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慎重开始 > 第279章 和老高有个约定

大明从慎重开始 第279章 和老高有个约定

作者:一笑澄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0:34:40

第279章 和老高有个约定

严成锦猜测,王守仁和符南蛇碰上了。

只是京城和海南离得太远,一时半会儿,消息到不了京城。

“老高,良乡的理科又要开考了吧?”朱厚照喜滋滋地问。

“殿下又想参加?”严成锦略带警告:“忘了上次在考场被杨师傅抓出去?殿下就别去捣乱了。

这次考试,关乎许多人考科举的名额。”

秋闱将近了,良乡的工程师中,只有谢丕能参加。

谢丕进入良乡的理学之前,就考过了小三元,可以参加乡试。

而其他的胥吏子弟,还要从县学开始考。

但成为良乡工程师就能参加科举的事,传遍了大明,天下那些文吏的子弟,纷纷来良乡求学。

“本宫听说,张贤去了荆襄,无人监考,就让本宫来当考官吧?本宫还没当过考官呢。”朱厚照手舞足蹈道。

“臣什么也不知道。”

朱厚照灵机一动,老高这么说,就是默认了。

严成锦快步回到都察院,他出一套考题,然后宋景再出一套考题。

试卷交给王不岁印制。

弘治十四年六月二十,良乡有考试前紧张的气氛,许多胥吏子弟早早就不远千里,背着竹箱来到良乡。

只为了争得参加科举的名额。

如今终于开考了,胥吏子弟们喜极而泣,他的祖辈都是文吏,能读书写字,颇有才学,无奈却不能参加科举。

他们个个都信心满满,相比于流民的子弟,更有优势。

“冯安兄学得好,还请照拂一二。”

“这次理科的名额,必有冯安兄一位。”

几个胥吏子弟对一人十分推崇,这人就是冯安,他来自浙江余姚,半年前就来到了良乡。

上一次没有考上,这次头悬梁锥刺股,关门在草房中学了几个月,有了很大长进。

有人是为了参加科举,也有人是为了当上工程师,领良乡工坊每月发的三两银子。

宋景在良乡已经成了传奇。

每个月领一百两银子,成为了良乡所有平头百姓的楷模。

甚至连良乡士绅的子弟,也觊觎宋景的工钱,想考良乡的工程师。

“小宋师傅,这次的试题,难不难?”谢玉有些尴尬地笑了笑。

他上一次落榜了,没考上,与工程师的月薪失之交臂,极不甘心。

“谢会长。”宋景微微躬身行礼:“这是大人出的题,我也不知深浅。”

钟声响起,考生开始搜身入场。

衙役站在考场各个角落,同上次一样,背对着背,监督考生。

考生做好后,朱厚照喜滋滋地抱着试卷,走进考场中。

“本……本工程师头一回监考,你们随便作弊。”

台下一片哗然。

宋景满脑黑线,在一旁偷偷提醒道:“不对,殿下,是不能作弊!”

朱厚照意识到不对,眼珠子一动,连忙更正:“别吵,是不能作弊,哼!本宫只是试探一下,你们还真把书拿出来了?那个,还有那个!对,没错,就是你们,来人,给本工程师拖出去!”

那几个喜滋滋把书掏出来的人懵逼了。

这厮绝对是作弊的高手,否则岂会用如此高明的手段,诱引我等。

宋景暗自佩服,太子殿下真聪明,抓了好几个漏网之鱼。

朱厚照拍拍手,笑道:“快,把试卷发下去。”

衙役们把试卷分发下去,谢玉望着朱厚照觉得有点奇怪,小朱秀才明明没考上工程师,怎么就成了工程师了。

这考试,到底算不算数?

“还是先答题吧,这次一定能考上。”谢玉精通算学,写数学的卷子不在话下。

唯独把他难住的,是化学。

这是一门刚兴起的学科,经常听得云里雾里的。

朱厚照春风得意坐在高台之上,极少有这样的机会,可以当考官。

台下的一切看得一清二楚。

“甲排第十六个考生,拖出去。”

“饶命啊,我没有作弊!”

“丙排第六个考生,拖出去。”

“饶……饶命。”

这些家伙,明明作弊了,还敢狡辩,真是无耻之极。

本宫专业作弊七年,最好的成绩,可以瞒过当朝大学士李东阳,竟还敢在关公面前耍大刀。

朱厚照感觉被侮辱了一般。

“小宋师傅,果然搜出了纸条。”衙役禀报。

严成锦吩咐,考场一切皆由宋景负责。

所以,衙役来向宋景禀报。

宋景微微一惊,还以为朱厚照是恶作剧,没想到真是作弊。

“不用太惊讶,本宫作弊的时候,还是个孩子。”

言外之意,本宫四岁就开始作弊了。

朱厚照一番疯狂抓人之下,再无人敢有小动作,全都老老实实写卷子。

京城,严府。

严成锦拿出两斤枸杞给汪机:“这是本官的心爱之物,赠予汪兄,还望日后有难时,汪兄出手相助。”

“谢大人大恩!”

汪机微微有些感动,他自科举落榜之后,就跟着父亲学医,走南行北,与人极少有交情。

和严成锦如此深交,倒是头一次。

“走吧,送送汪大人。”

严成锦吩咐何能,把汪机送出城。

便准备起身,前往良乡看一看,今日是良乡理科的考试了啊。

……

海南,

王守仁连夜让人搭建营房,遍布营地中的空地。

他还命屯田营的士卒,如军中一般,十二人一队,在军营来回巡逻。

“王大人,在军营外抓了一个黎人探子。”

“把他放了。”王守仁道:“本官的意图,就是让他回去通风报信。”

说完,他便走到玉米地,去看这土有什么不同。

京城的土一年只能种一次,海南的土一年能种三次,真是神奇。

许进忠见他不仅不慢,便觉得着急,“教头大人,这样下去迟早会被识破的。

我等该如何破局?”

王守仁蹲在地上,吐出一个字:“等。”

“等?等什么?”

“等老高兄看到本官的信。”

王守仁要用兵,就必须得到兵部的调令,许进忠也明白这个道理,可京城离海南隔海又隔山……

从天津卫坐船来,至少要月余时间。

“教头,两个月恐怕……”

“不用等两个月,只要估摸着老高兄看到信,咱们就可以起兵。”

许进忠有点搞不明,旨意没来就能调兵?

王守仁继续道:“不可以,但,本官和老高兄有个约定。”

许进忠和李康再怎么问,王守仁就是不说,蹲在地上看那团黑土,一蹲就是半天。

“大人,学生找到符南蛇了。”海瀚匆忙跑进军营。

一个月前,许进忠派海瀚去找符南蛇的下落,他是回人,算得上是土司,不容易被发现。

“在哪里?”沉默了许久的王守仁,终于站了起来。

“在儋州的七坊峒。”

王守仁什么也没带,就骑上马道:“带我去看看。”

单枪匹马就敢闯十万人的敌寨?

“本千户也去。”许进忠很仗义道。

“不可,这几日还需许千户守住营地,千万别让黎人发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