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慎重开始 > 第340章 令人心惊的疏奏

大明从慎重开始 第340章 令人心惊的疏奏

作者:一笑澄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0:34:40

第340章 令人心惊的疏奏

弘治皇帝凝视朱厚照许久,却说不出话来。

他乃当朝皇帝,难不成还要问太子,开海之事,该如何决断?

若问出来,这孽子定会蹬鼻子上脸,教他如何做皇帝。

“父皇在忧心开西北海禁之事?”

见父皇唤了他的名字,却迟迟不说话,朱厚照眨了眨眼睛,试探道。

弘治皇帝满是诧异:“你如何知道?”

“儿臣听刘伴伴说的,既然是老高谏言,父皇答应就是,何必思虑?

若儿臣……”朱厚照望着弘治皇帝,不敢说出后半截话。

弘治皇帝知道,这孽子后半截话,定然是大逆不道的话。

他直勾勾地看着朱厚照,冷声道:“怎么不说了?”

“父皇恕儿臣无罪,儿臣就说。”朱厚照坚持道。

弘治皇帝冷哼一声,道:“那就不必说了。”

朱厚照噎住了,往常父皇定会说,你先说说看吧,朕自会定夺。

虽然事后都会揍他一顿,可是父皇现在,连这句话都懒得说了。

这让他无比想说出来。

于是,他可怜巴巴地望着弘治皇帝道:“若儿臣处理此事,就听老高的,祖制能耐我何?”

弘治皇帝气急了反而笑出来,轻哼一声:“你可知道,西域诸国是何等混乱。

从长安往西,一路新修驿站和钞关,要多少靡费?亏朕刚才还夸你会省银子。”

朱厚照悻悻地道:“花去的银子,能在钞关赚回来,西北有上百万流民,让他们顺手修一修钞关和驿站便是。

长城修好之后,流民要在西北定居,可是西北的旱地,常年都是风沙,他们能种什么呢?

若是开了丝路,他们就能同良乡的流民一样,做些小买卖,卖布鞋、卖茶水、卖馒头。

父皇就是太迂腐了,才会管祖制,儿臣才不管。”

刘瑾吓得满身大汗,殿下说着说着,就上头了。

想着想着便释然了,连狗皇帝都敢骂。

说陛下迂腐,就如同说今天天气真好一般,毫无压力。

弘治皇帝不禁怒火燃烧起来,可是总觉得差点什么。

或许是因为觉得这孽子说的,有几分道理,一时间,还下不去手。

“这是你想出来的?”

如此简单的道理,朱厚照觉得自己又被父皇看轻了,有些愤愤不平地举起小指:“儿臣用这根手指头想想,便知道了。”

萧敬看见,陛下握着的鞭子的手,在疯狂颤抖,脸色如雷鸣滚滚的乌云。

他微微闭上眼睛,别过头去。

片刻之后,大殿中便响起了极为有节奏的声音,让这冬天有了几分暖意。

扫地的小太监抬头看了一眼,继续低头扫雪。

……

李府,

李东阳在湖心亭中小酌,边上坐着一个尊贵的人,炉火在熊熊燃烧,跳出火星沫子。

“陛下在烦心西北的丝路之事,想必,这几日不会召见你。”

杨一清沉眉:“何人如此大胆,敢谏言开海?”

李东阳脸上微微一抽,吁叹:“你猜错了,此人胆子极小,遇事便推诿。”

“天底下……还有这样的人?”杨一清满脸不信。

李东阳点头道:“有啊,就是老夫的学生,你若上朝,便能碰见他。”

去年年末,弘治皇帝下旨,让南京太常寺寺卿杨一清,去督管陕西马政。

强者法则在太仆寺推行后,许多不孕的母马,都怀孕了。

牧马草场,增长至一十五万三千七百七十余顷。

年关近了,他从陕西赶回来,向弘治皇帝报喜。

“如今战马充足,连茶马易市都不要了,还开海禁做什么?此人是谁?

今夜,愚弟便修一封弹劾疏奏,送进宫里。”杨一清不忿道。

李东阳摇摇头,道:“此子弹劾疏奏写得极为厉害,杨兄还是不要弹了,免得伤身。”

杨一清脸色凝滞一下,此子是李兄的学生,包庇之下,才不好开口。

想清楚之后,他便不再问了。

喝了两杯酒,回到府上。

杨一清在京城有些好友,不难打听,最近谏言开丝绸之路的人。

只是,这小子只是区区都察院的小御史。

竟敢谏言开海?

杨一清轻哼一声,离开京城太久,连李东阳也忘了,他写弹劾疏奏有多厉害了吧?

不过,他写弹劾疏奏一向谨慎。

落笔之前,必定先收集资料,再翻开大明律,对号入座。

当他从各种渠道,查到严成锦的资料时,有些吃惊。

这个叫严成锦的小子,官龄不过两年,就从翰苑升到了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仅仅比他低了一品。

最重要的是,此人弹劾了许多大臣,无一败绩。

遂起了好胜之心,决定替天行道,弹劾此人。

他酝酿了许久,终于在纸上写下了第一个字。

…………

东暖阁外,

大臣们一大早就来抢座,争取跪在前面,这样陛下才能看见他们的脸。

中书官写进书里,也能落个好名声。

邹俊穿得很厚,跪在棉裤上,多久也不会累。

翰苑三谏等人也来了,十几人就跪在暖阁外。

“是不是来早了?陛下还没来呢。”

“这样才能显露我等的决心!”

“刘兄说得是,决不可开西北的丝路!”

几人交头接耳,趁弘治皇帝没来之前,先统一口径。

乾清宫,

听闻十几个文官跪在暖阁前,弘治皇帝有些不悦:“朕还没决断,他们跪什么?”

“奴婢也不知道,只听他们说……赶早不赶晚。”萧敬说道。

弘治皇帝毫不在意:“通知百官,今日早朝改在奉天殿,朕看他们要跪到什么时候。”

这是以祖制要挟天子。

萧敬忙亲自去宣旨。

片刻之后,

大臣们鱼贯进奉天殿,冷得浑身微微颤抖,殿里没有烧地龙。

弘治皇帝正坐在大殿上,道:“哪位卿家有事要奏?”

大殿中,大臣的人数少了许多。

想必去跪东暖阁了,严成锦看弘治皇帝似乎心情不佳。

那些大臣怕要倒霉。

李东阳见无人说话,便站出来一步:“陛下,杨一清回来了。”

弘治皇帝眸中放光,颔首点头道:“宣他进来吧。”

倏地,小太监跑出去请。

杨一清跨着大步,走进大殿中:“陛下,臣幸不辱命,苑马寺的战马,已经增至七千余匹!”

苑马寺的马,当初报上来只有四千余匹,才一年的光景。

就多了三千余匹!

如此下去,今年妥妥的就要破一万啊。

弘治皇帝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喜色,道:“好好好!派卿家去督管马政,果真是明智之举。”

“陛下,如今战马已日渐增多,再也无需用茶叶去换取战马。”杨一清道:“开西北的丝路,大量的番商和马贼涌进来,恐怕草场难以维持。”

提及丝路,大臣们的眼睛又亮起来。

还不等弘治皇帝说话,杨一清递上一封疏奏,道:“臣要弹劾,都察院御史严成锦!”

大殿中一片哗然。

严成锦也微微惊讶,杨一清与李东阳、刘大夏三人并称楚地三杰。

最重要的是,此人写弹劾疏奏,十分厉害。

历史上,弹死刘瑾的那封疏奏,就是他写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