘治皇帝准许王守仁在良乡讲心学,想不到第一个阻挠的人,竟是王师傅。

“去打探清楚一些。”

他有些同情王华,听说这王守仁少时,比厚照还要顽劣十倍百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