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慎重开始 > 第339章 主持文华殿

大明从慎重开始 第339章 主持文华殿

作者:一笑澄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0:34:40

第339章 主持文华殿

严成锦听闻,蚕室的小太监告诉李东阳,刀割偏了。

这几日,他一直没敢去蚕室。

李东阳倒下后,弘治皇帝深感力有不逮,许多疏奏需要批阅,他从早到晚也忙不过来,好几日没去坤宁宫就寝了。

“开春讲,李师傅不在,缺了一位讲官啊。”

刘健和谢迁深有感触。

这几日,分在他们头上的疏奏多了三十多本。

李东阳平日票拟的疏奏分到他们头上,再加上一天三次朝会,占去一两个时辰。

把疏奏带回家,两人也阅不完。

李东阳本来是经筵的主讲官,他倒下后,不仅缺了一位主讲官。

连刘健和谢迁,都没空去讲了。

刘健思索片刻,道:“让翰苑再挑几位讲官,充入经筵吧?”

谢迁点头,如今已经是弘治十五年,开朝的那批老臣,致士的致士,病逝的病逝,只剩马文升几个寥寥开朝老臣。

弘治皇帝觉得可行:“朕看王守仁不错,还将他充入经筵吧,还有伦文叙、杨康乐两人。”

王守仁是翰林出身,又是大儒王师傅的弟子,屡次建立战功后,弘治皇帝对他有很好的印象。

还没考上进士时,王华就常带王守仁来谢府串门,谢迁对王守仁的才学,也颇为赏识。

“臣以为可,三人是十二年的进士,出类拔萃,堪当此重任。”

弘治皇帝点头道:“传朕的旨意,明日开今年第一讲。”

经筵分为春讲和秋讲。

按照前朝的惯例,每月讲三场。

但弘治皇帝是个勤劳的人,所以,每月排期满满。

严成锦心中微动,朱厚照知道王守仁给他当老师,怕是要炸毛。

史上,王守仁并未讲过经筵。

联名弹劾刘瑾失败后,就开始逃亡生涯,往后的人生,大多在京城之外度过。

倒是有他的弟子,在京城当了大官,传播心学,广收门生。

弘治皇帝看向严成锦:“严卿家,春讲就由你来主持,莫让太子生事。”

严成锦微微躬身:“臣遵旨。”

陛下的意思是,让他看场子,别让朱厚照捣乱。

这活通常是由内阁三人来干。

有刘健、李东阳和谢迁在席上,朱厚照会少问一些问题。

但如今,内阁忙不过来,便将这活派给了他。

次日一早,

严成锦换上麒麟服,前往文华殿,他是不想靠朱厚照太近的,所以坐得很远。

但朱厚照这厮,命人将御案搬到严成锦旁边。

“老高,今日的讲官是谁?”

“张元帧。”

严成锦特意查了一下。

张元祯原是南京翰林院学士,近日,才调回京城,升为翰林院学士。

王守仁来了,坐在后头不远处。

正在这时,穿着四品绯袍的张元帧,站上讲台。

“殿下,臣今日要讲的是,大学之正心修身,格物致知。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张元祯开讲没多久,严成锦的尿点就来了。

悄悄起身,对着一旁的朱厚照道:“臣内急,出个小小恭。”

朱厚照看着满满的茶杯,羡慕地看着严成锦站起来。

老高这狗官,一口茶没喝,分明是去偷懒。

可他身为太子,是不能中途离席的。

严成锦走出文华殿,准备找个偏殿撒尿去,看见李清娥提着锦盒,带着胖丫鬟前往蚕室。

“严大人。”

“去给李大人送吃食?”严成锦看了眼锦盒,叮嘱道:“汪大夫可有叮嘱过,只能吃清淡的流食?”

身上有伤口,饮食不当,或会引身体发炎。

不知李东阳是不是炎症体质。

“小女谢过大人。”

李清娥臻首感激,又不敢多耽误严成锦,也怕招来宫中绯议。

严成锦沿着御阶往下走,寻到了一座偏殿,方才解开裤头。

却听身后,文官冲冲忙忙跑来道:“严大人,文华殿打起来了!”

经筵开了十几年,也没打过架,谁这般不给面子?

严成锦连忙抄起裤头,嗖地一声,跑到了文华殿。

还以为是单挑,谁知道是群欧!

他连忙找个地方躲了起来,喊了一声:“伯安,快来保护为兄。”

王守仁抱着王华,似乎在拉架,没空管他。

朱厚照拍着手,笑嘻嘻地走过来道:“老高,可要本宫护着你呀?”

“殿下,这是怎么回事?”

朱厚照眨了眨眼睛,努力回想了半天,却什么也想不起来:“本宫睡醒他们就打在一起了。”

严成锦看见,杨廷和和王华气急败坏,手端着书似乎在争辩。

东暖阁,

弘治皇帝正看着疏奏,小太监跌跌撞撞跑进来,慌张道:“陛下,张文祯大人,被人打瘸了。”

“打瘸……瘸了?”弘治皇帝微微张着嘴巴,不可置信宫中发生这样的事:“张卿家不是在文华殿讲经筵吗,怎么会被人打瘸了,谁打的?”

刘健和谢迁两人,皆面露震惊之色。

却见,小太监瑟瑟发抖:“不知道。”

弘治皇帝怒拍御案:“严成锦和翰苑的百官都在,这么多人,怎么会不知道?!”

小太监跪在地上,不敢辩驳。

打张元祯的官员有好几个,他哪儿知道瘸了的那一脚,是谁踢的?

“奴婢听闻,几位大人是在争辩《大学》的格物,随后,便打起来了……”

弘治皇帝低声道:“严成锦在做什么?”

“严大人躲起来了……”

弘治皇帝一口气噎在喉咙,差点没喘过来,“朕早该想到了,摆驾,去文华殿。”

片刻之后,文华殿。

严成锦对着张元祯嘘寒问暖:张大人这里疼不疼,张大人那里还能不能动,张大人你快吱个声……

张元祯躺在地上,眼角露出晶莹光亮,感动得微微啜泣。

“张大人不必多言,本官会为你讨回公道的。”

严成锦正色道。

前段时间,王守仁在松江府讲学时,张元祯偶然路过,听了半个月后,对王守仁的理学见解,极为推崇。

今日在经筵上,重新用心学,解读了《大学》中的格物致知。

讲到知行合一才能得到“理”时,被大臣们驳斥。

张元祯不服气,便争辩了起来。

年轻的文官就是容易冲动……

严成锦感受到气氛凝滞,回过头看,弘治皇帝来了。

“臣参见陛下!”

弘治皇帝直勾勾盯着他,蹙眉问:“这是怎么回事?”

“张大人让杨大人等人,用眼光,把这米看熟,杨大人等觉得受到了侮辱,便发生了争执……”严成锦指着书案上的一碗生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